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古风园林设计

古风园林设计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古风园林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1.新古典主义设计理论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欧洲文化丰富的艺术底蕴,开放、创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尊贵的姿容,一直以来颇受众人喜爱与追求。新古典风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2.售楼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1设计特点

2.1.1入口设计。入口作为整个空间室外到室内的过渡是体现室内外设计风格完整统一的过渡空间。入口设计除了强调其作为入口通道的功能性作用外,还应从侧面将建筑的内环境加以反映,从入口便将整个空间的独特魁力完整地展示出来。

2.1.2园林小品。景观小品在售楼处的景观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在售楼处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应当具有以下几点特征:能吸引人的眼球,激发人的想象力;要能体现该楼盘景观的的风格和特质;促进接触和沟通。

2.1.3铺装。售楼处的铺装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具有导向性,也有分隔空间的功能。售楼处的铺装在设计时应注意:在铺装材质的处理上:是否有效地利用不同的材质和形式来划分场地空间,在不妨碍人们进出入的同时有着明确的导向性;在铺装路线的处理上:售楼处的交通路线一般要处理成人车分流,人行道和车行道有明显的划分,同时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停车厂,以方便各类看房者的不同需求。

2.1.4水景。水景被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在处理售楼处景观的水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设计上,水景是否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丰富了空间环境,是否有效提升了整个楼盘的环境层次;在使用上,是否能是人们参与其中,同时保障他们的安全;在后期维护上,是否能保证以后长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

2.1.5植被。绿化设计原则主要表现在:选择喜阳的植物;选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植物种类;选择以常绿为主的观叶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另外,也可以选取了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植物种植结构

3.新古典主义在售楼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诠释

3.1项目概况

本案位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东段(汉安大道北侧),整体定位为高端的住宅区及商业休闲区,整体形象美观大方,内外境舒适优雅,为欧式新古典风格。

3.2设计结构中的体现

新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手法源自勒・诺特尔式“景观与建筑一体化”的规划式造园理念。以对称的中轴线以及依次展开的丰富风景内容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构图,诠释出法式园林的秩序感和尊贵品质。内江万晟城售楼部外部场地由于地形和建筑布局的特殊性,在园林规划设计上无法设计成完全对称。本案园林规划设计采用“两轴、一心”的规划格局。“两轴”指一条景观主轴,一条景观次轴,构成了小区整体框架。景观主轴为南北向,利用本身公路的分隔把售楼部外部分为售楼部卖场空间和样板区展示空间。布局上巧妙地利用原有空间的规则性,分布不同的功能空间,延续建筑的层高优势。

3.3在设计细节中的体现

3.3.1色彩丰富。新古典主义设计追求艳丽而丰富的色彩。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

3.3.2小品精致。新古典主义设计把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古典的柱式、拱券乃至山花和线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历史与现实、建筑与园林之间建立一种文脉上的勾连,产生风景园林与建筑的修辞效果。在售楼处的景观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本案中运用了很多精致典雅的小品和铁艺雕塑。

3.3.3丰富多样的植被。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元素,它以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也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特色。本案植物以上层乔木为骨架,选择姿态端正、优美、冠幅大的银杏、香樟、桂花、国槐等大乔木,构成整个售楼部的顶界面。中层选择形态小巧玲珑、姿态丰满的红枫、垂丝海棠、红花槛木球、黄杨球等小乔木为主,来丰富植物景观的形态与色彩变化。下层是由绿篱与时令花卉形成绿量充足绿色基底,以小叶黄杨、金森女真组成的整形绿篱,突出了风景园林轴线的特点。

篇2

二、植物色彩选择的原则

目前在园林设计领域较为常用的设计手法大多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及见解所得出的,将这些优秀的经验总结引用到现在的园林建设当中,虽然必定会使景象更加完美,但是却并不符合现今的实际环境,除去常绿的、具备御寒能力的木本植物之外,其他的植物都会随着季节或光照的转变而改变自身的色彩。

(一)统一性的原则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需要了解到,植物必定与会与其他的景观元素处于共存的状态,例如周遭的建筑、设施、公共物件等具有公共性质的,无法转变的固定景观元素,与这些元素处于共存状态时候,无论园林是处于主置或是辅助位置,不可变更的一个原则就是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统一性原则。所以在对植物的色彩进行选择与布局的时候,设计者需要先了解周遭的情况,再考虑详细的设计方案。就如同性格上的搭配一样,周遭环境有着自身显现出的氛围,而园林景象的色彩设计与周遭的氛围应当是相符的。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园林景色的统一性。例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师要真正的到园林的实地进行考察分析,对于园林的主色调拿捏恰当,就此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偏于冷色调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在园林的一个区域种植蓝色妖姬这种高贵妖艳的花,对于偏于暖色调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在园林的一个区域种植红色玫瑰等鲜花,其在保证园林色调统一性的同时,增加了园林景色的美感。总体来说,在对色彩方案进行设计时,要确保植物的色彩设计不能脱离周遭环境单独考虑,要从整体的景观效果入手[2]。

(二)和谐性的原则

其一,在对植物进行色彩搭配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注重各类植物颜色的深浅搭配,要分清主色与配色。让各类植物的色彩呈现出更加明确的主次关系,使得园林景观整体色彩摆脱过于单调或过于凌乱的局面。此外,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景观的主色调起到整体支配的作用,所以在选择主色时必须遵守上述的统一性原则,保持与周遭环境与建筑的一致性[3]。其二,每种植物有着自身的生命曲线,除去常绿植物之外,其他植物在花朵颜色变化、叶片颜色变化、生长周期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对植物本身的色彩变化进行深入了解。比如,部分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呈现黄色,如常绿乔木,而也有在秋天叶片会呈现出红色的植物,如枫树,将这两种植物以相邻或阶梯的形式进行种植,那么在秋天时黄叶植物与红叶植物的色彩渐变就会使园林整体呈现出非常有层次的美丽景象。

(三)配色设计中绿色基调的应用

无论是在任何季节,如果要建设园林,在选择植物的时候都必然不能够缺少绿色植物,可以说绿色在植物色彩设计环节当中绝对是无法替代的主角。其颜色由于植物品种的不同以及季节与光线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深浅及明暗效果,虽然这些差异也只是在明度及色相上所产生的非常微小的差异,但是在进行色彩搭配与设计时,如果能够巧妙利用这些绿色植物颜色上的微妙差异,完全能够打造出不次于多色搭配的色彩层次感。因此,在对植物进行排布,特别是大面积的排布时,应当要以带有层次的绿色作为主要基调。例如在设计园林景观当中的花坛时,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考虑整个花坛的主色基调,确保其和谐性。可以在花坛中种植月季和芍药等颜色鲜艳的花,其花色与花坛其他植物的绿色形成明显的对比,以此起到相应的映衬作用。

(四)整体景观效果

每类植物所营造出的景观都不是与周遭环境相离的,整体来说,其应当是与相邻的植物以及周遭的环境相融的,所以在考虑植物与环境应当怎样融合的时候,我们应当针对周遭环境性质更加细致的去进行分析,应当依据其相邻建筑的性质、装修风格和色彩风格来考虑,有选择的进行设计与布局,才能达到相互衬托的效果。例如在整体风格偏古风的建筑周围,可以设置松柏、牡丹等具有古风特色的植物,在欧美风格的建筑周围,则可以选择山毛榉、薰衣草以及栎树等体现异域美感的植物,做到色彩与文化内涵上的双向协调,创造出更加和谐的园林景象。

篇3

1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

2我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园林应充分地尊重自然传统,有意识地改变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更具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进而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是:石、水、植物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植物是园林中四季美景的艺术表演团。当然园林设计中还涉及到一些动物,比方说:鱼和天鹅等。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史相通。在手法上现代园林常常讲究大面积的铺排,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游逛起来却非常累,让人无所适从。而传统的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强化造园意境,反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当然现代园林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引进了西方园林大面积的草坪的设计,给予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应用

集天下名山胜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实物形象的摹写,而是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使游人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应该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在建设和研究的背后,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要体现地域特点富含时代气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正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园林的设计受限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同时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这种差异首先应该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梳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剖析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解析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简约为手法。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