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2:5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控制成本最有效的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相比于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背景,在成本管理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成本作业法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库设置,通过计算本库中产品所需要耗费的作业量来确定作业成本,然后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为出发点,通过资源成本动因把资源成本计算转为作业成本计算,然后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过渡到产成品等成本对象,由此 “从资源到作业,从作业到产品”的成本计算体系得以建立。
二、矿山企业成本管理
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进行成本计算,矿山企业按照成本项目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分类,矿山企业所使用的这种按项目进行的成本分类方法适用于成本预测控制、核算等管理环节。矿山企业的完全成本也叫销售成本,其中包含许多具体部分。完全成本包含销售费用和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也叫采选矿石工厂成本,其中包含企业管理费和选矿车间成本,选矿车间成本包含采矿车间成本和选矿车间费用,采矿车间成本包含采矿车间费用和直接成本,而直接成本则包含原料、辅助材料、工人工资及工资附加费等。
三、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法的运用
(一)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法的内容
在使用作业成本管理这种方法来管理成本时,矿山企业以作业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重点对每一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资源耗费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向最合理的作业方式转变,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使成本得到持续的降低;采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引入标准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加强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严格控制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使实际成本向标准成本这一目标靠近。标准成本这个概念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引入作业成本系统,在先对作业定义的基础上,建立不同作业的标准,通过标准来控制成本,通过作业标准完成对成本的计算,进而了解每个矿区,甚至每个科室的动态运营数据,掌握各种费用的产生变化规律,更有效的控制成本。
(二)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运行框架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努力强化成本管理的责任制,明确信息的传递方式,使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再对矿山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明确,依据各环节所需的作业耗费(作业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把资源成本计算转为作业成本计算,然后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过渡到产成品等成本对象,由此 “从资源到作业,从作业到产品”的成本计算体系得以建立。在矿山企业作业以成本计算为基础,研究作业的分析与控制,分析成本动因,合理调整作业安排次序、不断完善提高矿山企业的管理制度。如图2即为其具体的运行框架:
(三)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
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分两步操作:第一步是对矿山企业作业成本进行计算;基于第一步的计算结果,第二步要展开作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与控制。对于矿山企业,可将其生产流程进行明确的划分,因此只要把作业与作业动因进行确定后,可参照制造业的计算过程进行操作。作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与控制主要涉及对作业、挖掘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使作业安排次序更加合理,不断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对于每个矿区,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刚开采,有的已开采多年。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不同的矿区某些作业上的资源消耗情况差别较大或分配成本不同,成本负责人应对这些作业的性质和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控制成本。
四、结束语
矿山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方法时,应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矿山企业具有通过开采矿产资源来进行企业运营这一特殊性,其生产流程中各阶段有明确的划分,各阶段的作业情况明确,便于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来设计作业成本核算系统,对采用作业成本法要达到的目标,过程中成本的精度控制,以及企业的投入都应进行系统的分析。这都应在借鉴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同时结合企业长远发展计划进行操作,满足自身特点需求的系统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发挥最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英姿.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相关问题探讨[J].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06)
[2]马广华.浅议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生产力研究. 2009(18)
2 项目实施前期控制预算:
项目设计概算完成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可根据设计概算和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工程量,依据合理的费用综合指标编制整个项目的控制预算,作为项目的最高成本限额。项目控制预算的测算要相对准确,有经验的造价师可根据项目当地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水平,依据当地概、预算定额,结合以往同类项目才能测算出准确的综合指标,进而编制出有水平的项目控制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控制成本进行动态管理,随着工程进展的深入和明朗,定期更新控制预算,使之更加合理有可指导性。有了前期控制预算也算是有了项目成本的方向标是非常重要的。
3 招投标阶段:
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的行为来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因为一份好的合同可以最有效地调整、调节合同当事人及当事人之间的行为,改变施工求效益重经营轻管理的不良状况,使得在施工阶段的动态造价有效地得以控制。同时做到发包方降低工程造价增加合理利润;承包方减少不必要的管理、重复耗费,目标明确、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承包的利润率。
一、合同控制存在的弊端
但就合同控制及合同的管理来说,除对合同价款与工程建安造价的认识之外,存在缺陷较多的是:其一,对工程签证及相关问题的处理认识比较模糊、处理茫然;其二,对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条款比较随意,没有形成完整无缺的严密体系;其三,履约保证条款虽然大多上了合同,但往往缺乏可操作性,诚信度普遍尚较差。
二、造价管理的完善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施工承发包的行为进行控制,始终成为围绕合同标的,从而使工程造价的控制节点前移。施工承发包等行为的控制涉及方方面面,工程各方的责任行为原则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以设计施工图交底与会审为例,设计施工图交底是通过交底会的形式,由设计方向工程施工的有关各方就设计施工图进一步阐明设计意图。如果设计方未能如期按约完成达到预期的履职效果,将承担其设计方的责任。而图纸会审中,监理方应对图纸中有违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的问题的审核承担履职责任;承包商对施工图纸中应当发现的图纸质量和缺陷问题,而未发现承担过失责任。如果不是这样,在设计问题上责任不明的责任一般均由发包方埋单,那样就难以化解这种履职行为的缺陷和风险,给过程留下隐患、更多的徒劳和失控的造价。
其次是条件约束行为原则。比如一个公平、公正、全面合理的施工发包招标过程所形成的中标标函,要约与承诺所确定的中标标函施工界面条件应当是十分明确的。在双方明确的条件界面情况下,也就明确了“发包人用以支付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承包范围内全部工程并承担质量保修责任的款项”。
第三是规范行为原则。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签证,其定义为:“根据施工承发包合同约定,一般由承发包双方代表就施工过程中涉及合同价款之外的责任事件所作的签认证明”。
第四是合理(得当)行为原则。不论何种条件状况下,不论是谁的过错责任引起的,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都应当采取合理的行为处置工程施工中的有关事宜。
第五是合法行为原则。适合于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据此在双方合同中的有效约定所明确的行为。在合法前提下有约定如法,约定优先的行为准则。这一条涉及范围较广,也属必要准则,是必须遵守的。
三、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管理中房屋的主题。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都在深度项目开发,深度多元化发展,对项目开发单位而言,工程成本的控制需要从建设期的决策阶段、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来进行控制。
1、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
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上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利用好“严密合同条款”这一条,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提前的预计,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及合同条款。
2、结合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控制工程成本
做为开发单位的预算合同人员应做到“三多”,即“多看、多问、多思考”。“多看”,就要多看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多问”就是对于预算中不常遇到的较边缘的工程问题,或是对自己经验不充分的问题不匆忙作定论,要向现场的工程师进行咨询。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市政工程,由于行业的垄断,大多数的造价人员很少遇到这类预算,因此这类问题就更需要多问。 “多思考”,不可不论定额仍是目前建设市场确定造价的主要依据,但也应客观地认识到定额不可能囊括市场,由于新工艺、新材料地不断涌现,工程现场的特殊情况都使得子目组价、项目组价仍为目前造价中不可避免的工作。
3、做好市场材料及市场工艺价格的,建立寻价体系
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项目开发过程中,建设单位为控制成本及确保材料质量,对某些材料均会采用甲方指定或限价方式。首先,企业应系统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地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需强调一点,政府公布的价格是市场的平均价,详细的价格管理远不能简单停留在这一深度,要进一步利用长期与商家建立起的经济往来关系和社会公开渠道,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企业还应把握大势,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时间――价格曲线图。
4、建议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确定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是指按照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与规定,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现行预算定额子目分项要求,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或构件分部分项,并计算实物工程量,列成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受苦填写单价的一种工程量计价方法。采用工程量清单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是一项既易于操作,又利于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