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区块链资产证券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区块链技术被广泛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根据分析机构Tractica今年8月的一份报告,区块链技术正在被各个行业的企业应用到自己的业务场景之中,受此影响,区块链行业在全球的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46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203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正积极投身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去年4月份,腾讯就公布了区块链白皮书,并在11月上线了区块链BaaS云开放平台,平台一直在公益寻人、微黄金、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
百度今年1月份宣布加入BaaS平台的研发,但是以尝试为主,在百度金融平台上部署了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所等业务。
阿里则在今年8月宣布推出企业级区块链服务,支持一键快速部署区块链环境,实现跨企业、跨区域的区块链应用,并将适用于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交易、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等领域。
网易在今年年初推出类CryptoKitties的网易招财猫产品进行试水之后,今年2月初推出网易星球, 并于9月初正式对外公测,同时还了网易区块链服务NBaaS。在其BaaS之前,网易已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了旗下网络游戏《逆水寒》中。《逆水寒》中的游戏道具“伏羲通宝”是一个完全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道具。玩家可以在游戏内通过“挖矿”获得“伏羲通宝”,可以跨服务器流通,并且在未来可以通行于网易雷火旗下的所有游戏中。“伏羲通宝”可以被兑换为游戏时间、游戏道具或游戏周边。
网易金融事业部副总裁、网易星球业务负责人顾费勇在接受链得得App采访时表示,目前网易星球主要发力的两方面,第一是网易星球的生态建设,第二是网易区块链服务NBaaS平台的发展。
网易星球的官方介绍是“通过区块链加密储存技术管理数字资产,使个人信息价值得以公平公正的体现”。顾费勇表示,网易星球的定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生态共享平台,致力于“让数据产生价值”。在公测中,网易星球了数据护照,是连接电商、娱乐、金融、游戏、健康五大数据系统和个人数据价值的一个枢纽,网易星球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个人产生的数据价值还给个人。
顾费勇告诉链得得App,网易星球采用的是基于以太坊的联盟链和PBFT共识算法。PBFT是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的缩写,意为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相较于传统的pow和pos等共识机制,PBFT这种通过投票来达成共识的机制可以很好的解决包括分叉等问题的同时提升效率。但这仅仅比较适合于联盟链私有链,因为PBFT的机制要求是一个封闭的集群,两两节点需要进行通信。这种共识机制在公有链中并不适用,一方面,进入PBFT网络需要许可,并不符合公有链去中心化的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节点数量较少,也无法满足多节点公有链的性能需求。
针对这一点,顾费勇表示,在公有链和联盟链之间,网易的考量是,公链项目大部分都是前期很好,后期出现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提前设定好了规则,这个规则到后期是没有决策机制去干预调整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公链的崩溃。而私链在透明度和可控度方面都没有联盟链更具有优势,所以网易星球使用的是联盟链,一是保证公正透明,网易星球的规则并不能随便干预,如果需要调整就要得到联盟的同意;二是又兼顾了性能和规则的调控,保留规则调整可以把生态往好的方向引导。
然而在科技领域里,技术的更迭可能随时会让一个巨头倒下。曾经手机领域的霸主诺基亚因为没有跟上智能手机系统的潮流,从巅峰时期的2000亿欧元市值到最后落得被微软以72亿欧元收购。颠覆者Apple也不负众望,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
近些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有望重新构建人类的信任网络,并像互联网一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活动的形态。虽然目前区块链领域的战火还未全面燃起,以BAT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们也都加紧在版权、溯源、金融、硬件、底层技术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以应对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冲击。
01
百度全方位发力
在BAT当中百度势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截止9月18日百度市值仅为762.04亿美元,而其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为4086.54亿美元,腾讯为4319亿美元。实际上百度已经掉出了第一梯队,甚至有被京东、网易赶超的可能。
为此,作为百度的掌舵人李彦宏,大幅进行改革创新。除了all in人工智能,开发PaddlePaddle、DuerOS 和 Apollo 等AI平台以及百度的自动驾驶,还对区块链领域进行了深度探索。
近日百度旗下北京鼎鹿中原科技公司注资5000万元成立了度链网络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网络包括区块链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及技术应用服务、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电子竞技游戏软件开发、咨询及销售等。
“度链”落地,百度似有大力发展区块链业务之意,以转型为高科技公司来脱离现有搜素引擎——广告的传统营收模式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其实早在2016年,百度就开始低调布局区块链领域的应用。
(图片来源:区块链研习社)
布局区块链金融平台,是百度重要的战略之一。2017年5月,百度金融同佰仟租赁、华能信托联合发行场外区块链技术支持的ABS项目。8月17日,“百度-长安新生-天风2017年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上交所批准通过,成为国内首家公募机构发行的ABS。
ABS全称是资产支持证券化,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金融资产的透明性,成为ABS市场的创新趋势。区块链与ABS的相结,有效保障了底层资产质量真实性,有助于解决交易各方的信任问题。
此外,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开放平台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用户可依据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对区块链各项目属性、模板和机制进行定制及灵活配置。成功应用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所等业务,实现资产的透明性和可溯源性。
在C端场景方面,百度此前推出了一款名为区块链宠物狗“莱茨狗”。该项目是百度在区块链应用领域的全新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每只莱茨狗的唯一性。莱次狗并不具备现金交易功能,未来用户可通过使用百度内部产品获得微积分。此外,用户必须通过百度钱包进行实名认证,这将增加用户与百度各线产品的粘性。
虽然如今百度全力布局区块链,已经拥有了云计算、智能合约、版权、底层网络、游戏5个方向的区块链产品,但对于想要依靠区块链技术翻身的百度来说还是不够的,需要有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产品出现,就如同苹果手机一样真正改变世界。
02
阿里巴巴专注区块链+生活
作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非常看好区块链技术。马云表示,区块链不是泡沫,但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不是用来炒作的,而是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数据和隐私安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创造价值。
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了“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前100名)”。报告显示, 中国在区块链专利的增速远超过美国,领先全球。前100名中,中国入榜的企业占比49%,其次为美国占比33%;阿里巴巴以49件的总量排名第一。
阿里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主要还是聚焦在区块链+生活领域。2016年7月,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首先应用于支付宝的爱心捐赠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性,有助于解决社会公益领域透明度和信任度的问题,让每一笔款项的具体去向都记录在区块链上。
此后的两年时间,阿里数次,先后与普华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与江苏常州市合作开发基于医疗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医疗+区块链”试点项目。通过菜鸟物流与天猫国际,宣布启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
此外,阿里早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跨国转账业务上。2018年6月25日下午,蚂蚁金服宣布,港版支付宝AlipayHK,联合菲律宾电子钱包运营商GCash,从即日起运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中国香港与菲律宾之间的实时汇款服务。
蚂蚁金服在现场请来了一位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香港家政服务人员Grace。她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了第一笔跨境汇款,耗时仅3秒,而在以前则需要10分钟到几天不等。
与 btc 、Ripple这样加密货币区块链跨国转账形式不同,港版支付宝通与渣打银行进行安全合作,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再利用联盟链技术参与区块链记录,确保关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不需要任何代币,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合规。
03
腾讯专注区块链+金融
在今年两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数字化认证实物的唯一性方面。就像现实中的一个文件、一个票据等等,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保证它们不可被复制、不可被篡改。相比过去的传统 IT 技术,区块链在真正模拟现实社会中的单据、收据的唯一性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目前腾讯的区块链团队归属腾讯金融科技事业线。腾讯在区块链方面的动作也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今年8月份,深圳基于腾讯区块链技术,在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发票。这“宣告着深圳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也意味着纳税服务正式开启区块链时代”。
通过线上支付完成一笔交易后,该交易的数据信息就成为一张“发票”。再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技术,将个人、商户、公司、税务局统一联系起来。这样每个环节都是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数据不会丢失的。再通过微信自助申请开票、一键报销,发票信息将实时同步至企业和税局,并在线上拿到报销款,报销状态实时可查。
“区块链电子发票”打通了发票申领、开票、报销、报税全流程。给消费者和商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好处,也优化了企业的发票报销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2016年5月31日,腾讯就参与建立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2016年9月底,微众银行与上海华瑞银行宣布共同开发了国内首个基于联盟型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并上线试运行。
2017年春节,开始内测的黄金红包已经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资产的并行记账。2017年6月,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同成立了“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腾讯加入加拿大区块链研究所。
如何让区块链技术在大众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落地已成为当前业界努力探索的一大焦点。专家表示,区块链未来将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区块链技术融入大众生活将是必然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区块链仍处于“野蛮生长”的早期阶段,应用场景仍待探索,同时要符合监管和法律的要求,而网络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市场仍待“杀手级应用”激活眼下区块链概念横飞,但对许多人来说仍不明就里,因为行业仍处发展早期,落地的应用十分有限,还没有像一些成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那样广为人知、不可或缺。
区块链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也在悄然进行,一些项目已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CESASIA·上海——暨区块链DemoDay·ACES专场”活动上,德鼎创新基金管理合伙人李忠强透露,德鼎创新基金早在2015年即投资了一个位于巴塞罗那的区块链应用项目,该项目将区块链技术用于移动支付。“实际上我们投资了不少类似的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场景的项目,和应用场景结合都比较密切,数量也很多。”李忠强说。
志顶科技Tokenpos创始人王玮也在从事区块链支付领域的相关业务。在他看来,区块链行业依然是一个早期行业,应该更多关注发展前景。比如目前CDR独角兽回归,需要多方自主设计才能实现。将来在区块链上,用户通过手机简单操作即可实现。“未来,区块链对每个人都会造成影响,尤其是金融、财产等方面。”
在早前的“链·接未来——央广TMT沙龙”上,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就曾表示,区块链的核心在于解决协作信息化的问题。“用一个双方共同认可且不可篡改的机制来解决协作和对账的问题,解决一个在新型环境下信息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最核心的场景,数据资源共享等都是在这个场景下衍生下来的。”他认为,区块链对实体经济的效果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协同环境和引导资金脱虚入实几个方面。
在实体经济领域,区块链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工信部信息中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达到456家,覆盖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和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等各个领域。未来三年,区块链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而在一些垂直领域,区块链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例如征信领域。中诚信征信副总裁兼CTO姚明表示:“区块链可以实现数据自治、隐私保护、评估透明、交易透明,还可以做资产溯源,资产数字化等等。”中诚信征信已经在整个区块链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包括在黑名单共享、资产证券化和信用信息的管理上。姚明认为,要实现信任从量变到质变,还需要中介服务的透明化。区块链的出现,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分布式资本合伙人姚镜仪认为,区块链技术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不像其他技术那样直观,“区块链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传统行业业态的重塑。虽然目前技术层面的瓶颈仍在制约着区块链的应用和成长,但区块链能带给人们商业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
目前,区块链的潜力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在金融、制造、零售、互联网等行业,已经出现了很多区块链的应用案例。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报告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三年延续,到2021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将突破10亿美元。但同时,目前大部分区块链应用尚处于尝试阶段,交易低效、场景非刚需、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区块链“杀手级应用”很难出现,技术平台、开发服务将是支撑区块链市场增长的主要模式。
产业成长需要“容错”区块链应用正加速落地。创业邦的《2018年区块链发展报告》显示,区块链应用将率先在金融领域落地。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应用普及和社会认知度的提高,区块链将逐渐向社会征信、医疗、教育、物流、文化娱乐等多领域渗透。
作为一项崭新技术,区块链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据王玮介绍,股票采用区块链技术很早之前就已经有尝试,比如纳斯达克。具体到CDR这种模型是不是通过区块链来实现,可以确定的是技术已经得到实现,而主要取决于各国监管机构、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对这件事情的认可。
增强区块链行业监管已是共识和趋势。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曾指出,面对不断演进的区块链技术,需要同步考虑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像区块链这种东西,不能让它走歪了,不能让它仅仅去造币,然后去造百万富翁,而要用它来改造我们的基础设施,改造我们的认证系统、信任系统、产权识别系统,改造我们金融交易的成本。”
“区块链社交本质是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联系和交流,社交平台变成最大的社区和流量入口,未来还会作为数字资产的流通工具。”李忠强认为,监管最大难点是区块链的社交和通信。
“智能合约和token是区块链的灵魂。”姚镜仪表示,她坚信智能合约的未来,但现在也看到智能合约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事件。分布式资本的投资策略就是“容错”。如果没有足够的容错性,区块链生态中就无法生长出足够的多样性。
安全监管“箭在弦上”区块链应用尚处探索期,频频上演的网络安全事件则进一步凸显出行业的短板和不足。近日360宣称发现区块链“史诗级漏洞”,为新生区块链行业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课。
针对当前智能合约出现很多安全漏洞现象,李忠强表示,在公有链飞速发展时,安全问题往往来不及考虑,现在有团队把公有链做出来以后才去考虑安全问题。正是为增强安全防范,德鼎创新基金也投入了一个团队,专门做一些底层的安全研究。
而在王玮看来,安全在区块链领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智能合约本身有漏洞,这是一种全新的安全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交易所和应用平台,他们自身有安全漏洞,可能导致黑客攻击以及资产流失;第三个层次比较特殊,因为区块链目前还是一种密钥体系来管理资产,如果个人泄露或丢失了密钥也会导致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