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即时通信能力

即时通信能力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即时通信能力,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即时通信能力

篇1

关键词: Eclipse; Oracle; 稳健Z 值; 能力验证

中图分类号: TN9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6?0065?04

0 引 言

能力验证是由多个实验室对相同被测样品(参数)检测的组织、实施,最终评价实验室的检验能力,保证实验室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的有效方式[1]。在0.05显著水平上,在保证样品均匀的和满足能力验证要求的基础上,发送样品至实验室进行独立检测,再将所有参加测试的实验室结果进行稳健统计技术,评价各个水泥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满意程度。在水泥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过程中要对样品的均匀性以及参加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稳健统计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有大量的原始数据需要处理,处理过程按照CNAS?GL02 2006《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和能力评价指南》以及CNAS?GL03 2006《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中运用多个复杂公式经过多次运算,推导出稳健Z(包括ZB和ZW)比分数值等数据,并按照指南要求进行分析评定。目前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需要人工通过电脑办公软件进行处理,如新疆出入境检疫技术中心尚德军等研究利用Office对能力验证计划中数据的处理[2],这样不可避免容易造成数据处理错误,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国内尚无用于能力验证的专业统计软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能力验证数据处理分析效率,实现水泥能力验证实施工作自动化管理、加快数据信息处理的速度、降低实施单位的工作负荷,节省时间,提高准确性,开发了一套实用的、快速的水泥实验室能力验证信息统计分析系统,采用Eclipse工具设计开发,与Oracle数据库相结合,来进行水泥产品的能力验证数据处理分析。

1 数据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1.1 系统的主要内容

本系统依据CNAS?GL03:2006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CNAS?GL02 2006《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和能力评价指南》进行需求分析和项目实际开发,实现自动评定样品均匀性、试验数据计算分析、稳健Z(包括ZB和ZW)比分数值生成,打印统计图表。

系统主要包括五个能力验证信息统计分析功能模块:

(1) 均匀性检验模块:用于水泥能力验证样品的单因子方差分析,检验所得数据经F检验法判定确定样品的均匀性;

(2) 试验数据输入模块:用于水泥能力验证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各试验项目数据的输入;

(3) 稳健Z比分数模块: 用于采用稳健(Robust)统计技术处理实验结果,得到稳健Z(包括ZB和ZW)比分数;

(4) 结果评价汇总模块:用于按照Z比分数评价规则,评价结果满意程度并生成评价汇总报告;

(5) Z比分数直方图模块:用于根据稳健Z(包括ZB和ZW)比分数值,自动生成直方图,直观描述实验室检测能力。

1.2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图见图1,首先用户使用系统账号和密码,登陆水泥实验室能力验证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完成创建本批能力验证计划样品批,选择“均匀性检验报告”菜单,选择均匀性试验项目,录入10组试验原始数据,点击“保存”按钮,系统自动处理实验数据并显示计算结果F0.05,当F0.05≤F0.05(9,10)=3.02时,系统自动评价该批样品均匀。保存成功后,系统提示“保存成功”,刷新原有页面。点击“导出”按钮,系统自动导出Word文档的均匀性检验结果报告。

图2为能力验证结果和统计处理流程示意图,用户完成该批能力验证计划样品均匀性试验后,选择“能力验证结果统计”菜单,选择批次号进行查询,可以添加新的试验或查看已经存在的试验数据。在选择批次的试验项目界面下,录入试验原始数据后系统根据已设定的评分标准,自动评价试验数据结果并导出能力验证汇总报告。

1.3 系统主要特点

1.3.1 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Eclipse 开发制作,利用Java语言,Oracle数据库为基础设计。Eclipse是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Eclipse提供了功能丰富的集成开发环境,拥有强大的代码重构功能,Eclipse本身内置了Java插件JDT,可以使用Eclipse方便的开发Java应用程序[3?4]。

1.3.2 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的硬件环境:PIII 2.0G CPU,60 GB以上硬盘,512 MB以上内存。软件运行环境是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便于应用普及[5?6]。系统按照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将均匀性检验模块与其他4个模块分别按照同标准Windows图形窗口操作界面的独立模块化设计,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结果和判定结果用Word文档导出保存,编辑方便。

1.3.3 数据库表设计

均匀性检验数据处理数据库如表1所示。能力验证数据处理数据库(部分)表如表2所示。

2 系统的实现

2.1 均匀性检验

用户登陆系统的主页,选择“均匀性报告”菜单,首先进入实验列表页,由ListVIEW控件生成数据库列表,显示所有实验的数据以及结果评价,用户选择任务批和实验项目或创建新的任务批(实验项目)。以烧失量项目为例,录入10组样品批的试验原始数据,见图3。点击“添加”按钮,系统按单因子方差分析法,对样品均匀性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所得数据系统按F检验法原则自动分析、计算显示F值和均匀性结论,见图4。

2.2 能力验证实验数据输入

完成该批样品均匀性试验后,选择“能力验证结果统计”菜单,在该批计划样品批次号下,点击“添加”按钮,数据库列表中分为:物理和化学2类项目,各试验项目分别在两类目录下,便于检索。选择试验项目,以烧失量为例,见图5。对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编号以及A样、B样试验数据进行编辑、删除和刷新操作,软件设计可放大窗口,便于数据录入和校核。

2.3 能力验证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根据输入的试验数据,点击“计算”按钮,系统按照稳健(Robust)统计技术设计的处理程序,自动计算ZB,ZW,S,D等值并存储试验结果,用户点击“导出”按钮生成 “统计处理结果一览表”、 “实验室验证结果和统计处理表”,如图6所示,和“Z比分数直方图”,如图7所示,最终导出能力验证汇总报告。

3 结 语

该系统开发采用Java语言,在Eclipse 开发平台上实现。数据库设计采用Oracle,紧密结合水泥能力验证计划要求。该系统交互性好、操作简单,可实现数据快速精确处理,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以及检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程度,并能生成专业汇总表和Z比分数直方图,为水泥能力验证实施者提供技术参考和检测结果评判工具。

参考文献

[1] JIA Yan, CHENG Xiao?tian, WEI Dong. Robust statistics analysis of proficiency test result of cem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238: 96?100.

[2] 尚德军,李世雨,郭栋.利用Office对能力验证计划组织活动中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18(3):38?41.

[3] 夏雪萍,孙雪,方遒.Eclipse基础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赵满来.可视化Java GUI程序设计:基于Eclipse VE开发环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鄢志宇,杨桂娟.锦州地区地面遥测气象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7):169?170.

[6] 李旭荣.基于B/S的高校协同办公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6):36?38.

[7] 罗蓉,陈达银,陈志忠.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8):63?65.

篇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1-0033-03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core competence for clinical pharmacists to be improved

LI Yun, GU Yutong, CAI Yingyun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An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s one of the core competences, to which most of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necessity for clinical pharmacists to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main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the key personnel to be communicated and how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s; clinical therapy; communication ability

临床药师是临床治疗团队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帮助医生合理用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医生一起,通过临床实践,医治患者。特别是在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治疗安全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称职的临床药师,医药学知识是看家本领,固然重要,但良好的沟通能力,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我院培养临床药师的体会,沟通能力是临床药师亟待提高的核心能力。

1 临床药师提高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1.1 医疗工作模式转变的需要

医疗工作的模式已发生转变,从以医生为中心、医生对患者的传统医疗服务形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服务模式转变[1]。临床药师是治疗团队中的一员,为了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临床药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而沟通能力就是核心能力之一。

1.2 药剂科工作模式转变的需要

药剂科的工作模式已从单纯的保障药品供应向提供药学服务转变,药师的工作也由制剂、调剂向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转变。临床药师担负的核心任务是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与临床医生一起共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进行药物治疗的必要干预及不良反应监测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沟通来实现。

1.3 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在治疗中,医务人员不再是只关注病情的生物性,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而这个转变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医务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来实现。因为“生物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医疗技术来获取,而“心理-社会”的特征则更多地要通过医患间良好的沟通来了解和运用。

2 临床药师与住院患者沟通的主要内容

2.1 入院时

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需要通过和医生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来了解病情。每个患者都是独立个体,有共性也有个性,存在个体的差异,如年龄、性别、职业、婚育史、既往病史、用药禁忌等[2]。需要通过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以作为制定治疗方案、制定药学监护计划和制定用药指导计划的依据。例如有1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黑便和粪隐血阳性,临床医生考虑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临床药师反复和患者沟通,仔细询问并查看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时,发现患者最近因贫血加用口服铁剂,提醒医生停止口服铁剂,上述异常便随即消失[3]。再比如对于近期有生育计划的妇女,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妊娠或胎儿的药物。

2.2 住院中

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让治疗方案加以落实,要观察疗效和发现不良反应,要确认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要检查患者用药依从性都需要临床药师与医师、护士和患者的沟通。如及时了解患者用药后的感受,介绍用药注意事项,指导用药方法等。临床药师也要和医生加强沟通,如向医生提供药学文献和药学信息。对于医嘱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流沟通,调整用药,合理治疗。例如1例使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患者,加用多潘立酮后导致前者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肝功能损害[3],临床药师提醒医生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相应调整了治疗方案。又如临床药师发现护士在配制肿瘤化疗药物时,在给药的先后顺序、滴注的速度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就通过学术讲座,用药学知识对护士解释制定用药方法的原则以及用药方法对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影响,并且将上述要求制成表格供护士配制药物时参照。

2.3 出院前

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出院带药和出院后的随访计划。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要详细告知出院所用药物的目的,预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药物的保存方式,对于服用方式也要加以指导。对于药物不良反应也要详细说明,例如对于从事高危作业的人群(比如高空作业者、司机等),要特别告知哪些药物具有嗜睡作用,服药期间要避免高危作业。告知随访计划,如何时门诊复查,出院后应当做什么检查等。

3 临床药师沟通的对象

临床药师不同于传统的医院药师,不能坐在药房里,而是要深入临床一线。所以不再是只和药物打交道,而是还要和人打交道,主要是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

3.1 与医生沟通

临床药师应参与医生查房,参加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参与患者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比如有一病例服用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原方案为一日2次,每次1/2片,患者反映症状控制不好,后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考虑到美多巴起效快,但维持血药浓度的时间不长,故改为一日4次,每次1/4片,效果得到一定改善。临床药师还应参加临床会诊,会诊中充分发挥药学知识和药学监测(如血药浓度测定)的优势。为提高医生的药学知识,可开展药学讲座,或和医生一起学习相关文献,传播合理用药的知识。

3.2 与护士沟通

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临床药师指导护士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查护士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帮助解决执行治疗方案中出现的问题。临床药师可定期为护士开设讲座,提高护士的药学知识。日常工作中也要耐心地接受护士的药物咨询。

3.3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临床药师不仅要从医生书写的病历上了解新入院患者的情况,还应主动询问患者,尤其是用药史、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临床药师可参与医生的查房,也可在医生查房后进行药学查房,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并作相应指导,询问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对产生的不良反应作好解释工作,并反馈给医生。比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是否有饱胀感、泛酸、嗳气、胃痛等胃部不适感,必要时调整用药,以免在用药上顾此失彼,一病未愈、又添新症。

4 提高临床药师的沟通能力

4.1 加强培训

临床药师的培养分为3个阶段,即在校生的培养、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和继续教育。临床药师的培养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应加强人文方面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在校培养阶段,应多开设人文学科,比如医师的职业规范、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学、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等,学习团队协作、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毕业后规范化培养阶段,更可以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病例讨论、案例分析、工作点评等[4],上级药师和科室主任不但要关注年轻药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要关注其沟通交流能力,让年轻药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沟通能力。

4.2 增加考核内容

目前对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或临床药师的考核,往往只考核药学专业知识,而对于其他能力的考核关注不多。应在考核中适当加入人文方面知识和沟通能力的考核,以引导临床药师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考核形式上,除进行书面考核外,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目前在临床医学生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患者考核方式[5],也可用于临床药师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模拟患者应当关注考生人文方面的表现,增设此类评分内容,比如考生的服饰、谈吐、姿态、表情、动作等,在交流中是否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是否使用礼貌用语等。

4.3 提高自身的内涵和素养

沟通体现的是内涵、素养,所以要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内涵和素养。通过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借助实践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涵养。在沟通中营造平等、友好的氛围,自然而不失庄重、严谨又充满温情;在沟通中恰到好处地传达交谈信息,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对方,关注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适时引导话题,使交谈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沟通更富有成效;学会自我控制,遇到不愉快的事或人,能宽容大度。

5 结语

良好的沟通是合作型的、共同参与型的,是有机的互动,信任是达到良好沟通的前提。临床药师、医生、护士、患者各方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信息是不对称的,特别是患者,更是缺乏相应的药学知识。要取得彼此的信任,医务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伦理意识,严格自律。在工作中多换位思考,了解彼此所需,从患者的心理和实际需要出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行动和语言做到值得信任、信赖。

沟通是一门艺术,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的法宝有3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能伤人。高超的语言水平,能给患者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而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要学习沟通的技巧,从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提高沟通技巧。在沟通中,要多为对方着想,理解其内心感受,把握谈话的层次和内容,和患者谈话时,少用医学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疾病治疗的相关问题,也可以运用生动的例子,来提高沟通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6-7]。

综上所述,要积极发挥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除了要提高专业知识外,沟通能力的提高也非常重要,沟通能力已成为临床药师亟待提高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霞, 李耘, 蔡映云. 对临床药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 上海医药, 2005, 26(8): 372-373.

[2] 谭喜莹, 蔡映云, 叶晓芬. 临床药师的常规工作、创新工作与开拓工作[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3): 174-176.

[3] 叶晓芬, 蔡映云, 吕迁洲. 以药物为视角参与疾病诊断[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3, 22(4): 255-257.

[4] 金剑, 肖忠革, 金芝贵, 等. 临床药师的培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24): 3005-3006.

[5] Patil NG, Aaing H, Wong J. Role of OSCE in evalua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J]. Medical Teacher, 2003, 25(3): 271-272.

篇3

1.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前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仍然相对比较传统,教学手段也相对陈旧,以教师的授课为中心,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在低年级基础专业课学习时被枯燥的理论击垮,最终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另外,学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导致学生重考试轻实践,缺乏实践创新能力,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也就无法掌握过硬的技能。

2.教师团队建设不完善。

和多数新办高校一样,专业教师呈现年轻化,很多教师刚走出高校,又进高校,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素质不够扎实,不熟悉教学课程,这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另外,教师队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导致课程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更加突出的是,个别教师在临近考试时划重点、圈范围,提高及格率,出现了学生成绩不真实、学生自我安慰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3.学生学习不主动。

作为独立学院,我院的生源较二本院校相对要弱一些,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同时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理论课程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导致缺乏兴趣,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学生没有束缚、压力和学习上的成就感,出现了波逐流、从众的现象,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高中的“口号式”教育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缺乏自信,没有冒险精神,缺乏学习主动性,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形成了依赖心理,无法自主学习。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4.学院提供的实践机会不足。

虽然我院有省级示范中心的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完备,但是学院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学院还缺乏完善的实训基地。另外,学院在设置教学课时的时候,没有完全按照专业特色设置学时,导致实验课时不足,学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于学院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导致学生在实训期间,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实训岗位,就算找到了对口的岗位,也只是在其中“跑跑龙套”,没有真正地得到提高和锻炼。

二、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内容

制定和实施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使学生从传统的闭门造车培养模式向以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持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水平,课程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首先是根据深入调研,贴近市场需要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同时增加学生选课范围,激励教师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把科研成果引入日常教学,成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其次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反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走向讲台与同学讨论,变教师授课为学生讲课,变学生被动听为学生主动学,学生相互研讨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讲师的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实践能力训练。

独立学院计算机通信类专业是培养具有现代化通信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通信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应用、维护管理网络的能力,实现通信信息化的专门人才。首先,制定详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由教研室制定,最后工程训练中心与教研室共同检查、督促和考核。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认证,强化实践技能。督促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考试,加强实践研究,以积累经验。组织社会上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学生了解专业动态,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在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后,可安排一些项目交给他们完成,并全程跟踪完成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能独立完成本专业领域内的工程项目,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第三,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参与项目开发,并力争使学生参与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都能全程参与,在项目中得以学习,得以提高。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校内实验室的建设、管理。

制定教师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教师聘用机制,重点为培养青年教师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条件。通过让教师在国内外大学开展短期研究、访问或合作研究,接触学术前沿,提高创新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青年教师的作用。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地,验证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基础,积累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创新。实验室建设与产业的发展能够互动,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可以增加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性。实验中心应做好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详细规划,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在学校建设中的比例,保证实验室建设经费按规定比例增长。同时又要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改革实验教学手段,为培养具有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技术保障。

4.重视学生生产实习环节,提早进入自主设计阶段。

优化学生生产实习环节,建设和巩固生产实习基地。学院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生产实习活动拓宽知识面,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项赛事,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小组”和其他专业专项研究小组,相互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重视“产学研”的合作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研究项目当中,通过研究交流,挖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院应增加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让师生得以深入实际,自主参与到企业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通过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得到很好锻炼,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5.实际效果问卷调查。

为了评估学生对培养模式的看法,我们选取了2个改革试点的教学班,共120名学生,与没有参加教学改革的相关2个专业教学班一起以问卷方式开展调查。通过对比结果,改革试点班在各个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在培养模式是否切合学生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否强化实际动手能力、是否有利于掌握全方位的技能、是否可行和值得推广等主要调查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实践证明这套教学改革模式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认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