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培训活动互动

培训活动互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8:3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培训活动互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培训活动互动

篇1

关键词 PBL培训模式;QCC活动小组;手术室骨科;护理;在职培训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48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医学分科的细化,以及手术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高、精、尖设备仪器进入手术室[1],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手术室综合素质,确保专科手术配合质量,我院在手术室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和专科化工作制度,对手术室轮科的护士进行PBL-QCC培训模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手术室2011年1~2012年12月手术室轮科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学历:中专26名,大专40名,本科54名。将2011年1~12月的60名护士作为试验组,2012年1~12月60名护士作为试验组,两组护士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采用定点、定时聘请专家一次性授课。试验组实施PBL-QCC培训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QCC小组将护士纳入QCC小组,设1名PBL专科组长,1名专科组长。

1.2.2PBL-QCC设立目标 PBL培训的典型模式及其实施条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是PBL培训的典型模式[2]。QCC小组讨论前小组选定主持者和记录者,小组成员畅所欲言,发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解决方案。记录者负责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每名护士的想法和提出下一步需学习的方向和计划[3-4]。护士长、PBL专科组长、专科组长旁听,了解组员情况及他们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交流总结以班会形式进行,最后派1名代表做总结发言,总结此次小组的学习成果,组长确定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设立目标,次重要问题为下一步目标。然后搜集此次讨论解决问题方法资料,制成书面文字,对护士进行培训。依此循环,4周后两组进行考核。

1.3评价标准4周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总分100分。选取科内10名医师对两组护士进行满意评分,总分10分,比较两组护士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PBL-QCC小组活动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护理配合质量

近几年来骨科引进多项新业务、新技术、新器材,通过开展专科领域培训,能够及时对专科手术护理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手术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各层次护士实施有针对性培训。充分发挥每名护士的最大潜力,使每一名轮科的护士都能够系统学习,从而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和自身素质。

3.2提高思维度我们将其运用到临床护理专科培训中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拓展了知识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特别提高了护士的操作能力。实践证明,采用PBL-QCC小组活动的培训模式明显优于对照组,明确了学习方向,学习有针对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工作期间更善于总结,吸取经验,学习目标明确,调动手术室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提高专科水平。经过初步的试验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已在手术室其他专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丹,黄柳芳,杨云,等.手术室耳鼻喉科护士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3):124-126.

[2]王金珠,郎凤琴,张静,等.PBL教学结合QCC活动在急诊护理代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9-90.

[3]林翠芳,潘洁琼,陈惠芳,等.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轮转培训管理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84-85.

篇2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QCC Activity in PICC Maintenance Training for Children

SHEN Qiu-yan,ZHAO Mei,DU Shu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Urumqi 830001,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ICC children maintain training effect. Methods To establish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on 1 March 2014 solstice by August 31 children usm maintenance training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QCC activities, carry out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carries on the inspection before and after, compares two grades. Results After the QCC activity, general nurses to PICC children mainta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has obvious increase than before. Conclusion PICC in children's maintenance of QCC activit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ediatric nurses theory knowledge, skills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also can promote general nurses nur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understanding of QCC and using ability, execution, etc., make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PICC children;Maintenance;Training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挝换蚬ぷ餍灾实南喙厝嗽保自发组织起来,科学的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的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PICC是肿瘤患者重要的静脉输液通路,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2-3]。我科共有护士19人,儿童PICC维护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薄弱,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工作量大,患儿及患儿家长的不配合导致PICC维护工作难度大,为提高儿童PICC维护的质量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2014年3月我科在培训儿童PICC维护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的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成立QCC小组 由儿科8名护理人员自由组成QCC小组,其中护理师6人,护士2人,由1名护理师担任圈长,负责QCC活动的统筹安排及管理工作,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督促指导QCC小组活动及协调等工作。QCC活动1次/月,在圈会上采用头脑风暴法每人提一圈名圈徽,最后投票确定"CC圈"为圈名,其寓意是希望CC圈全体圈员通过QCC活动,不断地提高儿童PICC维护的规范性,提高儿童PICC的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减轻患儿的痛苦;绘制了圈徽,其寓意是PICC为患儿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静脉通路,希望通过我们白衣天使的精心维护,能延长患儿PICC导管使用时间,减少化疗对孩子带来的痛苦,还他们一个天真灿烂的笑容。圈员们通过讨论确定每一天进步一点,提高儿童PICC导管维护的规范性为主题,并采用问题解决型来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活动时间为6个月。

1.2现况把握 首先对全科17名护士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并对20名患儿家长发放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然后辅导员启发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现阶段儿童PICC维护水平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的现况,列出所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共20项,全体圈员采用鱼骨图从护理人员、患儿、家长及材料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共统计出20个小要因(如图1),根据80/20法则[4](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理论知识掌握不全、操作技术不规范、并发症不会处理、维护记录填写不全、患者满意度低。故成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如图2)。

1.3设定目标 根据品管圈方法的目标值计算公式,对每个月儿童PICC维护的合格率进行了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圈员能力为70%,改善重点即操作技术的掌握、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发症的处理、维护记录的书写共占累计百分比为84.21%,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即将每月维护过程中的不合格率由原来的47.5%降至19.5%。患儿家长非常满意0%,满意占69.5%,一般满意23.1%,不满意占7.4%,要提高患儿家长非常满意度,把不满意度降至0。

1.4要因解析 采用头脑风暴法,经全体圈员组织讨论提出维护过程中不合格的所有原因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选定要因,得出主要原因是操作护士PICC维护的不规范、理论知识的缺乏,贴膜的粘性、通透性差,患儿哭闹不配合,家长经济条件差、延长换模时间 5个要因。2014年4月13日~5月3日对带管患儿的原因再次进行调查,做出真因验证,经过认真检查及分析最后得出5个真因:操作人员对理论知识的缺乏,维护操作的不规范,贴膜的质量差,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差。

1.5对策拟定及实施 针对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寻求改善的方法,并对每一对策依照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根据80/20法则共拟定了6个对策进行改善实施[5]。

1.5.1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要求。QCC小组成员均为学习小组成员,指导员为学,指导圈长负责组织讨论学习方案的拟定及执行。对全科护士进行多媒体理论授课,使全科护士培训后能掌握儿童PICC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护士长利用每天晨会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提问,回答正确的给予口头表扬,了解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督促的作用。

1.5.2进行操作培训 圈长组织圈员讨论PICC操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测量方法不统一,对PICC维护掌握不够全面系统,使导管折痕、断裂较多。针对这些问题组织护士进行操作系统的培训,实际演练,制定PICC标准维护流程,置于资料盒,培训后护士长每个星期二对责任组护士进行实际临床操作的考核。满分100分,合格80分。对考核成绩优异者在晨会给予表扬,不合者提出批u,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直至考试合格。

1.5.3对并发症的处理 对处理并发症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安排多媒体讲课,对策负责人负责收集资料定期进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交流。在带管患儿入院导管发生问题时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找出发生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护理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前后的对比,查看效果。

1.5.4对维护记录的书写进行有效的质控 对原始资料进行统一保管,制作成资料册,便于及时的查阅原始资料。

1.5.5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于年长的患儿及家长介绍PICC相关知识,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儿痛苦。哭闹明显及不配合的孩子可由家长配合对其更换,对于依从性差的家长可由医生协助进行指导,并请配合好及无并发症的年长的患儿及家长言传身教。

1.5.6贴膜的质量差 发现贴膜的粘性及通透性不好的现象,及时联系物资室配合,跟换粘性好、通透性好、抗过敏的贴膜。

2效果评价

2.1有形效果 我科自开展QCC活动以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每一位成员的学习热情,全体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处理、维护记录的书写、患者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可以看出PICC维护的不合格率从改善前的47.5%到改善后的13.5%,目标达成率为121.4%。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患儿家长的不满意度也由原来的7.4%的降到了0%,非常满意占68.77%(如图3)。活动结束后,对维护进行有效质控,一直控制在目标值。说明此次品管圈的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图3 带管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表

2.2无形效果 全科护士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执行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另外,团队合作精神、持续改进意识、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效能感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见图4。

3讨论

儿科是一个特殊科室,患儿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容易发生护理纠纷。因此,对儿科护士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而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士专业素质的重要方法,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已成为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6]。

3.1在专科知识培训中采用QCC活动能显著提高培训效果 QCC可以大幅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发自愿的参与活动,使圈员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7]。本次QCC活动既是由科内护士自主提出并组织实施,使专科知识培训不再是以护士长为主,而是调动全员积极参与实施。在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家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激发,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大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对策[8]。如对PICC维护的测量方法不统一,经过护士长培训后大家知道了不同年龄的测量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问题。通过此次QCC活动,使全体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处理、维护记录的书写及患者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护士素质培养,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

3.2 QCC活动能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 QCC的工作方法就是通过PDCA循环去进行选题、通过现况调查、设立目标及可行性分析、进行要因分析和论证、制定对策及措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去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工作方法,而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9],所以二者之间很大程度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对QCC工作方法的掌握,也是快速提升护理人员科研水平的方法之一。

通过此次QCC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每一个圈员发挥自己的所长,快乐的工作,不仅提高了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掌握了一系列品管手法,还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下一期品管圈活动更好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伍勇军,伍宇.品管圈操作务实与案例[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4:53-59.

[2]杨丽莎,陈素梅,廖小玲,等.健康教育在提高肿瘤病人留置PICC管依从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B):115-116.

[3]钟华荪,张振路.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4-125.

[4]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5]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6]尢黎明.对中国模式的护理专科化发展之路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7,7(8):21.

篇3

我院于2015年在护理部的推动下,手术室开展了以"提高巡回护士术中配合质量"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2015年1月~2月需要有麻醉师参与的手术595例,对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概率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改进对策。后于2015年3月份开展品管圈活动,再次选取2015年3月~4月需要有麻醉师参与的手术595例,分析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概率原因。

1.2方法

1.2.1首先成立QCC小组,小组由7名成员组成,督导员1名,圈长1名,组员5名;7人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1人。平均年龄32.2岁。

1.2.2选题 手术室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选题进行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确定手术室的QCC主题:提高巡回护士术中配合质量。确定圈名、圈徽、小组精神及口号。选题理由:①安全性: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使医护之间配合更默契,手术完成更顺利。②效率性: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手术护理水平。③服务性: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医师、手术患者满意度。

1.2.3制定活动计划表 按照PDCA循环程序制定活动计划表2014年12月~2015年2月为确定QCC主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及制定对策阶段;2015年3月~4月为组织实施阶段,5月~6月为效果评价检查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总结资料及成果阶段。

1.2.4现状调查 通过2015年1月~2月由巡回护士每天对每台手术现场收集统计595台手术调查,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概率为47.1%,并进行分析原因。

1.2.5目标值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不完善率×圈能力×改善重点)=52.3%+(47.6×42.8%×95%)=71.6%,改善幅度=(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100%=(71.6%-52.3%)/52.3%×100%=36.9%。

1.2.6原因分析及要因论证 运用鱼骨图,从人、机、物、法、环5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经分析共有16个末端因素,综合考虑确定5个导致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的主要原因。①现场管理问题:手术室刚搬迁到新大楼,物品定置摆放欠规范,相关人员对新环境不够熟悉,个别成员未做到物品使用后严格归位。②护士自身素质问题:主要有个别高年资护士责任感不强,擅自随意性大,低年资护士业务能力弱,对手术方式不熟悉。③物品准备问题:由于所需物品及仪器设备品种数量繁杂,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或缺乏突况下急救设备及物品,造成护士需要离开手术间拿取所需物品;④流程安排问题:巡回护士工作流程不标准,或工作标准不够细化、前期培训工作不到位;⑤其他问题:主要表现在督查考核不到位,分工责任不明确[1]。

1.2.7对策制定及实施 ①规范手术室定置管理现场,组织全体成员现场培训熟悉新的工作环境,重点督查个别成员使用物品后不归位的不良习惯。将所有所需手术器械包内定基数、定包的数量,由专人管理严格交接。②将我院常规、常见手术准备相关内容制定成册,组织进行学习,确保能够有效掌握各项工作流程内容。③加强护士逐层培训及专科培训,并进行考核过关。质量控制小组,在护士长带领下,对各级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可将其同绩效挂钩。④各手术间管理责任不落实,物品不足也是造成绝大多巡回护士配合不及时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责任落实,及时补充物品,并增加常规手术器械及敷料,从而减少手术过程中护士拿取相应物品而频繁出入手术间的情况。⑤加强与主刀医生沟通。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83.2-52.3)/(71.6-52.3)×100%=16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83.2-52.3)/52.3×100%=59%。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在2015年1月~2月需要进行有麻醉师参与的手术患者595例,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概率47.4%,其中人员因素36.6%,物品准备问题因素3.7%,工作流程因素3.3%,环境因素2.1%,其他因素为1.7%。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选取我院2015年3月~4月需要进行有麻醉师参与的手术患者595例,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概率16.1%,其中人员因素13.1%,物品准备问题因素0.9%,工作流程因素1.0%,环境因素1.1%,其他因素为0%。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巡回护士术中配合不到位概率平均数对比,P

3 体会

通过QCC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成员学习科学管理的积极性,品管圈活动开展的目标从6个方面体现。即预防到位、教育到位、练到位、措施到位、履职到位、评估到位。在活动过程中,从尊重人性出发,赋予"品管圈"成员真实的参与感,使成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对于手术室的巡回护士来说,巡回的工作质量关系到整台手术的顺利开展,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巡回的工作质量尤其重要,但是由于巡回工作的繁杂,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的原因,往往影响了我们的巡回工作质量,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采取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合理规范管理,重新安排,集中定位放置,及时添加物品等措施,减少了工作中的多余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手术医师、手术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