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3 11:11: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园艺品市场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药品调剂作为医院药房工作的中心之一,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病人用药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影响药品调剂的各方面问题却很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多年实际工作出发,总结了如下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对做好药品调剂工作有很大帮助。
1 药品调剂中常见的问题
1.1 医师处方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许多医院都已使用了电子处方,过去手写处方容易出现的毛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医师在开电子处方时因选项不当又疏于核对而造成录入错误,其中包括:药品数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用药方法错误,处方不完整,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等,这类问题处方的发生率最高。还有一些是由于医师对某些新药掌握不够造成的不合理处方,其中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选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这些处方都给药品调剂工作带来了困难,审方时如有疏漏,不仅会使患者在用药时产生困惑,甚至还可能对病人造成一定危害。
1.2 药师在调剂处方时常见的问题
①药品外包装雷同的问题。不少药品外包装极其相似,特别是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从颜色、样式到形状几乎完全相同。如:丽珠集团生产的丽珠锐欣与新锐普欣,大连辉瑞生产的10 mg立普妥和20 mg立普妥等。②药品拆分后带来的问题。对于有特殊贮藏要求的药品(多为注射剂),常见包装为5~10支1盒,临床拆零使用后,则很难保证药品质量。还有一些片剂,一经拆分便会失去原包装中的药名、批号、有效期,甚至影响到具体的药品认定。③药品摆放不当造成的问题。药品堆放过挤或重叠堆放,发药后药品没有及时、准确归位,都会造成药品摆放错位,给下一次药品调剂埋下隐患。④未经核对发放药品或核对不认真。有些药品调剂人员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发药时经常疏于核对,结果张冠李戴造成差错。还有些药品即使是在有效期内也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药时要逐盒逐支地检查、核对,才能有效防止问题药品的发出,防患于未然。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电子处方管理
统计显示,由医师录入错误造成的问题处方的发生率最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电子处方系统,使一些缺项处方不能生成,并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将审核出的问题处方定期通报,及时向临床新药资讯,督促和帮助医师做好处方的录入工作[1]。
2.2 严格药品入库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中的有关规定采购药品,并在确保入库药品质量的同时,及时将每批药品的基本资料(药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进价、药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经销企业、药品批准文号等)录入电脑备查。
2.3 严格药品贮藏保管制度
创造良好的药品存放环境,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贮藏条件保管药品,该避光的药品保证避光存放,该冷藏的药品保证有足够的冰箱冷藏。设置干湿温度计,随时监控室内及冰箱的干湿度和温度变化,确保药品存放环境的安全。定期盘点药品,对有效期小于3 个月的药品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
2.4 严格发出药品退回制度
药品一经发出,无特殊情况不得退回,但如果确是病人药物过敏、病情变化需调整医嘱,医师录入错误等原因,则需医师开具退药处方(附退药原因说明,药物过敏病人需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在保证所退药品外观完好并经核对确认为本药房发出的药品及无特殊贮藏要求的情况下,方可退药,从而确保本药房所供药品质量。
2.5 严格药品摆放制度
强化药品科学管理的意识。根据药品剂型、用途的不同,
将药品分区摆放,各区内药品的分类、定位、标识必须遵循一定规律,以便于调剂和清点。药品上架时必须检查药品的批号、有效期、包装和外观等信息,并严格按照药品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摆放药品,药品摆放定位后不得随意变动[2]。
2.6 严格药品分装制度
对需按协定处方事先分装好的药品,应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及时记录所分装药品的相关信息(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及分装日期、分装人、复核人(分装袋上同时注明)。临时拆零的药品要保留原包装,存放剩余药品,以确保药品质量。
2.7 严格药品调剂的审核发放制度
我院现实行后台配方,前台发药的双人核对制度,严禁调剂人员未经核对发放药品。后台药师负责审查处方及检查药品外观质量,准确调配药品;前台药师负责重新审核处方及已调配的药品,并在处方上双人签字,确保发药的准确率[3]。
2.8 开展用药咨询活动
目前,人们对药物和药物治疗知识的了解愈来愈深入,他们对提供药物知识服务,合理应用药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不断加强药剂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及时解答临床医师、病人及其家属的用药疑问,指导安全用药。
3 结束语
针对药品调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了防范措施,成效显著。既保证了所供药品的质量,也基本杜绝了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提升了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明,黄际薇,李艳芳,等.医院门诊药房调配计算机管理[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5):390-391.
目前,国内各类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已达200多家,交易品种包括农副产品、大宗工业原料、石化产品等100多个品种,它能够提供流通环节的仓储物流、信息资讯、货押融资等配套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大宗原料商品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但是,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因监管、自身建设等环节不完善而存在诸多风险与隐患。
(一)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的履约风险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采用集中撮合交易的方式,具有管理交易履约的功能,风险主要集中在市场内。由于交易制度不规范或执行不严格,无法抵御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市场规则制度不健全和内部管理薄弱的隐患,容易导致此类市场的风险大大加剧。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本地交易市场,而忽视了市场建设本身的规律性和政府监管责任。这些都使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在履约过程中潜伏着较大的风险。
(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的资金管理风险
由于目前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所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盲目复制现象比较严重。因业务拓展需要而产生激烈的竞争,且一般大都采取将权下放,由公司负责交易所在区域的业务。但由于缺乏严格资质标准规定,导致商及其员工业务素质不高,因而对于交易中的资金管理存在较大的疏漏。此外,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一般采取按照交易规模收取一定比例保证金的制度,但实际上客户资金的第三方监管制度并不严格规范,极易出现被市场主办方侵占、挪用甚至卷款潜逃的风险。华夏商品交易所卷款潜逃事件等便是最好的明证。
(三)实物商品存储的安全性风险
在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卖出商品,必须将实物商品存储在市场委托的仓库内。如果对仓库监管不力,也存在货物被仓库挪用、出售或损毁的风险。现实中也的确存在市场主办者与交割仓库沆瀣一气,开具虚假仓单、挪用、出售的事件。这些都使实物商品存储的安全性受到了挑战。
(四)违规操作和过度炒作的道德风险
目前交易所挪用客户的资金进行其他投资的情况有所减少,但又出现了新的情形――“自我交易”和“关联交易”,即交易所自身和市场的部分股东参与交易,用自己的资金来套客户的资金,从而将客户的资金“赚为己有”。同时由于缺乏硬性的规范性约束和有效的监管,市场拥有诸如提前收市、暂停交易、提高保证金比例等较大的权利,极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致使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还存在着盲目复制和攀比发展、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风险,增加了此类市场交易的不稳定因素。
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风险的成因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是市场缺乏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缺位”
相对于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发展速度而言,其法制建设进程明显滞后。目前,国家还没有一部有关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现有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基本都是按照2003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设立的。但它只是一个行业性的参考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所以在交易商或者市场出现违约行为时,就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而市场交易规章制度由于是市场自己制定的,同样也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这就给某些蓄意违规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加大了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风险系数。
(二)市场界定“错位”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对期货市场是有益的补充和促进,但本质上仍属于现货市场,只是由于其采用的交易机制与期货交易有诸多相同之处,因而又被人称之为“变相期货”、“准期货”。加之很多市场管理者利用法律的漏洞,在经营过程中将建设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定位为建设期货交易市场,他们为增加交易量,充分利用期货的交易机制,大力发展投机交易,从而达到增加佣金收入的目的,而完全忽略了其基本功能。有些市场根本就没有现货交割仓库和现货交收的情况。可以说与现货完全脱钩,将市场完全变成了投机场所,从而给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三)规章制度“失位”
目前,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规章制度主要由市场管理者自己制定,主要包括交易规则、风险控制制度、现货交收制度、资金结算以及结算管理制度等。但由于他们受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或者中远期交易知识不足,或者市场管理经验不足,所以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很容易出现漏洞,因而导致的风险往往会造成市场混乱,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此外,一些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管理者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随意变更交易规则甚至阳奉阴违,使市场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也加剧了此类市场的交易风险。
三、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风险防范的工商监管对策
由于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没有统一、有效的监管法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致使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近年来华夏现货商品交易所事件、嘉兴茧丝绸事件、高德黄金事件等多起风险事件和法律诉讼,已经为此类市场敲响了警钟。要打消人们的顾虑、更好的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从工商职能上来说,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填补法律监管空白
目前,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设立及其交易规则的制定都是参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这一行业标准,而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工商部门对中远期交易市场的监管也只能依据《公司法》、《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中的兜底性条款进行管理,这样在处理市场交易纠纷时很难令人信服,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专门规范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弥补交易行为、内部风险控制和交易资金的法律监管缺位,使此类市场的设立、运行和管理等均有法可依。这样,通过专门法律规范的制定并切实有效的实施,才能为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才有利于防范市场交易风险。
(二)运用柔性的监管方式,守好市场准入门槛
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四化建设”和“四个统一”的目标,对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监管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从可持续监管服务的角度看,应该对其合理引导,运用柔性的监管方式,使其规范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工商行政指导等方式引人到此类市场的监管中去。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可以充分运用行政建议、行政告诫、行政约谈等形式,引导其向规范性方向发展。当然,也不排除运用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各地主管部门要严把审批关,对投资方进行资格审查。以守好市场准入门槛。工商部门还可以利用掌握的经济户口,从主体资格、配送系统、物流渠道、商家投诉等多方面寻找切入点,践行工商职能,维护市场健康发展,保证该类市场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中图分类号:R713.52; R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3-0026-05
Analysis of top 20 drugs
in the six municipal sample hospitals of Changjiang valley in 2011
GUI Cheng1, XU Hongbing1, HUANG Kun2
( 1.Departe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0, China; 2.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hanghai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Shanghai 200233,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lose the change of top 20 drugs at sales in the six municipal hospitals (Shanghai, Hangzhou, Nanjing, Wuhan, Chengdu and Chongqing) of Changjiang valley.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 data of the six municipal hospital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Drug Information Network of Changjiang valley. Results: The prescribed drugs in those hospitals grew up slowly. The structure of the major drugs was stable. Among the top 20 drugs at sales, thymosin or ganglioside were the champion. The assumption and categorie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decreased. The demand for biological products such as human albumins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top 20 drugs at sales in the six municipal hospitals of Changjiang valley are now the best-selling drugs.
KEY WORDS Changjiang valley; sample hospital; top 20 drugs at sales; antimicrobial agents; prescription analysis
长江流域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和重庆6市样本医院用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我国东西部地区用药的不同情况。本文根据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就2011年长江流域上海等6市医院用药金额前20位品种作一分析,供科研、生产、营销和用药部门参考。
1 长江流域6市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统计
长江流域6市260家样本医院,其中上海119家、杭州26家、南京33家、武汉32家、成都16家和重庆34家,2011年这些医院以用药金额计排名20位品种统计如下。
1.1 上海市
2011年上海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与上一年比较变化较小,品种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胸腺肽、奥美拉唑和头孢替安。其中,明显上升的有胸腺肽、奥美拉唑、银杏叶制剂、潘托拉唑、氯吡格雷、前列腺素E1和胰岛素等;明显下降的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左氧氟沙星、头孢美唑和氯化钠输液等(表1)。此外,2010年排序第14位的葡萄糖输液和第17位的阿奇霉素,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
1.2 杭州市
2011年杭州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中,前3位的是胸腺肽、人血白蛋白和奥美拉唑,胸腺肽多年来持续保持第一;排序变化较大的主要在抗感染药物,明显上升的有伏立康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等,其中最突出的是伏立康唑;而排序明显下降的有左氧氟沙星(表2)。伏立康唑用于治疗侵入性曲霉病,以及对氟康唑耐药的严重真菌感染,价格贵,应注意加强监管,合理使用。2010年排序第8位的头孢米诺、第11位的奥拉西坦、第12位的头孢替安哌、第17位的依替米星、第19位的头孢美唑和第20位的哌拉西林/舒巴坦,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
1.3 南京市
2011年南京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与上一年比较,变化较大,品种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神经节苷脂、奥美拉唑和氯化钠输液。其中,培美曲塞和头孢地嗪排序分别快速上升至第5位和第8位;明显上升的还有人血白蛋白、头孢西丁、氯吡格雷、复合辅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排序明显下降有左氧氟沙星、多西他赛、头孢唑肟等(表3)。此外,2010年排序第2位的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第4位的头孢替安、第13位的哌拉西林/舒巴坦、第16位的依达拉奉、第17位的头孢米诺和第20位的银杏叶制剂,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
1.4 武汉市
2011年武汉样本医院用药金额领先前20位品种与上一年比较变化很大,品种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神经节苷脂、头孢孟多和胸腺肽。明显上升的有神经节苷脂、胸腺肽、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奥拉西坦、人血白蛋白、谷胱甘肽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表4)。此外, 2010年排序在20位以内的头孢甲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唑、奥硝唑和左氧氟沙星,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
1.5 成都市
2011年成都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与上一年比较变化较大,品种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胸腺肽、奥美拉唑和氯化钠输液。明显上升的有伏立康唑、胸腺肽、人血白蛋白、前列腺素E1、潘托拉唑、氯吡格雷和七氟烷等,其中突出的是伏立康唑上升至第9位、胸腺肽上升至第1位、人血白蛋白上升至第6位;而排序明显下降的有头孢美唑、头孢硫脒、哌拉西林/舒巴坦和氨曲南等(表5)。此外,2010年排序在20位以内的莫西沙星、美洛培南、拉氧头孢、葡萄糖输液和头孢米诺,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
1.6 重庆市
2011年重庆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与上一年比较变化很大。品种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神经节甙酯、胸腺肽和氯化钠输液。明显上升的有神经节苷脂、复合辅酶、人血白蛋白、前列腺素E1、奥拉西坦、兰索拉唑和氟氯西林等,其中有抗耐药葡萄球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活性、主要用于葡萄球菌所致各种感染的氟氯西林异军突起,跃升至第10位,此现象使人觉得不正常;而复合辅酶、人血白蛋白、前列腺素E1、奥拉西坦、兰索拉唑分别上升至第4位、第6位、第8位、第7位和第9位。排序明显下降的是潘托拉唑、奥美拉唑和葡萄糖输液等(表6)。此外,2010年排序第4位的头孢米诺、第8位的氨曲南、第9位的哌拉西林/舒巴坦、第10位的美洛西林/舒巴坦、第12位的头孢吡肟和第19位的甲硫氨酸/VB1,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
2 讨论
2.1 用药金额排名居首位的品种是胸腺肽或神经节苷脂
上海、杭州和成都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居首位的品种是胸腺肽,南京、武汉和重庆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居首位的品种是神经节苷脂,而且这两种药品在2011年增幅明显。
胸腺肽为免疫增强剂[1],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因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胸腺肽制剂包括胸腺肽、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由于胸腺肽是从动物胸腺中提取,含有各种胸腺激素,不良反应多,临床上巳逐步被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取代,广泛用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特别是大剂量使用可作为肿瘤病人的辅助治疗剂,可见部分患者T细胞数增多,一些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胸腺肽并非一线治疗药,胸腺五肽、胸腺肽α1价格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必须注意合理应用。
神经节苷脂(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神经组织有较大的亲和力,能透过血脑屏障,与神经细胞膜结合,促进神经修复作用。适用于脑脊髓创伤、脑血管意外,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也可用于帕金森病[2]。但目前虽有一些文献报道神经节苷脂冶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单个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小,其疗效仍不肯定[3]。本品在南京、武汉和重庆样本医院用药快速增长,均在70%以上,可能有不合理使用之嫌。各级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对症下药,仔细观察疗效,规范操作,防止过度治疗。
2.2 抗感染药物变化最大
2011年上海等6市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品种中抗感染药物变化最大。排名前20位品种数量,上海5个、杭州7个、南京6个、武汉7个、成都7个、重庆3个,六市共35个,而2010年,上海6个,杭州9个,南京6个,武汉12个,成都11个,重庆7个,6市共51个,比2010年减少16个;6市样本医院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应用品种变化较大,用药金额下降,排序大多比上年后退,很多品种2011年都被排在第20位以后;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品种使用比例明显下降,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用量上升。这些是上海等6市各级领导加强监管,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以及2011年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结果,使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初见成效。
各地抗感染药物品种和数量不一,反映东西部地区用药的差异较大,与2009年、2010年品种变化比较,2011年东部城市抗感染用药品种变化较西部城市小。
2.3 生物制品和生化药品需求量增加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品和生化药品的品种增加,由于其特殊作用,备受临床关注。上海等6市样本医院用药除了上述胸腺肽,神经节苷脂外,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等需求量每年快速增长,供不应求[5];前列腺素E1、胰岛素等用量逐年上升。随着新品种如人肿瘤坏死因子、活血素、鼠神经生长因子、促白细胞生长素等相继问世和日渐应用,生物制品和生化药品在临床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临床上有些品种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可能涉及到这些药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工艺设备条件、原料来源和生产成本等问题。当前,一方面需要政府重视,制定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科技工作者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探索,努力攻关。此外,临床使用一定要明确适应证,防止滥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711.
[2] 朱建英. 2008年我国医院用药十大药物分析[J]. 世界临床药物, 2010, 31(1): 55-60.
[3] 邓有琦, 杨小华.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国内随机对照文献的系统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11): 2076-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