首页 公文范文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的定义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1-22 15:11:0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免疫学的定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免疫学的定义

篇1

M蛋白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分泌的大量结构均一的, 无抗体活性和无免疫活性免疫球蛋白或其肽链亚单位, 临床上称之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proteins, M蛋白)[1]。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是结合区带电泳的分离作用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高敏感性来检测样本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2]。此技术在恶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分型、疗效随访和意义未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转化的病程监测都有重要意义。

1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常见问题

①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免疫增殖性疾病中会出现某种或几种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 高浓的球蛋白使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某个球蛋白区出现有着色较深的浓密条带或出现边缘着色而中心区域蛋白不着色的“口型”。着色较深的浓密条带的出现会使判读很困难, 是否有单克隆条带隐匿在其中不容易判读;还是此样本为一个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无法区分。“口型”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② IgM型聚合度高, 非特异性沉淀影响判读, 在β或γ区可见致密而均质条带。第一种情况凝胶的点样处和整个泳道出现沉淀。另一种情况是出现两条单克隆带。③IgA型谱带宽而弥散, IgA型较其他类型的单克隆比较谱带宽而弥散不易判读。④血清免疫固定只有重链单克隆成分, 初诊时血清免疫固定只有重链单克隆成分勿轻易诊断为重链病。⑤血清免疫固定只有轻链单克隆成分。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的浆细胞病, 临床上典型的浆细胞病特征及病理损伤, 但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为阴性。⑦血清免疫固定的血清蛋白电泳条带假的狭区带易与M蛋白混淆。以上讨论了对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常见问题, 现就其问题逐一分析和解决。

2 分析与讨论

①高浓度的球蛋白需要考虑提高抗体浓度或降低抗原的浓度, 一般采用生理盐水降低抗原浓度的方法[3]。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实验室试剂盒的稀释比例, 最好先进行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的定量。因免疫固定电泳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25 g/L, 恰当的稀释比例在胶片上会呈现清晰且浓而狭窄界限明显的沉淀线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②由于大量IgM多以19 S五聚体形式存在, 造成凝胶的点样处和整个泳道出现沉淀的情况。19 S五聚体伴随7 S单体亚单位会造成两条单克隆带[4]。这两种情况经β巯基乙醇处理会使大分子聚合蛋白解聚和适当的稀释能得到理想的单克隆条带。β巯基乙醇使用浓度为100 μl标本中加入10 μl10%的β巯基乙醇。另需注意β巯基乙醇毒性分级为高毒且具有特殊臭味, 高浓度吸入本品有致人死亡危险, 有条件的话可在通风橱中戴手套操作。③由于IgA分子的多态性形成的二聚体和三聚体导致蛋白质的不同迁移率[5]。使IgA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呈现多条带的现象。在不能清晰判读的情况下可以用经β巯基乙醇处理使大分子聚合蛋白解聚和适当的稀释的解聚方法。④有些M蛋白的四级结构会阻碍轻链抗原决定簇与其相应的轻链抗血清的结合, 此时可经β巯基乙醇处理使大分子聚合蛋白解聚和适当的稀释的解聚方法, 再做实验能得到正确的结果。⑤若与三种重链α, γ, μ不发生反应而与κ或λ轻链反应, 则需进一步作游离轻链的补充检测。若呈阴性结果, 则需再做抗IgD和抗IgE检测。⑥第一种为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第二种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由于轻链的分子量较小易迅速自肾排除故有时血清中反而呈现阴性。这种情况可用本-周蛋白的检测或尿固定电泳来检测轻链的单克隆成分的有无。⑦溶血标本在β位会形成血红蛋白区带;陈旧血清在近原位由于IgG的聚合形成的窄区带;血浆标本在r位会形成纤维蛋白原带[6]。以上3种情况可通过样本的质量前控制, 用新鲜血清标本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侯建.M蛋白的鉴定及结果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2, 23 (10):559-560.

[2] 陈世伦, 于力, 邱录贵.多发性骨髓瘤诊疗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9-34.

[3] 从玉隆.检验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684-689.

[4] 朱鉴清.电泳技术临床应用.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2-91.

篇2

Detection of cystatin C in the patients with iarge superficial burn

SHU Ling,ZHANG Ya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NO.4 People’s Hospital Medical Dalian LiaoNing 1160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hanges of Cystatin C in the patients with large superficial burn. Methods Cystatin C,Cr in the serum ofpatients with large superficial burn were detec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the levels of Cystatin C significantly rose (P

【Key words】 Large superficial burn;Cr;CysC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人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均以恒定的速率产生胱抑素C,它在血清中的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密切相关。近年来对其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旨在讨论其与大面积烧伤患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试验组:大面积烧伤患者24 例,其中男15例,女 9例,年龄19~45岁,全部患者均为本院烧伤科住院患者,病理诊断为全身烧伤面积累及75%或以上。 对照组:本院健康体检合格人员24例,均排除肾脏功能异常。

1.2 方法 采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检测。

1.3 仪器 日本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试剂 Cr试剂为日本和光提供;CysC为北京利德曼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以表格形式表达,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从实验结果看,血清CysC能更明显的反映患者肾功能的变化,且入院10 d时血清CysC明显升高(P

血清肌酐(Cr)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肾功能的指标,它检测方法简便,费用小,检测时间短。但它的浓度受年龄、性别、身体肌肉的组成以及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还有一些药物和内源性物质也会干扰Cr的检测结果。虽然肾小管不重吸收Cr,但它能分泌少量Cr,这也会影响Cr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估计。随着肾功能的变化,只有当GFR降低到50%的时候血浆中的Cr含量才开始增高。

胱抑素C是80年代中期瑞典的Simonsen等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的[1]。其含量较稳定,不受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受大多数药物以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血清中的CysC含量一般在1岁以后就达到成人水平[2]。CysC分子量大于Cr,且带正电荷,更容易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早期变化,可以在肾小球滤过率轻微降低时升高。研究资料已表明,CysC较Cr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反映GFR较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3]。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坏死组织产生肌球蛋白尿,和溶血后的血红蛋白尿能损伤肾小管,脱水及血容量不足能加重肾脏功能的负担,更容易产生肾功能异常,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监测肾功能尤其必要。胱抑素C做为肾功能的一项指标,持续动态观察对于临床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篇3

[摘要] 目的 研究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粒的制备以及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使用异型双工能SPDP对人肝癌以及载阿霉素(ADR)和人血清蛋白微粒进行偶联,通过实验对其的免疫特性进行测试。检测的方法使用MTT法,这种方法的检测对免疫毫微粒是否能够对体外具备杀伤的作用十分有效。检测后在人肝癌老鼠模型上使用HAb18-HSA(ADM)-NS、HSA(ADM)-NS 和ADM, 来测试其对肝癌的抑制情况。结果 HAb18抗体可以偶联到毫微粒上,对体外杀伤的细胞值为45.5 μg/mL,与ADM的366.1 μg/mL比较下,明显了降低。免疫毫微粒能够和靶细胞结合并且对靶细胞具有杀伤和选择功能。 结论 偶联的方法适用制备肝癌免疫毫微粒,并且免疫毫微粒在对抗肝癌治疗上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人肝癌;免疫毫微粒;制备;免疫鉴定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80-02

[作者简介] 苏琼(1969.6-),男,江苏宿迁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教育科研工作。

在我国每年发生肝癌致命的病例有很多,肝癌导致死亡的概率列居肿瘤致死忘总概率的第二。可想而知,肝癌对于人类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给患者和医师带来了很多困扰。关于治疗肝癌的免疫毫微粒很多专家开始进行研究。具有免疫性的毫微粒具有很大的载药性,而且这种微粒还具有缓释药物,不需要进行偶联的特点,另外,毫微粒在病位进行药物治疗时还具有选择性,因此得到很多专家医生的青睐[1],选取2012年3月—5月间50只裸鼠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50只实验裸鼠,鼠龄在4~8岁之间,裸鼠为BALB/C型老鼠,50只裸鼠是有江西某以医学院提供的。从人肝癌细胞中提取细胞株,ADM-NS的含量控制在34%左右,平均直径在300 nm,需要被保存于温度为5 ℃的环境下。使用浓度为21 mmolPL的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实现偶联,

1.2 方法

使用异型双工能SPDP对人肝癌以及载阿霉素(ADR)和人血清蛋白微粒进行偶联,通过实验对其的免疫特性进行测试。检测的方法使用MTT法,这种方法的检测对免疫毫微粒是否能够对体外具备杀伤的作用十分有效[2]。检测后在人肝癌老鼠模型上使用HAb18-HSA(ADM)-NS、HSA(ADM)-NS 和ADM,来测试其对肝癌的抑制情况。选用的ADM主要从江苏某制药厂调购过来,抗人体肝癌的抗体由军医院提供。

使用9 mL的单抗经0.04 mol pL,PH值为7.6,在单抗经中加速SPDP10L1,在常温下进行搅拌,搅拌的事件控制在0.5 h,然后使用PBS进行洗脱。免疫毫粒选用29 mg,进行超生均匀化,和单抗经一样加上同量的SPDP,并且进行30 min的搅拌,然后用醋酸溶解液进行清洗,清洗后留下的沉淀就是NP=PDP,把沉淀混入到醋酸液水中放于常温下的室内,这样是为了还原NP-PDP。还原后使用离心洗涤剂进行清洗剩余下来的NP-PDP-SH和Ab-PDP混合,在常温下的室内进行振荡,振荡20 h左右后,使用PBS进行多次洗涤,最后剩余的沉淀就是免疫毫微粒[3]。

1.3 主要仪器

制备免疫毫微粒的仪器主要是第二代LXJ离心机,该仪器是由上海某医用工厂生产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搅拌机时由浙江某仪表工产生产的D40-2F电动型搅拌机;观察实验效果采用的显微镜是型号为PM-VBAD的荧光和倒置显微镜,该型号的显微镜是由日本公司生产的;自动定标器是由我国北京某仪器厂生产的型号为FH463A;活度器由CII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RC-15R活度仪;最后使用的光度仪是由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的型号为751的紫外线外分光光度计[4]。

1.4 免疫毫微粒免疫性的鉴定

鉴定 HAb18-HSA (ADM)-NS 时使用的是间接凝结实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在选用的载波试验片上滴上浓度为505 μg/mL的 HAb18-HSA (ADM)-NS,然后加入选择的裸鼠的抗血清,加入血清后要不间断的进行振荡,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其变化情况;免疫荧光:使用502 μg/mL、101 μL的HAb18-HSAADM)-NS和IgGh混合,在30 min的4 ℃温度下进行染色,使用离心洗涤后观察其变化,观察时使用的是前面使用的PM-VBAD的荧光显微镜[5];鉴定体外和细胞活性:在SMMC-7721 中加入HAb18-HAS (ADM)-NS和 HAS (ADM)-NS ,加入的两种HAb18-HAS (ADM)-NS,HAS (ADM)-NS浓度均为 500 μg/mL,并且同上在4℃的室内进行30 min反应,然后观察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取500 μg/mL的HAb18-HAS (ADM)-NS和 SMMC-7721,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结合物使用扫描电镜观察。

1.5 统计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3.0 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上述制备免疫毫微粒和鉴定其免疫性质得出结果如下:

首先,对HAb18-HSA(ADM)-NS 的载药量以及其微粒的直径鉴定时发现HAb18-HSA(ADM)-NS 的载药量达到了34%之多,而且在使用扫描电镜观察HAb18-HSA(ADM)-NS 形态时发现其表面十分光滑,形状斯球体,而且各个大小很均匀。调查发现HAb18-HSA(ADM)-NS微粒的平均直径为300 nm,图一是其形态。

其次,是单抗体和免疫毫微粒的偶联情况。我们选用的50只裸鼠中,采用裸鼠的抗血清加入到毫微粒后发现,原本分散的毫微粒在加入裸鼠的IgG血清后开始凝集,而没有加入IgG的裸鼠抗血清则是均匀的分散。在加入FITC二抗后,原本光滑的免疫毫微粒的表面开始呈现色度明亮的黄绿色,而没有加入FITC二抗的免疫毫微粒则没有出现荧光色。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单抗体和毫微粒进行偶联结果是成功的。

另外,关于HAb18-HSA(ADM)-NS的免疫性反应结果如下:在HAb18-HSA(ADM)-NS中加入裸鼠的血清后,HAb18-HSA(ADM)-NS形成颗粒。HAb18-HSA(ADM)-NS和肝癌细胞的结合则出现大量不可散离的HAb18-HSA(ADM)-NS,HAb18-HSA(ADM)-NS可以和肝癌靶细胞能够结合。

最后,HAb18-HSA(ADM)-NS对肝癌体外靶细胞的杀伤性结果:从 SMMC-7721 细胞在使用各种药物后的反应变化来看,要杀伤一半的体外细胞必须使用浓度在55的ADM,而且 ,HAb18-HSA(ADM)-NS应该控制在454μg/mL, HSA(ADM)-NS 为 345 μg/mL,ADM 为365 μg/mL。可见,HAb18-HSA(ADM)-NS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性是强大的。见表1。

3 讨论

通过药物来杀伤肿瘤的研究发现,虽然药物可以达到杀伤肿瘤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大。那么对于怎么增加靶细胞药物的浓度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药物浓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现在制备免疫毫微粒的材料也有很多。毫微粒是一种由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形成的颗粒,这种颗粒可以由毛细血管来携带药物进行缓释的作用[6]。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粒含有大量游离的羟基及氨基便于交联, 且结构清楚, 生物性能稳定, 为人体自身白蛋白, 不会增加过敏反应, 为人体理想的药物载体[7]。通过人肝癌以及载阿霉素(ADR)和人血清蛋白微粒进行偶联是近几年提出的效果显著的方法。在该研究中通过使用SDPP制备免疫毫微粒的结果表明使用SDPP有利于实现单抗体和毫微粒的偶联以制备出免疫的毫微粒[8]。如今已经有专家在使用SDPP制备免疫毫微粒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免疫性毫微粒在杀伤肿瘤时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或者过敏现象,而且能够保证患者身体机能的稳定在这个基础上,使用SDPP的反应来产生NP-PD,然后使用DTT来还原Ab-PDP。该研究在使用化疗性的药物治疗癌症时可以通过加大药物的剂量达到该目的,然后大量的使用化疗药物来杀伤肿瘤以达到治疗目的很容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那么如何在减少药物的剂量的情况下实现肿瘤治疗效果,很多专家都在进行研究。

通过实验证明HAb18-HAS(ADM)-NS对靶细胞还具有选择性的杀伤力这是ADM以及其他治疗肿瘤药物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在今后治疗肝癌中,可以采用以上制备免疫毫微粒的方法进行,免疫毫微粒将是有效治疗肝癌的药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Hart BA, Hintzeen RQ, Laman JD. Preparation of chitosan-polyaspartic acid-5-fluorouracil nanoparticles and its anti-carcinomaeffect on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 14(22): 3554-3562

[2] 刘晓波,蔡美英,黎光,等. 抗体介导的阿霉素白蛋白免疫毫微粒的抗人肝癌作用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2009,32(1):58-59.

[3] 阚和平,谭永法,李春芳,等.泰素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人肝癌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4):227-229.

[4] 李云春,蔡美英,王仲琼,等. 单抗F(ab′)_2段导向抗肝癌阿霉素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杀伤癌细胞作用[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8-11,14.

[5] Reszka R, Beck P, Fichtner L, et al. Body distribution of free, lipo-somal and nanoparticle-associated mitoxantrone in B16-melanoma-bearing mice[J].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8, 28(1):232-238.

[6] 朱明明,刘斌,李江. 人原发性肝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耐药机制及逆转的研究进展[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S1):202-2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