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02 15:55:3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小学语文线上教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

篇1

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务实有效地抓好学工作。为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取得学期教学任务的保质完成,攻坚克难、群策群力,做出一名教育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要点

在疫情期间,同学们在网上学习之后,二年级的同学利用微信群,冀教软件、钉钉等学习方式。由于孩子年龄偏小,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较差,网络学习中的互动性降低,学习效率远远低于在教室里学习的效率。为此,我提出如下教学衔接工作思路。

1.学情初断

(1).寒假作业的检查和反馈。

(2).每天坚持练字至少30分钟,并评价反馈。

(3).每天坚持阅读至少30分钟。

(4).每两天背诵一首必背古诗。

(5).基于教材,注重认读和背诵。

(6).识记本生字新词。

2、问题发现

基于前几周的线上学习,经过反思和总结,发现还存在下问题:

a.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较差,字词的朗读和书写都比较马虎。

b.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天阅读,并能高质量的完成相关的阅读题,少部分学生态度较散,缺乏阅读兴趣。

c.部分学生的练字态度较差,书写无较明显地进步。

d.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3、实施措施

为了顺利有效地接线上教学和即将来临的复课,针对以上问题,思考落实以下指施:

a.利用剩余的线上助学时间,有序列、有针对、有效果地引导学生就前几周已学内容,做一次初步的线上复习巩固工作,以便做好线下复课开始即实施的前几周学习内容检测工作。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体罚是高压线,触不得;但,谈惩色变,也要不得。《赏惩教育问卷》统计显示,40%左右的老师对品行不端、屡教不改的“问题生”不愿惩戒或不敢惩戒,在说理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对“问题生”的管教是“开只眼,闭只眼”。为什么?问卷统计显示,这些老师怕“好心没好报”,其中,42.4%的教师怕受处罚(如解聘、扣绩效工资等),37.8%的教师怕被曝光、怕无理取闹,11.1%的教师怕被报复……

“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的分水岭在哪里?现今的中国,没有一条政策、法规、条款上有明确的界定。学生无论犯了多大的错误,我们心里明白应对他们进行惩戒,但在行动上,我们不惩戒他们。”某资深老师说,“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惩戒学生会不会给自己惹祸。理论上,谁都知道,体罚是指以损伤学生人体、侮辱人格为手段的处罚方法。学校中的体罚包括直接伤害学生身体、侮辱学生人格、变相体罚等形式。惩戒,是通过处罚来警戒。处罚是指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加以惩治,警戒他们,使他们注意改正错误。怎样惩治他们?怎样告诫小学生注意改正错误,尤其是那些屡教不改者?让他们坐着,老师和颜悦色地劝说,收效甚微;老师脸色严肃了,有恐吓之嫌:说得重了、多了,有说话不当之嫌;劝说无效时,拉开斗殴的学生,有动手体罚之嫌……由此引起的问题,都是老师的责任。‘体罚’、‘变相体罚’这些帽子教师不敢戴,‘惩’、‘罚’之类的字眼,令教师触目心惊。

二、惩戒缺方,教师是无方难抓药

教育部已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部分班主任高兴地说:“惩戒学生,有了依据。”也有部分班主任表示:“‘适当方式’指代不明,不敢打这个球。”部分非班主任教师更是困惑:“在讲法制的今天,依法办事不可动摇。上级主管部门没有给我们开出惩戒的方子,我们怎敢抓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惩戒方面,虽然有少数成功的例子,但存在问题更多,在调查整理中发现,主要情形如下:1不去惩戒,原因是不知道如何惩戒;2不敢惩戒,原因是怕惹祸上身:3惩戒力度不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是教师责任心不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作怪;4“借刀杀人”,让别人替己惩戒,利自己得,祸别人挡。如,让学校领导或学生家长去惩戒……次要情形如下:1惩戒过度,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极个别教师素质差;2以惩代教,只考虑立竿见影,没有做细心的、深入的思想工作……

惩戒缺方,教师难以对症下药,是小学阶段“惩戒缺席”的主要原因。沉迷网吧,有暴力倾向,有小偷小摸恶习……这些屡教不改的小学生,可以怎样惩戒?老师束手无策,只能与大家一起叹息:“唉,犯罪越来越小龄化了!”

三、形似神异,赏识教育差之毫厘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下,小学教师更多地倾向于赏识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和理解赏识教育的精髓和实质,错误地认为称赞、夸奖、表扬了学生就是赏识教育,结果出现了形似神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象。具体情形如下:

1表扬缺少分寸,负面影响过大

赏识教育是赏识那些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进步,是激励和赞赏的结合,激励要放在克服困难之前,赞赏应该放在克服困难之后。赞扬时,还要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要学生去超越。而我们有些老师,不提目标,只提没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张口就能回答。如,一年级的数学复习课:2+3=?“啊,答对了!你最聪明!最能干!你是数学小天才……”甚至全班学生一起鼓掌:“某某某,你最棒!”有的老师还不厌其烦地给答对题的学生额头上贴花,把他们装扮成“小印第安人”。至于这样夸张,这样肉麻?过度的鼓励和表扬,会害了孩子。他们的骄娇之气滋长后,他们的心灵会脆弱,在成绩面前,他们虚荣、骄傲;在困难面前,他们退缩,没有责任心;在失败面前,他们脆弱、自卑;在集体中,他们经常表现为心胸狭窄、爱嫉妒。

近几年来,学生出走、跳楼等事件的增多,就是耐挫力差的学生在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2赞赏语言雷同,手法缺乏科学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是周弘老师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学校运用赏识教育时,面对的是整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这样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因此,教师不但要考虑被赞赏的学生的感受,还要考虑周围几十个学生的感受。激励和赞赏时,应注意手法多样化、科学化。可现实中,大部分老师赞赏学生时语言雷同,缺乏新意,不外乎“真聪明”、“真能干”、“真棒”、“真行”之类的语言,很少使用点头、翘大拇指等肢体语言:赞赏学生答题正确的语言多,鼓励学生战胜困难的语言少:赞赏学生聪明能干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心胸宽阔、不怕挫折、超越自己的语言少;表面上的肤浅夸奖多,发自内心的真正夸奖少:流于形式、应付式的夸奖多,真正起实效的赞赏语言少;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上的夸奖多,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的语言少……

篇3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本文档共【互】页/

[1912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1、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

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

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

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

基础。

2、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

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

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

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

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

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

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

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锤炼,九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

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

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

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积累较少,阅读面

狭窄。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常用汉字都

不能认识三分之一,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

问题。

3、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诗歌,语

言凝练,形式精致,讲究韵律和节奏,内容包罗万象。写

作:学习扩写。

第二单元课文都是小说,题材多样,意蕴丰富,人物

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写作:审题立意。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一一我们的初中生活。

第三单元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而深刻:有的论述人

生的理性抉择,有的记叙不畏的故事,有的描述少年

时求学的艰辛,有的则是不同时代词人们抒发的壮志豪情。

阅读经典,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持。写作:布局谋

篇O

第四单元:所选文章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文

艺作品的方法,或阐述美学观点,基友思想性,又蕴含艺

术美。写作:修改润色。口语交际:辩论。

第五单元:活动探究:演绎舞台故事。任务一:阅读

与思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

第六单元: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生活,

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有恳切诚挚的进谏忠言,有连类

取譬的婉转讽劝,还有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诗

歌。学习本单元体会古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写作:有

创意的表达。

另外,在第三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第六

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简-爱》,在第三、六单元后安排了

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

正确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

整体语文素养,正确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能力和素

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有

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4、开学安排

(1)

对“空中课堂“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

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

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

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2)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

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

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3)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

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

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

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

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4)

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

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

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

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5)

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

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

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多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6)

引导优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优生的知识

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让优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

掌握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7)

关注每个细节,培养优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优生

适当增加读写难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

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

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8)

班级内建立优生的学习档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抓好培优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