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

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10 09:52: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

篇1

当前包装行业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自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提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就业和社会需求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包装设计教育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社会现实出发,贴近经济社会,变革教育理念,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培养人才。在包装设计课程方面,将“包装集成服务”融入叫进来,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不断推行教育改革,从专注培养设计理论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包装设计人才。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与市场发展现状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之发展现状

从调查研究来看,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外,几乎所有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都开设了包装设计课程,但几无特色可言。陈旧、封闭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当前包装设计课程的主流,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数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本性变化,普遍存在教学问题:教学大纲大而无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基础理论教学比例过大,实践环节薄弱,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缺乏高精尖人才;包装设计教学配套设施不足,教学设备、器材、实训基地等都较为匮乏。在目前教学现状下,包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了严重制约,很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基地和求职氛围。

(二)包装设计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在现有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下,以教学为中心,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教学现状来看,学院缺乏职业素养培养意识,实践条件单一,致使学生综合素养不足,所学理论知识也与市场脱节,很多人并没有掌握项目设计技术,其创作作品多注重产品的外包装,至于与市场开发紧密相关的产品属性、包装原料、产品造型、加工技术、包装回收、生产预算以及市场需求等没有纳入设计范围,实用性很差,难以进入消费流通环节。一旦毕业走入社会参加包装行业工作,就会因为缺乏专业技术素养而不得不回炉重造。很多包装企业急需“复合型人才”,然而大多数毕业生既不具备专业技能,又缺乏能力拓展,职业前景堪忧。

二、“包装集成服务”为核心的《包装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包装集成服务”都授权给专门的包装企业去做,这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大势所在。这种做法从美国开始流行,逐渐盛行于全世界。自改革开放后,这种理念也逐步为国内一些先进企业所接受。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包装企业并不多,这方面的人才也非常缺乏。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包装集成服务”理念的渗透教学,培养通晓各类包装服务的包装设计人才,让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包装设计课程不仅是对产品进行外包装,还要有内在的设计理念与完整的配套设计,从为包装而包装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确定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以适应当前商品包装发展的新趋势。在教学实践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意识,特别是动手能力。为强化学生实际水平,要增强师资力量建设,由专业教师和公司设计师共同培养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生产实际需求,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学校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推行学校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思路,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这就要求转变现有的包装设计课程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包装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养较高的职业技术人员,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

三、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增加“包装集成服务”知识学习,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包装设计发展一日千里,因此将新兴理念与知识纳入教学大纲很有必要,这其中“包装集成服务”是教学扩容的重点。在教学改革中要明确目的,理顺思路,完成授课准备工作。

“包装集成服务”,即产品包装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包装设计、包装材料的生产与供应、包装技术指导与服务、包装产品的储运、包装材料的回收与利用等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体化集成服务,世界包装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具体将“包装集成服务”概括为早期包装设计、中期包装生产销售和后期包装回收三大块知识要点,结合包装服务企业的优秀商品包装设计案例,加入包装理论教学中;强化包装结构、容器造型、材料和印刷工艺理论设计内容。包装设计课程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惯性,从包装外观设计向专业化、一体化包装设计出发,增加实践内容,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市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和“包装集成服务”相关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一些学生对此可能会有抵触清楚。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要将现实社会中的企业发展案例纳入到教学中,以理论剖析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学习。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来说,课本中出现的教学案例都落后于市场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接触包装设计市场,搜集典型案例,增加授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教学中,除积极应用多媒体、使用信息工具以外,教师也可以把一些案例成品带入课堂,请学生揣摩其中的含义,讨论设计者的意图,分析设计利弊。把单纯的授课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验证前面讲过的包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一举多得。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让他们在学习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三)以“包装集成服务”为指导完成包装设计课程实践项目制作

以往包装设计实践项目制作,强调包装常用结构运用和外部装饰设计,包装结构和容器几乎没有创新,设计作品与市场脱节,作品美观大于实用;强调包装的实物制作,通过电子设计稿件制作完成(1:1比例)手工包装实物。这种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能够通过绘画、制作、校对电子稿件等活动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做事效率;也有一定的弊端,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包装“垃圾”。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设计能力有限,上交的作品有很多是不具备设计感或材料选择失误的实物,那么在完成教学评价后,这些作品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却很难处理掉。

新的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包装项目制作从构思到设计稿件完成始终以“包装集成服务”为指导,强调商品包装的全程,不只做单一的设计。要求包装项目制作过程完整合理具体内容体现在:包装内外整体结构创新、外观装饰设计、包装成本核算、新型环保材料运用与印刷生产、包装回收利用,延长商品包装的生命周期,重视设计的经济性、实用性和环保性。实践项目制作不再强调包装实物(1:1比例)制作,多建议学生以电子作品展示学习成果,设计成品按比例缩小,这样也符合当前包装设计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减少委托设计方的审查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设计成品不再是1:1的实物样板,也节约了材料,节省了作品制作时间,减少了学生的金钱损耗,当然,也降低了实物设计变成垃圾的比例。

(四)引进设计竞赛和真实设计项目案例

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广告大赛颁奖典礼上,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丁俊杰副主任着重指出,为应对当前包装设计行业发展趋势,设计竞赛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把设计竞赛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检验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所以,在今后的包装设计课程中引入竞赛,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将是

未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包装市场的人才需求出发,本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设计一系列的竞赛主题,并以此为重点展开授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参与竞赛设计,从设计方案到实物作品都不能忽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也要参与,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这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竞赛环节,重视设计环节,关注创新意识,使教与学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竞赛中,能够积极关注市场需求,锻炼包装设计技能。而参赛者来自不同院校,更有助于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以“包装集成服务”为核心切入点,让学生深入包装设计内在空间,改变过去除了包装外设计一概不知的陈旧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专业化的、实用性较强的包装设计系列服务,这一点,在教学评价机制中也有明显体现,纳入评价细则中。“包装集成服务”作为先进包装理念,在市场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高校如果真正做到引入包装集成服务理念,实施以竞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就能够提前培养精通平面设计和通晓各类包装服务的人材,为平面类学生扩大就业范围,这是新课改下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兵,张晓波,徐军.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包装世界,2012,06:48-51.

[2]张伟杰.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为例[J].职教通讯,2014,09:30-31.

篇2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篇3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