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5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患者服务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社区及家庭病床患者,男70例,女,80例,年龄36~88岁,平均63.46岁,其中136例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患病情况见表1~3。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考JMC-VI报告: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血压虽低于140/90 mm Hg,但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高血压分期采用《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新的标准:收缩压140~159 mm Hg或舒张压90~99 mm Hg者为Ⅰ期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 Hg 或舒张压100~109 mm Hg者为Ⅱ期高血压,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者为Ⅲ期高血压。
2 合作管理方法
2.1 基线调查 首先通过社区慢性疾病调查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压水平、血压认知情况、治疗情况、遵医性及日常生活行为。
2.2 患者自愿与社区全科医生建立固定关系 医生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性管理与治疗,定期随访并记录在案。对于血压较稳定的患者,每月随访1次,对于血压不稳定者,每周随访1次,并保持电话联系,随时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治疗。同时,教会有条件的患者自测血压,以便更好的指导用药,保持血压稳定。
2.3 非药物治疗与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患者学习高血压防治知识,使患者了解高血压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明白高血压是一种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的疾病,懂得肥胖、不良生活行为对血压和健康的危害。同时,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每位被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与管理》年历,患者从中可以了解更具体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并对照月历上的生活行为良好标准进行自我监督。经过宣传教育,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合理膳食的占86%,有氧运动的占47%,戒烟限酒的占60%,心理平衡的占60%,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占34%。
2.4 药物治疗与指导 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水平、合并症种类以及器官损害程度进行个体化指导和治疗。首先采用单一制剂量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疗效不够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所用降压药种类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所管理的150例患者中采用单一制剂的有108例,占72%,联合用药的有42例,占28%。
3 合作管理结果
通过对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20个月的合作管理,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水平有一定提高,良好率从24%提高到52%,不良率从12%下降到4%,具体情况。
血压评价标准:
A=良好:管理后血压在正常水平[收缩压
医院食堂不同于普通的食堂饭店,在食物的加工制作中不仅要保证食物口味,还应发挥食物对疾病的治疗与保健功能,因此膳食营养的服务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有些医院膳食部门没有开展好这一工作,膳食营养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以致医疗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膳食营养工作的实践,就医院住院患者膳食营养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1 膳食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膳食营养治疗是指医院在临床上通过膳食营养措施对病人疾病施以的一种以预防、治疗、康复为目的的辅助手段和方法。医院膳食是为疾病的治疗需要而设计的特殊膳食,科学、合理的膳食可以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改善某些疾病的症状,还可以起到疾病诊断、辅助治疗和提供营养的作用。
1.1 消除病因 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都与饮食直接相关,合理膳食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去除病因。如单纯性营养性贫血,通过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补充富含铁、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膳食即可治愈;佝偻病在补充富含钙、维生素D的膳食基础上,充分晒太阳,症状可以消除。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肝炎、高脂血症等,临床上多以饮食治疗为主。
1.2 改善症状 低脂肪膳食可减轻或消除胆囊炎的症状,高膳食纤维可减轻或消除便秘的症状,低苯丙氨酸的饮食可控制苯丙尿酮病情的发展,低嘌呤膳食可减轻或消除痛风的症状。节制和定量控制营养素的摄入,如糖尿病需控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纠正因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矛盾。
1.3 诊断疾病 通过给予维生素治疗可以确诊维生素缺乏病。另外还可以用一些试验餐来诊断疾病,如隐血试验餐可检查消化道是否出血;糖耐量试验餐对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1.4 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疗法都离不开饮食治疗的密切配合。胃、肠炎病人使用药物治疗以外,饮食治疗也十分重要。手术前通过饮食营养增加体内营养素储备,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是必需条件。病人接受放疗后,及时辅以合理的饮食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大有益处。
1.5 供给特种治疗需要 无论何种疾病,膳食营养都是一种基本的支持疗法,它可以提供能量和营养素,全面调节体内代谢,增强肌体免疫力。另,采用烹调方法改变食物性状或采用改变供食的途径也可达到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帮助病人康复的目的,如胃肠道病人的少渣饮食,择期手术的营养调整以及危重、手术等病人的软食、流质等。
2 医院膳食服务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多数医院都比较重视住院病人膳食问题,成立相应机构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但是,也有一些医院对住院病人膳食重视不够,采取措施不力,致使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膳食营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对膳食营养工作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膳食工作“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的旧观念。以致有的医院把膳食营养工作当作单纯的吃饭问题,片面认为营养工作是软指标,可有可无;有的医院营养工作形成自流状态,组织、人员、治疗饮食均不落实;也有的医院还将营养食堂实行承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把营养治疗搁一边,使治疗工作无法开展,影响治疗效果。
2.2 膳食营养部门的管理体制编制配设不统一 目前,医院膳食营养部门的管理呈多样化,有的归属于医务、有的归属于总务,也有少数的归属于护理,在这种极不统一情况下,难免不给膳食营养职能作用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和造成专业营养人员培养、使用上的困难。此外,营养专业人员编配不足。对照国家卫生部规定,专业营养人员与床位配置人数不少医院未达到相应等级标准,有的医院甚至没有专业营养人员,这种情况在越下级的医院越严重。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膳食营养工作的开展。
2.3 膳食营养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有为数不少医院,为病人提供饮食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护士改行的,从正规医学营养专业毕业从事营养专业的仅占少数,因此普遍缺乏专业理论和营养基础知识,尤其是县及县以下医院,多数没有专业的营养师或专业的营养厨师,营养工作人员一般是雇佣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没有一点烹饪常识的民工。膳食营养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劳动岗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营养专业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营养工作开展的好坏。
2.4 医院膳食营养部门的基本设施不健全 据目前大多数医院情况看,膳食营养部门的工作条件也都比较差,很多医院基本设施不健全,没有营养试验室,有的甚至没有营养办公室,营养人员上班和炊事人员在一起,做洗菜、打饭等工作,把营养人员当炊事员使用。加上资金缺,治疗饮食原料少,膳食试验条件差,营养方案很难得到实施,教学、科研更无力也无法进行和开展,以致专业学科水平难于提高。久而久之,营养工作人员因得不到应有的工作支持而不得不产生厌倦心理,乃至另谋发展念头的滋生。
2.5 营养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临床营养人才的培养比国外落后了20-30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恢复了10年,但进入90年代中期后,院校改革该专业又被撤并。一些尚存学校的专业毕业生进入各级医院后,改善了营养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高低不一的状况,为医院营养学科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由于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有的专业人员又不得不流失,以致稳定从事临床营养专业的仅为少数。临床营养专业后继乏人,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3 提高住院患者膳食营养服务与管理的对策性措施探讨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医院必须采取对策,加强住院患者的膳食营养服务与管理:
3.1 领导要重视住院患者膳食营养管理工作 医院领导要用现代医学中营养治疗学的观点看待住院病人的饮食问题,把饮食治疗放在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工作议事日程,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维护患者切身利益和“以病人为中心”角度,加强住院患者膳食营养服务的管理,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学科上要按医技科室定位,并在诸如机构设置、基本建设、设备更新、维修、扩建等方各个方面,与医技科室同等对待,建设、发展实行同步考虑、同步进行。
3.2 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制度 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由于病人的饮食供应情况复杂,要求高,因此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工作规章与制度来保证。结合膳食营养部门服务管理工作的现况,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以严格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各项技能技术操作规程流程的规范,要使营养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厨师、炊事员等,都有自己的基本职责,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建立合理的、有效的工作秩序,以准确到位的服务标准、精益求精的服务技能服务于病人。
3.3 正确认识住院病人膳食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医院食堂不同于社会上其他的餐饮服务机构,无论以何种模式经营,医院的膳食都决不能只以营利为目的,要坚持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坚持把为病人提供具有治疗作用的饮食服务与追求合理经济效益相统一,针对不同需求的病人,尽力开展多层次、多式样的膳食服务。对搞承包经营的病人膳食,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根除“一包就灵”的错误观点,建立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防止一放就乱。
3.4 加强营养学科和营养专业队伍建设 按卫生部要求落实膳食营养部门管理体制编制的配设,包括学科建制的统一、管理归属的理顺及人员编制的到位等。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医院要在了解自己内部需求前提下,制定出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包括短/长期培训、进修、在职学习等方式,重点培养高、中级人才,要给其更多的临床实践学习机会。营养部门自身内涵建设也应加强,要加强内部管理,利用医院提供的各种机会不断自我发展和进步,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
3.5 加强营养知识的宣教工作 营养宣教和营养支持一样重要,应通过制度的完善,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吃到治疗饮食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营养知识,让他们重视营养,认识到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纠正自身膳食营养中的不足,改变饮食行为。对一些因疾病产生消极、悲观、抑郁的心理障碍患者,更要耐心地施以饮食上的指导。其次,有条件情况下还可开设营养咨询门诊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病人营养意识,还有利于纠正对营养认识有偏见的医护人员的观点。
综上所述,住院患者膳食营养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之一,不论医院规模大小,收治的患者性质如何,都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实现两个效益的和谐统一为目的,不断提高医院膳食营养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应军,梁苑,马文芳.病人膳食满意度与医院膳食管理.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2期.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0-0051-02
Signing the family doctor service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ealth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effect
HUANG Bin, CHEN Si, TANG Hongxia, CAO Haitao
(Beizh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igning the family doctor service mod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in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analysis, the effect of type 2 diabetes to improve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level. Methods: Choose a district north station community through September 2014 voluntary signing the family doctor service management community on 128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2 years contract management (Octo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signing with diabetes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control. Results: Research object after contract management, medication adherence to raise from 72.93% to 72.93%, (χ2=71.06, P
KEY WORDS diabetes; contract management; the family doctor; effect analysis
近10年恚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5年到2015年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 577亿美元[1]。而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至今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接受终身治疗和健康管理。而家庭医生正逐步发挥着社区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本文在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基础上,分析家庭医生签约管理2型糖尿病效果,为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