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厂节能增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石油加工严细管理的引领者
王金贵,男,1991年7月毕业于石油大学化学工程系石油加工专业,炼油高级工程师,现任河南油田石蜡精细化工厂副总工程师。在生产技术管理中,他不断学习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借鉴先进经验,善于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数学模型解决问题。2011年负责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增产93#汽油组分》项目,通过做好原料、生产工艺、产品调和“三个优化”,努力提高装置汽油收率,2011年累计增产93#5.27万吨,累计增效1476万元。
严谨求实,勇于创新
他始终瞄准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指标,狠抓基础管理工作不放松。2005年,他主持对糠醛精制装置进行技术大改造,装置处理能力提高到15万吨/年;主持对酮苯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装置处理能力提高到14万吨/年;石蜡、微晶蜡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每年可多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在特种蜡车间担任主任的三年里,他组织了口香糖专用蜡、橡胶防护蜡、地板防潮蜡、微晶地板防水剂等多品种的开发与生产。口香糖专用蜡产品出口欧盟,实现了出口创汇,并填补了国内生产的空白。2009年,他被任命为生产管理部部长,而这时,局重点工程项目:10万吨/年汽油加氢芳构化及制氢联合装置和8万吨/年特种蜡扩能装置施工建设项目开始被提上日程,他认真了解工作进度,对各项生产技术进行详细摸底对比,做到心中有数。2010年年底装置建成后一次性试车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国Ⅲ汽油组分,使特种蜡的产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
为了降本增效,为了找准加工损失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他到每一个装置现场去确认、分析,找出节能优化措施。2010年,他提出多项节能措施,使一度持续升高的加工成本迅速得到遏制,节电441万度,节约蒸汽3.1万吨,累计增效758万元。在面对精蜡厂吨加工原油费用高的问题时,他通过不断创新、优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他还带领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对催化装置的生产工艺、节能降耗等难题进行攻关,制定出《催化装置原料劣质化应对措施》、《降低催化装置生焦量》会议纪要,实现装置少产干气和焦炭,累计增效331万元。他根据股份公司《关于增产汽油的通知》要求,结合精蜡厂炼油装置实际,与生产车间管理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共同摸索,在做好装置的平稳操作上,从操作的温度、压力等方面进行优化,对操作参数进行调整,使增产93#组分油项目起到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93#汽油组分累计产量85907吨,累计增产5.27万吨,累计增效1476.1万元,同时精蜡厂还获得了中石化总部给予的1099.5万元的增产奖励。
陈凤君:
精查细找的稠油热采专家
陈凤君,女,1989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专业,高级油藏工程师,现任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生产室主任。2011年,她负责《优化细化注汽管理,减少低效无效注气》项目,通过抓好每个环节的优化和精细注气过程管理,实现增收2036.59万元,完成计划的181.4%,油汽比连年下降的势头得到遏止。
学无止境,科研创新硕果丰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她深深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在取得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的同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难动用储量开发稠油开采技术》、《水平井油田开发技术文集》等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更新和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她在普通稠油控水稳油途径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编写了12篇注水区块注采综合调整方案,保证了注水区块一直处于良性开发状态。独立编写了三个井组的七轮次蒸汽驱方案,使三个井组累积增油1.2万吨。她先后有13项科研、节能、降本增效和合理化建议获得局级奖,2项科研成果获厂级一等奖,在国家期刊和国家核心期刊上6篇。
勤于钻研,勇于创新
在主抓全厂注汽管理方面,她结合稠油“浅、薄、稠、散、小”的油藏特点,系统总结和研究了稠油热采20年来注汽技术的得失,创造性地提出了稠油热采“严把注汽六关”的管理技术,详细阐述了“注汽井从注汽选井的优化到现场生产的监控”一系列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控制节点,为热采井有效、高效注汽提供了技术指南,是采油二厂稠油开发23年来的重大管理成果之一。为提高注汽运行符合率,她改变了以往注汽运行由地研所一家负责的做法,提出了厂生产各部门联动、相关领导审核把关的运行思路。这一做法标志着注汽运行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月度注汽运行符合率平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狠抓管理,跟踪调整稳运行
针对稠油生产波动大的特点,她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跟踪”和“两个调整”来确保生产运行的平稳。“五个跟踪”即:措施运行跟踪、新井投产进度跟踪、钻井运行跟踪、产量运行变化分析跟踪、重点试验和重点措施跟踪。通过“五个跟踪”,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对策,再通过“两个调整”来确保各项生产指标的顺利完成:调整注汽运行,调整措施工作量。通过精心地跟踪、监控和调整,全面完成了2010年的各项生产开发指标。为了将全厂月度生产形势、存在的问题等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来,避免措施决策上的失误,她每天早出晚归,查阅和参考大量资料,精心组织汇报材料,赢得了同行和领导的高度赞赏。
中图分类号:T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098-01
亚临界空冷机组虽然在我国部分火力发电厂得到实用,但由于本身存在较多的问题,在设计上依然有些缺陷,在运行煤耗水平和设计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段差距。所以,需要技术人员的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现将从实践经验中对亚临界空冷机组节能增效提几条小建议。
1 目前亚临界空冷机组在运行时常出现的问题
1.1 实际运行的经济指标不能达到设计标准
工厂在实际运行上设的周期太长,没有及时对机械进行维护清洗,从而造成空冷散热片污染严重,导致实际换热效果差,最终结果就是高温季节时机组背压太高。 比如,当机械环境温度达到30℃时,机械负荷为600 MW,机组背压已经达到38 kPa,远远比规定的14~22.2 MPa之间大。有时设计师在设计时脱离工厂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根据理论数据。从而造成机组平均背压值高于设计制定值,不能达到实际冷却要求,没有体现出经济价值。
1.2 存在真空系统泄漏现象
由于有时亚临界空冷机组在运用时有较大泄露量,进而导致空冷散热片过冷结冻,使机组在较为低温季节不得不使用多台真空泵同时运行。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耗电,给工厂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工厂也没有受到亚临界空冷机组在使用上带来的实惠。
1.3 通风部分漏泄严重
有时候空冷系统的通风部分有漏泄现象,出现漏风、风量不足等情况,利用率低下也造成了电力的损耗,加大了工厂在电力方面的投入。
1.4 冬季的防冻性能较差
由于我国主要的火力发电厂多数分布在北方,冬季有温度低、温差大等情况。这也造成了空冷机组在冬季运转时散热片的各管束间蒸汽分配会出现不均的状况,导致当温度过低的时候有部分管束过冷,使内排管温度比外排管温度低10℃~30℃,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管束冻结上,这也就造成膨胀不均,使局部散热片发生变形。
1.5 空冷防冻保护和自动调节方案不完善
由于技术的限制,有时在冬季的时候空冷自动技术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状况。其最要原因是在空冷防冻保护和自动调节方案做得不够完善,有些技术人员往往会出现有问题才处理,没有提前做出统一的方案。
2 针对实际的情况可以做出的节能增效措施
2.1 在空冷风机的出口加设雾化喷水系统
亚临界空冷机组在温度较高的工作环境工作时,会出现真空状态不佳、上不满负荷,背压较高和机组耗煤较高等情况的出现。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亚临界空冷风机组的出口设计新的雾化喷水系统,让除盐水得到充分的雾化,达到降低风机出口的风温、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机组背压的效果。从而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提高运作能力。
2.2 治理凝结水的含氧量超标
针对冷风机工作时出现凝结水的含氧量超标问题,可以对排汽除氧装置的抽气管路进行重新设计优化。可以在母管的部分消除存水U型弯、保证整体管路的倾斜坡度和改善排汽除氧装置,尽量免除蒸汽凝结水有多余积存。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在补水时会出现水温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所以要对所有补水管路进行保温。
2.3 治理真空系统漏泄
现有的低压缸轴端的设计一般是迷宫式汽封,据工作运行时的观察,会出现密封性不好和轴端漏气严重的情况。因此,设计上可以改为蜂窝汽封,加强密封程度,避免漏气而造成的浪费。
2.4 改善冬季空冷系统管道易冻结问题
在冬季时,由于工作环境的温度较低,机械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改变以往做法,对空冷机组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在空冷凝汽器的两侧蒸汽分配联箱上设置有真空密封阀阀门的电动隔离阀,采用蒸汽关断门。在冬季运转空冷机组时,还可以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提高机组背压在启动初期的作用。在一些问题上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不能让冬天成为阻碍机械运转的理由。
2.5 改进冲洗方式
由于亚临界空冷机组的空冷散热片双排管是交错排列的,所以有很大的空气阻力,在冲洗时会有很大的水阻。因此,(1)可以采取两面同时冲洗方法,加大对其内部冲洗,必要的时候要采取高压水枪进行人工冲洗。这样不仅可以较大的降低机械冲洗次数、冲洗时间和冲洗用水,而且可以延长机械实际使用时间,为工厂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2)可以在风机电机上方加防水罩,由于在冲洗过程中风机并没有停止,这也可以减少冲水成流下落。(3)可以在绝缘子和瓷套管喷涂防污闪的RTV涂料,在加大爬距上可以加装硅橡胶伞裙来。机械维护关系到机械的正常运转,而冲洗方式的正确使用关系到散热片的清洁,只有散热片的良好运行才能保证空冷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3 结论
针对亚临界空冷机组在空冷系统实际运行时的技术分析,探讨其工作特性和规律变化。提出实际实践时出现的问题,做出新的改变。对我国亚临界空冷机组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也为我国的国家用电安全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亚临界空冷机组的研究将要走更远。
参考文献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大型化工厂的电气系统无论是安全稳定性能还是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化工企业要想在保证工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降低成本,就要从管理的角度入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厂管理体系。管理工作的落实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员工的实用效率,达到减人增效的效果,裁除冗余的人员,二是要提高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配合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工厂的运作效率。要做好上述两条,首先要必须做好一个完善的电气综合设计,制定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的工厂运行方案。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型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些大型工厂大多具有生产负荷不间断的特点,当电气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大规模停电时,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化工装置停产,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由此看来,工厂的电气设计与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至关重要,是决定公司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大型化工厂的电气设计工程包含诸多内容,例如节能性能、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变电站总站的设计以及电气设备的选材等等。
2 节能的设计
化工厂电气设计的节能概念主要是指在技术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能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用有限的资源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利益,最终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涉及到工厂的方方面面,包括电气设备的工艺结构和生产成本等,这是一项复杂而纷繁的操作系统。化工企业只有具备了节能的意识并且将节能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照明系统按照照明方式可以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照明的种类主要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以及障碍照明等。当照明系统的负荷量较大时,要设置单独的照明变压器,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来实现节能型的照明。
2.1照明的节能设计
工厂的照明系统是电能消耗的主要方面,照明系统作为化工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用电的合理性是决定电能消耗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照明方案,设计适合的照明系统,才能有效地节约电力资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照明光源要节能。在照明的线路设计中要首先要注意的是合理节能光源的选用。光源在选用时要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厂房的地理位置和走向,结合厂房本身的采光特点,寻求最节能最有效的照明方案。不要局限在一种光源的利用和使用上,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需要时,要设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源配合使用,以提高照明的效果,同时节约耗电量。这是合理利用光源的重要一项。
(2)照明系统的布局要科学合理。照明光源选用好之后就要根据厂房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走向情况对照明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所谓布局的科学合理,不仅要求照明系统的照明能够均匀,还要求照明设计能够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要在满足所有生产需要的基础之上,可以对一些要求亮度较高的特殊工作区域进行局部照明或增设照明电源,不能做到一概而论,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电力资源。所有的这些设计必须考虑厂房本身的特性,因此,厂房在建设的阶段就要将采光纳入设计的重要环节,为以后的照明系统节约电力资源。
(3)注重节能型镇流器的设计和应用。日光灯上起限流作用和产生瞬间高压的设备称为镇流器,节能型镇流器的设计和应用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电能。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电子镇流器,种类繁杂,尽管其在日光灯上的使用能够达到很好的节能的目的,但是各种类型的镇流器普遍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工厂在采用这种镇流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成本和能耗的相平衡,对各种情况做出合理的预算,再进行镇流器的换用。
(4)生产线上节能装置的设计与使用。生产线是工厂最为主要的生产场所和耗能场所,因而生产线上节能装置的安装与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耗,为企业节约成本。不能为了一次性生产成本投入的减少就盲目地缩减电气设备的节能装置,这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会严重损害工厂长期利益的实现。
2.2 合适的变压器的选择与使用
(1)变压器的数量要合理。工厂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电力资源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且工厂的生产运作对电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电力变压器是影响工厂供电以及节能消耗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对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设计,使之在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节约电力资源。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变压器的数量来降低变压器的总体容量,让几台变压器共同承担负荷,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能的消耗。在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的时候,要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2)变压器的质量要过关。目前市场上的变压器的种类纷繁复杂,甚至有许多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企业在进行选购时要注意关注产品的性能和质检合格标准,不能贪图便宜而买质量不合格的变压器,这类变压器不仅达不到节能的目的,还会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市场上甚至有一些废弃变压器改装之后的翻新产品,这种产品的性能低劣,不仅起不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甚至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损耗。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变压器的选购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合格指标,要选派专业人士进行变压器的选购。
(3)提高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来减少电能的损耗,达到节约电力资源的目的。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供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无功效率补偿。其中集中补偿的方法最适合于大型工厂的电气设计。
3 变电站总站的设计
变电总站的设计大多采用的是计算机监控,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在值班室内不设置专门的值班人员,运行监测及控制操作都由运程进行控制,只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巡视和维护。线路的保护装置按照单套的保护装置进行,建立完善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装置系统。
4 电气设备的选择
工厂所有的电气设备的材料的选择都要严格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要结合工厂的实际条件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到各种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只有合适的设备材料的选择,才能保证后续电气设计的成功与节能。良好的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控制与实际应用。
5 结语
我国明确规定了大型化工厂的电气设计标准和相关的技术规范,只有在遵守这些规范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将这些规范更好地服务于工厂的生产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电气设计的安全可靠性能,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策略,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规范合理地进行统筹安排,从生产到管理都要严格控制制度,重视每一个细节,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