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比较有名的农产品

比较有名的农产品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4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比较有名的农产品,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提起德国美食,不能不提德国香肠,德国人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1500种以上,许多种类风行世界,比如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它可以切得像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飘香四溢。冬季里来上这么一道热气腾腾的菜肴,身体立刻暖和起来。德国香肠的主要原料很丰富,有猪肉、牛肉、培根、牛奶和洋葱末,甚至猪和牛的内脏、舌头等。另外,还要加入很多的盐、胡椒及豆蔻等香料。吃法也多种多样,如布鲁特香肠可以生吃,法兰克福香肠是水煮的代表,又如纽伦堡香肠、图林根香肠则多是烤的。另外像口味较重、经过风干后专为搭配啤酒食用的啤酒香肠,咸而硬,十分劲道,搭配啤酒让人大呼过瘾。

除此以外,德国的面包也非常有特点,很有咬劲,只有牙齿好的人才能品尝出味道。德式的汤一般比较浓厚,喜欢把原料打碎在汤里,这大概与当地天寒地冻的气候有关。据说德国人生性比较俭朴,水煮香肠,一锅浓浓的马铃薯豆子汤,加上有名的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便打发了。牛肉卷也是冬季的当家菜,它是德国南方传统的家乡菜,是将上选大块的牛肉切成片和培根、洋葱、酸黄瓜与香料一起夹进面包,然后用大火煎过,再淋上红酒汁,搭配紫高丽与马铃薯,是德国人冬季最爱的美味之一。

捷克:洋水饺和炖牛肉

外国人也有水饺。比如捷克有一种很有名的菜肴,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不过它们可不是配咱们的老陈醋,而是配上东欧人特爱的酸白菜及蘸酱,相当美味。捷克人本来就喜欢肉类,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分量占得很少,冬天里更要靠肉类来保存体力。捷克最有名的美食之一就是炖牛肉,这种炖牛肉的方法据说很复杂,将牛里脊在特殊酱汁中炖到软烂,这一过程要按照时间添20多种不同的调味料,然后再慢慢炖,整个制作过程要大约4个小时,吃的时候再浇上酸奶油和蓝莓酱,这道美味既补充体力、增加热量,还富含多种营养。

意大利:妈妈的味道

意大利的美食是兼具了自然与艺术的美食。意大利人烹调食物的热情,从来都不亚于他们对于足球、服装以及汽车的关注。他们把葡萄酒与面包、橄榄并列为餐桌上的三要素。意大利大多数的母亲,会在周日做手擀的意大利面及调味酱,并留待冬天享用。意大利菜之所以有“妈妈的味道”,是因为他们以自己庭院栽种的青菜、养的鸡、捕获的猎物,再加上母亲的爱所烹煮出的人间美食。

意大利盛产奶酪,吃的菜品中几乎都少不了它,冬天就更是显出它的功能,补充热量和能量。奶酪不仅可以擦成碎屑,作为意式面食、汤及其他菜肴的调味品,还能制成精美的甜食。据说世界杯时意大利队的随行装备中就有最地道的意大利奶酪。

新西兰:鲜美羔羊肉

新西兰人非常热衷于他们的食物,温和的气候使这里拥有各式各样富有变化的食品,多种水果和蔬菜都能在此生长繁衍。而以农产品为主的经济国度意味着盛产牛肉、羊肉、猪肉与鸡肉等肉类,除此之外,新西兰的海鲜非常多:大鳟鱼、蚝、牡蛎、扇贝、银鱼、小龙虾和蓝鳕鱼,渔民现捉现做,天然美味。

新西兰盛产绵羊,羔羊肉味道鲜美,以烤羔羊肉或羔羊排最有名,肉嫩且鲜美,完全没有羊膻味,配料有点辣,香味扑鼻。一到冬天,新西兰人的晚餐总会以烤羊扒和牛扒为主。据说新西兰的羊和牛总数比人口还多,牛肉和羊肉的质量也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这里的牛羊肉,肉质紧实但不难嚼、且细腻。羔羊肉因为味道较清淡,十分受当地人的喜爱。羊肉还常以香草腌渍,再炭烤或嫩煎,佐以酱汁,搭配芋泥或薯条,风味独特。

瑞典:风味肉丸

瑞典名菜肴有许多种,比较有名的有瑞典肉丸子。这是他们在冬季最常食用的食物了。瑞典肉丸大概是海盗时代就有的古老食品,本来在欧洲不过是稍有薄名;后来在“邦德先生”的“007系列电影”里,它被演绎成著名的瑞典肉丸,用以对付敌人的恶狗,但凡恶狗吃到瑞典肉丸,就会一声不吭,瑞典肉丸从此声名大噪。它的做法是先将面包用牛奶泡软,洋葱去皮洗净,切成碎末,加黄油炒好待用,将牛肉剁成泥,放入盆里,加炒好的洋葱、鸡蛋、面包、盐、辣椒面、豆蔻面用力搅匀,直到成为糊状为止。再挤成丸子,下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在锅里加适量牛肉汤、酸奶油调好口味,用文火煨熟,再配上土豆泥或其他素菜。特点是口味香浓,酥脆。

瑞士:芝士火锅

瑞士有着素裹银装的阿尔卑斯山,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还有闻名遐迩的钟表业和首屈一指的制药业,当然,不能少了久负盛名的瑞士美食。芝士之于瑞士大餐就如酱料之于中式菜肴,虽然品种口味千变万化,可是只要筵席上少了几款,就会让宾客食之无味。

瑞士极富盛名的传统菜式芝士火锅就是由芝士加上白葡萄酒特制而成的。制作时使用陶质平底浅边盆,用白葡萄酒将两种擦成碎末的硬干酪在火上煮化成糊状,加水淀粉和“饭后樱桃酒”继续煮,最后放进一些新磨的胡椒面和豆蔻。上桌时把盆架在一个酒精灯上,配上切成四五厘米长方的硬面包块。吃时客人用长叉子叉起面包块蘸着趁热吃。瑞士芝士火锅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意大利的途中,有一天在阿尔卑斯山附近迷失了方向,冻僵在路上,被一位住在附近小镇上的农夫救回家。醒来后,马可・波罗非常想吃一顿他在中国所见到的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向农夫描绘了中国火锅的样子。好心的农夫答应了他,但是他家里却只有一瓶白酒、一块奶酪和几片面包,聪明的马可・波罗在失望之余,发明了他的瑞士芝士火锅。

篇2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眉山“互联网+”的研究背景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标志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随后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要素配置方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也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目前,互联网已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眉山地处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应把握国家“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与档次,探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践,推进眉山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眉山“互联网+”发展现状

通过腾讯研究院的2016“互联网+”指数报告,揭晓了“互联网+”建设十大标杆城市,成都位居全国第6位,眉山位居全国第222位。通过大数据呈现眉山“互联网+”战略落地成果,成都位居四川第1位,眉山位居第9位,充分说明“互联网+”在眉山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1.“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与发展

近年来,眉山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电商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成功培育了仁寿、青神两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2016年洪雅县又成功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5年眉山火烧木家具、腌腊制品以及枇杷和不知火等产品单品网销量全国第一,实物单店交易指数和家装家饰网络零售额位居全省第二,电子商务健康度和农产品网上交易额保持全省前三,电商网络零售额保持全省前四,电子商务带动创业就业人员超过30万人。京东、苏宁云商、IBM等一批省内外有名的电商平台相继入驻我市仁寿、青神和丹棱。2015年,眉山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突破50亿元,增速达到37.78%,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3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

2.“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与发展

2015年,仁寿联手京东举办了首届“中国仁寿・京东网上枇杷节”,尝试“互联网+农业”,创造四川首例农产品集体打包直供电商平台模式。利用“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扶贫”,整合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名优土特产进行网上销售,提升了仁寿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农户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万元。三苏柑桔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三苏湖”柑橘产品通过“互联网+”,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代表东坡味道果品走向全国。

3.“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与发展

“互联网+”融入眉山以来,一大批企业加快推进了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不仅让产品远销海外,实现效益大提升,还依靠客户反馈,在创新、转型升级上迈出了一大步。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电商部,专人运营,成为业内在天猫上销售机械产品的第一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与迅速,倒逼企业迅速转型,自我升级,使企业的运行透明化,加速了企业的运转速度。联合利华、金桐化学等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作加快推进,为实现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4.“互联网+”与交通的融合与发展

如今出行更快更便捷,在网上高铁票、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等都能随时随地查到票、买到票。现场取票只需点击网络取票业务、扫描身份证,不到1分钟,一张崭新的车票便通过自助取票机打印出来,减轻了窗口“排长队”的压力。2016年,眉山市已加入智出行系列产品(网络预约车-智出行・飞猪儿,定制巴士-飞巴士)两项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将眉山市“智慧公交”不断提档升级,大大加速了眉山市智慧交通的进程。

5.“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与发展

目前,眉山市的很多y行都相继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收付款,网上银行转账,在线购买各种理财产品等,日常购物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小微企业通过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如天府贷、P2P网络借贷平台、首付贷等,融资成本低、便捷,开拓了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创新了“银会合作”小额贷款新产品,解决了农技协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眉山经验在全国推广。

6.“互联网+”与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2014年,眉山市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智慧旅游试点市。不少旅行社为吸引客户,在微信平台上打造公众账号,定期推送优惠活动,通过在移动客户端做活动吸引来大量用户,再将其细分、转化成为潜在的游客。洪雅境内的七里坪国际度假区先后认证开通官网、微信平台等,在微信平台上第一时间、传播景区的各类信息。游客通过景区微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轻点手机屏幕即可在线查资讯、免费获取语音导游服务,遇到问题还可以求助景区微博、微信得到帮助。仁寿县黑龙滩风景区内的部分酒店除在官网上宣传推介,还与携程、去哪儿、途牛等旅游电商门户网站展开合作,线上与线下旅行社结合。

7.“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融合与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有近100家医院,上线了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截止2016年6月,眉山市人民医院移动智慧医院已为2万余患者提供了移动医疗服务。通过关注眉山市人民医院微信可以提供挂号、门诊缴费、住院押金等服务,避免现场排长队缴费的场面。

8.“互联网+”与公共服务业的融合与发展

如今,走进眉山市行政便民服务大厅,拿出手机扫描引导牌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微信平台,所有窗口单位的服务信息随即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充分利用政府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获取涉税信息,进行网络抄报税等。2015年,彭山区与电信公司合作建成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信息化经营。

三、眉山“互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1.对“互联网+”缺乏正确认知

部分企业和个人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知,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在商业、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有较高的认可度,在传统农业和部分传统制造业中认知度较低。有些企业和个人由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云计算、大数据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用,不相信“互联网+”的巨大力量和积极作用。而有些由于自身惰性和历史惯性等原因,认为互联网风险太大,不愿承担革新商业模式带来的成本。这些观念将严重影响“互联网+”的推广和发展。

2.网络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据报到,截至2015年12月,成都市网民规模883万,互联网普及率61.2%,高出四川省(40%)2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50.3%)11个百分点,所以成都的“互联网+”建设位居全国第6位。而眉山互联网用户大概有200万,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有一些贫困村和偏远地区,种植的农副产品和水果,由于网络不通或村民不会网络,导致信息比较闭塞,无法及时销售出去。

3.政策制度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匹配

缺少促进数据流动与共享的政策,缺少购买云服务的财政支持制度,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不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等。有些快餐店小作坊生产、卫生不达标,仍在经营。网络购物假货问题严重,主要还是质量监管不严,配套制度没有跟上。

4.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

农村电商发展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农村综合示范县仁寿、青神、洪雅。眉山比较有名的农产品如枇杷、脆桃、不知火、猕猴桃等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促进农民增收。但工业品的电商销售模式还没有形成特色,眉山其他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引进知名电商或打造本土电商,根据行业和地方特色,加快电商发展。

四、促进眉山“互联网+”发展的对策

尽管“互联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互联网与制造业、现代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十三五”期间,眉山应积极发挥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

1.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眉山应加快推进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中国联通四川公司等电信运营企业的“互联网+”战略合作,共同加快推M眉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促进“互联网+”技术在眉山各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各部门、各行业建成并运行一系列各自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的融合创新。快速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宽带发展普及提速,实现农村光纤入户,提高网民数量和互联网使用普及率,将眉山建成“全光网城市”。着力建设4G网络,实现4G移动网络全覆盖,实现全市所有城区、农村场镇及一类行政村100%具备提供千兆宽带和4G无线服务能力。

2.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战略

依托眉山华为大数据中心,将眉山打造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双活数据中心,打造西部地区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加强数据资源招商,打造全国数据集聚应用新高地。大数据园区集城市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展示、物联网研发、软件制造、创业培训和大数据服务于一体,带动一批电子制造企业、软件测试封装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落户眉山。利用“互联网+”运营专家的丰富经验,发挥网络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技术、平台、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大投资力度,打造“云上眉山”基础平台,构建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电子商务云、智能交通云、智慧旅游云等,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大数据平台,实现大数据资源开放、互通、共享。发挥眉山云计算服务中心作用,加快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在公共服务、社会信用体系等领域的应用实践。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利用眉山良好的区位优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京东、阿里巴巴、苏宁云商、亚马逊、当当网等更多知名电商企业长期入驻眉山,积极推进电商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全省电商第二城。鼓励知名电商与重点企业、专合社签订综合产品网销合作、农产品网销、家居产品网销合作等重大贸易项目。建设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以电商产业园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运营平台为支撑,以电商协会为促动,以培训网商为抓手,以整合资源为途径,以双创孵化为契机,孵化眉山本地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计划,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电商平台,将眉山特色农产品泡菜、不知火、葡萄、崭獭㈣凌说认往全国各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实现经济增长。

4.加快“互联网+”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强力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不断壮大泡菜、现代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建立“东坡味道”网上营销平台,培育和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帮助眉山农业转型升级,打造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强市,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将“互联网+”的发展形态融入眉山工业企业的管理与生产,以“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为路径打造智慧工厂,实现产业成功升级。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中积极探索,延伸新材料等产业的产品链条,依托毗邻成都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深入推进“眉山制造2025”创新创业体系,打造智能制造等行业支撑服务平台。根据眉山产业布局,吸引“互联网+”关联性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发挥投资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推动“东坡味道”系列产品,“眉山制造”工业产品和“东坡文化”旅游产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利用“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

5.加强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根据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时修改完善或废止与“互联网+”发展不适应的相关现行法规和政策体系,规范互联网企业运作。加快制定数据资源管理、网络商品交易等法规制度,加快出台政府和企业信息化服务采购政策。制定出台数据资源开放办法、数据安全开放标准和数据安全保护政策,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行为。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推动新业态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管,形成融合市场的监管合力,出台互联网金融等各项监管细则,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加强互联网应用人才的培训

依托我市高等院校资源,开设电子信息、软件制造、智能制造等对口专业,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培养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出台互联网人才引进计划,大力支持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来眉创业,并按规定给予政策优惠。借助眉山电子商务协会和电子商务孵化园,以知名电商为依托,通过“学校基础培训+行业专题培训+现场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培养更多的电商管理人才。鼓励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训,让政府、单位、企业、个人都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真正拥抱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78号.

[3]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四川省2015“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2015年.

篇3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国外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因具有可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搜集所需信息的特点,因此,信息网络正在迅速向发达国家的农村延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中心网络系统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于1975年创建的AGNET联机网络,可提供200多个不同用途的农业软件。其他如美国的AgcomputingInforlinc、AGRISTAR、GRIN,英国的AGRINET,日本的CAPTAIN,澳大利亚的CISC,荷兰的EPIPRE,加拿大的GiassRotsInformart等都是较有名的农业信息网络。这些网络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已取得巨大成效。

二、中国农业物流信息化服务

农业物流的流体——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生化特性有别于一般物流的流体,所以农业物流系统及储运条件、技术手段、流通加工和包装方式都具有独立性,而农业物流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也具有专属性,加之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以及生产的季节性与常年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农产品供需的时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实施,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和产品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农产品物流作为协同发展的关联产业也将步入快车道,农产品物流将越来越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见》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世纪,而信息化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中既包括农业市场信息,也包括农业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业物流信息体系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不但能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能降低农业信息的获取成本。基于INTERNET,处于不同地域的生产者可以使用农业专家决策支持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浏览WEB多媒体文档,还可以随意连接其他农业信息网站。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物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物流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具有六大战略意义:提升农业聚集效应,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化,加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三、物流信息化服务系统

1.我国目前农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不足

在国内从信息收集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应用与开发搜索引擎技术、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撮合系统。比如,北京农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撮合系统。中国农网的所有栏目均具备模糊查询功能,方便用户对信息的搜集。从信息的传输、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传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全球资源共享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自己需求的信息传播。

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两层或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在两层C/S模式下,客户端需要通过网络远程与服务器交换数据。这样,网络上可能会有大量数据传输而造成网络瓶颈;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的维护费用很高,而且这种模式造成了信息系统的重复开发。现代物流趋于全球化,加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开放产品的查询信息给所有的潜在客户,所以服务器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三层C/S模式由客户平台、中间层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在这种模式中,中间层将客户与数据库隔开,减轻了网络的压力。但是三层模式会给应用系统带来性能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很难确定性能故障发生在哪一个特定的服务器或网络连接上。B/S模式中,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的事务逻辑还是在服务器端实现。B/S的主要缺陷有两点:第一,企业是个有序实体,而Internet面向的是一个无序的集合,B/S必须适应长期C/S下的有序需求方式;第二,企业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基于Internet技术上的应用,与这些应用连接,是B/S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烦琐的任务。

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物流信息系统还存在信息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交互性差,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信息咨询服务滞后等不足。

2.农业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方向

开发基于对等网络的农业物流应用软件,使物流服务网络中的结点所具备的功能模块:

信息及:用户通过信息平台将自己的需求信息到物流增值服务网络上。为了保证有效信息的可用性,用户在信息的同时,要系统选择一些结点作为自己的,将信息复制到这些结点上。为了防止过期的信息占用存储空间,需要一种机制,对存储空间中的信息进行控制。

信息搜索:由于信息分布在网络上不同结点,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的搜索机制向用户提供全面的搜索结果。

信息过滤及优化:随着网络上信息量的迅速增加,系统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动态信息流进行过滤,仅把满足用户需求的文档传送给用户,以运筹学中优化物流系统的模型为理论依据,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