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倡导绿色生活的原因

倡导绿色生活的原因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27 10:18: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倡导绿色生活的原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倡导绿色生活的原因

篇1

当前,生活方式绿色化与生产方式绿色化相比,无论是公众意识还是社会行动,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关于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各种规则与要求,在社会与公众中推进缓慢,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逆向调节。比如绿色居住行动要求推行住房简约装修;绿色饮食行动要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用手帕替代餐巾纸;绿色衣着行动要求少买一些衣服并拒绝穿戴野生动物毛皮服饰;绿色购物行动要求不买家里不需要的奢侈品,不频繁更换手机、电脑、家电等。上述提法要求人们将住房、饮食、衣着等日常消费中已经形成的一些现代高级消费方式,回归到传统低级消费方式。试想,当人们身处日益提档升级的消费热潮中,有几人愿意坚守“简约”规则?

二是替代成本。绿色出行行动要求短途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长途旅行尽量坐火车而少乘飞机。当今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节省时间成为多数人的首选。无论是本地出行还是外地出行,只有选择高速的交通工具,才能节省更多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绿色出行明显存在较高的替代成本,工作时间被交通时间所替代,甚至可能因此而失去商机。

三是习惯依赖。要想把国人习惯与流行的合餐制改为绿色饮食倡导的分餐制(在宾馆饭店),实有困难。中国菜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实行分餐制,即便保留了其中的色香味,但却失去了“精”“美”“情”,中餐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韵味将不复存在。总之,上千年形成的文化习俗已经成为一种依赖,想改起来确有一定的难度。

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突出重点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离不开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发展不能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单一路径,否则路会越走越窄,必须做到生产方式绿色化与生活方式绿色化双管齐下,协同提高国民经济绿色化程度。

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重在制度法规。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活方式绿色化同样要以制度保障为指导、制度建设为抓手,破除当前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与思想习惯阻力。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制度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措施,依法加强社会管理,规范和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可以尝试对在餐馆酒楼浪费食物达到一定数量者进行严格处罚;对于炫耀性消费和过度性消费,征收惩罚性的高额税赋。制度化《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帮助消费者获取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信息;法制化公布《绿色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简约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模式。

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强在宣传示范。广泛开展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绿色生活宣传和展示平台,使城乡居民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消费观念。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城乡居民要掌握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基本知识,培育绿色消费观念,自觉抵制炫耀性消费与过度性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宣传推广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树立并表彰节约消费的榜样,让公众有样板可学习、可模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新闻媒体,正面肯定理性消费的同时,反面曝光奢侈浪费现象,用正确的观念引导正确的行为。根据青少年行动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要特别引导青少年群体践行绿色生活。注重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通过创建绿色小学、中学和大学典型,让中小学生、大学生在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中起到带动引领作用。

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成在行动计划。制定“绿色生活六大行动计划”,即绿色居住行动、绿色出行行动、绿色饮食行动、绿色衣着行动、绿色购物行动和绿色办公行动。在绿色居住行动方面,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广泛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动完善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电等产品的推广机制,鼓励公众购买绿色家具和环保建材产品;惜水节水,循环用水,坚持将垃圾分类与回收。在绿色出行行动方面,尽量采用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代替开车,需驾车时要文明礼让以保证交通顺畅,长途旅行尽量乘坐火车(高铁越来越发达)。在绿色饮食行动方面,首先在省市两级宾馆饭店实现分餐制;倡导“光盘行动”,家庭食物少买少储,选择有机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炸食品,并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衣着行动要号召人们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拒绝穿戴珍稀野生动物毛皮服饰等。在绿色购物行动方面,按需购物,勤俭节约、拒绝奢侈,不买家里不需要的奢侈品,自带环保购物袋取代一次性塑料袋。绿色办公行动中要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材料以及重复利用纸张等。为把六大行动变为每个城乡居民的自觉行动,可将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计划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创建内容。

篇2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carbon economy "become the world's hot spots. Energy conservation is imperative, low-carbon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must not only advocate low-carbon lif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actice low-carbon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ife, discusses the need for a low-carbon life, as well as how to practice low-carbon life, to make our lives better. Key words: low-carbon life; pollu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K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世界能源的消耗、自然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开始关注节能减排的绿色生活习惯,随之“低碳”一词也逐渐成为我们耳边经常听到的词汇。低碳社会,低碳家庭,低碳生活,现今的社会处处都在宣传低碳,那么何为低碳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

1. 低碳生活的概念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原则就是减少消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小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随手关闭电源插座、节约用水等等,大到社会方面的中水循环利用、使用绿色能源、植树造林等等。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2.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美国媒体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给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3.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1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3.2 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尽量不用一次性牙刷,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严重,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一次性用品多为塑料制品,由于难以降解而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一次性消费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每年因生产一次性木筷,我国一年将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而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其中600万箱出口到国外。在一次性带来的方便、快捷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资源消耗。

3.3 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们在生活中使用一些低碳小窍门可以节能环保。

生产自来水和处理污水都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节水就是节能。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大的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台洗衣机就可以节约用电,也就节约了发电的煤,同样也就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来洗一次衣服,减排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68.4万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洗衣机虽然好用,但是三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来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结语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田晨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期刊论文】-世界环境2008(2);31

篇3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一)低碳生活的定义

“低碳经济”在当前是个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其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而相应的,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就是“低碳生活”的概念了。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二)低碳生活的意义

低碳生活时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生活和企业运作过程中适度减低碳量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文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1、创导低碳生活对社会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推行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空气的质量,延缓温室效应的发生。同时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也可以使人们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科学普及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环保的实现还有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且逐步的替代一些落后的高能耗产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的绿色健康。

2、低碳生活对个人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对于以后工作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学会低碳生活有利于传到健康高效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目前新的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新的理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对我们来说既是时尚的,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0份问卷,通过课余时间在校园内随机发放以,经整理统计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实际行动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

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被问及你是否了解低碳概念时,3%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了解低碳和基本了解的只分别占到30%和25%,有45%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低碳概念,对于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有近一半的同学不了解,还有30%的同学对其没有基本认识,说明大家对低碳环保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我们大学生还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可见我们当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低碳生活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在低碳环保方面更是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指导。调查显示我们大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浪费成自然的消费观念和我们对低碳知识认识不足够有很大的关系。

2、大学生还未做到真正将“低碳”体现在行动中

我们在问卷中提到了几个具有代表大学生生活中是否注意低碳的具体生活细节问题。

(1)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时,是否采用精包装?”的问题时,只有18%的人,认为包装没必要精装,以环保为主,大部分人视情况而定,另外有17%的人则认为一般都买精装,显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代学生对于环保低碳没有主观认识,缺乏低碳环保的主动性。

(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食堂吃饭是否会剩饭”时,从不会剩饭的只有占到总数的14%的比例,24%,的人经常会剩饭,62%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剩饭剩菜。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这种不好的习惯。虽然食堂上的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桌上墙上到处都是,但是同学们剩饭剩菜现象仍然不见减少的趋势。

(3)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夏季空调合理温度”时,虽然有60%的同学认为应该将空调设置在26度以上,任然有接近40%的同学将空调温度开到了20度到25度之间,甚至开到了20度以下或者更低,可见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只注重自身的清凉而无视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严重损害。

由以上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意识到低碳生活的意义,有心参加低碳生活并接受低碳宣传教育。但是主要仍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生存在现代社会虚荣、物质的风气中,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没有让我们真正付诸行动,而是受社会影响,有选择的适当的进行低碳生活方式。

3、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动机不纯

由此我们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和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时,存在很大的挑选性,不是全面接受和以低碳生活为主要出发点考虑和行动的,而是出于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新潮和时尚等别的目的,只有2%的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从环保角度考虑,几乎一半的同学从时尚新潮考虑购买。例如,在具有时尚新潮气息的节能电器选项中几乎100%同学认为自己会接受并使用该电器。而在一次性消费品的选项中则应为贪图方便只有30%的同学认为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为了方便会选择使用。此外,iphone的热销和富士康代工厂污染员工中毒事件频频,却仍然在世界上大卖特卖就是很典型的大学生忽视环保,只注重部分环保产品的新潮性质而忽视环保本身的伪环保案例。由此可见在低碳生活的普及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和障碍。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可见,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来看。

首先,主观上,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够。当前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问题,还停留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即使在新闻中看到听到“低碳”的概念,也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因此就更不会去想作为个人,应该如何去实践低碳生活。此外,由于缺乏对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不够。在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被低碳”的层次上。

其次,外在环境的刺激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和社会对“低碳”概念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学校,学校在低碳消费知识的普及上存在着不足,学校不仅没有相关系统的课程,而且很少有相关宣传普及活动,只有少量的学生或学生社团自发的活动,显然缺乏系统性。此外,当前社会中对于“低碳生活”的行动也不足坚定。以塑料购物袋为例,只要顾客花费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次性购物袋。这样塑料购物袋还会大量使用,因为它的使用成本太低了。所以说这种采用收费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观念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

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的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先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通过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意识付诸于行动,从而为“低碳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代社会,消费已成为推动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连年上升,客观上也拉动了内需。当代大学生是市场中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牵动着许多产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影响社会未来的消费潮流。大学生在社会环境和消费广告无孔不入的刺激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对象、消费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理念

经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会参加低碳生活的校园活动,只有8%的同学表示不回去。看来对于,接受环保宣传知识,大部分同学都是持支持态度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宣传,应该在学校内开展比较有效和容易实施。能够提高学校同学的低碳生活意识。可以通过现场答疑解惑、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同学了解了“低碳生活指南”和“垃圾分类指南”等环保行为,建议每周需同学搜集有关环境污染危害和环保意识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综合生活实际,列举低碳行为,“变废为宝”的活动。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宣传让同学们学会简单的辨别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学校也可以开设低碳教育课程。

四、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措施

(一)寝室生活

提到学校住宿,不得不说我们男女生寝室夜间灯火通明,通宵不息这一怪现象。由于大学生们正值壮年,年轻力壮,活力十足,所以在大学生寝室无论男生女生,通宵现象大行其道。加上高年级学生可以自带电脑以后,通宵这一现象就更加频繁了。这样的生活状况,不但不利于节约低碳生活的方式,也不利于大学生第二天的上课效率。经常有学生在宿舍通宵,到了上课的时候就埋头大睡,不仅仅无法听课,而且会影响课堂氛围。对此现状我们建议可以联系学校后勤处在宿舍里开展“熄灯一小时”等活动,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都固定一个日期举办该活动。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二)在校饮食

在饮食方面建议我们大学生三餐最好在校食堂食用,减少订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的频率,而且可能会有害身体。学校周边固然有很多小吃,各种风味,但是不排除其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建议学校禁止外卖送进寝室楼,既可以保护学生财产安全,又促进学生下楼吃饭,从而从侧面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三)外出交通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和社会环境优势,对于坐落在市区(杭州市)的学校,自行车租赁十分方便,只要一张市民卡就可以在市区各个自行车存放点借存自行车。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存放点对于租借自行车十分方便。建议大学生办理市民卡或公交卡,出门都使用自行车代步,既不会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又可以行赏沿途的风光。同时进行骑单车宣传低碳活动,呼吁大学生走出寝室,去户外活动,组织大家骑车环绕西湖骑行。既锻炼身体,有益健康,又促进宣传环保知识,十分有意义。对于坐落在郊区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公交车,尽量少坐的士,让公交车“公共交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结论

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低碳经济将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倡导和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和前提条件。随着低碳生活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大学生这一社会主流人群对低碳生活方式随暴露出不小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并提出改变方案和建议。倡导大学生低碳生活对整个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各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去深刻剖析其原因,不断探索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使当代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薛妙勤.低碳生活的伦理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46.

[2]李培志.低碳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J].理论界,2011(8):37-38.

[3]王莉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60-62.

[4]李文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生活方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69-61.

[5]刘淑美.推进低碳生活革新人类幸福观[J].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经济视角,2011(7):10-11.

[6]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74.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