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4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篇1

2011年9月,湖南省安乡县城东小学成立了课题组,正式开始进行小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1.创建校园文化,养成低碳习惯

学校以构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为目标,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之中,力求学校与自然的和谐,与深厚文化底蕴相统一,努力构建低碳文化校园。(1)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化。合理规划花坛绿地,种植花草树木,每个教室由学生精心创设了图书角、绿意角,力图创建出绿色花园式学校;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温馨的提示语“今天你低碳了吗”;校门一侧创办了低碳宣传园地;校园内随处可见低碳警示语,整个校园,处处都充盈着低碳的芳香,焕发出低碳的活力。(2)校园管理机构的制度化。低碳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阵地建设等方面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用完备的管理制度给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低碳行为准则,使每个人通过对制度的理解、实践而将制度内化为低碳行为习惯,最后升华为低碳精神惯性。学校以校长为主抓,以教导处和德育处为管理机构,将低碳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年度计划,建立学校低碳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学校低碳制度,落实水、电、办公用品的节约工作,健全学校低碳管理体系和督导评价体系,加强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领全体师生创建低碳特色文化校园。(3)校园低碳文化的土壤化。低碳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低碳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哪怕一拨又一拨人从这里离开,他们带走的仅是个人的智慧,却带不走学校特有的文化,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以学生个体作为低碳教育的立足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订好低碳活动的计划,确保低碳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处处践行低碳生活,抓实低碳生活,抓实低碳工作,讲求活动实效。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师生践行低碳生活,养成低碳行为习惯,创建校园低碳精神文化。学校将每年的4月28日定为学校的低碳节。在低碳节,学校将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我们的低碳节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关注环保事业,共同体验分享低碳生活的快乐,通过学校这片肥沃的低碳土壤,实现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达到共建低碳社会,打造美丽家园的目的。

2.践行低碳行为,打造低碳校园

(1)加强低碳环保知识教育。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低碳环保知识教育,利用学校低碳宣传栏、各班教室黑板报定期进行低碳环保知识宣传;在红领巾广播站增设“低碳生活小当家”栏目;各中队定期开展“与低碳生活同行”的中队活动;提倡中、高年级学生阅读《人与自然》《创造改变生活》《养成低碳生活好习惯》《低碳环保百问百答》《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等书,写出读书感悟,定期交流与评比;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低碳生活我先行”知识抢答赛。(2)开展一系列低碳实践活动。每班设立4名低碳小达人,负责班级低碳生活的践行和管理,定期向课题组研究员交流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让我们的“小皇帝”在家里做好用水用电用气的记录,评选校园“绿色幸福之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步行街广场、超市门口、政府机关进行低碳宣传,倡议全体动员,践行低碳生活。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观自来水厂、造纸厂,了解水和纸来之不易,了解污水处理过程,倡导节纸节水。在各种聚会用餐场合做劝导员,不追求奢华生活,拒绝一次性用品,督促践行“光盘行动”。学校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低碳跳蚤市场“活动,将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穿不了的衣服等拿到市场上,以物换物或低价出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观念的同时,让他们感受低碳生活、旧物循环利用带来的快乐。(3)与学科融合,低碳环保进课堂。一是将低碳教育与学科教学中的国情教育、资源开采与保护、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真正落实低碳教育进课堂。如,语文学科中,就某一低碳问题进行演讲、编故事、写建议书等,成为“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和倡导者;科学学科中,进行动、植物的养殖,开展低碳科学实验、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节水、节电、节气的习惯;体育学科中,督促学生多进行阳光体育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制作,用旧饮料瓶、纸盒、碎布等,制作成布娃娃、烟灰缸、笔筒、帆船等,用旧的挂历、报纸,制作风筝、装饰画等。二是结合各学科教材,进行了“高效‘低碳’课堂的教学策略”综合科教学竞赛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校本教材《低碳贝贝总动员》,作为学校地方课程教材使用,充分发挥低碳教材的功能,创建低碳校园。全校同唱《低碳贝贝》,全校同诵《低碳三字经》。提倡老师布置低碳生活专题作业:如环保作业——制订个人或家庭“低碳生活”计划,处处节电、节水、节气;健身作业——跳绳、踢毽子,坚持每天半小时阳光运动;生活作业——要求低年级学生学洗红领巾、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中高年级学洗衣袜、帮妈妈做家务,做生活的小主人。

3.立足学生未来,注重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篇2

要让学生课外快乐阅读,就必须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由自在课外进行阅读,产生课外阅读的轻松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随意阅读;或者只布置活动项目,然后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图书室,让学生自由阅读,筛选信息,做读书笔记,这样学生才有旺盛的求知欲,才有读书的热情。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课前印发《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低碳生活》《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等资料,让学生上网或进图书馆课外阅读有关低碳生活的知识。

二.明确任务,小组分工

首先教师根据某项课外活动的安排,明确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目标;然后教师根据活动要求细化问题,将活动分成几项任务;其次教师根据细化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项主题活动;最后由小组长根据本组任务,再细化问题,把任务分配到每个组员,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首先明确任务:本活动要求学生调查、考察身边的环境保护情况,搜集能体现低碳生活的图文资料,筛选典型图片,为图片撰写说明文字,并对文字资料进行批注,制作宣传板。走出班级,走出校园,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低碳,践行低碳生活。其次将活动分成四个主题:地球母亲在、我们家园的低碳生活、身边的低碳生活、我们践行低碳四个主题,分配到四个小组。各组根据分配任务,通过全体组员讨论,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合理分工,保证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搜集资料,阅读实践

各小组成员根据组内分配任务,到阅览室、阅览室,广泛阅读书籍、报刊、杂志,或者通过网络资源搜集有关资料;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根据选题和实际情况进行采访、调查、拍摄,搜集有关低碳生活的资料。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借助书籍、报刊、网络搜集有关低碳生活的资料,下载有关低碳生活的图片;或走向社会,调查、拍摄,搜集低碳生活的案例。

四.组内合作,完成任务

每位组员先对自己阅读、调查、采访的情况进行总结发言,并做出自我评价,其他组员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由组长主持,综合评议。根据评议结果,进一步调整各人工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组员将收集到的低碳生活资料先向本组成员汇报;本组人员倾听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根据情况调整组员职责;并由组长主持,对文字、图片进行整体设计,共同讨论,分工协作,制作宣传板样品。

五.全班交流,共享成果

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由各组组长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活动情况,展示本组的工作收获,介绍存在的问题;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要求教师和全班学生倾听、参观,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各小组根据大家意见,进一步做出补充、修改,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并将最终的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如《倡导低碳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阅读实践活动,各小组根据分配任务,展示自己制作的宣传板样品,向全班同学介绍设计的主题、构思、插图、文字等;师生对展板样品提出建设性意见;各组根据大家的交流结果,制作宣传板成品,在全班展示;也可以走出班级,走向社会展示成果,宣传低碳生活。

六.总结评价,颁奖奖励

篇3

本次活动以求知计划初级课程培训为载体,让学生们学习到了图形图像、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技能。此外,还让学生们以小记者的身份以“低碳”为实践内容,寻访忻城县土司老街和森林公园,采访来往群众,收集到很多关于土司衙署及森林公园卫生环境的材料。并用这些材料制作出幻灯片、海报、邮票、倡议书。在结业仪式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土司老街和森林公园环境卫生、旅游观光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杜绝白色污染,还我绿水蓝天》、《土司老街的旅游简介》等,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在活动期间,广西求知计划骨干教师梁万鹏还演示了一堂精彩的“电子表格”示范课,对提高基层项目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是项目教师“一帮一”活动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