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云计算技术的前景

云计算技术的前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0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云计算技术的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云计算技术的前景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通过引入云计算技术,能够节省资金投入,对于推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深度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云计算在四川省各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运用为例,希望能够给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1 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西部地区各省的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自建设以来,一直保持稳健步伐发展,特别是四川省,由之前的办公自动化体系到现在的“一张图”,已经基本实现了业务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网络管理目标。各市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更新和统一体系的模式,已经为四川省各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的互动提供了基本保障。办公平台、数据、网络为国土资源的工作人员更好工作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但是,业务范围的拓展、历史欠账和新系统的出现等问题,对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也提出高的要求,矛盾和压力也相继出现。

2 云计算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要想将云计算技术进行更好的应用。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云”。云计算技术能够满足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对信息管理的要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市县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应该明确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对于计算机硬件维护有很大的帮助。

市县国土资源相关部门现在已经认识到系统中的硬件维护的重要性,他们正将所有的硬件维护和局部区域的维护通过外包的方式承包给当地的计算机公司,然后当地的计算机公司会进行全面的维护,从而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当然,在使用相关软件的过程中,市县国土资源部门需要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但是不需要支付平台服务费用和软件系统费,还不用分摊软件项目的开发费用和软件运行过程中用于维护的费用。

3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理论

3.1 云计算机技术的理念

云计算主要是由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格计算发展得来,它是一种新的商业计算模式。狭义的云计算是指由生产商家以免费或者是按需租用的方式来向技术研发人员或者是客户提供数据分析、存储和科学有效计算等一系列的服务。广义的云计算是指生产厂家向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方便的在线软件服务、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硬件租借等不同类型的服务。

所谓“云”,通俗意义来讲,就是大家都能够共享的资源,对于客户来讲,他们不用去掌握云的基础设备,同时也不用具备那些专业知识,只需要向生产商直接提出需要服务就可以。

云计算的本质就是利用超级大的数据中心和计算机集群一同构造适合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运算方法,能够真正让客户来获取自身需要的软件,从而还能够有效降低客户在计算机软件购买系统和软件操作的费用。利用云计算机技术,客户只需要在网络浏览器和客户端直接下载软件就能够直接满足需求。

3.2 云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云计算技术与之前传统技术来比,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主要是由于云计算系统采用的是多种容错机制、相同的构造见的互换和计算机节点等方法来完成目标,云计算技术主要表现在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上,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一旦有某一个节点出现错误,那么系统就会直接自动的将这个任务转移到其他的节点上。

同时,在虚拟化方面,云计算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各种软件来实现对硬件的虚拟化管理和调度的应用,采用虚拟化网络平台将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进行完美运用,这样就会让计算机操作人员感到自己实际就是在操作本地的计算机一样,没有任何的异地感觉。而且云计算体系的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都是特别强的,例如,谷歌的云计算差不多能拥有上百万台的计算机服务器,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在通用性方面,云计算没有特定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在云技术的支撑下,云计算全部能够构建各种不同形式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同一片云中,都能够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形式。云计算在提供灵活定制的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运行每种不同的应用程序时,需要使用每种不同的资源和计算方法,但是云计算却刚好能够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灵活分布相关资源和计算能力。

3.3 云计算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服务主要应用到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中,国土资源信息化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信息化管理部门申请一些软件服务,信息化管理部门根据申请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服务时间长短和费用预算,通过浏览器的方法向申请部门发送他们需要的软件。

但是,在目前应用云计算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题。例如,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是信息化管理人员不稳、职位不明确等。造成信息化管理人员不稳的主要原,信息化管理工作培训人员太少,人员队伍不够稳定,信息化管理人员工作的内容大体都是相同的,所以一些工作流程在被信息化管理人员之后,他们的工作地点会被上级不断的调动,就是属于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工作,使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不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当然,对于任何一项新技术来说,都不能直接解决所有的问题。云计算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下就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从而保证云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中更好的应用。

4 结束语

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要想实现“好用”和“用好”双面发展,需要管理人员调整思路,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放到第一位上来,这样才能够实现队伍稳定,定位准,才能够走的更远。与此同时,云计算技术能够推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分配、资金投入等方面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对于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应用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筱倩,王建军.关于云计算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中的几点思考[J].信息通信,2016(06):133-134.

[2]杨先洪.云计算与国土资源信息化[J]. 通讯世界,2014(22):32-33.

篇2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 Web 的服务,目的是让用户只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钱,同时消除传统软件在硬件,软件,专业技能方面的投资。云计算让用户脱离技术与部署上的复杂性而获得应用。

首先,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上的数据无法恢复,而有机会接触你的电脑的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此前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据报道不也是因为电脑送修而造成个人数据外泄的吗?

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 Google Docs 的网络服务上,当你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类似 Google Picasa Web 的网络相册里,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同时,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你放心地与你指定的人共享数据。这样,你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最好、最安全的服务,甚至比在银行里存钱还方便。

其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

大家都有过维护个人电脑上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的经历。为了使用某个最新的操作系统,或使用某个软件的最新版本,我们必须不断升级自己的电脑硬件。为了打开朋友发来的某种格式的文档,我们不得不疯狂寻找并下载某个应用软件。为了防止在下载时引入病毒,我们不得不反复安装杀毒和防火墙软件。所有这些麻烦事加在一起,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计算机,刚刚接触网络的新手来说不啻一场噩梦!如果你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电脑使用体验,云计算也许是你的最好选择。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然后就可以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你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再也不用担心你的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再也不用为软件或文档染上病毒而发愁。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的 IT 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此外,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云的用户终端:个人电脑,手机,电视,汽车,PDA等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自己的联系人信息是如何保存的。一个最常见的情形是,你的手机里存储了几百个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你的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里则存储了几百个电子邮件地址。为了方便在出差时发邮件,你不得不在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定期同步联系人信息。买了新的手机后,你不得不在旧手机和新手机之间同步电话号码。 还有你的 PDA 以及你办公室里的电脑。考虑到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需要用云计算来让一切都变得更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

仍然以联系人信息的管理为例,当你使用网络服务来管理所有联系人的信息后,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也可以把某个联系人的电子名片快速分享给好几个朋友。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下进行的,只有对数据拥有访问权限的人,才可以使用或与他人分享这份数据。

最后,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

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我们完成各类应用提供了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想像一下,当你驾车出游的时候,只要用手机连入网络,就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在地区的卫星地图和实时的交通状况,可以快速查询自己预设的行车路线,可以请网络上的好友推荐附近最好的景区和餐馆,可以快速预订目的地的宾馆,还可以把自己刚刚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剪辑分享给远方的亲友……

离开了云计算,单单使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的客户端应用,我们是无法享受这些便捷的。个人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不可能提供无限量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但在“云”的另一端,由数千台、数万台甚至更多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的集群却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个人和单个设备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云计算的潜力却几乎是无限的。当你把最常用的数据和最重要的功能都放在“云”上时,我们相信,你对电脑、应用软件乃至网络的认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改变。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是自由、平等和分享。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普通网络用户,还是企业员工,无论是IT管理者,还是软件开发人员,他们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改变。

参考资料

篇3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Changing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Abstract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Cloud computing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xt of digital libraries is an issue worthy of our consideration, starting from the status of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relying on the contents of the cloud environments digital library building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the promotion role of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cloud service; digital library

1 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

自1996年初国家图书馆率先立项“数字式图书馆试验项目”以来,各地、各高校已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图书馆在建和建成。从整体情况来看,数字图书馆拓展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丰富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使图书馆的建设跟上了信息时代的发展。然而,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由于传统图书馆建设的惯性思维和缺乏全局观念,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以自身为主,并与其他图书馆相互孤立,造成馆藏资源建设重复、建设内容雷同,浪费了大量资金和精力。 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各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所建成的数字图书馆自成体系,各系统之间的标准不同,使跨库操作、共享互用难以实现,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2 云计算与数字图书馆

2.1 云计算

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虚拟化、网络存储、负载均衡等新兴的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合,是互联网技术向多元化、高效化、服务化发展的产物。云计算的核心是应用服务,云计算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平台互通,并向不同的对象,如:学习者、教师、图书管理员等提供不同权限的应用服务。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将硬件资源当作服务内容提供给用户,用户无需购买、升级、维护这些设施,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购买硬件资源的使用权限,从而获得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性能、带宽等。

(2)平台即服务(PaaS)。相对于软件即服务(SaaS)来说,平台即服务(PaaS)是更自由化的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为人们提供应用程序的整体开发环境,人们可以按照组织特性、自身需求等来开发、部署、管理一些与众不同的应用软件,从而实现软件的定制化。

(3)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是指把应用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面向不同需求的多样化、规范化的应用服务。用户可以灵活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软件,将这些软件集聚起来,形成个性化的应用软件包。用户购买这些软件的使用权后所要专注的只是自身的工作,软件的升级和维护等交由软件提供商负责。

2.2 云计算与数字图书馆的联系

从时代的发展来看,数字图书馆和云计算都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技术角度来看,云计算是当今各种新技术以提供应用服务为理念集合而成的,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有机结合。云计算可以从自身的三个层面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助力(见图1)。

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一些实力薄弱的图书馆相对吃力,通过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可以与其他图书馆形成基础设施的共建,也可以租赁使用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大型云计算中心,按需购买使用权限,大大节省了精力和财力的投入。对于基础设施来说,云的虚拟化技术也可以更好地分配、调用硬件的物理资源,大大提高硬件的使用率。数字图书馆的系统建设也不用局限于软件厂商的固定应用程序,通过平台即服务(PaaS),开发人员可以根据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和现实特点来开发具有特色的应用程序,并在云平台上部署和管理有自身特色的应用程序集合;云的建设者也可以灵活地选择多元化的应用程序来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当觉得一些应用不再适合数字图书馆使用时,可以取消应用程序,从而保证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成长性和活力。

3 云计算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变迁

3.1 终端建设从公有到私有

数字图书馆的终端一开始是由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者提供,一般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电子阅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数字图书馆的终端开始从计算机向移动设备、智能电视、投影仪等扩展。云计算技术加快了终端多样化的发展速度。由于数据存储和资源建设都在云上进行,只要终端能够连接互联网,就可以享受到云服务;在网络连接的前提下,云服务具有随时随地可用的特性。云计算提供的这种便利性将促使人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图书馆。随着时间的前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者提供终端的局面将逐渐改变,用户利用自己的终端访问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主流趋势。

3.2 应用服务组合方式的变更

以往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由软件提供商建设并提供固定的应用内容,访问者登录数字图书馆所面对的总是自己权限内的应用集合。由于云平台的开放性,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程序内容并不是固定的,建设者随时可以开发或加入一些新的应用。

面向数字图书馆,云计算提供一个统一的门户,即应用程序入口;按照管理员、教师、学生、其他访问者的不同来分配登录权限。门户通过用户登录来识别用户的身份,并提供相应权限的应用服务;在云平台给予的权限范围内,用户可以灵活自由地选择数字图书馆内的多种应用服务,用户可以将这些应用服务组合在一起,并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给予排序,形成应用集合;当用户登录数字图书馆门户时,这些应用集合将显示在用户的界面上,从而形成快捷便利的个性化应用程序集合。

3.3 从单向传播到多元互动

数字图书馆上的包括全文检索、知识挖掘、信息推送、文献传递等在内的服务内容通常以检索和获取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这种从图书馆到读者的信息传递遵循单向的传播流程。然而,互联网时代的读者需求更多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资源,需求自己所生产、组织和积累的信息资源的聚合,在一些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被普遍需求,一些以服务咨询和信息反馈为目的的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交流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求所在。

3.4 信息资源的来源

云计算技术把数字图书馆服务从自身门户网站扩大到整个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消除了馆内、馆际、互联网等各个层面的资源之间的障碍,提高了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灵活性和易管理性。在云环境下,来自不同层面的优质信息资源呈现在云上,数字图书馆的访问者可以无障碍地获取这些资源。

3.5 数据存储的变迁

云计算中心是云时代数据存储的归宿,云计算中心具有高容量、高性能、低耗能等特点,虚拟化技术可以在集群服务器上虚拟出多个类似于独立服务器的部分,每个部分均有云服务器的镜像,任一服务器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存储备份的稳定,防火墙和组隔离技术也为数据存储提供了保障。基于以上云存储的特点,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云存储大大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容灾能力,云存储的高容量特点能满足数字图书馆TB甚至PB规模的海量数据,信息资源建设者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内容建设,而不必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数据存储硬件的管理和维护上。

3.6 数据利用的提升

数字图书馆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检索传递,然而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上浏览和检索等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并没有被利用起来。云服务器可以容纳海量的原始数据,云平台具有对海量原始数据加工的能力,数字图书馆建设者通过云平台提取海量原始数据并进行挖掘。通过分析资源流向、关联文献点击率、用户浏览量、页面停留时间等,可以更好的分析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所在,掌握图书馆内容建设的走向,为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为访问者提供更好地内容服务。

4 结语

云计算技术是当前的互联网技术的主流趋势,利用新兴的云计算技术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时展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优秀的数字化阅读服务,是值得我们长久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孔凡娟.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2):93-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