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围术期护理管理

围术期护理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2-02 17:12: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围术期护理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围术期护理管理

篇1

在临床上,护理风险管理属于一种管理程序,目的是识别、讨论、处理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以降低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其中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73.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73.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其具体步骤如下:(1)识别、评估风险。研究相关文献报道,分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在围术期发生护理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等。根据患者并发症、健康水平、疾病认识、治疗配合、心理状态等情况,探讨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护理操作,其风险管理主要包含监控力度、药物安全、工作流程、护理设施、风险意识、业务技能与人员配置。待护理风险已得到确认,估计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概率、后果,针对风险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1]。(2)风险处理。在识别、评估风险之后,则应采取处理措施,主要包含风险处置、预防。预防风险属于预防性措施,对于膝关节置换,汇总其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警惕性。在术前,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手术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洗澡、无菌、皮试、备皮等操作,避免皮肤出现破损,导致局部感染。对于合并其他疾病者,应充分支持患者的营养。在手术过程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成手术后,密切监测创口情况、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小腿、血栓、压疮、神经压迫等。监测引流液体、引流管变化状况;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饮食主要以低脂易消化为主,避免出现感染。加强锻炼,使患肢处于持续性被动运动状态,逐渐增加关节的联系角度,根据老年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摔措施[2]。(3)处置风险。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护理风险和收入相联系,督促护理人员做好记录管理,规范书写标准等。

1.3 疗效评价 自行制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表,内容包含6个方面: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仪表着装、功能训练、工作主动性与护理技能。一共20项,以0~5分方式计分。选择HSS评分,评价患者的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疼痛等情况。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以下情况适宜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1)膝关节各种非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炎等; (2)创伤性关节炎; (3)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4)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软骨坏死性疾病。实施该手术的优点:(1)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情恶化、变形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实施手术;(2)手术治疗期较短,1个月左右;(3)关节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3]。

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手术后极易导致各类并发症,例如血管、神经受损、骨折、静脉栓塞、关节不稳定等。最常见的为膝关节脱位。因此,必须加强术后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围手术期,可使风险预防、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待发现风险时,可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4]。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蒋海兰,刘冰,刘花林,等.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01—3604.

篇2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可彻底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创伤、膝关节屈曲训练等,易产生明显的疼痛感,并持续时间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躁、担忧、抑郁等情绪,无法耐受疼痛,放弃早期关节训练,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疼痛进行护理,可促使患者顺利进行功能训练,减轻疼痛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我院针对6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分析,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膝关节病变患者均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3.21±6.87)岁;病程3.8~22.9年,平均病程(10.34±3.42)年;双侧同期置换10例,单膝置换52例。入选标准[1]:符合膝关节病变标准,行一期置换手术,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糖控制欠佳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6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临床可比价值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待患者自诉疼痛时,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和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具体内容为:①入院评估。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详细记录,做好交班工作。膝骨关节炎患者病程长,长期受到疼痛折磨,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对疼痛、止痛药物的认识,并讲解忍受疼痛的危险、疼痛评估措施、镇痛的概念等,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疼痛,询问是否对睡眠产生影响,可将床尾摇高,确保血液回流,并给予热敷镇痛。术后遵医嘱服用镇痛药物,提高痛阈。加强患者和家属的疼痛教育。③术后护理管理。定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包括疼痛发生时间、强度、持续时间、部位、对睡眠的影响、镇痛措施效果等。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表述疼痛感受,并学会自评疼痛。疼痛干预不包括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药物镇痛需遵循个体化、三阶梯给药原则,非药物干预包括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健康教育、转移注意力等。护理人员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功能锻炼的知识,同时主动安慰和关怀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而减轻疼痛。及时评估镇痛措施实施效果,若VAS评分

1.3 评价指标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等。同时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总分为100分,≥90分、70~89分、

1.4统计学处理 将此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数据比较经?字2检验;通过(x±s)表达计量资料,独立样本经t检验,如果结果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护理管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下床时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2.2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

3讨论

膝关节是机体最大的关节,膝关节活动是较为复杂的多关节运动,一旦出现关节病变,会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膝关节病变以手术为主,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见术式,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骨科手术创伤大,神经组织炎症水肿,疼痛发生率较高,同时对机体多方面带来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康复,增大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甚至引起医患纠纷,难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低风险的术式,但其远期疗效和康复与以下因素相关[3]:①患者主动、意识的进行早期功能训练;②部分患者术后关节出现严重粘连,需再次手术,直接影响关节修复;③术后关节部位疼痛厉害,需给予止痛药,但易引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法较多,为确保术后有效镇痛,并保障早期康复训练顺利进行,需探寻一种合理有效的疼痛护理方案。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改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患者在追求疾病疗效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舒适度的关注。我院针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膝关节屈曲≥90°时间显著缩短,说明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并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凌燕,高立红,王伟丽,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56-358.

篇3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案,经人工髋关节术根除膝关节病痛,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1],提高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由于手术创伤及早期膝关节功能训练,患者需忍受很大强度的疼痛,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很难开展早期膝关节功能训练[2],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提示临床上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有效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尤为重要。为观察并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全期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采用两种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根据所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62±4.36)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51±1.06)年;置换类型:单膝置换21例,双侧同期置换1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91±4.4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67±1.13)年;置换类型:单膝置换20例,双侧同期置换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置换类型等资料上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积极配合主治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首先组建疼痛管理小组,对入选成员统一进行疼痛病理、生理,疼痛评估,镇痛药物使用等方面知识的系统培训,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结合疼痛程度,采用针对性止痛方法,若必要,则提前应用镇痛药物进行镇痛,并开展疼痛知识教育,提高患者正确的疼痛观念;②术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积极配合主治医生进行手术操作;③术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疾病情况,准确记录疼痛发生时间、强度、部位及对睡眠的影响,并评价所采用镇痛措施的效果。

1.3观察指标及评定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等级评价量表(NRS)于护理前后统一进行评估,0为无痛,0~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护理满意度参照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于护理后统一评定,分为很满意、较满意、尚可和不满意4个级别,护理满意度为很满意、较满意和尚可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疼痛程度为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n(%)]描述,χ2检验,等级比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疼痛程度 护理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很满意9例,较满意17例,尚可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7.06%(33/34),对照组对护理工作很满意2例,较满意10例,尚可13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73.53%(25/3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χ2=5.745,P=0.017)。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案,正逐步应用于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经关节置换术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增加腿部力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然而,由于一些患者系统脏器功能减弱,且手术疼痛耐受性差,很容易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提示临床上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用规范性疼痛护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规范性疼痛护理管理[4]是临床上围手术期较常见的一种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及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成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并制定评估、干预、评价、修订的疼痛护理管理工作程序,以有效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相关研究表明[5-6],规范性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情绪状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效果好,且护理满意度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存在共同之处,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明显缓解围手术期疼痛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在临床管理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应用于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郝瑞胡,郭林,李丽丽,等.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06):544-546.

[2]杨卫斌,苏兴平,王刚,等.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病疗效及并发症预防[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04):392-394.

[3]张玲,崔玉洁,段玉莲,等.个性化疼痛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38-39.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