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3 17:07:2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视觉传达设计含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拉丁字母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
拉丁字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罗马字母,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用的文字符号。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语言表达都是这种字母符号,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以及通用性。因此,它在标志设计中被广泛的运用,甚至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标志设计中涵盖字母元素的标志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比例。由此可见,拉丁字母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2、汉字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
汉字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汉字也就是汉语的书面表达标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识别性。汉字同字母比较而言,更具有特色,虽没有字母标志的简单属性,但也避免了字母组合有限性以及相似性缺陷。汉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极具视觉性效果。汉字融合了视觉效果、信息量以及艺术性等要素,是进行标志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能够在视觉传达中具有独特的识别性。
3、阿拉伯数字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
阿拉伯数字亦是世界通用的一种数字语言,极具广泛性。数字标志即由0~9这十个数字构成,能够作为重要的元素应用到标志设计中,便于设计成各种形态的标志,且极具表现力以及识别性,能够直接的传达某些特定的信息和含义。并且数字标志自身也有一定的形象性以及艺术性,能够在标志设计中起到重要的视觉传达识别的作用。虽然现在标志设计中,数字标志比较少,但这也表现出了其一定的特别性。数字标志在视觉传达中具有较好的识别性且易于记忆。
二、标志设计在视觉识别中的图形运用与表达
图形标志大多具有直观性以及美学欣赏效果,因此也是应用在标志设计中的常用元素。图形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一般用几何形状传达特定的含义,大多利用抽象以及具象的形状来传达某些信息与含义,生动传神,易于理解,较之其他标志设计元素具有较高的识别性。
1、标志设计中具象的图形标志的识别性标志设计比较重视简介易懂且能够传达主要信息,是对一些事物的浓缩以及概括,通过突显某些东西,使得标志具有特色且意义明晰。具象的图形标志较之抽象的图形更加写实,较为全面的展示出所描绘图形的样子。利用简洁概括的方式来表现出标志设计中图形的状态。标志设计者会依据图形本体的特点,利用简化的方式进行修饰处理,使得标志更为生动鲜明,形象具体,在视觉传达中具有识别性。具象的图形标志设计大多对设计所借鉴的物象进行修饰变形,借助摄影、绘画以及计算机特效等众多工具进行修饰、变形处理,最终使得图形标志意义鲜明,信息丰富又不乏简洁清晰。标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具象的图形融入标志的设计中,利用插图、手绘等方式,使得图形标志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鲜明的识别性。
2、标志设计中抽象的图形标志的识别性
抽象图形标志简单的概括就是图形标志没有具体客观的对象,主要借助点、线、面等元素,利用平面几何以及其他空间构成形式,综合各种方法,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信息与内容。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抽象图形标志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能够将概念以及含义全面、精准的传达给人们,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共识性。图形标志能够很好的表达图形的直接含义,它利用图形符号用简洁,抽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其自身的信息。因此,抽象的图形标志在视觉传达中也有较高的识别性。例如我国08年申奥所设计的图形标志,利用奥运五环构造出五角星的图形,整体构造又像是一个“中国结”的图案。既涵盖了奥运思想,又体现出中国特色,象征了国家。整体的打太极人形的图案设计又体现出了我国悠久的体育文化。
三、标志和图形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识别性特点
1、视觉识别过程中的审美特点
设计一个内涵丰富的标志,都需要具备审美的特点,不管是企业标志或者是机构单位的标志只有具备了审美特点,才能够富有较好的传达效果以及识别性。没有美感的标志无法承载较多的含义与信息,只有在标志设计中满足审美特点,通过标志的图案与形状表现出美感,才能更好的在视觉传达中拥有一定识别性。
2、标志设计视觉识别中的功能性特点
标志设计一般具有一定的限制,其不但受到内容表达的限制,也就是标志的实用且专属于特定的主体,这也是标志的基本属性之一。标志的局限之处同样也是其创意的部分,优质的标志能够将其实用、功利的制约借助较为新颖特别的表达方式转化为标志传达的视觉内涵,因此,标志具有功能性的特点。借助新颖、别出心裁的设计方式设计出的标志即使具备了观赏的作用,但仍不是合格的标志。标志的主要作用是传达某种特定的内涵与意义,具有实用意义。就如某些公共场所的提醒标志、安全标志等,以及特定的组织、机构单位专属的标志等都有其独特的实用功能价值。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仅是作为设计的符号元素和视觉语言,更多的是被当作中国文化特色设计的重要语汇。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图形具有视觉传达的优势,也是视觉活动中的客观存在,所以其就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汉字能够被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传递各种信息,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色彩、图形、标志等设计元素的相互组合,并以一定的媒介为载体,传达设计思想的一门学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介载体正在从传统的二维平面向现代的三维空间转变,对于汉字的运用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综合各类设计成果可以发现,对汉字中的点、线和意象元素的运用仍是设计的重要内容,汉字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汉字的特性
中国的文字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锤炼和洗礼演变而来的。起初,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为了方便生活而随意刻画,形成简单的图形。后来,为了有效交流,简单随意的图形经过进一步的统一而呈现出规则的演变,并形成象形文字。如今,汉字在被设计运用时,往往会被唤起文字最初的象形含义。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构造原理。而视觉传达设计常用的是前三种构造原理。象形,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外在的形象加以描述表达,如“月”“日”“山”“水”等字形。指事就是运用具象的东西表达抽象的事物,或者在具象的字体上额外添加某些特征来表达,如“上”“下”“刃”等字形。会意就是用两个或几个简单的字组成一个复合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综合的意义,如“明”“休”等字形。汉字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的西方设计不同,其代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形式。汉字字体容易被抄袭和借用,一些设计者大量运用现成字库里的字体而缺乏思考,使作品显得呆滞、缺失灵气。
二、汉字的思维理念
汉字经过历史的洗礼和不断的变换,从最初的简单图形,通过合成、假借等手法,简化为现在的文字。汉字构造原理中的会意和转注最能体现汉字的思维理念。汉字的会意思维理念自古以来就与汉字同步发展,通过汉字的造字原理,让人们一看到字就能联想到其内在的深刻含义。而汉字的转注构造理念可以抛弃汉字原来的组织结构而独自立意,并不影响汉字理念的表达,这就意味着汉字的转注思维理念可以更深刻地表达其内在含义。汉字的重组构造,不仅能够有效地打破人们的定式思维,还能起到让人们重新认识汉字内在含义的作用。汉字的创意运用,既是对文字演变原理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其原理的升华。只有当其理论逐渐成为共识,其才能为大众所接受。汉字正是秉承了这一原理,才能源源不断地为设计者提供用之不竭的创意思维和文化内涵,才能始终作为设计元素被加以创新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不同于平面设计,需要设计者对汉字的理念和运用技巧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对设计理念进行抽象和整理作业,从而追求艺术与技艺的高度吻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汉字作为设计元素,往往作为传达思想、传播文化的媒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到字体设计的地方很多。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要求有好的品质外,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成功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在表面上传达产品信息,更能通过画面的内容组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间接地影响消费。作为设计元素的汉字被运用在包装设计中,设计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偏旁部首的组合进行设计表达,也可以通过文字的书写表达出汉字的韵味。因此,采用古老的文字,可以增强包装设计的魅力。文字运用得当,书写生动,并能展示文字的性格、气质等,不但能增强设计感,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刺激消费。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部分,不仅是关于排版的学科,更是一种技能,是一门需要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科目。文字编排作为版式设计的一部分,除了需要使观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更需要在形式上获得受众的视觉认同。尽管当下广告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技术载体和视觉形式不断出现,但招贴设计在设计行业中始终未被取代,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活力。作为招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文字通过在招贴海报设计中不断重组构造并与图形相结合以体现形式美法则。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数字媒体在带给人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在借助字体、图像、声音等融入设计作品。数字媒体的内容表面上是三维的形式,实际上也是通过点、线、面、体的组合和排版而构成的。设计者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的熟练运用,并加以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呈现出视野开阔的设计作品。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汉字被广泛运用的案例。汉字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形态和内涵的设计元素,被用于企业策划、产品宣传、书籍装帧等设计活动中,不仅能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促进汉字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结语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往往起着传达思想、表达内涵的媒介作用。汉字起源于古老的象形文字,是不可或缺的设计语言。汉字也往往被图形化,通过重组,汉字不仅能表达出外在的形象张力,也能表达出内在的意蕴,使汉字的运用具有视觉和寓意的双重设计属性。纯粹的文字书法作品,不仅是通过汉字的含义来表达,更多的是通过优美流畅的字形和意蕴深远的字义来表达。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以汉字为设计元素的设计载体是多元化的,设计者需要汲取传统汉字文化的形意精华,并将其融入思维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具有形式感又具有精神内涵的设计作品。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感更具有表现力和张力。优秀的设计作品只有具备了外在形式和精神内涵,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历史稳重感与外在设计感。如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极大地方便了设计活动,然而,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设计,才能屹立于设计前沿而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1]苏淑娟.汉字的结构布局对现代版式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包装工程,2012(10).
[2]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荣宝斋出版社,2007.
在实际运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视觉思维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将对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的含义和特点、几个要素及视觉思维运用和培养需注意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通过图片的语言来形容完成传达过程的,促进传达者和受众者的交流,达到最终目的。因此图形是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视觉传达借助图片的色彩、形状、组成部分,让人们理解视觉思维的情绪和含义,最终决定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是否成功。
视觉思维:人们通过视觉思维获得信息,根据图片、文字交流形成生动的感染力和视觉色彩,从而让视觉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设计作品,突出视觉思维的重要性。
2.特点
人们在追求视觉思维的过程中,只注重整体效果,忽略局部的作用。
视觉思维的特点:建立在人体大脑上的思维,接触其他辅助图片、文字达到视觉思维效果。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完善的理想的行动。
视觉思维传达设计特点:通过视觉思维的传达,人们观看、创新、联想,将其表现为思维,进行分析、深加工、整理。视觉传达设计总结为传递各种信息结合体,具有明确、清晰传达的特点。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的几点要素
1.注重比例
视觉思维对图片、文字比例要素很关注,比例大小是影像视觉的主要因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形成各个事物都有其大小的比例,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整体的立体感,达不到视觉传达设计者表达的主旨。完美的比例,适当的尺度作为设计的基础,才能真正看出设计者的功底和对艺术的欣赏力,以及设计者的水平。
2.重视个人的视觉感觉
视觉传达设计是给观看者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视觉感很重要,个人视觉的特点是只对自我感兴趣的设计进行深度分析。对于一个艺术作品欣赏,每个人欣赏的角度都是不同的,第一眼的感官放在整体布局上面。从设计者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侧重关注哪一部分,设计者的视觉中心越明确,作品整体感越强。所以,设计者应该从观看者角度换位思考,设计出作品。
3.注重对称和统一
对称和统一两者相互辅助,在两者的基础上可以看到作品不同艺术价值和色调机理。对称:每一个设计者的传达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从颜色、形状、大小、表达、线条及设计、形态等,这些都是设计者运用到作品中的要素。统一:每个作品的比例是统一的。设计者要有序地安排,把握整体的美感,亚里士多德曾说:艺术作品是根据作者内心的原理而合乎目的的统一起来的。因此,在设计中统一和对称有相当的审美重要性和美学意义。
4.整体、局部完美布局
欣赏者在观察一个作品时,首先关注的是创作的整体效果,其次才从局部分析设计者的功底。所谓整体感就是设计者能够运用各个元素,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整体版面上能有优美的感觉。局部的各个要素要相互协调,共同设计,相互依存,页面和布局安排得当,处理合理,才能使整体看起来更协调,所以说整体和局部都要完美布局。
三、视觉思维运用和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视觉设计者联想思维
视觉思维培养设计者的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对不同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没有固定性思维的想象。联想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无论哪种联想都是视觉创造者在思维创作时最普通的一种视觉思维方式。联想思维是人们很容易做到的,视觉设计者通过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创造出自己需求的资源,注入新的需求资源,产生一种新的思维创作方式。
2.培养视觉设计者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把设计者引入一个创作的王国,设计者根据提供的创作题材运用视觉思维能力。统一的一个事物,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让设计者思想跳跃,灵活运用。发散性思维是设计者创作的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设计者在创作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发散性思维正好可以让设计者运用自我独特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只属于自我的创作。虽然发散性思维运用范围比较广泛,但设计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适合自己的好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与生活,对于视觉设计师而言,只有真正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把发散性思维用到生活中去才是艺术的体现者。
3.培养视觉设计者的逆向思维
在艺术发展的浪潮中,艺术作品如果过于平凡,则它的存在生命力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剥离出来,人为地添加一些逆向思维的素材,用一些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一个作品想在短时间内打动人就要设计者发挥自身的逆向思维,让作品拥有特点个性,引起关注者的重视,这才是设计者的目的。当视觉设计者采取逆向思维的素材创作时,作品往往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培养视觉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
在个性发展的年代,如果作品不能吸引人的眼球,没有创新意识,就会在艺术作品的浪潮中淹没。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艺术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高雅设计逐渐登上新时期的舞台。设计师要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意识,加之自我的生活阅历,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思维方式,体现出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效果
四、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关系密切。视觉思维对我们有引导性的作用,让我们具有对未来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视觉传达就是其一。顺应时展潮流,创新是21世纪设计最本质的要求和目的。无论什么品牌的设计师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相结合的手段,有效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旨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体现艺术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