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二、互联网金融?l展的趋势

互联网金融作为这个时代的新鲜事物,既拥有互联网的便利性也能对金融起到增值的作用。互联网金融由于互联网平台拥有大部分网民,它的发展也以顾客的需要以及相应要求为主体。通过对它进行分析,总结出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有如下几方面。

1.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支付方式主流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之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快速发展。现在网上购物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支持线下支付,人们平时出门都不用带现金就可以完成购物。据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网上交易规模将达到15.6 万亿元,发展十分迅速。

2.投资群体年轻化

根据资料显示,网民中年轻人使用互联网金融中相关业务的比例高达“88%”,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使用者的主力军。主要是年轻人上网的人数比较多,能够更好的吸收新鲜事物,而且随着那些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的增加,工资的增加,能够实现定期还贷,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存贷款业务更加便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普及,现在普通百姓贷款十分便利。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以及普通群众存在放贷难等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借贷业务能够提供一定的援助。互联网的应用广泛性以及机构简易性使得金融企业成本以及交易成本降低,从而促使供需双方都有可能达成投融资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补充与完善

互联网金融在实质上并没有取代传统金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充与完善。首先,互联网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互联网金融的原理是通过网络技术包括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等电子商务以及社交平台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通过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所需信息,提高了将金融市场的信息转为己用的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拓展。其次,降低了企业成本。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以及风险评估,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较低,同时解决风险的成本比传统金融也有所下降,并且在互联网上进行投资与融资能有效提高资金配置,减少交易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成本花费方面有所下降。最后,操作灵活。由于互联网金融没有复杂的机构设置,操作方面更为灵活,决策管理也更为有效。交易也能得到较大的简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2.有效促进金融体制改革

互联网金融让传统金融得到补充与完善,目前,随着支付宝、微信、京东的快速发展,弥补了电子商务在运作与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这些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与发展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及为资本市场的多样性注入活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在理财、借贷、融资与投资等方面的创新为传统银行提供了借鉴之处,共同为金融体制改革做出努力。

3.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以用户为主,只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带动所有人一起创新、一起创业才能让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个地方小企业的成立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尤其是小企业、个体创业者以及普通老百姓等这些群体。比如人们在银行借贷需要很多手续以及信用考虑,而且一般小企业向银行的借贷会比较困难,以支付宝为例,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支付宝里面的蚂蚁花呗等工具进行贷款,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发展。这些方面的创新能够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4.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

篇2

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基石。但是在实践中我国现阶段的信用体系正处于探索阶段,这也就导致了互联网金融的信用系统构建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对此在实践中要优化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信用系统,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打破现有的垄断市场,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要把互联网的金融系统中的相关信用信息与我国央行的征信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对其进行分析应用,形成一个信用报告,进而为相关放贷机构提供各种信息数据服务。基于数据流动的相关内容来说,征信业务活动的开展主要就是基于数据采集、相关产品的加工处理以及各种对外服务等内容。

第二,提升对市场化征信结构的发展。在实践中要基于市场化的发展,全面促进整个征信市场的全面发展。

第三,要通过各种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模式,全面的探究各种信息渠道,通过碎片化信息模式开展征信活动。

二、强化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监管机制与力度

此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对此在实践中要想有效的保障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全方位的内容层次监管系统,要加强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通过政府?O管、自我约束以及主体自制等模式的有效融合,进而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

第二,制定完善的金融信息披露规定。在实践中要基于真实性、精准性以及完整性的基础原则,对于各种信息的披露进行系统的管理。要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产品平台进行完善管理,对其具体的资金内容、期限、收益以及风险等进行真实的披露。构建一个全范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平台,对于各种信息风险进行及时的,避免各种风险问题的产生与出现。

第三,加强引导,促进发展

现阶段想实体经济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融资闭塞等问题,对此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引导:首先,要优化其相关资源配置,提升对实体经济只能怪的重点内容与领域的定向支持。其次,政府部门要逐渐的完善互联网企业的定向财政补贴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促进其整体发展。最后,完善相关政策的科学配合,通过科学的评价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实体经济全面发展。

三、善于利用大数据信息,提升其整体发展

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分析处理功能,可以对于各种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此,在进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基于大数据有效的驱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大数据金融在实践中通过其自身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为相关互联网金融结构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并且对客户的相关交易以及消费信息进行系统的探究与挖掘,对其相关行为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保障金融机构与相关金融服务平台的工作的有效开展,全面的经期体风险问题。

第一,增强其整体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利用大数据计算可以有效的提升风险的控制能力,通过其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全面的推动了其自身金融的发展。在其风险控制等内容上,大数据有效的突破了传统的模式,通过数据的形式提供各种凭证依据,通过个人征信系统的构建,提升对整个风险的控制。

第二,实现了精准影响以及客户体验。大数据主要就是利用动态的管理技术对互联网用户的相关理财网络以及信息进行分析,在进行数据模型的构建,进而通过实施推荐以及优化投放,提升其整体的服务质量与效果。

四、驱动传统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的有效合作

篇3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享受着第五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信息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由于科技进步、医学科学领域中新技术、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之信息传播手段飞速发展,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诠释进一步深入,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发生改变,推进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改革,继续医学教育的内涵更加广泛。但是,无论怎么改革,都离不开其自身的宗旨和目的。继续医学教育应该遵循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在发展中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创新?对此,我们作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

1"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从单纯的技术目标转向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本的全面发展目标。医学教育的过程是连续的、统一的、终身的。每个个体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后将进入住院医师培训或者研究生教育再进入继续医学教育直至整个职业生涯,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个卫生技术人员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继续医学教育的目标具体体现在:①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够注重自身的发展,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②在本专业领域内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项目,逐步增强指导他人学习和工作的能力;③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病患服务[1]。随着我国卫生体制、人事制度的改革,竞争机制的引入,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继续医学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使我们除了要求医务人员要提高技术能力以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日益进步、病种的不断变化、人们卫生观念的逐步转变、医疗消费供求矛盾的突出和医学伦理关系的演化[2]。

2"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同时还要注意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重,重点推广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项目。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讲求实效以及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学习的对象、条件以及内容等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专题调研和考察、案例分析讨论、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查房、技术操作示教、短期培训或长期培训以及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的资源及内容主要是依靠纸张的印刷来进行传播和交流。由于这种传播媒介的单一和落后,致使只有少部分人员能够占有、利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当今学习型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岗位及生活需要,终身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使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的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通过建立现代通信平台和完善的运行机制能够支持和促进知识的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公开和共享[3]。

3"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主题的永恒性

法律教育与医德培养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长久以来,医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以及个人职业道德修养。道德观念的进步会促使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律的权威又保障了道德的完善[4]。医疗法律的学习,能够提高和促进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医德是医务人员从业的基本条件,其外部形象、职业态度、业务能力正是医德内涵的体现。同时,医务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医学伦理道德的学习,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医学伦理问题。作为医务人员,就要不断加强学习,能够平衡现代技术和伦理原则的碰撞和冲突,使现代技术能够造福人类,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4"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考核的持续性

"互联网+"背景下,持续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和考核,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取得规定的学分的完成情况作为卫技人员年度考核是否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聘任、技术职务晋升以及执业医师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5]。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早已成为优化继续教育结构、提高在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活跃医院学术氛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只有加强考核和管理,才能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稳定发展。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宏观调控尚需健全,我们对此要加以重视和加大调控力度,建立合理、科学、实用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考核体系。"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多样,尤其是远程医学教育以其教育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交互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得到满足,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可以自由地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时段)、学习方式和内容进行选择,"按需学习"的需求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能够得以实现和满足,但其收效和质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督。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强化硬件设施平台的建设,同时还要重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考核的加强,切实全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6,7]。

总之,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统一的、终身的学习过程,作为医务人员要认清在"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加强自身道德和职业修养,更好的为病患、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冼利青,吴少林,莫益勇,苏慧萍,陈德.论信息社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1):23-25.

[2] 方华,宋咏堂. 从医学目的转变看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20):3192-3193.

[3] 薛海东.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医院管理杂志,2005,12(1):79-81.

[4] 许世琴.浅谈新形势下护士法律意识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70-471.

戈.医学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3):123-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