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2 15:31:3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透析护理综述,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透析性低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中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30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反复发作3次以上[1],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诱发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影响残余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并能造成急性肾衰竭时肾脏缺血性损害。因此加强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近年来的几种透析性低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1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护理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逐渐多。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特点,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常有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同时还存在着血管脆性增强、反应能力下降等特点,病情复杂多变。韩林露[2]报道在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为:严密监测,每隔15-20min监测血压1次,如发现严重低血压时,快速输入代血浆100-150mL;严格限制水分、盐及糖的摄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设定准确的干体质量;并应对老年人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樊桂娟[3]等报道,在护理过程应注意老年的特点,适当放宽透析指征,长期透析的老年患者应安排每周透析3次,每次3-4h,防止体内溶质改变过快和超滤过多;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积极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和透析失衡综合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透析方案;血泵转速不宜过快,血流量控制在150-200ml/min;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陈海燕[4]等总结护理经验,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应首先评估患者的干体重,严格控制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透析过程中少量进食,不宜过饱;将透析液的温度设置为35-36℃,以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加强血压的监测;对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的患者,可先单纯超滤后透析;开始时血流量不宜过大;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和原发疾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老年透析患者通过采取上述护理措施,均可以有效地防治低血压的发生。
2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为: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速及患者自身疾病因素。黄理[5]等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认为,应首先进行血液透析方面的护理,主要是控制血流量、采用可调钠透析等;其次是控制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对透析时产生的低血压,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吸氧等,效果不明显者可重复使用生理盐水,血压仍不回升应使用升压药和强心药物,并进一步检查;最后应对透析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张翠[6]报道,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的护理中,应严密监测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主诉,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慌、胸闷、冷汗、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肌肉痉挛等症状;发现严重低血压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同时适当减慢血流量,减低超滤量或暂停超滤,平卧或头低脚高;透析液温度调至34.5℃-35.5℃;透析液温度应缓慢降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冷、寒颤症状;透析结束后,嘱患者在床上平卧20min-30min后再下床,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使血液下流,脑、心缺血引起血压下降。通过在透析时控制血流量、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调整透析温度并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均可有效防止及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
3 可调钠透析中低血压护理
可调钠透析是近年来国际上采用的预防透析性低血压的方法。曹玉兰[7]等报道,在采用可调钠透析时,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在血液透析前,充分了解患者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应用血液动力稳定性好的碳酸氢盐液作为可调钠透析液;对于无症状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应在透析过程中每隔30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血液透析中如出现低血压时,应降低体外循环血流速度,停止超滤,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最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或失望的心理。徐志梅[8]等在报道中称,应做在上机前测好患者血压、脉搏透析开始时血流量应由小变大,避免因体外循环引起体内的循环血量突然减少所发生的低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低血压先兆应减慢血流量和超滤速度,酌情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或50%葡萄糖液60ml 静脉推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后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宣教,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依托感。刘永[9]等在报道中称,对于采用可调钠透析患者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畏惧、紧张心理,避免情绪激动;其次应严格按比例配制透析液,保证无沉淀;还应准确评估患者干体重,精确计算脱水量,避免过快、过量;积极巡视患者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透析性低血压出现时,减少血流量、停止超滤,患者取平卧位,吸氧,如低血压持续,可给升压药等护理措施。夏虹[10]报道,在采用可调钠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应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等三方面加强护理,其中透析前需排除导致低血压的相关因素,确定理想干体重、做好透析前完善的护理准备工作并做好宣教工作;在透析中应注意观察病情,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基础护理;在透析后,仍需观察病情及监测患者血压变化,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等。以上报道均认为,采用可调钠透析能可增加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有效防治透析中低血压,而且不增加患者钠负荷及透析间期患者的体重,从而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4 循证护理血液透析性低血压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要求护士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订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活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时,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1-12]:提出临床问题、应用循证方法寻求发生问题的原因、用循证护理的原则评价证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在根据临床情况提出问题时,可以依据由血液透析室主任、护士长和全体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12]或根据临床观察的结果亦或通过临床资料与文献研究相结合[13],提出临床存在的问题。在寻求发生问题的原因时,可以由接受过循证护理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寻找问题的原因,大体包括:①血容量;②透析液钠浓度;③透析前是否服用降压药;④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⑤病人自身体质(包括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多囊肾、腹水、蛋白质摄入过少)等。在对证据的评价和使用[14]中,主要是将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批判性阅读,对其真实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后,获得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护理人员经验和技能以及病人需求,整理归纳成指导实践的护理方案。而在进行实践时,则应依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如刘慧琴[15]在对透析方案的调整中主要包括:增加了透析次数;根据透析进行时病人的体温平均升高 0.5℃~0.8℃,上机后将透析液温度调至35.5℃~36.5℃;采用高钠透析;对基础血压偏低且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病人给予预防性用药;根据循证得知的透析中进餐可使胃肠道迷走神经兴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诱发和加重透析性低血压,劝告病人透析中禁餐;改善病人的基础状况,增加营养。又如马行军[16]报道,应用循证护理实践,对64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确定结论;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对64例病人循证护理前后1个月透析失衡综合征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5 结语
预防和治疗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即便是在现在,也并未能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现在的发生率仍高达20%-50%[17])。毋庸置疑,目前所进行的护理方法和经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对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临床上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来看,进一步研究透析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仍然十分必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马小琴,杨春芳.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J].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3):286
[2]韩林露.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
药,2008,3(18):166
[3]樊桂娟,张嘉汝.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及护理应对[J].临床护理杂志,2007,6(4):35~37
[4]陈海燕,陈静.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J].华西
医 学,2009,24 (6):1564~1565
[5]黄理,庞军,张秀珠.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低
血压的原因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 (12):
911~912
[6]张翠.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护理[J].实用医
技杂志,2007,14(12):1637 ~ 1638
[7]曹玉兰,黄飘.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
及相关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
8~10
[8]徐志梅,徐文君,吴国伟.可调钠透析减少低血压及失衡
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7):94
[9]刘永,宋宇春,徐琨,等.可调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29(21):2656~2657
[10] 夏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5):396~397
[11] 朱贵英.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中的应用
[J].当代护士,2008,6:22
[12] 伊丽安.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作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88~89
[13] 农洪涛.循证护理在减少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的
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74~75
[14] 常振芹,秦红燕,唐磊.循证护理在预防透析低血压中的
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11):22~23
[15] 刘慧琴.循证护理在透析性低血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22(4):912~913
[16] 马行军.循证护理实践在血液透析病人失衡综合征中的
Abstrac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reatening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odality for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CKD patients. American kidney disease and dialysi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guidelines require 6 months to MHD patien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ment 1 times.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exercise therapy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of MHD patien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nursing research of MHD patients' exercise therapy,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blood purification nurses to carry out the movement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 Hemodialysis patients; exercise treats; nursing; revive
运动疗法,指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自身功能状况,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器械辅助及患者自身力量,以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改善身体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O'Hare AM十年前就发现透析1年后,长久静坐患者的死亡风险比经常活动者增加62%。近期也有研究认为运动疗法对MHD患者身心健康有益,可改善生活质量。KDOQI指南要求每6个月对MHD患者的生理机能与体能活动进行1次评估。本文对MHD患者运动疗法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1 MHD患者运动疗法的现状
运动锻炼是MHD患者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间接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常见的运动锻炼形式主要有:阻抗运动、阻力训练、有氧运动等,具体锻炼方法包括步行、爬楼梯、慢跑、太极、骑自行车。也可以在透析过程中模仿蹬脚踏车动作或做关节旋转、屈伸运动。
低强度持续力量训练对MHD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疲乏程度。有研究认为,以瑜伽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对MHD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虽然国外有大量研究证实MHD患者运动疗法的益处和重要性,但国内的开展状况并不乐观。调查发现国内仅12%的患者能够做到规律锻炼,出现此情况可能与两方面有关:一、血透护士对运动疗法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缺乏重视;二、患者信息获取渠道不足,担心运动有加重病情的风险。因此,加强患者对运动的正确理解和重视的同时,也需要增加血透护士关于运动疗法的知识储备。
2 MHD患者运动疗法的形式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通过大量肌群有节律、持续地活动,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受能力。调查显示:有氧运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最大摄氧量(70-88%),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率变异率,且安全性高。冷成香对MHD患者进行6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患者疲乏感减轻,体力活动能力提高;进而间接改善MHD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通过多次、多组,有节奏的肌肉力量负重练习增加肌纤维直径、强健肌肉,从而改善肌力,这类训练常见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自由力量训练和抗阻运动。研究证明:较低强度的自由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力、减少肌肉萎缩,提高患者体能。协和医学院的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可显著提高肌肉质量,改善MHD患者机能,提升平衡性、协调性和敏捷性。
目前在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主要是固定脚踏器训练,即患者借助固定式脚踏器,持续模拟蹬自行车脚踏器的蹬踏动作。透析过程中运动通常在透析治疗的前2h内进行,国外开展较广泛,国内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据报道:在透析中进行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增加尿素、磷酸盐等毒素的清除率。Henrique发现透析中运动能够有效地可以控制血压、改善贫血,且安全性良好。力量训练、有氧运动、透析中运动均能帮助患者改善疲劳感、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升抗氧化应激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106-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障碍,使肠胃功能紊乱,也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障碍,这些因素致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报道显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有61.1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便秘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质量的重要因素。我院血透中心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针对便秘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首次血透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每星期均血液透析2次,每次4小时,具有日常自理能力,排除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9例,年龄26~75岁,平均(52.67±11.34)岁,透析时长3~15年,平均(5.23±3.87)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糖尿病并发肾病9例,高血压并发肾病7例,狼疮性肾炎4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7~76岁,平均(53.26±10.53)岁,透析时长3~16年,平均(5.49±3.41)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10例,高血压并发肾病8例,狼疮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常规,不实施任何针对便秘的防治干预护理。
1.2.2 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便秘预见性护理措施,内容如下:①综合评估: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需详细了解体重、膳食、营养、睡眠、排便、经济状况、情感支持等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②脱水量的控制:准确了解患者体重后,计算患者的干体重,然后确定病人每次透析时需监控的脱水量;③膳食辅导: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告诉其饮食原则,即粗细结合,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可多食用些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如火龙果、蜂蜜水等,禁食辛辣、油炸类食品,同时要注意控制钠、钾的摄入量,如要严格控制腌制品、豆类、橘子等食物的摄入;④自我预见性护理: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按摩腹部手法,即将手掌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点采用顺时针方向进行绕圈按摩,每次持续20min,每日早、晚各做1次。教病人如何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预防便秘的发生;⑤心理疏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数心理负担重,情感比较脆弱,往往不愿意多与人接触,更不愿意把内心的苦楚告诉别人,长期情绪无法宣泄,从而加重便秘。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防治便秘的重要前题。告诉患者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注意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与家人沟通,对生活要充满信心与希希望;⑥药物治疗:对于严重便秘的患者,可使用药物进行配合防治,口服果导片,每天1粒。
1.3 评估标准要求两组患者每日观察排便情况并准确记录,观察时间为6个月。便秘诊断标准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大便为粒状或为坚硬块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血液透析设备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然而,便秘一直以来是困扰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便秘程度更加严重。便秘会导致患者腹部肿胀、无食欲、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为患者带来痛苦,从而降低了生存质量。本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包括脱水量的控制、膳食辅导、自我护理、心理疏导等,特别是教会患者自我预见性护理,使患者在家中能够做到持续的、长期的便秘护理。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便秘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