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8 15:43:2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居家护理概念,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老龄化;居家养老;合肥市
Key words: aging;family endowment;Hefei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27-03
0 引言
全球人口快速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1]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1 我国老龄化进程及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1.1 我国老龄化进程 国际上通用的老龄化,是以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作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2]
通过查阅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的《1982-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抚养比表》,结果表明,1999年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1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已到8.9%,老年抚养比更是达到11.9%,老龄化程度严重加深。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各地区年龄结构表》的结果来看,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发达地区只有广东省略低于7%,其他地区只有、青海、新疆、宁夏等四个偏远地区低于7%。因此,我国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1.2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养老模式大多数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即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照料。然而当前及未来中国都会普遍出现“421”甚至是“4421”家庭结构,出现了高龄化、小型化趋势,逐渐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空巢老人”的家庭问题普遍出现。居家养老服务是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于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和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学者对居家养老的概念给出各种观点,其中,赵晓征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自己或子女的住宅中居住,但并不意味着由家庭成员来全部或主要承担养老责任,“家庭养老”必然对应着“居家养老”,但是“居家养老”则不一定是“家庭养老”。[3]
自从我国开始提出居家养老模式后,很多地区都开始探索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是都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下面就介绍几种典型的国外居家养老模式。
2 国外居家养老模式介绍
早在20世纪,欧洲国家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进展速度平稳而缓慢,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问题。
2.1 西方国家居家养老模式 在西方价值观的背景下,大部分父母在子女成年后都是与子女分居,在这种观念下,大部分养老问题都是要靠社会保障以及老年社区服务等来进行解决的。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慢性肾脏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49岁。入选标准:(1)透析时间>3个月;(2)患者可以定期来门诊就诊;(3)除外伴有急性合并症(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原发病因:慢性肾炎24例,高血压肾病2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2例。透析开始时,患者均有严重的尿毒症表现,尿量160~260mL/d,血清肌酐960.7±270μmol/L。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使用美国百特公司双联腹膜透析系统和专用透析液。在随访期持续行腹膜透析,均能有效预防腹膜透析并发症。
2 观察及护理
2.1 对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状态、经济条件、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关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腹膜透析培训,讲解正常肾脏的功能,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腹膜透析的原理和常用名词,清洁与无菌的概念,洗手、带口罩的重要性,换液环境、物品的准备,鉴别与检查透析液、碘伏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加药的目的和方法;导管并发症,如导管移位、管路阻塞、出口感染、腹膜炎、接头污染;体重与血压的测量;记录本的使用与方法,洗澡方法;居家所需物品;导管出口处的处理,换药的重要性,腹膜管及短管固定的方法,操作换药技术;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培训效果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腹透的效果。
2.2 心理护理 讲解腹膜透析治疗的优势,使患者获知较好的腹膜透析疗效,会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信心。以安慰、鼓励、支持的态度对待患者,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提高透析质量。
2.3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食谱,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高蛋白质、优质蛋白饮食[1],让患者根据食物成分配合饮食。尽量保持患者的正常食欲和消化功能。指导患者每月回医院监测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测量体重。控制饮水,预防容量负荷过重。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磷饮食。
2.4 居家环境 指导家属安排好居家透析室,房间进行清扫和消毒,根据面积安装紫外线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柔和。
2.5 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 操作前按要求洗手,戴口罩,减少细菌量,换液前按6步洗手法洗手可明显减少接触污染的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穿紧身裤,彻底洗澡,沐浴液专用。勤换干净衣服、被褥。工作、活动时注意透析短管的固定与防护,避免过度牵拉、扭曲造成出口的机械性刺激,引发局部炎症等。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肠内毒素可进入腹腔,诱发腹膜炎的发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引流液混浊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6 建立家庭随防体系 每月上门家访,每周电话访问,及时了解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并解决透析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家访时为患者测量体温、体重、血压、心率,抽静脉血监测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钙、血磷、血浆蛋白等,留取透析引流液做细菌培养,观察透析液出入情况及颜色变化,记录腹膜透析情况,综合评定患者居家腹膜透析的效果[2]。
通过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做好家庭随防及动态的护理,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腹膜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居家腹膜透析 护理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慢性肾脏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49岁。入选标准:(1)透析时间>3个月;(2)患者可以定期来门诊就诊;(3)除外伴有急性合并症(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原发病因:慢性肾炎24例,高血压肾病2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2例。透析开始时,患者均有严重的尿毒症表现,尿量160~260mL/d,血清肌酐960.7±270μmol/L。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使用美国百特公司双联腹膜透析系统和专用透析液。在随访期持续行腹膜透析,均能有效预防腹膜透析并发症。
2 观察及护理
2.1 对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状态、经济条件、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关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腹膜透析培训,讲解正常肾脏的功能,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腹膜透析的原理和常用名词,清洁与无菌的概念,洗手、带口罩的重要性,换液环境、物品的准备,鉴别与检查透析液、碘伏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加药的目的和方法;导管并发症,如导管移位、管路阻塞、出口感染、腹膜炎、接头污染;体重与血压的测量;记录本的使用与方法,洗澡方法;居家所需物品;导管出口处的处理,换药的重要性,腹膜管及短管固定的方法,操作换药技术;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培训效果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腹透的效果。
2.2 心理护理 讲解腹膜透析治疗的优势,使患者获知较好的腹膜透析疗效,会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信心。以安慰、鼓励、支持的态度对待患者,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提高透析质量。
2.3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食谱,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高蛋白质、优质蛋白饮食[1],让患者根据食物成分配合饮食。尽量保持患者的正常食欲和消化功能。指导患者每月回医院监测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测量体重。控制饮水,预防容量负荷过重。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磷饮食。
2.4 居家环境 指导家属安排好居家透析室,房间进行清扫和消毒,根据面积安装紫外线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柔和。
2.5 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 操作前按要求洗手,戴口罩,减少细菌量,换液前按6步洗手法洗手可明显减少接触污染的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穿紧身裤,彻底洗澡,沐浴液专用。勤换干净衣服、被褥。工作、活动时注意透析短管的固定与防护,避免过度牵拉、扭曲造成出口的机械性刺激,引发局部炎症等。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肠内毒素可进入腹腔,诱发腹膜炎的发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引流液混浊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6 建立家庭随防体系 每月上门家访,每周电话访问,及时了解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并解决透析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家访时为患者测量体温、体重、血压、心率,抽静脉血监测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钙、血磷、血浆蛋白等,留取透析引流液做细菌培养,观察透析液出入情况及颜色变化,记录腹膜透析情况,综合评定患者居家腹膜透析的效果[2]。
通过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做好家庭随防及动态的护理,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腹膜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