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封闭式英语培训

封闭式英语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封闭式英语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31

1.研究背景和目的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中普及的外语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对于英语教学的起始年龄问题,桂诗春(1992)、王初明(1990,2001)、戴曼纯(1994)、杨连瑞(1998,2003)、刘振前(2003)等二语习得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但是大多数研究多半从二语习得相关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角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从学习者角度分析小学是否开设英语课以及什么年级开设英语课为宜来谈小学英语是否开课问题。从历时角度研究始学年龄对后续英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的学者虽然提出了“小学英语收效很低,造成费时费力局面,不如不开”等的提议,却缺乏实证研究来证明是 “开了没用,还是没开好”。

尽管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的观点,但是儿童语言习得中的长效优势,以及儿童语音习得优势已经为研究者所公认。为此,教育部提出:从2001 年秋开始, 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 年秋季,乡镇所在的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2003 年秋季,全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全部开设英语课程的要求。我市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先后在市内的几所小学的三、四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几年过去了, 我市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如何呢? 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市小学英语开课的成效,作者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对初中英语学习有何影响?小学阶段在校内学习过英语的学生和参加过校外培训的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差异?以此调查初中学生的小学英语学习背景和目前初中学习成绩状况。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普洱市两所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分别选择了A中学中的三个尖子班和B中学的三个普通班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对来自于这两所中学的两名英语课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

3、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以访谈的形式对任课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问卷设计成封闭式问卷形式,主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上一学期全市英语统考成绩、小学英语学习情况、小学阶段校外学习英语的情况,英语学习起始年龄、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访谈主要了解任课教师对被试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的看法、对在小学阶段学习过英语的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评价,小学阶段参加过校外英语培训的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看法等。

4、调查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SPSS17.0 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调查对象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和他们的初二年级英语统考成绩情况。结果如下:

从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A中学中在小学学过英语的同学和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同学的英语统考平均成绩相差仅为2.132分,相差不大。而该校中小学在培训学校学过英语的学生和未经过校外培训的学生相比,统考平均成绩相差10.394分。也就是说:小学在校外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初中成绩比没有参加过校外培训的要好。B中学的情况:B中学的151人中有141人在小学学过英语,统考平均成绩是61.397,没学过英语的有10人,平均成绩是71.400,从这组数据看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反而比学过英语的学生的成绩要好。该中学里小学阶段在校外参加过英语培训的有36名学生他们的统考平均分是69.806,未参加过校外培训的有115人,统考平均分为59.635,结果也显示参加过校外培训的学生成绩比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学生的要好。从两校的合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小学在学校学过英语的和没学过英语的成绩相差不大,而小学在校外参加过英语培训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却要比没参加过培训的明显要好得多。

4.2 成绩差异性检验:对在校外培训班学过英语的学生与没有培训过的学生目前英语成绩的差异性检验是为了进一步比较小学阶段仅接受过校内英语学习的学生和小学阶段参加过校外英语培训的学生的初中英语成绩差异性的显著程度。我们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如下:

调查对象

小学在校内学过英语的学生与没学过的学生目前英语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小学在校外培训班学过英语的学生与没有培训过的学生目前英语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从以上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在校内学过英语的学生与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目前的英语成绩的差异性不显著,而小学在校外培训班学过英语的学生与没有培训过的学生的英语成绩的差异性有显著差异。(p

在对任课教师进行的访谈中:A中学的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体状况比较满意,但认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比语言知识能力差”。当问到所教班级里在小学学习过英语的学生是否比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成绩要好?回答是“不一定”“有些到初中才接触英语,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英语成绩也很优秀”。“但是总的来讲小学学过英语的学生词汇量要比没学过的多一些”。当问道:那些曾在小学阶段参加过校外市场化英语培训过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口语方面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学生相比情况如何?回答是“肯定更强得多”“但是到了初中才学英语又特喜欢英语的学生成绩也很不错”。当问到你认为小学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应重点加强那些方面的教学时,A中学的老师的回答是“有必要开,但应该有专业的英语老师,有些半路出家的语音太差”另外该老师提到我市小学阶段的教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纪律的养成教育还应大大加强。

5、结果与讨论

通过比较小学阶段受过英语培训的学生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学英语不是没有用而是怎么学的问题。就我市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和作者的儿童英语教育实践经验来看,我市的小学英语教学可以从三年级开始,过早的学校英语正规教学,效果可能不太显著。因为一年级时拼音学习的相互干扰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都会对儿童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比如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还很弱,外语学习仅靠模仿的话可能要求语言输入的量要大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Krashen (1982) 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认为最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 并且要有足够量的输入。事实上, 语言学习是一个输入—吸收— 输出的过程, 只有当学习者对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的消化吸收, 并通过已有知识结构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才能有语言输出。所以这一儿童早期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学小班化、趣味性强、感官刺激强,体验型的教学模式和大量的口语输入教学,而这些都是学校课堂教学难以提供的教学模式。而三年级让孩子接触英语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女孩青春期始于10-12 岁, 男孩青春期始于12- 14 岁, 交叉点是12 岁, 大致始于小学5 年级( 陆效用, 2004)。而小学如果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的话, 学生年龄在10岁左右, 尚处于青春期前,正好赶在大脑侧化期以前,大脑的可塑性较高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其次, 由Dulay 和Burt 首次提出, 后由Krashen ( 1982) 所发展的情感过滤假说(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这一时期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一种障碍。语言习得过程中, 情感过滤阈限高, 语言输入就不能纳入学习者的学习体系; 情感过滤阈限低, 语言输入就可以被大脑所吸收, 最终获得语言习得的能力。具体地说, 年龄小的孩子的弱情感过滤主要体现在低焦虑水平,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不像少年或成人那么在意是否出错, 是否会丢面子, 敢说敢问, 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高, 语音语调模仿能力强, 乐于参加各种语言活动, 这样他们更能充分的参与听说活动的训练。这种低焦虑水平有助于他们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汲取, 促进英语学习的进步。学习早期的这些表现以及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将来二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的儿童仍有好动、活泼、喜欢趣味性强的东西的特点所以教学还应以趣味性为主,语言知识容量不宜过大,循序渐进、逐步积累,主要以启蒙和培养兴趣为主,但是标准的语音是关键,这一时期是儿童语音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正确的语音输入对他们今后正确的发音形成重要影响。所以这也是小学师资选拔时最应该注意的方面。另外,五、六年级阶段教学应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利用一些比如讲小故事,话剧表演、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读、背、写的习惯为他们进入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

6、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初中学生小学英语学习背景与目前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我市小学英语校内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各个学校对小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有关。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加强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学和师资培养的重视,以免造成小学英语“有名无实”的局面。当然,本文仅分析了初中学生小学英语学习背景情况与他们初中成绩的相关性,缺少了对小学英语教学、师资状况的细致分析研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将弥补这次研究的空白,以便对我市小学英语的教学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Fathman and Hoefnagel hoh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SecondLanguage Productive Ability [ J] . Language Learning, 1975

篇2

来自青海、甘肃、北京、广西4个不同省市的我们和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等不同国家的外教汇合在北大,开始了我们为期一个月的全封闭式英语学习。

北京的4月对于我这个来自夏都西宁的学员还有点不适应,感觉骄阳似火。我们到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全封闭学习,学校要求我们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结束都必须用英语对话,他们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全封闭英语生活环境。早上6点,鸟儿欢歌,我也睡醒。刚想说早上好,突然脑子里闪过昨天外教说过的话“明早,每个人都必须说英语”。拍拍胸口,幸亏没出声不然准被抓个正着。学校规定被教官抓住3次就遣送回原单位。我只好装作哑巴,和同寝室的点头微笑。他们也是一句话不说,万事开头难呀!大家洗漱完毕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到了礼堂大概有200多学员,有些正在用英语对话。但是,我发现来自青海的很少有聊天的,都坐在那里发呆。不一会儿外教很激情地开始了“洗脑”工作。通过他们的引导,我终于和同座聊了起来。就这样到了中午大家已经可以轻松地聊天了’虽然有很多句子不会说,但是通过肢体语言、动作、表情,大家也能聊个大概。

下午是小班教学,我们班的外教是Doro,她是韩国人,但在美国长大。外教的一大特点是学习轻松,她一走进教室就让我们看她旅游过的国家。美国、韩国、墨西哥、中国,4个不同的国家,4种别样的风格,4个风趣的故事。听她在缓缓的乐曲声中向我们娓娓道来,我感觉不是在国外胜似在异国他乡听她诉说她的故事。听完她的故事,每个人手里都多了一张卡纸。她让我们自由发挥介绍自己,这不就是我小学时候的梦想嘛!我儿时的梦想终于在这里可以实现了。大家就如同刚上学的孩子,欢快地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签名设计。两个小时一晃而过,正在我意犹未尽的时候,她宣布课外活动时间到了,4月的北大校园花红柳绿,空气清新,宛如世外桃源,再加上我们的打闹声。嬉笑声、玩耍声,恍如回到了学生时代。此时童年的歌声在耳边回荡,“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终于到了晚饭时间,到了食堂我想这下可以痛痛快快地用母语聊会儿天了,但是到了那儿才发现我的幼稚。外教都在食堂监督我们。天啊!他们也太敬业了。不过这样才叫TIP嘛,利用吃饭时间和外教多沟通可以让英语口语进步得更快呀!外教太有才了。最可笑的是,轮到我打饭的时候,我发现只有量很大的一个菜,就想要两个半份,我就指着我喜欢的糖醋里脊和辣子炒肉蛮有信心地对大师傅说“一半一半”,没想到那个大婶挥着铲子说“没有半份、没有半份,只有一份”。我太佩服了,北大的大师傅英语可真棒呀!

中间的一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让我们自己制作海报,然后给一个清单,让我们照一些照片。照照片的时候我们才更深入了解了这个学校。同时,我也理解了外教的苦心,他们想方设法让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既锻炼了口语,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寓教于乐两不耽误。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桃园养蜂——一举两得”。

最难忘的是结束之前的晚会。当时学校要求每个班级两个节目,我们的外教Doro让我们自己来定。我就想到了时装表演,而且是男扮女装。

篇3

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管理方式的不同,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的初期,队伍会有诸多的不适应。针对这一现状,一是强化国际标准培训。在组织参加油田外部培训项目的同时,针对海外市场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专家和长期从事国际合作、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骨干人员请进课堂,现身说法,分享经验,重点培训国际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工艺。充分利用海外市场分布区域广、学员与甲方接触密切的优势,大量收集国外现场资料,将现场钻井设计、施工程序、日报表,安全程序、井控程序等纳入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加贴近市场,满足了项目发展的用人需求。二是强化涉外英语培训。为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一方面,坚持涉外语言培训不断线,各专业化公司经常性举办英语培训班,油田培训中心常年举办中、高级外语培训班,回国休假人员可以随到随学。同时,对学员实行动态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进行成绩测试,测试结果与薪酬挂钩,并及时调整到相应的班级,成绩优秀者再推荐到高校学习,或直接选派到国际项目。

另一方面,与油田外部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国际化语言交流范畴,组织3—6个月脱产封闭式强化培训,重点提高商务谈判和商务写作能力。三是强化跨文化沟通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参加集团公司及有关机构组织的跨文化沟通培训,并组织人员分区域、分国别开发编写文化风俗读本,邀请优秀外籍雇员到国内举办讲座,帮助外派员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

二、优化机制,提升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的实效性

创新培训运作方式。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每年累计培训国际化经营人才3000人次以上。一是模块化培训。针对国际项目人员休假期限长短不一、时间早晚不定、个人文化水平不同、岗位技能要求各异等因素,对回国休假人员采用模块化短期轮训教学方式,把培训内容分割成多个独立模块,“量身定做”培训计划,每次休假期间培训1—2个模块,项目人员可根据个人学习记录和培训要求,随时插班学习,直到学完全部内容为止,形成了培训学习和国外工作两不误的动态良性循环。每年培训回国休假人员800人次。二是实战式培训。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把课堂搬到井场,把井场变成课堂”,改变过去教师讲、学员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学员共同研讨,互教互学,增强了培训的现场感和实用性。三是渐进式培训。对新分大学毕业生,重点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对有一定技能的骨干人员,重点进行外语强化培训。根据海外市场分布情况,系统建立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档案,详细记载选拔、考核、使用、培训等情况,并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形成培训——出国——回国轮训——再出国的渐进式循环培训模式。

强化培训内部动力。一是以考促培。坚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原则,完善“国际公司、境外公司、施工队伍”三级考评体系,制定《国际项目员工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国际化经营人才退出机制,确定了职业道德、外语水平、工作业绩、培训时间等4项考核指标,每年进行考核,结果与评先、晋升、奖惩直接挂钩,并逐年进行修订完善。二是以赛促培。坚持在境外施工队伍中开展赛安全、赛进度,比顽强作风、比文明施工劳动竞赛;在两年一届的工人技能比武中,将国际化的技能操作内容列入比赛项目细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其中,在沙特阿美公司开展的“钻井极限挑战赛”中,中原油田的钻井队一举打破钻机搬迁、安全生产、生产时效3项钻井纪录,创造了阿美公司历史上的奇迹。三是取证促培。所有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

三、强化保障管理,提高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的实战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