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3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爱国安全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各地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协调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以县(区、市)为单位,及时成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部门职责,合理安排分工,精心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社会,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医疗、康复、教育等专业机构和学术、慈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的氛围。
二、创新形式、充实内涵、务求实效
各地要立足实际,围绕“正确使用助听器”的活动主题,充分发挥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助听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以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地区要在“爱耳日”活动当天,设立宣传咨询“一条街”。组织医疗、康复、科研、教育等机构以及助听器生产、经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城市主要广场、街道、社区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品,面向公众普及和宣传助听器使用、维护及保养知识,树立“关爱听力,正确使用助听器”的健康意识,并提供义诊、测听等服务。要广泛利用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公众媒体,“爱耳日”活动消息,传播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相关知识,也可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组派小分队进农村、入社区等宣传、服务形式。继续在首都北京举办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
三、关注贫困、加大救助、完善制度
各地要利用“爱耳日”活动之际,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听力残疾儿童及成人的医疗、康复救助。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并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贫困听力残疾人的康复救助。通过补贴或免费提供助听器等形式,积极解决贫困听力残疾人购买、使用助听器的困难。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研究、推动将助听器验配服务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听力残疾康复的长效保障机制。
四、齐抓共管、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管理、质检、残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密切配合,采取措施,依法规范助听器验配市场,确保助听器产品及服务质量,努力保障听力残疾人合法权益。要充分利用“爱耳日”之际,依法加强对助听器产品和助听器验配机构的监督检查,杜绝各种劣质产品和不规范服务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协调行动,积极推进助听器验配师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助听器验配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各级残联要积极发挥“爱耳日”活动的牵头协调作用,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相关资料于2009年3月15日前报第十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
五、宣传口号
——人人享有听力保健与康复
——保护听力正确验配助听器
——关爱听力正确使用助听器
——助听器帮你聆听美好世界
——助听器必须验配
——配戴助听器享受新生活
活动主题
“奥运精彩—我听到”
各地要围绕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喜迎奥运为契机,从实际出发,坚持广泛性、公益性、社会性原则,有组织地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
(一)大力开展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救助活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宣传和动员社会,以“奥运精彩—我听到”为主题开展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救助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提供助听产品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让他们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得到实在具体的关怀,和健全儿童一样分享奥运、健康成长。
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将从各地挑选100名听力残疾儿童作为奥运小使者,亲赴北京参观奥运场馆、感受奥运氛围,传递奥运信息、播撒奥运爱心。
(二)积极举办体现喜迎奥运、参与奥运精神的相关主题活动。各地组织听力残疾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书画奥运、歌唱奥运、舞动奥运、绿化奥运等方式为奥运献礼,展示聋儿康复成果,让孩子们从中体会“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同时促进孩子们的社会康复。
活动办公室将组织部分听力残疾儿童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奥运,并向北京奥组委捐赠部分优秀作品,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参与和奉献中体会“超越、融合、共享”。
(三)广泛开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宣传活动。各地在“爱耳日”活动当天组织医疗康复机构的耳鼻喉专家和听力学、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人员在城市主要广场、街道、社区设立宣传点摆放宣传品,面向公众普及和宣传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并提供义诊、测听等。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组派小分队进农村、入社区等活动宣传与服务形式。
活动办公室将统一印制下发“奥运精彩—我听到”宣传海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技术指导组将对活动进行集中指导。
(四)深入宣传国家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政策。中国残联、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将在“爱耳日”活动期间共同《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实施方案(2008—2015年)》,各地要及时将该方案的宣传、学习融入本地“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中。
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成立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同时成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技术指导组对活动进行集中指导,各地要及时成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机构,制定方案、明确分工、抓好落实,确保本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
(二)关爱聋儿、服务大众、融入奥运。各地的“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应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奥运理念,突出贫困救助和康复服务的特点,帮助听力残疾人实现“融入奥运、聆听奥运、参与奥运、分享奥运”的梦想。
(三)创新形式、扩充内涵、务求实效。各地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联系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形式、扩充内涵、突出特色,切实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深入宣传、扩大参与、及时总结。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级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报道活动,为本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要及时将本地的活动情况、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于2008年4月以前报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
宣传口号
——爱心启聪,聆听奥运
——关爱聋儿,共享奥运
——回归有声世界,共迎百年奥运
——救助贫困聋儿,共享人文奥运
——健康听力,绿色奥运
——畅听无碍,分享奥运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的表现。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校园安全涉及到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如食物中毒、运动损伤、网络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传染病等。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数字是枯燥的,但它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说明校园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但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这里向全校同学提出如下要求:
一、树立自我安全意识。我们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班同学要协助班主任对本班教室里的各种教学设施、用电设备、住宿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的排查,若发现问题,请及时向班主任汇报,防患于未然。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打架、骂街。有些同学说脏话、骂街已成口头蝉,极不文明,骂街和打架一样,是一个人智力和素质极度低下的表现。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校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文明的中学生。
三、关注课间安全。要求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靠右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越围墙,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
四、严格规范操作。体育活动、实验课、社会实践及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 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遵守交通规则。来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遵守交通规则。不乘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骑车时,不并排勾肩构架搭背行驶。
六、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在校外的摊点上吃饭,不偏食,不暴食暴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七、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私拉电线,不在宿舍和教室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等电器;上下床辅注意安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卫科或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