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夏季饮食安全知识

夏季饮食安全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夏季饮食安全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夏季饮食安全知识

篇1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为载体,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内容新颖、宣传效果实在、师生员工易于参与的安全工作宣教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素质,加强基层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活动时间和主题

活动时间:5月中下旬至6月底。

活动主题: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开展树立“三种意识”、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行动不断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推动安全知识进课堂,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和应急防范课程;每天放学前1分钟、周末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学前30分钟,用于安全警示教育。让广大师生树立“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的意识,学法守法、安全行为的意识,从我做起、互相关爱的意识”。在广大教职工中加强“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能力,自主保安、互相保安能力,紧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二)开展疏散逃生应急演练活动

1.活动时间:5月24日

2.活动内容:为检验学校、幼儿园应对突发事件时,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能力,提高广大师生(幼儿)的应急反应遇事不慌和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综合素质,结合我市5.24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安排,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根据各单位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保证预案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在演练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加强组织疏导,注意安全,有序撤离。特别是走廊、楼梯拐弯处要有专人负责,防止拥挤、踩踏,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要注重把应急演练与组织制度建设相结合,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作为疏散演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组织分工,落实网格化责任;要注重应急演练与实际逃生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举办以安全宣传咨询日为主的安全警示周活动

1.活动时间:6月4日至6月10日。

2.活动内容: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为目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宣传活动。各学校、幼儿园为单位,通过集中组织观看《人命关天》等警示教育片、举办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图片展览或向学生、幼儿及家长发送安全生产宣教光盘、图书、手册等图文资料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推动工作。6月10日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全区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和宣传咨询活动,利用

聘请法制副校长驻校,开展安全政策法规咨询活动;警示展览、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扩大活动效果。

(四)开展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1.活动时间:6月11日至6月17日。

2.活动内容: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区中小学校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6月11日至6月17日开展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本着“结合学校实际、贴近师生生活”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网络媒体、宣传栏、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各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饮食卫生,重视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五)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以健全和完善安全培训制度为前提,不断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培训水平。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认真做好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全月”工作部署,并在暑假前,利用班会、校园广播电视及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火和预防洪水、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教育,尤其是夏季到来,要教育好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冰冷、辛辣、油腻、变质的食物,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不要到水库、池塘、河坝、海边等危险地方游泳、玩水;不要随意玩火、玩电和登高弄险,不得前往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在电网、高压线等危险区域活动。

(六)深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依托校园安全教育前沿阵地,充分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在全区中小学校中举办以“抓班级,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形式多样化的安全知识竞赛、竟答等活动。

(七)组织校车驾驶员大比武活动

六月份,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全区各有校车驾驶员进行比武竞赛活动,对于优胜者给予适当表彰与奖励。

(八)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为确保校园师生及财产安全,按照威环发【2010】15号文件要求,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配齐安保人员、配足必要的安保应急设备与器械(校车车载灭火器、警用橡胶棒、急救箱、垫木、三角架、防滑链、铁锹各1件;警务室内配备灭火器至少2个、钢叉至少5支、警用橡胶棒至少5支、木棒至少5支、抓捕器至少1支、专业保安人手一支伸缩警棍、应急队员配长木棍人手一支);加大技防建设投入,校园重要部位和重要部门(大门口、围墙、校院、食堂、财务室、宿舍等)监控探头达到全覆盖,监控室要安排值班人员实时监看,认真填写网络值班记录;严格门卫制度,加大校园巡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持好每周至少一次的,由校长(园长)带领有关人员对本单位安全工作的检查,建立台账,签字确认。对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保障师生有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学校、幼儿园要成立“安全月”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校(园)实际,制定好活动方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精心细致,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多种多样,方法上主动灵活,措施上切实有效。要有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内容,务求实效。各学校、幼儿园要在总结往年开展“安全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今年“安全月”活动的主题,创新工作思路、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要以活动抓安全、以活动促安全、以活动保安全,建立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幼儿园在“安全月”活动期间都要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和主题宣传画,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电视、手抄报、网络等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扩大覆盖面,营造浓厚的“安全月”活动氛围。

聘请法制副校长驻校,开展安全政策法规咨询活动;警示展览、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扩大活动效果。

(四)开展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1.活动时间:6月11日至6月17日。

2.活动内容: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区中小学校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6月11日至6月17日开展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本着“结合学校实际、贴近师生生活”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网络媒体、宣传栏、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各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饮食卫生,重视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五)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以健全和完善安全培训制度为前提,不断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培训水平。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认真做好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全月”工作部署,并在暑假前,利用班会、校园广播电视及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火和预防洪水、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教育,尤其是夏季到来,要教育好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冰冷、辛辣、油腻、变质的食物,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不要到水库、池塘、河坝、海边等危险地方游泳、玩水;不要随意玩火、玩电和登高弄险,不得前往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在电网、高压线等危险区域活动。

(六)深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依托校园安全教育前沿阵地,充分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在全区中小学校中举办以“抓班级,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形式多样化的安全知识竞赛、竟答等活动。

(七)组织校车驾驶员大比武活动

篇2

孤独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定134名中年肥胖人士和144名乳腺癌幸存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血液检测,并通过问卷测试评估其社会心理状态。

研究人员表示,疱疹病毒潜伏在大多数人群中,一般并不致病,然而体内潜伏的疱疹病毒一旦处于激活状态,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也随之增加。因此,他们通过检测研究对象体内的血液抗体含量,衡量免疫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免疫系统反应过度使抗体过高,一般会导致炎症。研究人员发现,研究对象越孤单,体内潜在的疱疹病毒越活跃,造成炎症的蛋白质含量也越高。这表明,孤独感可能导致了人体免疫系统对抗体管理能力的降低,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研究人员说,作为一种慢性的应激原,孤独感这种社会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其引发的免疫系统反应越难以控制。

睡前饮酒降低睡眠质量

很多人都认为,睡前喝点小酒睡得更香。但英国研究人员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睡前饮酒可能会助人尽快入睡,但会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引发呼吸暂停。

英国伦敦睡眠中心的研究小组在分析100多项研究结果后得出结论,酒精能加快入睡的速度,使人进入深度睡眠,却使人无法享受最舒服的睡眠形式。酒精会抑制呼吸,使不打鼾的人开始打鼾,打鼾的人在睡眠时呼吸暂停。专家提醒,如果不得不饮酒,最好在睡前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前饮,以便使酒精尽快代谢,减少酒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三聚氰胺餐具可能会损伤婴幼儿肾脏

美国一项研究报告称,以三聚氰胺为原材料制造的餐具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该化学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有关研究人员选取了两组健康成年男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让他们用三聚氰胺碗和陶瓷碗食用流食。在进食后12小时内,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化验。结果显示,使用三聚氰胺餐具的那组研究对象,其尿液中三聚氰胺平均含量约为另一组的6.4倍。

该项研究未评估三聚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餐具中渗出的三聚氰胺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伤害尚无法证实。相关专家指出,婴幼儿肾脏功能尚弱,因此长期低剂量摄入三聚氰胺极易损伤他们的肾功能。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在涂料、塑料、医药、纺织等多个领域。由于产品抗冷耐热能力良好、抗摔耐用、不易褪色,三聚氰胺成为仿瓷餐具的主要原材料。

研究人员表示,医学界对三聚氰胺可能导致的长期生物学效应还需持续研究。

感冒咳嗽症状痊愈需半个多月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患普通感冒出现的咳嗽症状通常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痊愈。研究人员建议,普通感冒患者应该对自愈有信心,最好不要乱服抗生素。因为有证据表明,咳嗽时服用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病程的时间。

这项研究表明,咳嗽持续的时间比人们想象的要长。很多人因为对咳嗽的预计时间不足,而急于求医,导致医生让患者服用很多不必要的抗生素,结果反而增强了细菌的抗药性,对健康更加不利。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有一半的急性咳嗽患者被医生建议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并不能起到很大作用。

垃圾食品易致哮喘

英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三次以上垃圾食品的儿童会出现更多哮喘、流鼻涕和皮肤瘙痒等严重过敏症状。

英国圣乔治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在13~14岁的儿童中,每周吃汉堡、油炸薯条和比萨饼至少三次的,严重哮喘危险增加29%,在6~7岁的儿童中,严重哮喘发病率则增加27%。另外,吃太多快餐还会增加患湿疹和鼻炎的危险,比如流鼻涕或鼻塞、瘙痒及多泪等。

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垃圾食品中的盐和脂肪容易诱发哮喘。而每周吃三次以上新鲜果蔬则能降低哮喘风险。

饭后一小时运动降低心脏病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吃了高脂肪食品,只要饭后进行运动,对身体的损害就不会太大。日本研究者发现,摄入高脂食物后一小时,进行散步和其他轻阻力训练,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脂肪水平。这类物质通常会在吃了高脂肪食物后聚集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发现,饭后运动比餐前运动更能降低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

卫生部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近日,卫生部了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将于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

篇3

一、关于防溺水安全的教育。注意游泳安全:禁止学生私自到河流、池塘、小溪等水域游泳、嬉戏,在此迫切希望您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孩子放学、放假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六不”:即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做好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的教育。夏季属雷雨多发季节,孩子外出游玩注意安全: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雷雨天气、山洪暴发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避险和有效应对措施。建议在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遇到极端天气尽量不出门或少出门。

三、做好食品安全的防护措施。夏季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季节,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饮食,教育孩子不购买“三无”产品,尽量少食用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食物和饮料。

四、教育孩子如何防恐防暴防欺凌。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玩、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防止拐骗等事件的发生。请尽量按时接送孩子,教会孩子上下学尽量结伴同行,身边发现行迹可疑之人,应尽量避开或前往人多繁华的地方寻求帮助。请教育孩子:无论是在校园内外,遭遇恐吓、欺凌、不公平待遇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或老师,必要时应向警察求助。

五、注意交通安全,家长做好榜样。日常上下学高峰期、节假期间,街上马路上行人、车辆特别多,教育孩子们外出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坐无证、无牌车辆,上下车要遵守秩序,不横穿马路,尽量走斑马线或过街天桥,您的交通出行习惯直接影响您孩子的出行安全!注意:不满12岁的孩子不允许骑自行车上路;不要让孩子私自骑行共享自行车。

六、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教育孩子远离如高压电厢、电线、高温锅炉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做好家电安全使用的教育以及灭火器的使用教育,教孩子学会看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示意图,建议在家中做一次家庭的消防演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