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4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篇1

一、如何理解体育产业

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但是,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目前人们体育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我国体育产业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还不高、各个地区的差异也比较大等等。因此,了解体育产业的概念及其经济价值,并致力于其发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体育产业的概念

纵观体育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中西方不同学者、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有各自 的不同观点,本文认为:“体育产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其内容和形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体育产业概念的阐述和解释理应从产业角度出发。“体育产业”应属于一个发展性概念,指的是以体育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活动为主的产业主体所从事的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2.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主要的增长点,并大有渐为支柱产业之势。美国是全球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该国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已占本国GDP的2%,以健身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时间产业在美国各州的产值排行榜上均占前三名。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产值也大体占本国GDP的1%至3%之间,最高的瑞士占到3.37%。从这些数字中不难发现,体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旺,这就导致了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主体纷纷投资体育产业,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全球化趋势。

3.美国的体育产业

自2000年以来,由于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经济告别“长期繁荣”,开始步入慢车道。“9.11”事件又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但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98330亿美元,是排名第二的日本45547亿美元的两倍多,是排名第三的德国17929亿美元的5倍多。仅美国加州的产值也超越名列世界第五的法国。由于体育消费行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育环境的影响很大,美国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消费市场。八十年代,美国与体育相关的产值略超过全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全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在各大行业排名榜中居第22位。而据美国著名的商业咨询公司凯尔尼公司的统计,美国体育产业的市场价值在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了152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第11大产业,占其GDP的2%。在美国一些州的各行业产值排行榜上,体育产业的产值已跻身前三位。由此可见,在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一般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国家的体育产业已位居该目的十大产业之中。

2.体育产业能刺激大众消费和拉动“内需”

在过剩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过去的20年中,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带动GDP增长约0.5%,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消道娱乐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了有关游戏、娱乐、运动、消遣的理论,终于成为了一种公认的社会文化活动,也形成了一个收入签丰的体台文化市场。

3.体育产业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就业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时,体育产业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1995年,美国体育产业提供了23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521亿美元的收入,以及233.2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和750亿美元的家庭收入,美国体育产业所支撑的经济活动在产业活动方面超过4000亿美元.为美国家庭带来1270亿美元的收入(家庭收入增加2.4个百分点),容纳460万就业人口(就业人口增加2个百分点)。1996年澳大利亚在体育行业工作的人员达到95万人,其中44%的入从事的是全职工作。有些国家体育产业为入们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农业、铁路、管道服务、交通服务业和纺织业相当甚或稍高。”

4.体育产业是吸收社会游资的重要手段

体育产业中的体育彩票业、体育赞助业对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繁荣经济,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极有价值的。

三、影响体育产业经济价值因素分析

篇2

1.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内在价值

1.1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教育价值

1.1.1建立哲学的世界观,引导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多处于零散、自发状态,需要提炼和升华,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最后上升为哲学。运动员必须具备哲学的思维,以哲学的世界观为基础,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才能在艰难的道路上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定位在崇高的理性追求之上。

理想和信念基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理想和信念等作为世界观的体现和具体化内容,对运动员的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起着一定作用。

运动员要想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成就,就要把建立理想作为成才和成就事业的开端和基础,通过立志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内在的精神动力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增强自身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1.1.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绝大多数人都以一种普遍性价值统率自己的爱好和行为,并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从属于这些普遍价值。价值观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是人们思想行为的“软约束”和诱导信号。它既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又潜移默化地诱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运动员的价值取向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大环境。

1.2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竞技价值

竞技体育运动寄托了人类追求自身极限能力甚至超越极限能力的美好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运动员创造了竞技体育精神,同时这种精神又激励运动员去追求更高的梦想。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其主体的竞技价值主要为:

1.2.1运动员的竞技激情。

运动员比的是技术,但竞技赛场更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竞技体育也就没有魅力可言。激情就是将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并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在竞技场上,拥有激情的运动员会自始自终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会用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去战斗,从而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激情使运动员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以最佳的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激情是一名优秀运动员成就事业的精神武器。

1.2.2运动员的竞技勇气。

勇气是运动员在竞技中表现出的一种气质。运动员在竞技中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自然会丧失很多机会。凡是优秀的运动员,必定是果断刚毅,关键时刻不犹豫,将勇气贯穿于整个比赛之中。在高水平比赛中,彼此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基本很小,实力并不是绝对的,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双方比的就是勇气和对胜利的信心。在竞技场上优秀的运动员凭借着无畏的勇气,能够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创造理论上人类无法完成的目标,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力挽狂澜。

1.2.3运动员的竞技斗志。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人们常常被运动员旺盛的斗志所折服。竞技赛场上,两队相逢,总有落后失败的一方,但失败并不是丧失斗志,如果斗志不灭,转败为胜并不为奇。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虽先输两局,但她们并没有因为失败而丧失斗志,而是一局局拼,一分分拿,最后反败为胜,获取了胜利。旺盛的斗志会使人在坎坷困境中勇往直前,并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但如果丧失斗志,失望颓丧,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往往是人的整个精神系统。运动员对待失败的态度比失败本身更重要。“胜败乃兵家常事”,竞技体育更是如此。只有胜利没有失败的运动生涯是不存在的,关键是你被失败打倒,还是失败被你打倒。斗志是运动员面对困难和失败时的精神支撑,它能不断激发人的潜能,帮助运动员顽强地走出困境。

1.2.4运动员的竞技毅力。

“毅力就是坚持正确的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标的态度和决心”。竞技体育的本质决定了运动员职业的残酷,在竞技赛场运动员会遇到一系列的打击,没有坚韧的毅力就无法坚持比赛。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面对困难时不仅有追求目标的毅力,更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爱因斯坦说出了成功的真谛:“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2.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外在价值

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激励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

运动员不断地战胜对手和超越自我,体现着人类的崇高追求。竞技体育运动从思想体系到活动体系都激励着人类努力奋斗,永无止境地追求。无论是奥林匹克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还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是、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顽强拼搏”,都号召人们努力拼搏,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竞技体育直接挑战的是人类的生理极限,而其精神激励着人们向更多的极限挑战。

2.2推动国家间的交流

竞技体育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并已成为跨越各种文化、民族、国家的人类重要活动之一。体育交流被人们视作政治、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和纽带,如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使东西方两个巨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曙光。竞技体育在促进国际交往和传播民间友谊方面,发挥了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

2.3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竞技体育己成为最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形式,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运动员彼此间技术和智慧的较量,但它实质上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奥运会上一次又一次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使得现场观看和收看电视的国人心潮起伏,甚至热泪盈眶。海外华人的心更加紧紧地贴在一起,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4引导人类社会的公平竞争

竞争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公平与平等是人类对竞争的共同要求。竞技体育为人类公平竞争的有序行为起到了示范的效用。竞技体育是在社会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的道德约束,竞技者必须用公正竞赛的体育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退缩、个人与祖国、家庭与事业乃至生与死之间进行选择。这种将体质、意志和道德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手段,已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催化剂。

结语

竞技体育精神在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有的竞争性、超越性、公平性和功利性。良好的竞技体育精神是高水平运动员不可缺少的文化品格和灵魂,它不仅能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而且是在激烈竞争的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竞技激情、竞技斗志和竞争勇气的展现。在充满竞争创新和发展意识的年代,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整个社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5.

[2]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熊斗寅.顾拜旦体育思想初探[J].体育科学,1992,(6).

[4]刘翔著.我是刘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4.

[5]申相星.论体育文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

[6]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5.

[7]中国体育报.不能忘记的大松博.2004.6.7.

篇3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42-03

Abstract:Whether do our country athletes obtain the result in 2,008 OlympicGames athletic field, arranges the technique tactic utilizationbesides the trainer, the very great degree also is decided to theathlete strives for success the spirit. Through strives for successthe spirit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trives for success the spiritual display factor to carry on the valueidea the discussion,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 ideal faithaspect to the athlete the help, causes them to obtain a moreoutstanding result in the competition, brings honor for oneself,brings honor for the motherland.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sports; strives forsuccess the spirit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一天天临近,中国运动员将迎来一个繁忙的赛季:各项奥运会测试赛、选拔赛先后举行,正确地理解拼搏精神,了解拼搏精神的作用,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顽强拼搏精神,这对运动员备战以及在2008奥运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有积极的意义。[KH*2D]

1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含义

体育为现代人的精神沟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简易而崇高的方式,即“就是用一个意味深长的方式将人们汇集起来,通过人们之间肩并肩的表演和比赛,使友谊得以建立和导致相互的尊敬、信任和真诚相待”[1]。竞技体育精神主要集中体现于奥林匹克运动所宣传的宗旨、理念、口号等内容中。拼搏是奥运永远的主题,奥运精神就是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输、永不放弃的精神。

拼搏是一种竭尽所能,战胜对手,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是竞技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竞技运动场上的灵魂。它既是指在竞技运动中面对强手时要充满斗志、敢于竞争、敢于胜利;又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要超越自我,要努力进取,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拼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由运动员的信念、情感、意志、胆量等心理因素融合并生成的一种内在力量,是直接支配运动员行为夺取胜利的一种精神状态。

2 正确理解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

2.1 要体现人文精神

百年奥运,以其“更快、更高、更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人生理念,为它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掌声[2]。其中的“重在参与”的理念,更体现体育对人性化的关注。“拼尽全力”这样的话似乎没什么错,然而体育彰显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能和最公平的竞技精神,如果金牌的获得需要运动员们牺牲生命来换得,如此金牌不要也罢。“三从一大”原则的地位没有变化,拼搏精神依然需要,但时代的变化也为“三从一大”和“拼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要尊重科学,加强人文色彩,具体应该遵循一个前提,那就是运动员伤病基本痊愈或者得到控制,并且不加重其损伤,对运动员未来生命没有潜在危害。

运动员尤其是优秀运动员可遇不可求,他们不但先天条件好,还要后天的训练方式、方法好,医疗保障也要跟上。拼搏精神非常重要,可违背科学规律的拼搏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过分强调意志品质的作用,一味要求运动员“轻伤不下火线”、“带伤拼搏”,那么,被忽视的小伤小病,极有可能给运动员带来的灾难性的意外。健康比金牌重要,这是常识。只有时刻铭记这一常识,运动员的健康与体育精神的健康才能两全。女排主力赵蕊蕊放弃大赛为疗伤、刘翔因脚部有小伤就放弃了一系列比赛并足足养了70天等等,这些都表明,在运动成绩和选手健康两者间,体育管理者开始变得理性,开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拼搏的“本钱”,才可能在比赛中发挥拼搏精神。

2.2 要有勇有谋

有句话叫勇者无惧。所谓勇者,谋略之士。勇者不是只凭借一己的蛮力,有勇无谋,而是擅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无所畏惧,冷静沉稳地接受每一次挑战。只要有必胜的信念,终会逆境变顺境即使输了,也因曾尽力拼搏而无遗憾,虽败犹荣!

因为体育比赛是重在参与,是友谊与健康。体育当然需要一定的精神,但它必须是理性的。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真正的拼搏精神并不是提倡蛮干,而是寓于科学之中。要把拼搏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艺高人胆大”、“熟能生巧”是有道理的。拼搏讲究战略战术,犹如冲锋的号角什么时间吹起,吹早了不行吹迟了也不行,要恰到好处。如果拼搏精神没有实力做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没有审时度势的智慧,就是拼得头破血流也是枉然。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体育颂》里的句子:“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意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意?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深思熟虑。”道出了拼搏的内涵。

2.3 要“拼搏”不要“拼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变得商业化。体育也不例外,功利主义、锦标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已经大规模地涌入体育界的各个方面。运动场变得像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各级体育官员们豪博的场所。在金钱、政绩等利益的驱动下,于是出现了对公正裁判的蔑视以及假球与黑哨、兴奋剂等丑恶现象。“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口号虽然还在喊,但是,拼搏的“搏”已经换成了赌博的“博”。丁俊辉在斯诺克台球上的成功,其实更像是场人生赌博的成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的,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例子。前国家足球队就有队员因为参与而把自己的前途而搭进去了。博和搏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搏”是在展现力量;而,“博”则是对利益的追逐。体育中的拼搏精神一旦变成了个人利益的赌博,那么道德、情操、体育精神,就会统统远去,剩下的就只有赌徒之间的尔虞我诈。搏与博,一笔之差,却体现了人们对拼搏精神的理解是否正确。

2.4 超越自己也是拼搏精神的表现

整个社会对体育运动成败的认识与评价存在偏颇,很多人相信,体育比赛中只有成绩是最重要的[3]。运动员即使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只要全力以赴,只要能够竭尽全力,就应该也能够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以自己良好的技能、体能优势去超越竞争对手,这并不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目的;超越竞争对手而夺取胜利只是体育运动的形式,而并非是体育的全部。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今年2月17日在都灵的奥运会花样滑冰比赛中,虽然膝盖严重受伤,但她依然坚持完成比赛。她勇敢的表现不但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裁判给出了125.01分,这个成绩也刷新了个人自由滑历史最好成绩!最终以189.73分拼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还记得王义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拼尽全身的力气打出比赛的最后一枪后晕倒,虽然他以0.1环之差屈居亚军,但他的这枚银牌胜过金牌。赛场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运动员们以他们的坚毅和勇敢向我们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真正拼搏的体育精神!运动之外,竞争中我们不但要超越对手,还要勇于超越自己。

3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作用

3.1 是制胜的法宝

赛场如同战场,拼搏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赛场上决定胜败的是运动员的实力加精神,精神比技术、体能、体力更加重要。奥运会是高手林立、竞争激烈的体育赛场。过硬的竞技实力,是夺金的必备条件;而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竞赛中为胜利而战的心态,则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

2004年奥运会上,各个赛场上冷门迭爆,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和女子重剑队都先后把世界冠亚军拉下了马,特别是女子重剑队是在开局落后的形势下反败为胜,赛场上再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们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实力而是靠一种拼搏精神。或许拼搏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拼搏肯定会失败。

在竞技场上,因为具有顽强拼搏精神而战胜强大对手的例子有很多。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铜牌,2006年亚运会上拿到亚军,到2007年亚洲杯冠军,伊拉克告知世人,实力和精神因素是决定足球比赛胜利的两大关键。2007亚洲杯在印尼雅加达落下帷幕,伊拉克队最终战到了最后一刻。面对西亚强队沙特队,他们毫无畏惧,毫不逊色,尽情拼搏。终场前二十秒沙特球员最后一记头球攻门稍稍偏出横梁而出,而此时的伊拉克球员却已精疲力尽,但还是跑到球门前,希望用手阻止球的破门。那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是一场精彩的意志和拼搏的体现赛,让世界球迷被伊拉克的拼搏精神所感动。

其实并不能说伊拉克人的技术有多么的好,他们比不过日本沙特;体力也不是最好的,但他们拖垮了曾经跑死意大利的韩国人;身体也不是最结实的,因为德黑兰高原上的伊朗人算得上是最强悍的。伊拉克国足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一种纯正的热爱足球的理念和一种无畏的拼搏精神。

3.2 增加体育竞赛的精彩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有多少人忘记了疲劳和困倦,深更半夜爬起来,聚精会神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只是为了看一场发生在千万里以外的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有多少人曾心甘情愿地排长队、出高价、走后门,使出浑身的解数去谋求一张体育比赛的入场券,并在现场情不自禁地随着赛事的起落,或手舞足蹈,或凝神屏气,或欢呼喝彩,或高声诅咒?在奥运会或其他重大赛事期间,有多少人为中国队的命运而魂牵梦绕、揪心焦灼、坐立不安,当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时一跃而起,振臂狂呼;当功亏一篑遭致失败时伤心懊恼,悲愤莫名?这就是体育竞赛的魅力。体育比赛因为有运动员的尽力拼搏而精彩,观众因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被体育比赛吸引,被感染。只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为了胜利而进行公平公正地拼搏,观众就会被运动员不退缩,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争取成功那种拼搏精神而牵引着。体育作为和平年代的战争,在人民心目中拥有远超一般的地位;那些能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们,无不是勇于拼搏、超越极限的勇士,那种竞争中人类迸发出的拼搏精神,感动着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

2006年的男篮世界锦标赛的八强赛中,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那场比赛,就因为有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大放异彩。当时中国队落后两分,眼看就要被拒于八强之外了,在最后三秒钟,王仕鹏进了个三分球,使中国队的比分比对方多一分而结束整场比赛。如果王仕鹏没有一拼到底的精神,在最后关键时刻没能好好把握,只要犹豫那么一下,那男篮历史上这辉煌的一刻也就没有了。

3.3 提升观众的精神境界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爱国主义情感主宰着人们的情绪,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对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曾几何时,容国团、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几代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身报国。所有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女排是有着辉煌战绩的球队,2003年8月4日,中国女排在时隔17年后再次夺取了世界冠军,2004年又登上雅典奥运会冠军的宝座。但是,她们之所以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夺几次冠军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她们的拼搏精神成为国人的精神楷模,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等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智慧、壮美人生起着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李宁、高敏等,一个个在奥运史册上留下了自己闪闪发光的名字。他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为激励广大青少年的巨大精神力量。

拼搏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无处不在。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为主要活动内容,特别是竞技体育,永远崇尚竞争、拼搏,以冲突、对抗、不和谐为其基本特征,在竞技的过程中显现出强烈的对抗。通过对抗显示出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对优胜者的赞叹,对人类征服欲的满足。同时它也活跃着观赏者的感官,震撼着他们在正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竞争欲望,舒张着被文明束缚已久的肉体,亢奋自我压抑多时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一种身心良性发展的目的[4]。

4 影响拼搏精神发挥的因素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弘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全面备战2008年奥运会,不仅要抓好运动员的技战术、身体素质的备战,更要抓好理想信念、拼搏精神的备战。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拼搏精神呢?

4.1 体育体制的完善

我们有着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体育健儿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人民的支持。因此运动员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在赛场上为祖国荣誉而战是他们的神圣使命。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是激励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思想动力,促使奥运健儿在冲击自己极限的生命之颠爆发出令人不可思议的能量。“举国体制”是在特定目的下,在特殊时期的一种必然的制度安排。它使我国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等方面,特别是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举国体制”本应该是在体育社会化、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体育部门和其它行业、各级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利用社会有效的体育资源,使其成为奥运战略中积极的力量。但现在有些体育部门,有些地方各怀利益,把体育文化政治化,而这些都是不利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发挥的。举国体制在新的时期应有所改进,如训练竞赛体制更开放些,全国一盘棋、一切为国家队让路的作法能加入更多的竞争内容;如少一些平衡地方利益的考虑,出台一些更为公平的竞争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4.2 激励机制的合理

除了民族尊严能激发出人的潜能,帮助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夺取胜利。物质的刺激,特别是金钱也是激发运动员拼搏精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运动员的付出是巨大的,他们以透支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实现对于祖国荣誉的维护,他们理当受到极高的荣誉和极大的奖励。拼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还需要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日益强化,利益的追求也比以往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正确利用经济杠杆作用,会对运动员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这从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刺激――需求――动机――行为――满足,所以许多国家都先后出台了重奖获奖运动员的政策,,就连一些非常穷困的非洲不发达国家,也考虑到奥运奖牌之于国家荣誉和对国人精神的激励,不惜大举破费,重奖功臣。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获奖运动员本人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其它运动员施加影响,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较大的刺激,从而产生也要获得这些的需求,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发挥就更有动力。但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金钱”如同载舟之水,利弊共存。运动员对“金钱”的认知,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在某一个点上,“找到平衡”。奖金是激励的一部分,但肯定不应该是全部。精神只有远离功利才能是纯粹的。因此,该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使运动员发挥拼搏精神,是一个值得体育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4.3 观众与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奥运会是世界了解我们的窗口,奥运会赛场更应该表现出这一点,不能因为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夺得奖牌,就不再鼓励他们了,应该从拼搏精神的层面去理解运动员。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体育竞赛也一样。我们不应该以一次比赛的失利来衡量一个运动员的能力,而是看比赛怎样失利、为什么失利。同样是失利,有的比赛输得窝囊,败得丢人;而有的比赛输得壮烈,虽败犹荣,境界大相径庭。这里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经过了拼搏,是否用尽了全力,是否打出了气势。观众的反应与舆论的报道,能产生压力,也能产生激励。观众的掌声不该只给冠军,还应该为尽力拼搏的运动员响起。而媒体也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超脱的立场,去看待和报道中国选手夺取金牌的结果和过程。毕竟,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而言,打进奥运会,本身就是运动生涯的巨大成功,就是一种荣耀,输掉比赛不可怕,输掉精神才丢人。如果能够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失败未尝不可以成为孕育胜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金牌也不是唯一的标准,金牌不是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我们要关注金牌,也要关注银牌、铜牌甚至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更要关注金牌奋斗中体现出的人类共有的乐观、参与、拼搏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把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5 结束语

奥运精神主要是顽强拼搏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将会给我们展现一个个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故事,人们期望在赛场上看到各国体育健儿精彩的表现,看到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相信我国的体育健儿能以自己的拼搏精神为祖国赢得荣誉,为民族赢得尊严,也为自己赢得掌声和尊敬,在赛场上展示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并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美]L・贝内特,等. 张争鸣等译. 比较体育与运动[M]. 北京: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3):27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