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2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随着顶级葡萄酒需求的日益高涨,来自顶级酒庄的供应压力则空前增大,供不应求的格局未来将越来越难以逆转。而这种状况将直接导致顶级葡萄酒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用于收藏和投资。近年来,当顶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收藏热点时,新的投资机会逐渐来临,市场本身也已经蠢蠢欲动。但是,面对全新的热点,欠缺葡萄酒收藏投资经验的中国收藏家们,总会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投资横向比较 :名庄酒、股票和名贵艺术品

要在一个行业进行投资,首先要对这个行业进行整体分析。也许中国的投资者们对于投资股票和投资艺术品已经非常熟悉,至少已经知道股票和艺术品的价值和风险。我们就横向比较一下这三个行业的投资价值。

股票投资,整体说来风险较大、输赢均等。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方面,就是不太好选股,股票池中几千只股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套;第二方面,就是不太好掌握投资的时间,长线操作则压力太大,短线操作又难以把握。

而艺术品投资,基本上只要是名贵艺术品,增值的几率要大于赔本的几率,只是动辄需要相当大的资金。

葡萄酒投资和股票投资完全不同,股票只是金钱游戏,看不见摸不着,而葡萄酒不仅看得见摸得着品味得到,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投资。在中国,其实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都有实力尝试着去少量投资葡萄酒,而且从部分名庄酒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升值几率要远远高于贬值几率。

嘉德拍卖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热爱艺术品收藏投资的高端人群,同样非常青睐进口葡萄酒,特别是名贵的进口葡萄酒。他们是这个市场的动力源,只要中国有这么一个热爱、消费、收藏葡萄酒的高端群体,中国的进口葡萄酒收藏市场也就会越来越火爆。

就是这么一个群体,在精神层面有强烈的需求。他们热爱名贵葡萄酒、热爱雪茄、热爱高尔夫运动、热爱主题旅游,当然也热爱艺术品,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只要需求能够被满足,他们甚至不太计较成本。中国市场名庄酒持续火爆,其实依靠的就是这么一个高端的消费群体。

投资价值分析 :三年平均回报150%

先来看一组由各大著名拍卖行提供的数字:

1787年拉菲酒庄葡萄酒,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6万美元。现陈列于福布斯收藏馆,瓶身蚀刻有杰斐逊总统的姓名缩写。

大瓶装(5升佳酿)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葡萄酒,1945年产,这一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酿酒年份之一。199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4614万美元。

1784年份迪琴酒庄白葡萄酒,1986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5.6588万美元。酒瓶上也刻有杰斐逊的姓名缩写。

7支罗曼尼康帝酒庄1978年份蒙塔榭酒。2001年苏富比纽约拍卖行售出,售价16.75万美元,即每支2.3929万美元。

罗曼尼康帝酒庄1990年份勃艮第红酒,6夸脱大瓶装。2002年纽约扎奇拍卖行售出售价6.96万美元,折合每标准瓶容量5800美元。

罗马康帝酒庄1985年份一套7支美杜莎拉酒(总容量6升,相当于8支标准瓶)。1996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售价22.49万美元。

三支1994年份鹰鸣酒(Screaming Eagle)2000年洛杉矶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5 万美元,即单支3833美元。

谈到进口葡萄酒的投资,名庄酒投资自然是一个热点,但是投资绝不仅仅局限于名庄酒,应该说只要是顶级葡萄酒(不一定是知名酒庄)均有升值的空间。这和所有行业一样,投资就必须有投资的策略和投资的组合。

整体说来,也只有占总量千分之一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也才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这些葡萄酒90%以上来自葡萄酒“老世界”那里都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酒庄城堡。

为什么只有这些顶级葡萄酒才被承认有收藏投资价值呢?

首先,顶级葡萄酒的酿造对气候、土壤、光照和葡萄树本身都有极高要求,这跟中国生产茅台酒完全一样,离开了那里的原生自然环境,就根本无法酿造出同样品质的酒。而全球每年评出约30款名葡萄酒80%分布在法国酒庄,尤以波尔多的白马、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奥比隆、欧颂和柏图斯8大名庄最为珍贵,其声誉是经过数百年历史发展才建立起来的。另外还有极少数来自“新世界”酒庄的酒也被列入投资级葡萄酒,也就是说,能酿造出顶级葡萄酒的酒庄极为有限。

其次,世界顶级酒庄所能生产的头牌酒的数量也都非常有限,通常仅有2万~3万箱。有限的产量分散到世界市场,因为稀缺而备显珍贵,加上顶级酒可以长期陈年储存,从而使这类酒随着窖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值。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葡萄酒收藏具有增值潜力大、波动小、稳定性高的特点。据权威资料显示,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的10种葡萄酒,过去3年的回报率为150%,5 年回报率为 350%,10年回报率为500%,大大超出同期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成分股的增值速度。

在2006年以前,投资葡萄酒的收益虽然稳定却并不算高,而自从2006年在英国建立了葡萄酒交易市场之后,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升值潜力。顶级葡萄酒近一年的平均升幅已达43.2%投资价值同样不亚于股票、石油和黄金。

而葡萄酒迅速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拉动。继原来的欧洲、北美之后,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已有大量高端葡萄酒的受众,此外中国内地懂得葡萄酒的消费者也在迅速崛起。亚洲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新兴市场,这正是葡萄酒行情看涨的主因。

投资策略分析 :三类顶级酒的投资组合

既然只要是顶级酒就有投资价值,那么投资的对象就绝不仅仅只是名庄酒,一些口碑非常好但没有被评定为名庄酒庄的酒,同样有投资价值。首先,名庄酒还是投资的首选品种,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和奥比隆波尔多美度区的5大名庄,以及白马、欧颂两个圣・艾米隆的名庄和波美侯德柏图斯庄、波尔多8大名庄的投资价值被全球公认最高。

其次是选择一些非常有潜力的二三级酒庄,她们中也有类似宝马、里鹏、拉梦多这样口碑和品牌俱佳的顶级酒庄,同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还可以选择一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四五级酒庄,比如说波尔多1982年年份,甚至是1976年年份,这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珍藏酒,同样有投资价值,甚至升值空间和潜力比名庄酒还大。

整体来说,如果想投资顶级葡萄酒,最好能够搭配投资,不要仅仅迷信名庄酒的名气或者是迷信非名庄酒的升值潜力。

除了注意投资组合以外,业内人士还给中国客户更多的专业建议,那就是直接在欧洲期货市场买进最稀有葡萄酒的期货,然后储存在伦敦的免税仓库里,5年或者10年之后,再考量喝掉或卖掉这些酒,因为那时候爱葡萄酒的人会更多,意味着升值空间很大。当然客户要求提前卖出也没问题,但如果是期货的话,则要等1~2年后才能卖掉。

投资风险防控 :具备鉴别常识 切忌盲目追高

在目前在中国市场,顶级葡萄酒主要还是通过中国香港和澳门登陆内地城市,通过香港和澳门进入内地市场的名庄酒,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很多可以乱真的假酒。所以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投资顶级葡萄酒之前,必须具备鉴别真伪的基本常识。你首先要懂得品酒,要懂得什么是真酒,什么是假酒。那么,究竟如何鉴别?

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讲,观察葡萄酒的外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液面:用食指和姆指捏着酒杯的杯脚,将酒杯置于腰带的高度,低头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或者将酒杯置于品尝桌上,站立弯腰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呈圆盘状,必须洁净、光亮、完整。如果葡萄酒的液面失光,而且均匀地分布有非常细小的尘状物,则该葡萄酒很有可能已受微生物病害的侵染。如果葡萄酒中的色素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则其液面往往具虹彩状。如果液面具蓝调,则葡萄酒很容易患金属破败病。除此之外,有时在液面上还可观察到木塞的残屑等。透过圆盘状的波面,可观察到呈珍珠状的杯体与杯柱的联接处,这表明葡萄酒良好的透明性。如果葡萄酒透明度良好,也可从酒杯的下方向上观察液面在这一观察过程中,应避免混淆“混浊”和“沉淀”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浊往往是由微生物病害、酶破败或金属破败引起的,而且会降低葡萄酒的质量;而沉淀则是葡萄酒构成成分的溶解度变化而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2. 酒体;观察完液面后,则应将酒杯举至双眼的高度,以观察酒体,酒体的观察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及沉淀物。葡萄酒的颜色包括色调和颜色的深浅。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我们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等。

篇2

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报告显示,学历与股市参与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没有上过学的家庭股市参与率为0.47%,小学1.44%,初中4.9%,高中10.53%,中专17.61%,大专23.57%,大学本科30.66%,硕士研究生43.66%,博士研究生29.17%。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人群,投资 理财 新闻的意识越强,参与股市的比例越高。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当下的国情是:越是年纪轻的一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上过学的股民往往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所以占比也很低,而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的股民,一般都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70后”则以中专、大专生居多,而“80后”和“90后”则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报告还显示,在户主为青年的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16.14%;在中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23.71%;在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30.30%。由此可见,炒股盈利能力往往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将这两份数据综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虽然在股市中,年轻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中老年人,但低学历的中老年人往往比高学历的青年人更容易在股市赚钱,这是因为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在股市中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入市的第一代股民,学生时代往往都遭遇了,因此大多没有很高的学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自学成才。经过市场20多年的冲刷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人早已退出市场,为生计而奔波忙碌,如今依然能够在这个市场存活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大部分都是高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年轻股民,虽然学历高,知识多,但投资经验还很少,许多人入市后还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牛熊市的洗礼。加上年轻人急于求成,心态也容易浮躁,更容易听风就是雨,在追涨杀跌中,不断加大亏损。

一位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也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的感受也和这份报告的结论相似。许多高学历的年轻股民,往往在入市前读了不少投资类书籍,谈起各种选股指标、K线理论和经济走势都头头是道,也经常能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息,但实际赚钱的却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书本知识,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急功近利,想赚快钱,总是拿不住股票,这在持续多年的熊市环境中,自然交易越多越容易亏损。相反的是,有些“40后”、“50后”的中老年人,虽然学历不高,有的可能连一本投资书籍都没读过,但往往都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多年的投资经验,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心态比较平稳。一旦买了股票,不会过多纠结于短期的浮亏,反倒是有不少的赚钱机会。

由此可见,炒股其实就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往往越容易避开陷阱和错误。因此并不是低学历比高学历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而是经验多的人比经验少的人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经验”而非“学历”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

基金经理成反面典型

在中国股市中,高学历、少经验的典型代表就是基金经理。据2010年8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时可统计学历背景的547名基金经理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总共有78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有435人,本科学历的有33人,只有1人是大专学历。如今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应该会更高,而那些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可见硕士学历已经成为了基金经理行业最低的准入门槛,其中“海龟”硕士和博士更是不在少数,并成为基金公司宣传时常用的营销利器,其潜台词就是告诉投资者“高学历的专业投资人更值得信赖”。

然而正如上述调查所发现的,在股市中,高学历不等于更强的赚钱能力。这几年,公募基金跑输指数,跑输散户,出现巨额亏损的新闻时有耳闻。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现象源于当下基金业发展过快,基金业跳槽风兴起,公募基金专业投资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大量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高学历“菜鸟”不得不临阵磨枪,匆忙上阵,大量“80后”基金经理赶鸭子上架似地被赶上了投资第一线。Wind最新数据显示,在目前6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7名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且从未跳槽的只有一人,从业超过4年的有192人,从业3~4年间的有79人,2~3年间的有114人,1~2年间的有158人,1年以内的184人。即当下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到2年。然而美国股票型基金经理掌管单只基金的持续时间平均有4.63年,如果将基金经理在基金业的从业年限加起来,时间更长。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用

学历可通过固定年限的学习得到,而经验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无论对普通散户还是基金经理来说,想要在股市中赚钱,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不是学习股市投资的专业知识,而是积累足够应对市场各种变化的经验。在股市中,经验比知识更重要。

有趣的是,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却给股民上了一堂投资课,他表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投资准则就是遵循常识:一是购买绩优大盘股;二是适当分散;三是买入价格不要过高。另外他还提醒,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买股票的目标就应当是获取一个超过存款和债券利息的回报水平,至少能跑赢通货膨胀。这样能够为居家过日子增加一点财产性收入,为未来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做点准备。千万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想赚快钱、赚大钱、一夜暴富的,最终都会适得其反。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除了第一条准则属于特定投资品种推荐外,其他几条准则都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常识。但这样的教导有没有用?答案却很难说。因为这些大道理几乎所有的投资教科书上都有,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股民恐怕在股市的摸爬滚打中也早就领悟到了这些道理。那些盲目跟风、听信消息、追涨杀跌的股民也并非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他们缺少知行合一的勇气和力量,将这些道理融入到自己的投资实践中去的良好心态。从根本上说,股市投资就是在心态上不断磨练自己心智、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心态的磨练,绝非郭主席几句谆谆教导就能实现的。

短评

股市赚钱不靠教

前不久召开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老搭档芒格坐镇现场,回答现场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有个商学院的学生问巴菲特,如果想要学习投资应该怎么办。按中国人的惯常思维,此时巴菲特应该回答:“我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可事实上,巴菲特却突然像个不知所措的小孩那样挠挠头,转向边上的芒格 。芒格思考半晌,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不觉得教育和会投资有什么必然关系。”全场随之笑声一片。

巴菲特的无语和芒格的大白话看似让人啼笑皆非,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几十年的投资经验总结出来的投资哲学:投资股市,并不是靠所谓的老师、专家、教授来传授各种或正统或偏门的投资知识和秘诀就能赚钱的。

篇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趋于完善,不仅各类投资者的投资愈加理性,而且企业股利分配政策选择更加谨慎,因为它既反映上市公司业绩,又影响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以及各类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并且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更好的完善我国股利分配政策,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股利分配政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一般分为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将剩余的利润用于股利发放。这样避免将全部利润分配出去而使公司失去新的投资机会。稳定股利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上市公司保持相对稳定的每股股利分配金额与分配周期。稳定股利政策不仅有利于稳定股价,同时给投资者带来信心。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就是在经营初期,就计算出发放股利时股利占利润的比例,随之加以确认、记录,然后在以后的股利分配时就按此比率发放。但是这会导致股利变化,给市场带来消极影响。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进行股利分配时只支付数额较低的股利,只有在公司获利丰厚的经营周期里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放额外的股利,这种股利分配政策叫做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二)股利支付形式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以及上述方式的结合。

1. 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简称派现,是上市公司将利润直接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投资者,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实施现金股利政策说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支付能力良好。但是同时也会导致上市公司现金资产流出。

2.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简称红股,是指通过增加发行公司股票的方式支付股利,如每几股派几股。处在起步期的公司,热衷于发放股票股利,以保证利润留存,维持生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股本的途径还有公积金转股。它与股票股利不同点在于股票股利来源于盈余公积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在企业当年没有利润,尚想维持企业形象反馈股东时可以考虑这种方式;而公积金转股在股东权利内部将“资本公积”转到“股本”中,并按照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份额分到相应账户中。但是,公积金转股仅仅是增加股本方式,并不是股利支付形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误区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且尚未成熟,所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尚存在诸多不完善现象。

(一)股票股利多现金股利少

在成熟的市场下,投资者选择投资股票,其实是对超过储蓄的投资回报的一种信任和期待,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责任。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很少分派现金股利,股利的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是赚取差价,投资者很难从股利分配中获取投资回报;再者,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多是处在起步期的公司,企业将现金留在企业旨在更好的发展,而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往往通过发行现金股利来回馈投资者。但是目前在我国尚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不分配股利,即使分配,也以股票股利居多。

(二)股利分配政策朝令夕改

按照完善的市场惯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轻易是不会改变的,是连续且平稳的,这样既维护公司的形象,也保证公司股价的稳定,管理层轻易不会改变其股利政策,除非是非常确信公司未来长时间盈利情况发生变动。但是我国目前的股利分配不够稳定,带有盲目性,随意性,甚至有操纵股价的嫌疑。这不仅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稳定,而且也破坏我国资本市场的秩序稳定。

(三)中小股东利益难得体现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权,决定权往往来源于大股东。因此大股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其他中小投资者利益。而这种局面董事会,监事会往往没有决定权。这就会导致在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尤其是对导致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完善。

三、导致分配政策不规范原因

导致我国股利分配政策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管理者及其大股东的主观因素,也有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投资者进行投资理所应当希望得到投资回报,但是却带有盲目性和不理性。

1. 中小股东心里偏好。投资者投资收益主要来源有,低买高卖获得的差价收益和股利收益。当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在飞速发展,有一种不合理现象,那就是股票价格不能等同于股票价值。低买高卖获得的差价收益相对来说利润丰厚,而现金股利的发放则收入甚微。因此投资者更喜欢赚取股票差价,而不喜欢发放现金股利。

2. 大股东一股独大。相比较美国上市公司,拥有某公司1%的股权,往往就可以被称为“大股东”,但是在我国,持有某公司40%,50%,甚至80%股权的股东都不胜枚举。再加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弊病,在公司里董事会,特别是监事会形同虚设。在企业做出决定时,往往以大股东的自身利益和意志为转移,这难免不会牺牲到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客观因素

导致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不仅只有各种类型投资者主观因素,市场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1. 股票市场不规范。我国股票市场不规范,市场发展晚且尚未成熟,虽然发展速度快,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股票市场形成刚过而立之年,属于新兴市场,各种法律规范还不完善,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

2. 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变而来,国家控制其大部分股份。由于国有股控股比重过大,上市公司的发展策略几乎完全取决于国有股持有者。因此不难想象,由他们做主制定的股利分配政策体现他们的意志,很难会考虑其他股份持有者的利益。正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制定出的股利分配政策不合理。

3. 股利政策不科学。股利分配政策不科学,随意变动。我国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是以低买高卖来获得收益,因此有很多投资者不去关注股利政策的变动。同时,也使得部分上市公司不认真对待股利分配政策,随意制定股利分配政策。还有些上市公司认为要保证公司的发展就必须保留大量的利润,导致上市公司不进行股利分配或者发放少量股利。

我国上市公司应考虑到上述不合理现象以及原因,合理制定符合公司利益且不伤害到投资者权益的股利分配政策。在规范其股权结构,制定科学的股利分配政策,充分了解投资者偏好等前提下保证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完善股利分配政策措施

上市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从上市公司层面进行改善

从上市公司角度完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进行优化,更要从公司盈利能力上进行完善,而且还要引导上市公司做出合理的鼓励政策。

1. 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因此,上市公司应加强管理,使公司资金使用率大大提高,缩短资金周转周期,可以使公司产生丰富的现金流,提高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保证其获利能力,也就为向投资者分派稳定股利打下良好基础。

2.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文提到股权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股利分配政策不规范的主要客观原因。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应通过减少国有持股或者增加国有股流通,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上市公司还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制度管理,合同管理,使投资者和管理者目标一致,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评优奖励制度。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定期公布财务信息,增加公司的透明度。

3. 引导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正确合理的股利政策无论对上市公司,还是对投资者,甚至对整个资本市场,都是有好处的。所以相应部门可以采取一些适当方式方法,例如定期为上市公司做培训,制定相应监管机制等,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做出合理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

(二)从大小股东层面进行改善

1. 适当降低大股东权利。在我国大股东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普遍。不仅阻碍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危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我国有必要适当降低大股东的权利。降低大股东权利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降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通过一些政策将我国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降低到美国的1%左右。另一种方法就是降低大股东表决权。表决权不通过持股比例来决定,可以在中小股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股东参与到表决中来。

2. 合理提高小股东素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加大投资的宣传力度,为投资者普及投资的基本常识以及要领,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得到加强,并且加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通过优胜劣汰使真正具有价值的股票存在于证券市场中。除此之外应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多培养机构投资者,实现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股票市场的参与人群与参与规模。

(三)从规章制度层面进行改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敢于实施违法违规行为多是因为法律不完善。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完善。

1. 加快制定法律步伐。目前,上市公司敢于实施违法违规行为多是法律不完善导致,因此,应该加快制定法律的步伐,让上市公司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能够受到法律制约,从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让中小投资者拥有法律的后盾。

2. 尽快成立保护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应尽快成立具有专门性质的股票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专门处理投资者的投诉复查。一旦上市公司有损害中小投资者行为发生,让中小投资者投诉有门,投诉能理,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完善股票赔偿制度。完善股票民事赔偿制度,建立和健全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机制,以监督与制约大股东恶意股利套现等违规行为。如一旦有大股东恶意违规的情况发生,在中小股东诉讼成功之后,及时给予中小合理赔偿。

经验说明,股利政策不规范的市场,向投资者圈钱的市场,注定是要走向失败。而股利分配政策则是检验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试金石。形成上市公司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发展是一个长期有序的过程。在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时,势必要认清市场运行的规律。从根上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证券市场走向长久稳定。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制定股利政策时要慎重,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使制定的股利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一致,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各方投资者。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