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融资与经营的关系,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精细钛网;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临床应用
各种原因所致的颅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颅骨及颜面的美观,对其进行必要的美容修复是极其重要的。数字化精细塑形钛网因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取代了有机玻璃、硅橡胶等修补材料近年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三维精细成型钛网技术治疗颅骨缺损病人1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0例,女14例;年龄12~65岁,平均41.5岁。颅骨缺损时间3~18个月,平均6.3个月。颅骨缺损部位:额颞48例,颞顶36例,额颞顶36例,双额4例。颅骨缺损面积小于8cm×10cm 42例,8cm×10cm~10cm×12cm 78例,大于10cm×14cm 4例。修补材料:全部选用钛网为修补材料,其中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塑形80例(645%),传统钛网手工塑形44例(35.5%)。手术修补时间最短的为颅骨缺损后3.5个月,最长的为4年,平均8个月。
1.2影像学检查: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层厚2mm。将数据导入Timate专用软件,自动重建冠状位和矢状位两组图像,对病人进行三维重建和观察。
1.3钛网塑形和裁剪方法:144例均使用钛网进行颅骨修补,44例患者采用传统手工塑形方法:先按照颅骨缺损的大小,选择适当大于缺损骨窗大小的钛网进行术前消毒,在手术中根据缺损颅骨大小和形态将钛网进行剪裁塑形,并将边缘处理光滑,保证塑形后钛网与颅骨表面贴附良好,然后用钛钉固定,术中平均塑形时间(16±3)min。80例患者采用美敦力公司的精细塑形钛网,术中仅需暴露缺损颅骨边缘,将定做成形的钛网进行钛钉固定,仅有10例需简单裁剪。平均塑形和裁剪时间(2±1)min。
1.4修补方法:全麻下手术,术中仅需暴露缺损四周骨缘0.5~1 cm,三维成形钛网覆盖骨窗后,用数枚钛钉固定。对于缺损范围较大者,可在缺损中心用丝线将硬膜悬吊于钛网上,以免硬膜外积液,常规皮下引流。
1.5术后处理: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定期换药观察,有引流者观察引流量及引流液性状,一般于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7~10 d拆线。
1.6统计分析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排斥反应,也无头皮感染。 手工塑形患者术中平均塑形时间(16+3)min,平均手术时间(60+10)min,术后发生咀嚼受限和咀嚼时疼痛6例(13.6%),皮下积液12例(27.3%),钛网浮动2例(45%),患者对塑形后外观不太满意20例(45.5%)。精细钛网患者术中平均塑形(2±1)min,平均手术时间(42±5)min,皮下积液8例(10%),无钛网浮动,颞部颅骨缺损修补患者无咀嚼功能受限,钛网固定可靠,外观对称美观,患者对塑形满意率100%。统计结果显示:数字成形患者比手工塑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3讨论
颅骨缺损不仅影响容貌美观,而且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里不安全感,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影响巨大,甚至可以引起颅骨缺损综合征以及脑萎缩、外伤性癫痫等多种后果,颅骨缺损修补的必要性毋庸置疑[1,2]。但由于颅骨解剖结构复杂,曲面变化大,修复要求较高,对巨大、复杂部位的颅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神经外科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目前钛合金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强度,不老化,可透过射线、不含铁原子而能够接受CT或MRI检查,植人人体后成纤维细胞在钛网孔隙中生长使其与组织融为一体等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接受[3,4]。但是传统的手工塑形费时费力,在手术过程中要比照颅骨缺损的大小,局部颅骨的形态、曲度,塑形并剪裁,保证塑形后钛网与颅骨表面贴附良好,有时需要反复对修复体进行修剪,这种制作方法耗时长,精度低,修复体与骨窗吻合不好,且当需要达到过大曲度以满足缺损颅骨修复时,往往需将钛网楔形剪裁,破坏了钛网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钛网的强度和稳定性,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感染率,失血也会增加,同时增大了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危险。数字化精细钛网能够轻松应对以上困难。首先根据患者颅骨CT扫描获得的二维图像信息,通过软件处理形成三维图像,经过曲面重建、虚拟装配、人机对话优化工艺参数等过程建立修复体的数字模式,并将数字信号传输至多点成形压力机上对钛网进行加工成形。这项技术弥补了传统手工塑形费时费力、外形较差的缺点,使修补材料最大程度地符合生理解剖形态,特别是额、眶上缘、颞窝处颅骨缺损。此外数字化成形技术由于制造效率高,能够排除颞肌和颅骨生理曲度变化过大的干扰,生理解剖形态匹配良好,术中基本不需进行塑形,操作便捷,大大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问,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塑形工作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固定中仅仅使用4-5钛钉。尤其是在外形美观上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5]。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工作和生活信心。综上所述,钛网电脑数字化成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Walker AE,Erculei F.The late results of craniolplasty [J].Arch Neuro1.1963.9:105~106
[2]何能前,尹绍雅.颅骨修补材料研究历史与新进展[J].四川医学,1999,20(4):392-393
一、引言
在企业进行经营投资决策过程中,融资约束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外部融资成本的存在,企业有时不得不放弃净现值为正的好的投资项目,从而造成投资不足。如何缓解融资约束,寻求更加有效的融资方式,成为企业一直难以攻克的问题。理论研究表明,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有助于形成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其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在企业集团内部实现资金与项目的优化配置,提高融资与投Y的效率,缓解融资约束所造成的投资不足的问题。但在实证研究中,关于公司多元化是否能缓解融资约束的经验证据较少,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为这一问题提供更加直观的证据,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做一铺垫。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综述
(1)融资约束理论
(2)多元化经营与融资约束
(二)研究假说
本文的目的就是为多元化缓解公司融资理论提供更多的经验证据,为将来的研究做一些铺垫。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对于同一规模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现金的持有量要显著高于非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H2:多元化经营能够缓解公司融资约束问题,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影响公司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辽宁地区A股非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9-2011年三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剔除ST和暂停上市等非正常样本,最终选取43家上市公司为最终样本。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与锐思(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本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利用了计量软件eviews 6.0。
(二)研究变量
1、融资约束的度量方式
本文实证部分将借鉴Almeida等(2004)提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使用现金-现金流模型考察融资约束将更加有效。
2、多元化经营的测度
本文中公司多元化程度的衡量方式包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所涉及到的行业数目(哑变量)和赫芬达尔指数(HHI)。其定义如下:
(1)行业数目法
行业数目变量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所涉及到的行业个数,取值大于1时表示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本文将该指标设计成哑变量,即行业数目大于1时取值为1,行业数目为1时取值为0。
(2)赫芬达尔指数法:
本文涉及的多元化经营程度采用收入Herfindahl指数(HHI)来测量。计算公式为:,其中为i行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HHI指数就越低,当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时,该指数为1。
(三)研究模型
1、模型1:
本模型用以考察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的因素下,多元化经营是否有助于企业提高现金持有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的压力。如果假说1是真命题,那么该模型中Divi变量的系数应该显著不为零。其中DiviD的系数应该显著为正,表示多元化能够增加公司现金持有量,而DiviHHI的系数应显著为负,表示多元化的程度越高,现金持有量增加量应越大。
2、模型2:
本模型用于考察多元化经营是否能够显著缓解融资约束。如果假说2是真命题,那么模型2中交互项系数应该显著不为零。因为多元化会显著改变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以此证明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得到缓解。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二所示为公司多元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Panel A为主营业务所在行业数的描述性统计。DiviN=1表示公司实施归核化经营,样本公司在2009到2011年间分别有53.5%、41.9%和44.2%的公司没有实施多元化经营,原因是辽宁地区上市公司以制造业为主,产品种类虽多,但所占行业数目很少。Panel B为赫芬达尔指数变量HHI的描述性统计。HHI取值为1是表示实施归核化经营,取值小于1时表示实施多元化经营。其中HHI在0.5到0.75之间的样本在历年都是最多的,分别占总数的20.9%、27.9%和25.6%。
表3给出的是公司融资约束指标的描述性统计。从数据可以看出各年指标差异并不大,说明数据具有稳定性,而且参照张纯和吕伟(2007)的数据结果,在前两个现金流的指标上基本吻合。
(二)回归分析
表3给出了在Divi分别取值为DiviD与DiviHHI的情况下,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首先,从模型1可以看出,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的情况下,DiviD显著为正,而DiviHHI显著为负,这表明多元化的程度越高,企业现金的持有越充裕。这也就验证了假说1,同一规模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持有量要高于非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此外,从模型2可以看出,在Divi分别取值为DiviD与DiviHHI的情况下交互项的系数都很显著,表明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显著不同于没有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程度越高,与非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差异越大。这充分验证了假说2,多元化经营能够缓解公司融资约束问题,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影响公司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Almeida(2004)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加入多元化变量及交互项,考察了辽宁地区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得到的结论为:多元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并且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尽力完善多元化对融资约束影响的模型,对于融资约束的度量问题的争议还有待解决。此外多元化经营是否对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影响,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lmeida, H., Campello, M. Weisbach, M. S. 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Cash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4, 59: 1777-1804.
[2]Cleary,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rn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Status”,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2) : 673―692.
[3]Fazzari, S., Hubbard. R. G., Peterson, B. Financing constrainsts and corporation investment [J]. 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 1: 141-195.
[4] Jensen, M. 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 323-329.
[5]Kaplan, S., Zingales, L.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ies are not useful measures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 707-712.
[6]Modigliani F., Miller M. 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3) : 261-297.
[7]Moyen. N.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ies: Constrained Versus Unconstrained Firms”, Journal of Finance, 2004, 59 ( 5 ): 2061-2092.
[8] Myers S. C., 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2):187-221.
[9] Stein, J. C. Agency,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 Vol. 1A, Edited by G.M. Constantinides, M. Harris and R. Stulz, Elsevier, North Holland, 2003.
[10]胜蓝,王芳. 终极股东特征、公司多元化与融资约束[J]. 证券市场导报, 2012, (4): 70-77
[11]姜付秀,陆正飞. 多元化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J]. 会计研究,2006,(6):48-55
企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利组织,追逐利润是其本质属性,企业的财务目标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这需要在企业存续期间的财务经营、财务管理、财务治理等活动中渐进地、累积地实现。经营,指的是企业适应并利用其环境的活动,从外界获得资源并为之提供经济品。管理,指的是企业利用已有的资源使之达到高效利用的状态的活动,使企业的存量资源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目标。治理,指的是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予以协调的活动,对企业的收益及为之付出的代价在各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维持企业的存续。三者对财务目标的实现缺一不可。目前,财务理论的研究限于财务管理、财务治理,而财务经营甚少。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理财的领域不断扩大,现代企业的理财领域已从企业内部与商品经营活动相结合的理财扩大到企业外部与产权交易和金融资产投资相结合的理财,企业的盈利也由内部经营的盈利和对外投资的盈利两大部分构成。企业财务部门的任务由此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服务于企业商品经营活动开展各种财务运作,即对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运动进行管理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独立地进入金融、产权市场,组织各种财务经营,即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参与市场交易,以谋取经济效益。
财务经营理论可以提供一种新理念。财务经营是财务活动的扩展,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技巧,对企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有现实意义。何谓财务经营?现将企业财务经营及其模式分析如下:
一、财务经营概念
财务经营的概念在我国财务学界尚未形成一个标准的或权威的定论。笔者认为,财务经营是指企业以实物商品、金融资产、产权为对象,利用特定的财务手段,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这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财务经营首先是财务管理者的观念,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次才是一种方法、过程、技巧。树立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运作的效益的观念,通过财务经营环境分析、财务经营目标确定、财务经营策略的选择,以及财务经营操作方式的确定等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第二,财务经营的层次性,它不仅包括投资于企业内部商品经营活动所开展的财务运作,而且包括在金融市场上开展得对金融资产的买卖和在产权市场上进行的产权营运。
第三,财务经营更注重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它不仅要注重资金周转环节上的纵向分布和结构,更注重资本在不同经营方向上的横向分布与结构,以及在此相关的风险、时间、空间分布与结构。
二、财务经营对象
企业财务经营的对象按照其经营的场所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商品经营。在企业内部以控制的各种实物资产为经营对象。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商品经营活动,通过计划、预算,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速度、方向、规模和结构进行控制,在保证商品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货币经营。在金融市场上以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上又称金融商品或金融工具,它主要以各种有价证券为主体。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有价证券可以分为化身证券(包括各种短期票据,如国库券、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及可转让定期存单)、资本证券(包括各种债券、股票)和衍生证券(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合约等)三大类。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资产按期限长短,又可分为短期金融资产和中长期金融资产;按其职能作用,还可以分为基本的投资筹资性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和衍生的保值投机性金融资产(如期货、期权、互换)等。
3.资本经营。在产权市场以产权为经营对象。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通过对其交易,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其结果是企业产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及由此而引起的企业资产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达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提高企业资本增值的目的。
商品经营、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三者相互渗透。资本经营是商品经营的强大推动力。资本经营会为商品经营提供良好的前提,为商品经营提供规模效益、协同效益,使无用、无效和低效资产在社会范围内重新配置后,为商品经营产生更大效益提供条件。同时资本经营通过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重新组配,最终也必须落实到商品经营上,组配是手段,使商品经营取得更大的利润是目的。另一方面,资本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以确保资本不断实现增值。资产重组是资本经营的重要内容,但是商品经营中也包含资产重组的内容,企业为了更加充分的使用企业现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必然会对一些具体生产过程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组合。
货币经营侧重于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资本经营则侧重对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可控权利的扩大,两方面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当一家企业投资于另一家企业的股票,在一定额度获得的只是股票分红和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但当该企业所持有的股票达到足以影响被投资企业的决策管理,从而从对其的控制权和影响权来获得额外利益时,这就成为了资本经营。
商品经营、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是动态的统一,这种动态统一表现为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过程。资本经营的规模要与不断发展的商品经营的规模相适应,要适时适度。随着商品经营规模的扩大,资本经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商品经营发展过程展现了企业发展的轨迹,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相互适应过程,就集中表现为在企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不断发展的动态统一过程。
企业经营者必须把握好资本经营、货币经营和商品经营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不能顾此失彼。要进行财务经营,其核心就是要加强成本、风险和效益观念,要精于计算成本和风险,把降低成本和风险作为重目标,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机会成本,通过选择和比较,进行择优。财务经营的关键在于本金的不断增值,应始终把增值放在首要地位,只要是有利于本金的流动和增值,并不拘泥于经营的具体形式。
三、财务经营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科斯指出,“经营意味着预测和通过签订新的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
财务管理的三个基本观念:一个是绩效观,一个是分配观,一个是经营大于管理。即管理必须对绩效负责,没有产生绩效的一切行为都不是管理的行为,其次,作为管理一定要不断地分配――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最后,财务管理本质上是服务,是对财务经营的服务,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经营关乎企业生存和盈亏,管理关乎效率和成本。经营是对外的,追求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本项目建立自身的影响,从而获取利润;管理是对内而言的,强调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盈利得以实现。
财务经营与财务管理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管理是经营的基础、保证,经营是管理的前提和目标。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营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必然发展为财务经营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企业对不同层次的财务经营行为是不同的。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还比较弱小,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还在完善之中,企业的产品、市场都还在培育之中,这一阶段的企业抓的是产品质量,是节能降耗,因此强调的是商品经营。随着生产的扩大,能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满足生产扩大的需要,能否保证资金流转顺利进行、资金的补偿得到满足是这一时期财务工作的焦点问题,更要强调企业货币经营的能力。当企业的产品形象、财务形象等在市场中树立起来,这时,积极地捕捉恰当的机会进行资本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此时应综合运用商品经营、货币经营、资本经营,不可片面强调资本经营的作用。
另外,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不同层次的财务经营强调的程度也不同。中小企业本身实力较弱,且抗风险的能力较小,更应强调企业的立业之本、强调商品经营;而大中型企业由于已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和实力,应该注重使用企业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帮陈瑶:财务经营的理论依据[J],财经科学,1996.4
[2]王跃武:财务经营、管理与治理财务职能的重新解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
[3]张士怀:企业财务经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