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4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篇1

二、做好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为什么要以服务为中心

离退休老干部,尤其是离休干部年事已高,早已过了人生的兴盛时期,遇到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管理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也就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因为,离退休老干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高校的具体工作,管理职能已经虚化,就是组织一些活动也会因客观条件的制约效果不好。如果以服务为中心进行管理工作,管理的内容正是离退老干部的急需,双方一拍即合,路径打通,水到渠成。离退休老干部离职以后身体上、思想上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没有了工作的寄托就好像失去了方向,他们急需组织的关怀。他们的诉求是多种多样,有的希望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有的身体状况不佳,有的生活遇到困难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我们管理者的贴心服务来解决。

三、以服务促管理的策略研究

(一)政治服务为主,进行思想层面的关怀。离退休老干部中有长期受党的培养教育的党员,也有各级领导,思想政治觉悟高,离开工作岗位后为党工作的热情不减,他们的政治需求较高。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离退休党支部这个政治平台,组织他们开展学习、读报、谈心、交流等活动,及时把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向他们宣传和通报。组织他们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开辟网络学习讨论阵地,关心国家大事。组织他们参观高校的校容校貌,观摩高校各专业的授课,广泛征求他们对高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思想政治优势和专业优势,为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出谋划策。

(二)个性化服务,实施差异化需求管理。虽然都是离退休老干部,但是他们的经历、背景、文化、爱好不尽相同,追求的晚年生活状态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就要区别对待,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于那些身体较好、专业素质高,有继续做奉献的要鼓励和支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可以邀请他们参加重点科研项目的观摩和指导、担任学生的工作督导、做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辅导,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具有一定声乐、文学、绘画、艺术才艺的,更需要培训、练习、交流、展演等活动,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交流平台,使他们老有所乐,享受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爱好和性格特征组织活动,充分满足他们对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好服务工作,使每个老干部都能心情愉快地安度晚年。

(三)加强软硬件建设,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搞好老干部日常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离不开设施建设,也就是老干部之家的建立和运作,这是搞好服务的基础条件。利用高校的场地资源,建立相应的阅览室、健身房、电教馆开辟适宜的活动场地。软件建设也就是服务的内容,要让广大老干部动起来。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心理,要抓住这一契机,组织有能力的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近大自然的活动,比如踏春、游览、参观、骑行等等。在室内可以开展健身、书展、乒乓、台球等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老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化,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这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对他们的生活应用培训,比如计算机的应用、手机的使用、银行卡的操作等等,使他们在心理上年轻起来。

篇2

一、思想汇报

首先是一个人的心态,有了正确的心态才能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我一直认为工作不该是一种任务或是负担,应该是一种乐趣。

人是为了责任而活,我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首先考虑到我是为首长、阿姨们服务的,他们都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我喜欢我所学的专业、和工作,我享受着它给我带来的快乐,为它我会毫无保留的付出我的一切。

二、工作总结

总结过去,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工作中任何一次故障的维修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新考验,对工作充满了憧憬,又深感压力之大。但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又给予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

每当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都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即领导请教,直到弄懂弄通为止,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作的这四年,也是我学习的四年,不断地从书本上摄取知识,向领导学习,向同事请教,学习他们工作的态度及工作的方式,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要求自己做到取别人之所长,补已之所短。

三、心得体会

回顾20xx年的工作历程,本人感觉从专业能力及工作态度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有明显进步;对维修专业有深刻的认识;有意识的进行专业提升及个人学习,这些都离不开单位及领导对我的培养。

但同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工作主动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及表达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执行工作中细节关注不够;专业提升及个人学习需及时进行培训。

四、个人展望

篇3

随着当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老干部个体和整个老干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老干部在自身年高、身体状况变差、自理能力变低的情况下,心理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思潮、新事物的陌生感,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变化的失落感,对生活环境变化的孤独感;表现在生理上的反应就是留恋过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不敏感,正如一些老干部戏谈的“眼前的事情记不住,过去的事情忘不了;没事总瞌睡,躺下了又睡不着”,也有的说,“跟不上形势了”。

观念决定态度,细节决定成败。老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树立新观念、采取新举措。要消除个别人思想意识中老干部部门权小、事杂、利益少、麻烦多的消极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服务意识,树立“管理就是服务”、“老干部的事无小事”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紧抓住广大老干部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诚意搞服务、锲而不舍做保障、全心全意服好务,“常进老干部门、尽知老干部情、务解老干部难”。变守摊、蹲点,等老干部上门求助为主动联系、帮扶老干部,了解老干部的所需、所求、所想、所感,切实履行部门职能,使老干部工作部门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干部、凝聚老干部的堡垒、保障老干部利益的“老干部之家”。

其次,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积极开展特色服务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干部队伍又是一个拥有许多“个性”的特殊群体。因此,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既要坚持和把握干部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还要掌握老干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拓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研究出台新措施,避免以不变应万变的“刻舟求剑”式做法,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法无常式、与时俱进,以亲情服务、特色服务、全天候服务满足老干部政治、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

要开展亲情服务、贴身服务,为老干部送书、送报、送水、送液化气、送医药费上门;对老干部来信、来电、来人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只办不转,老干部部门作为直接承办人,职责范围之内的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办好,职责范围之外的及时与有关部门搞好协调沟通,抓好落实,确保给老干部一个满意的答复。要为老干部开展特色服务,为维护老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切实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一帮三走十必谈”。“一帮”就是在日常管理服务过程中,实行老干部工作人员与老干部结对帮扶,一名工作人员至少联系、帮扶一名老干部;“三走”就是在老干部生病、去世、家庭有变故时,老干部工作人员都要进行走访慰问;“十必谈”就是对有下述十种情况的老干部要开展谈心活动:常年卧病在床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困难窘迫的、鳏寡独居的、离异独居的、家庭不和的、与邻里关系不睦的、经常上访反映问题的、易地安置的和老干部遗属。

检验老干部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党委政府是不是放心、老干部是不是满意、群众是不是拥护。我们要通过为老干部开展贴身、贴心服务,使党委感受到老干部部门对工作的用心用力,使老干部感受到老干部工作者的热心、爱心,使群众感受到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尽职尽责。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