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胶印印刷方法

胶印印刷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2:5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胶印印刷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胶印印刷方法

篇1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明白了胶印的一些工艺常识:

一、

1.套准即套印准确程度。这是印刷的常用术语,它是用来衡量胶印机印刷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胶印

套准这个名词,只适用于双色和多色印刷。其含义是指,在印刷彩色印件时,将印版上各种不同颜色的图文,准确地重叠在同一张印品上。并且使各种颜色的网点不变形,图文不走样,且色泽绚丽,富有立体感。

2.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是胶印印刷的基本原理之一,其是基于油水不相混溶机理之上的。油墨和水不相混溶是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但胶印印刷时,油墨和水必须同时处于同一印版的版面上,并保持平衡,这样,就要求印版图文部分保持充分的着墨量,同时又要保证印版空白部分不起脏,这种水和墨之间的平衡关系,即称之为水墨平衡。掌握好水墨平衡,是保证胶印印品质量的前提条件。水墨平衡

3.常用纸张的种类

①胶版纸(俗称道林纸)它是专供胶印机进行多次套色印刷所普遍采用的纸张。胶印中往往用它来印制各种宣传画册、书刊封面、地图画报和商标广告等。②铜版纸(也叫印刷涂料纸)它是在原纸表面上涂布一层白色涂料,经过超级压光加工而制成的高级用纸。在胶印中,经常用它来印刷画册、画报、日历、年历、商品样本和精制插图等。③白板纸由于它质地坚硬,且有较大的厚度和重量,所以,一些包装装潢及商标印刷厂,经常用它来印刷各种包装纸盒和商标等。胶印机

④新闻纸(俗称白报纸)由于它质地松软,厚度薄、重量轻,所以在胶印中很少采用,仅用它来印刷报纸等。

4.印版网点深浅故障引起的色偏

印版晒制过程中,晒版光源强度、光谱同印版感光胶感光特性不匹配,或曝光时间不当;显影液pH值以及显影时间长短掌握不恰当等,都可能造成印版网点过深或过浅。这样的印版上机印刷,其画面色偏就不可避免了。故此,印版在上机前必须先对其质量进行鉴别,对印版网点的鉴别可借助放大镜分别对照黄、品红、青、黑各色原版胶片,仔细察看相对应印版图案同一部位的亮调、中调、暗调区域网点显现情况,即亮调部位2%的小网点,印版上应能同等晒得出,印刷品上3%的网点应能印得出来。若印版上2%的小网点晒不出来,则说明印版晒浅了,不适用。用鉴别印版同胶片亮调部位2%小网点的方法,鉴别印版上同原版胶片同一部位暗调97%的网点。若印版上的这部位网点并糊,则说明这块印版晒深了;若这部位网点间空白区域面积扩大了,则说明印版晒浅了,就应重新晒制。胶印纸张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布鲁纳尔信号条来控制晒版质量,就能准确而便于操作。鉴别方法是借助高倍v放大镜,观察印版上的布鲁纳尔信号条的第5块50%的细网测试块中的各12个阴阳网点,其阴阳网点面积由大到小顺序都应各出齐6个;第6块的6个小格内2%的小网点要晒出来,若晒出的印版3%的网点存在,而2%的网点消失了,说明印版晒浅了。反之,不仅2%的网点存在,而且1%的小网点也存在,则说明印版过深。

5.色序安排引起的色偏

胶印印刷品与打样样张相比较,有时尽管所使用的油墨、纸张及实地密度相同,但印刷品仍有偏黄、偏红或偏蓝或者叠印色墨混色现象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打样机一般为单色湿压干印刷,油墨吸附性、转移率较适宜;二是机器结构、压力、速度同实际印刷不尽相同;三是高速多色印刷时色序安排不合理。色序安排顺序不合理不仅会引起色偏故障,还会使印品图案色彩因湿压湿叠印造成混色后果等等。

二、印版耐印率

提高印版耐印率是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以下几种方法可提高印版的耐印率。

1、严把印刷原材料入库关。尤其要保证购进优质纸张和优质PS版。比如印书刊的52g/m2?60g/m2书刊纸,采购人员如果贪图便宜购进非正规造纸厂家的劣质纸,纸张的白度、均匀度、平滑度、光洁度、表面张力、施胶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无法达到印刷的要求,纸张表面粗糙、纸灰大、细微沙粒多,这就容易磨损PS版的感光树脂胶膜,使印版的耐印率降低。所以,要提高胶印印版的耐印率,首先就要从材料的进货渠道抓起。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进厂,不入库。当前,印刷材料市场上品牌繁多,难辨好坏,印刷企业购进材料时应货比三家,保证质量,购买优质的印刷材料。

2、要掌握正确的PS版曝光时间。特别要注意曝光量,不要过度曝光,以免影响印版的耐印率。一般情况下,四色分色片要求3%的小网点不晒丢失,98%的大网点不糊版;图案、线条、文字清晰,细小的图文不掉版,文字笔锋饱满明亮,不缺笔断划等。

3、PS版显影液浓度应严格控制。配制显影液时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配制,将显影液或者显影粉、氢氧化钠、水通过计量器具度量准确,切勿凭经验,靠感觉来配制或稀释显影液。若晒版过程中曝光过量,PS版显影液碱溶液浓度过高或水温偏高都会直接降低PS版的耐印率。

4、通过烘烤PS版来提高印版的耐印率。现在许多印刷厂家对长版活、印量较多的书刊、报纸等产品印刷采用烤版的办法提高耐印率,即将PS版晒版之后经过除脏、涂擦烤版液、用对开电烘箱进行烤版。①烤版前一定要注意将PS版空白部分污物、脏点用修版膏清理干净,否则经过烤版后难以清除掉脏点。②涂擦烤版液用的毛巾不干净,或者毛巾上面的纤维脱落在PS版的版面上也易带脏。③烤版温度在200~220℃,烤版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同时也要根据PS版版材感光树脂胶膜的耐温情况,来具体定出烤版的时间。如果烤出来的PS版感光胶膜呈浅咖啡色、褐红色,象梅子熟透的颜色,说明烤版适当;如果烘烤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将会把PS版感光树脂胶膜烤糊,或使版基变软。

篇2

为了防范假币,每个国家从货币的设计到印制过程中都精心设计和制作了各种防伪措施。人民币的防伪就从纸张、油墨、印刷等方面采用了各种措施。

水印:水印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预制模具。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制成的,其图案都有较强的立体感、层次感并生动传神。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00元、50元纸币采用了固定人像,20元采用了固定花卉水印(荷花),10元、5元、1元纸币分别采用月季花、水仙花、兰花等花卉水印,其中10元、5元还采用了数字白水印: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纸币在沿用1999年版人像水印和花卉水印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白水印。水印以其制作难度大、生产周期长和生产成本高等特点。在货币防伪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世界各国的钞票几乎都使用了这个技术。

安全线:安全线是在造纸过程中采用特殊技术在纸张中嵌入一条比较薄的金属线或塑料线。近年来,许多国家在安全线上使用了许多防伪技术,如印有缩微文字的安全线、有全息好磁性的安全线、荧光安全线、开窗安全线(指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在纸面上的一种安全线)等。1999年版100元、50元纸币采用了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迎光观察,可见“RMB100”、“RMB50”微小文字,仪器检测有磁性。20元采用了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5元纸币采用了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查有磁性。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纸币都采用了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RMB100”、“RMB50”“RMB20”组成的全息图案。

手工雕刻凹版印刷:雕刻凹版印刷是纸币防伪使用的一项主要防伪措施。特别是手工雕刻凹版,由于每个雕刻师均有自己的刀法和风格,其雕刻线条的手法、力度和艺术表现方式。别人很难模仿,就是制作者也不可能做出完全相同的两块雕版。凹印版经雕刻而成。其图案线条呈凹槽形,涂布油墨印出图案后,油墨附着于钞纸上,凸出于纸张表面,具有立体感强,层次分明的特点,用手触摸有凹凸感。这是货币印刷应用最早、使用最广,也最具成效的防伪技术。第五套人民币1元以上纸币在正面主景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纸币还在票面正面主景图案右侧增加了凹印手感线,用手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隐形面额数字:是利用图案线条深浅、角度变化制作印版印出的图案。它正面观看是一种图形。将钞票转换适当的角度,会看到图案中还隐藏着另外的图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版别纸币票面正面右上方有一椭圆形图案,从一定角度观察,即可看到与面额相同的数字。

对印:一般是采用正背面同时印刷,迎光透视钞票,会看到正背面同一部位的图案经前后对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对接无错位、无重叠现象。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00元、50元、10元和2005年版10元以上各券别纸币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观察,正背图案重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假币的识别方法

为便于社会公众方便快速地鉴别人民币真伪,从人民币设计之初,主持者就从多方面设计了防伪措施,对普通群众来讲。识别假币的最简单方法可以概括为:眼看、手摸、耳听、机测。

眼看:一看钞票的水印。真币的水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透光观察清晰。假币水印多是用浅色油墨加印在纸张正背面。不需迎光透视就能看到。二看50、100元看左下角光变面额数字是否在金色和绿色(50元)、蓝色和绿色(100元)之间发生变化,假币采用珠光油墨或绿色油墨印刷,不会变色。三看对印古钱币对印图案、胶印、凹印接线印刷对接是否吻合。假币受印刷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对印不吻合,存在错位、间隔、重叠等现象。四看安全线。真币安全线是将金属或塑料线条夹在钞纸中间,实物与安全线融为一体,结合牢固,具有磁性,安全线上可见数字缩微文字或全息图案。假币一般是印上的,少数假币加入实物安全线但没有相关信息。五看隐形面额数字。第五套人民币真币右上角椭圆处,通过一定角度清晰可见与钞票面额相同的数字,假币无隐形面额数字。

手摸:一摸纸张的厚度。假币用纸是普通胶版纸或普通书写纸,手感较厚。二摸雕刻凹版印刷图案手感。人民币纸币在人物头像、行名、主景图案、盲文面额数字、凹印手感线等部位采用雕刻凹版印刷,仔细触摸是明显凹凸感;假币为胶印印刷,无凹凸感,少量假币通过二次加工,要么是在人物头像和凹印手感线部位压印凹印手感,要么在整张钞票上压印凹印手感,而真币只有在使用凹印印刷技术的部位有凹印手感。

篇3

海德堡与理光的合作一直在顺利推进中。据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印前及数码印刷总经理侯建彤介绍,海德堡与理光的合作,旨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发挥各自优势,以期达到双赢的局面。侯建彤认为,胶印印刷厂商正在寻求把灵活的数码解决方案整合、融入到他们现有的高质量胶印中,来完善已有的产品组合。理光和海德堡的合作将不但支持印刷厂发展核心的胶印业务,而且使他们能够使用最新的数码印刷技术,从而提供给客户更灵活便捷的服务。

海德堡在国内拥有大量的传统印刷用户。侯建彤表示,通过海德堡对传统印刷厂多年的了解和调查,传统印刷厂确实对数码印刷设备有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码印刷设备可用于超短版印刷,也就是小于150份的订单。之前,传统印刷厂对于这种超短版订单有两种处理方法:不接或是外包出去。而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将订单拒之门外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数码印刷设备便能填补传统印刷厂这一空白,满足这一需求。

2.打数码样。以前打数码样,传统印刷厂都是用大幅面喷墨打样机打印,再人工裁切整理,这样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人力成本猛增,传统印刷厂更加愿意选择快捷便利的数码印刷设备来满足打样的需求。

3.印刷生产中的补单。侯总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印刷买家之前印了5000份,一段时间之后又要求补单50份,这种小量补单对于没有数码印刷的传统印刷厂来说非常麻烦,因为要重新制版,使得印刷成本过高。如果用数码印刷机就能灵活应变此类订单,不至于因未能满足客户需求而流失客户。

另外数码印刷设备还能满足可变数据印刷等订单。这些因素使得海德堡看到了印刷厂对数码印刷机的需求,也是当初海德堡与理光合作进军数码印刷领域的原因所在。侯建彤总经理表示,此次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在与海德堡合作之前,理光在传统印刷领域并不是很擅长,但是这个领域正是海德堡多年来精心经营的领域,通过海德堡的印通软件以及色彩管理服务,可以将理光的数码印刷机更好地引进到这个领域。通过海德堡全球领先的胶印产品线,印刷企业已经能够使用各种承印物、专色和先进的上光以及特种油墨来进行印刷。加上理光的高端生产型数码印刷技术,传统印刷企业将如虎添翼,为客户提供可变数据印刷,即印即取,以及性价比更高的超短版印刷服务。

数码印刷是传统印刷的补充

近年来,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正在不断整合。昔日是快印企业“专利”的数码印刷设备,如今也逐渐走进了传统印刷企业。传统胶印与数码印刷的关系也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热点,有人认为传统胶印在走下坡路,而数码印刷却在不断前进;也有人认为传统胶印永不消亡,数码印刷只是补充。对此,侯建彤表示:“数码印刷技术发展到中国已十余年,这么多年虽然业内人士纷纷看好数码印刷,但是从我们调查来看,数码印刷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传统印刷的补充。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数码印刷机本身没有传统印刷机那样的耐磨和稳定性,数码印刷机印制长版活件的稳定性肯定达不到传统印刷机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数码印刷的收费模式,即按张收费,这对于印刷厂来说成本还是很高的。”

“海德堡在自己的印刷机客户群中做了一个市场调查。调查显示,从客户使用数码印刷机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作为传统胶印机的补充,把它定位在可以处理超短版、数码打样、补单、可变数据等。从印量看,数码印刷设备印量远远小于传统印刷机的印量,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愿意保留数码印刷机,希望数码印刷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侯建彤介绍道:“对于最终印刷买家来说,他们并不在乎是数码印刷还是传统印刷,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合理的价格和质量完成印刷就行。而对于印刷厂来说,如何在数码印刷和传统印刷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为印刷买家服务,这个问题是所有印刷企业需要考虑的。”

数码印刷将稳步发展

谈到数码印刷今后在中国的发展,侯建彤认为,三五年前业内看待数码印刷太过理想化,从海德堡所做的市场调研来看,目前大多印刷厂已回归理性,他们对数码印刷的认识更加清晰了。目前,数码印刷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应该不会爆发式增长。传统印刷技术从发源到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像兰达这种新兴技术的出现,到成熟的规模化生产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侯建彤认为,一项新技术走向成熟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