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2 14:51:5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景观设计构思,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工程背景及概况
南运河综合治理项目是天津市政府实施南运河两岸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继海河之后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景观带。南运河治理段分三个部分:都市生活区、都市商业区、田园生活区。延安路桥工程是南运河治理项目八座景观桥梁工程之一,属田园生活区,同时该桥恰好位于规划的水西庄内,其交通位置重要性及景观造型独特性可见一斑。
延安路南起南运河南路,北至南运河北路。横穿规划的水西庄文化公园,与南运河南、北两路子交。修筑长度约为300m,为城市次干路。主桥长52,5m与河道正交。其所跨越的南运河为市级二级河道,正常通航水位2,Oreo 延安路桥为机非混行。机动车双向4车道,桥全宽30m,桥梁纵向共设4个墩位,墩位中线间距依次布置为:12m+24m+12m。 2,方案设计构思 南运河是我国古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接卫运河、下汇海河,全长348,3km,历史上兼有航运、输水、行洪和排涝功能。1953年开挖独流减河时,将天津界内的南运河截为上、中、下三段,延安路桥所在河道位置属于南运河的下段,该河段上接历史文化古镇杨柳青,下连天津发样地三岔口。拥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承载了历史,同时也见证了天津的兴盛。延安路桥不但上跨南运河,而且贯穿规划的水西庄文化公园。 结合水西庄的园林景观特色,该桥上部变截面梁与下部实体墩通过支座相接,虽为现代结构形式,但从外观上型同中国古典式的拱桥,充分体现了园林桥的风格,同时避免了拱桥或刚构桥由于水平推力造成下部结构工程量大幅增加的缺点。 细部构思上,通过对桥梁立面材质、颜色、栏杆造型的小品装饰以及梁底和甬道侧墙配以体现水西庄历史文化的浮雕图案等一系列艺术处理,使该桥景观和水西庄景观融为一体。从总体布局上看,该桥与上下游的拱桥和廊桥共同形成水西庄文化公园一大景观亮点,是桥文化和公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考虑到延安路桥横跨南运河并贯穿规划的水西庄文化公园将其一分为四,造成公园内部四个方向沟通不畅,为此我们通过在桥两边分别设置8米宽的人行步道与园内甬道相接,实现公园东西联通;且在园内该桥上下游约150米处分别新建两座人行拱桥和廊桥,使公园南北联通,从而实现公园内四个方向的贯通,使行人尽享在园内及河岸散步游览之喻悦,成为南运河上一道亮丽的美景。 延安路桥,桥梁横向分为三部分:中央主桥面,专供行驶机动车,沟通南运河南路和北路,人行道在外侧,可以使游人一面休闲漫步、一面尽享全园美景。
延安路桥的方案构思,不仅显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显示了人类对景观环境的日益关注。通过这一结构造型、景观照明以及沿河公园和下穿道路等不同视角,运河美景和天津现代改革开放之成果尽现眼前。 3,桥型设计构思 3,1上部结构 桥型主桥[部结构采用三跨12rn+24m+12m的变截面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跨长48m,梁底面呈类拱形曲线变化,分别由圆弧线及直线组成。箱梁横断结构为单箱七室,箱梁顶,板不设外探悬臂。箱梁两边有砼装饰外檐。 3,2下部结构及附属 为使该桥外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边墩基础采用桩接承台盖梁形式。中墩为实体墩,顺桥向墩身呈曲线变化并与上部箱梁外形成过渡和衔接,横桥向墩台两端分别探出桥边线,设置景观造型墩,顶面为半圆周锥形,下部为半圆柱形。
引言
随着居民生活品味的提升,住户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尤其是关注到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绿色生态园林景观居住环境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魅力,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把自然、功能、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住户在拥有住宅的同时享受生活。
项目概况
本住宅小区地处某市中心区,拥有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该小区周边生活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步行至湘江只需要十分钟,同时该小区周边还配套有幼儿园、中学、歌剧院等公共设施,为得天独厚的城市新优越的生活区。该项目以大户型及花园洋房和双拼别墅为主,定位于成功人士的第一生活居所。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本住宅小区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尊重传统,用新的语言与符号去演绎古典文化;采用景观轴线和组团更好的延续建筑理念。同时尊重自然,不破坏该小区原来地形,为此鉴于该小区的地形高差,拟采用台地式景观融入自然,更好的挖掘山地景观特色。
小区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原则;合理地有效利用成本,做到“小而精,大而美”的成本最大利用化的成本控制原则。同时力求小区的园林景观注重人文思想,继承小区当地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人文原则。景观设计时合理的结合人体尺度,以人的空间感受先的人体学原则;同时注重功能与形式相结合,满足以人为本基本功能原则。
园林景观方案构思
(1)鉴于该住宅小区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以新月为中心,周边景点与楼间园林以星座为主题,错落环绕,从而形成“众星拱月”之态,塑造“星月交辉”的意境。
(2)结合本住宅小区地形的自身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着重通过人、环境以及建筑来构筑和谐的生活环境,营造具有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情调的“园林化生态社区”。 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调节住宅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住宅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在该住宅小区园林的整体景观规划中,意在创造一种围合院落式的生活场景;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重点以绿色植物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落叶植物和秋冬季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使人在住宅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
(3)本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方案构思主要是利用了现有场地的高差变化,尊重了自然山地景观特色;将建筑与人的生活融于自然中。达到和谐共处,共生的原则,同时抓住主要景观轴线与空间,做到主次分明以及突出重点,力求把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效果达到最大化。在主要景观节点上做到精致,细腻;而在大面积景观处理上,则采用自然生态的绿化景观处理方式。
(4)在打造住宅小区展示形象的人文商业景观、主入口景观、泳池景观的同时,也注重处理了山体公园景观与社区的关系;同时,构思在处理小区别墅组团园林景观时,有意地区别于高层组团式园林景观,适当的打造局部的公共人文景观,同时更加着重处理了私家入户及绿化景观,使建筑隐于自然中,更好的强化了别墅的私密性与独享性。同时,构思如何更完善住宅小区各方面的功能需求,合理地分布小区内各种功能活动场地及休闲空间。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1)本住宅小区在组团划分上,重点强调了三大轴线、组团、六大类型景观。从空间上划分为,主入口景观轴线、商业入口景观轴线、次入口景观轴线。组团分为别墅景观组团、泳池景观组团、酒店公关商业景观组团、宅间生态休闲景观组团一、二、三、四及山体公园组团。从类型上划分为入口展示景观、酒店公共商业景观、生态泳池景观、宅间组团景观、山体公园景观、幼儿园景观共六大类型。整个小区的总体规划具有非常好的园林景观潜质,小区总体规划规整、紧凑、浑然一体。中心湖面呈月牙型镶嵌其中,和谐自然。
(2)本住宅小区景点的营造结合所提出的“星月传说”意境构思所开展,住宅小区中的中心湖面周边以及浅水湖底的景观采取月亮的传说造景,利用星座形状来布局周边景点与楼间园林,同时充分结合各星座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营造意境优美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同时,极大地提升楼盘的文化品位。根据本小区项目的整体策划定位,本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主题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让住户有一种生活在童话世界、人间天堂的感觉,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陶冶于美丽的神话传说、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与美好的幻想,对孩子们心智的成长无疑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采取“多层次水景”的设计概念,把小溪、台地、健康步道整合成整体感,同时通过高差的变化区分不同空间的功能分隔,关键的是在水景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高差变化、水量调节等手法来调节水量,使得水景在不同的时候形成不同特特色,例如在水量大的时候是湖面,在水量小的时候是小溪和广场。这种造景方式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有水的时候是水景,而没有水的时候同样是很好的景观,可让人进入活动嬉戏,增强了景观的人性化以及参与性。
(4)塑造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在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景点时,结合“曲水流觞”等有关水的典故,使园林设计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尤其是艺术性。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小品等,使得住宅小区将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充分融合渗透,凸显本住宅小区所处的区域特征、场景特征乃至文化内涵。
(5)小溪设计。结合本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小溪的水面宜小以及宜浅。所以在大多数时候,月牙湖区域的水景,仅仅只是小溪,而大面积区域是溪边台地,可以供人亲水。另外设计小溪景观时,采用了的适合的深度以及选取合适不同的池底材料、质感,以有效地增强景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通过这种设计手法,可有效地使得小溪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整体构图中宛如一条彩带,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另外,本住宅小区还设置喷泉景观,为小区辅以生动、热烈和富于人性化。
(6)小品设计。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时还适当地配置小品,使得本小区的园林景观变得更加的丰富而且富于情趣和人性化,小品的设计同时可以画龙点睛地诠释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小品的选取以简练的线条结合夸张的线角,抽象的演绎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同时在效果上简洁大方、尊贵高雅。
(7)在处理别墅组团景观中,有目的区别于高层组团式园林景观,适当的打造了局部的公共人文景观,更着重处理了私家入户及绿化景观,使建筑隐于自然中,更好的强化了别墅的私密性与独享性。
结论
结合某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实例,结合该小区现有场地的高差变化,尊重了自然山地景观特色,提出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规划中的功能以及生态作用,同时探析了现代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以及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能为同类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庄巧玲,张素梅.小区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25(04):36-38.
[作者简介]邓志林,潘百钊,梧州市园林绿化工程处工程师,广西梧州543001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99-0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现代的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活动来平衡身心,保持健康的体魄。对此,梧州市人民政府在2003年适时提出了实施“三百项目”和“三年一大变”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于是,一个融娱乐、休闲、赏景于一体的,以健身、康体、大众参与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梧州市政广场景观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由此产生,并在方案招标中获得选用。
一、现状分析
设计中的梧州市政广场景观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项目包括市政府办公大楼、文化中心和新迎宾馆(现在的江滨大酒楼)周围地块,占地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座落在梧州市的行政、文化中心位置;三大建筑物坐落其中,造型独特,雄伟壮观,各具特点。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政府广场,喷泉、雕塑、绿化相互衬托,融为一体,景观效果很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政府大楼前广场虽然景观很好,但面积较小,入口太窄,铺装地不足,对广场的开放、外延不够,缺乏大气的景观效果。(2)三大建筑物的每个广场主题内容不够明确,缺少文化内涵。(3)三个广场之间各有一条街道相隔,广场与广场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缺乏相互间的有机联系。(4)三个广场在原设计时,只考虑灯光照明,夜景效果则欠考虑。
二、设计构思
基于该环境特点和特定的功能要求,结合梧州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为内涵,以宝巾市花为艺术特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相互交流,将广场建成一个高起点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娱乐休闲赏景相结合的、亚热带地方风情特色的行政、文化中心场所,充分展示梧州城市的新形象,因此,在设计构思时重点考虑如下几点:(1)重点突出政府广场的植物景观效果,充分展示行政中心的形象。(2)强调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以雕塑、园林小品的表现形式,赋予文化内涵,突出时代气息。(3)加强三大建筑物前广场景观空间的有机结合,使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营造一个大气整体的环境空间景观。(4)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特别是突出亚热带棕榈科植物和市花宝巾以及开花乔木,既突出景观效果,又注重生态效益。(5)加强灯光夜景的景观效果。
三、总体布局
梧州市政府广场景观工程,既是政府办公楼、文化中心和新迎宾馆的前庭广场,又是奥奇丽路延线上的一块公共绿地,也是市政广场功能互补的活动场所。因此,在总体布局上,着重考虑政府广场前的植物景观和提高灯光夜景效果,以圆形、椭圆形、扇形和自然流线形进行构图,通过对交通流线上的组织分析,利用铺装、绿化、灯光、水景和园林小品这些景观元素,把三大建筑物前的景观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渗透,互为对景,组成各具特色的、简洁大方的、色彩明快的景观空间。整个布局大致分为政府广场、文化中心广场、新迎宾馆广场三个景观空间和一条奥奇丽路街景。
(1)政府广场(喷泉广场):在保留原有喷泉、雕塑和绿化的基础上,着重充实提高广场的植物景观效果,重新铺植草皮,多植大树,特别是棕榈科乔木(如大王椰子、国王椰、短穗鱼尾葵等),再配植一些常绿开花灌木和色块植物(如宝巾花、红继木、黄金叶、黄榕、大叶红草、福建茶等),组成一个具有平面疏密变化、立面层次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的群落景观。以简洁明快的植物景观效果来衬托政府行政中心的形象;以增加广场铺装、不同标高平台和卵石小径来加强政府广场与文化中心广场、市政广场的过渡与衔接,运用古榕、丛状短穗鱼尾葵、小叶榄仁、桂花和花灌木以及色块植物等植物景观来协调广场之间景观的联系。
(2)文化中心广场(宝巾花广场):以广场砖拼合图案的铺装为主,在文化中心建筑前的广场中心以一组用石材或进口地板砖拼合的宝巾花图案(因工期紧未做)和周围广植宝巾花(梧州市花)以及特定设计的宝巾花灯来点出广场的主题,烘托出梧州市花宝巾花的文化氛围和植物特色。在文化中心建筑南面布置了一片以阵列式种植垂榕的方式形成绿荫停车场,在与奥奇丽路交接的广场东侧,开辟一块带状的绿荫休闲生态停车场,以种植2~3行高大粗壮、树形健美的油棕(后改为小叶榕古榕)作为阵列式种植组成群植效果,停车场地作镶草生态铺装,以这种大气的带状植物景观作为政府广场与新迎宾馆广场之间有机联系的纽带。
(3)新迎宾馆广场(叠水广场)。在新迎宾馆入口以北的广场中心,以玻璃钢制作的三层叠水钵(高8.8米)结合环形八个涌泉景观的椭圆形水池,既作为新迎宾馆广场的主体景观,也作为宝巾花广场的视觉中心。远观近赏,主景壮观美丽。新迎宾馆人口两侧以高大粗壮、树姿优美的大王椰子来衬托宾馆建筑,简洁大方。在宾馆之西、文化中心之南的通往市政广场道路,选用华盛顿椰子流线型列植于道路两旁,整齐美观,富于动感。整个广场以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来突出棕榈科植物的景观特色,装点新迎宾馆的亚热带风情。
(4)奥奇丽路街景:整条路为南北向,全长750m,路宽14m。设计时以柱状垂榕和“星光灿烂”钻石灯组成一道白天景观优美、夜景五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而且柱状垂榕在道路平面衬托下,竖向景观明显、突出。
四、绿化设计
整个绿化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生态、改善环境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以点、线、面的形式进行种植,通过植物高矮、疏密、色彩的合理搭配,以简洁大方明快的植物配置来突出植物的空间和色块的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
(2)以棕榈科植物为主,常绿开花乔木相结合,突出亚热带地方风情特色。如大量采用一些大王椰子、油棕、国王椰、华盛顿椰子、短穗鱼尾葵、散尾葵、美丽针葵和古榕、木棉、小叶榄仁、垂榕、桂花、大叶紫薇等高大粗壮,树形优美,枝叶茂盛,花大色美的南方特色树种,充满亚热带风情。
(3)大量种植宝巾品种,突出梧州市花特色。如在宝巾花广场周围广植各个品种(大红、水红、紫、黄、白、花叶等)的宝巾花,以突出宝巾花梧州市花的城市象征物,以尊重市民热爱乡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4)运用彩叶植物的特点。为了突出色块种
植的景观效果,如政府广场大面积运用了福建茶、黄榕、大叶红草的绿、黄、红色搭配种植,对比强烈、色彩艳丽、富有动感,充分展现流线型色块的景观效果,用彩叶草等点缀八个花钵,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双面红继木球点缀于绿树丛中,达到丰富植物景观效果的目的。
五、灯光设计
针对三栋主要建筑的功能、特点及周边环境,在夜景照明总体设计中,通过建筑立面照明、硬质景观照明、绿地照明、水景照明和道路照明等夜景照明手法,进一步提升广场、建筑、园林和水景及道路相关景观夜景的景观效果,让夜晚的政府广场庄严雄伟,文化广场光彩飞扬,新迎宾馆金碧辉煌,奥奇丽路星光灿烂。
(1)政府大楼庄严雄伟,其灯光设计以黄光来勾勒大楼的主线条,以投光灯、泛光灯来照射大楼的外表面,玻璃幕墙采用蓝色内透光,充分体现建筑结构和材质的美感。文化中心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灯光设计以内透光表现主体建筑,通过黄、白两色投光协调主体建筑。新迎宾馆夜景的灯光设计以黄光为主色调,适当的蓝光构图,形成着实的灯光配景。
(2)政府广场、文化中心广场、新迎宾馆广场及周边绿地的夜景以市花宝巾花庭院灯为主要景观照明,以草坪灯、投光灯为辅助照明,通过宝巾花灯和一组用花岗岩石材或进口地板砖拼合成宝巾花图案的地埋灯(因工期紧未做),将政府广场、文化中心广场和新迎宾馆广场有机地过渡和结合成一体,并提升文化中心广场的文化内涵,充分突出宝巾市花的主题。在政府广场雕塑水池两侧的绿地内各点缀了三株椰树灯增加夜间绿地的景观效果。奥奇丽路则以“星光灿烂”钻石灯组成带状的夜景景观效果。
(3)新迎宾馆广场中心水池的主体景观(三层叠水钵和八个环形涌泉)采用防水的彩色水底投光灯,让夜景的叠水涌泉水光交融,流光溢彩。六、铺地设计 为了统一广场硬质景观效果,文化中心广场和新迎宾馆广场的铺地选用与政府广场一样的广场砖材料,以白砖为主铺成大方块(3.5m×3.5m),以红、蓝砖作色带(宽1.2m)将白砖拼合成纵横整齐的方格图案,图案整齐美观,纵深透视感强。以统一的铺装材料将三个广场空间景观融为一体,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整体效果很好。
七、给排水设计
(1)给水:政府广场的绿化淋水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装置淋水,其余绿化淋水采用设置龙头接管淋水。(2)排水:广场排水一律采用暗渠集中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