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2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平面设计理论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其中经历了各种坎坷的发展历程。由于缺乏经验,开始发展平面设计教育时就直接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不加筛选的套用被人的路数是行不通的。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体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国的平面设计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很落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应该怀着谦逊的态度继续努力。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在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论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都为教学工作的成效造成障碍。
平面设计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设计软件操作技能,以及发散思维的创造性等,是一门集创新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但是,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实现平面设计内涵的支撑,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基,应该在保证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理论课程的学习。
目前,我国的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上普遍侧重于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漠然。确实,从表面看,平面设计就是一个作品的展现过程,主要通过操作来完成,就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平面设计的动手能力培养,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容易造成学习上的不均衡。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教师花费大量精力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比如色彩、设计软件操作、素描等技能,花费大量的课时,有的甚至长达一年。笔者认为,实践操作虽然重要,但是花费时间过长则造成了资源浪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下等自由时间进行练习。在课堂上,应该加强对理论课程的讲解。笔者发现,现在高校对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很不科学。很多学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过于单一,且学时过短。甚至仅仅安排一至两门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比如设计发展史、广告心理学、公共关系等课程。众所周知,每一门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学习这段历史不仅能够了解其专业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很多学校对于平面设计的发展史并不重视,在课堂上也是轻描淡写般的略过。笔者认为,设计专业的发展史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应该作为平面设计教学中理论课的基本课程。平面设计中理论课程的学习就相当于上小学时学习加减乘除,直到后来的几何方程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平面设计理论支撑的平面设计,无异于建设“空中阁楼”,缺少根基。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平面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存在以下好处:第一,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增加知识面,是增加专业知识和开阔眼界的最佳途径。第二,强化对专业的认同,从感性认识提升为系统的高度。第三,为今后的专业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另外,为了开阔学生思维和提高见识,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就拿广告设计来说,首先必须了解广告的设计理念,广告主的心理,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展示框架,掌握观众的心理,促使观众接受产品等,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需要通过交叉学科为自己打开思路。因此,广告心理学对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平面设计理论课的重要性。可由于传统认识造成的偏差,还是使学生和学校的关注重心停留在设计表层,忽视了理论教学,造成了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困境。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年轻好奇心强,不安于枯燥的理论学习,感觉没有多大用处,学习过程中不安现状。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就经常遇到学生提问“老师,什么时候开始实践练习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做法不可取,平面设计的学习是一件循循渐进的事情,不可能凭一时兴趣就能学好,一定要按部就班,注重轻重缓急,学习要有调理。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用处不大,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就能慢慢体味到理论课程的好处。理论知识会通过潜移默化般融入学生的设计理念。当然,和操作性强的课程不一样,比如美术设计软件,只要上几节课都能熟练掌握软件的部分功能,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但是,这是一个误区,不能说因为能够运用设计软件都懂得平面设计。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一定要依靠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一直在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如今高校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使课堂更加生动直观。但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有待提高,应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的课堂氛围。比如法国的“主题教学”方法,根据平面设计专业来说,通过行业趋势确立主题,然后师生围绕主题深入分析,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笔者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强化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提高高校平面设计的理论课程教学,优化理论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手段。第一,根据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需求的理论课程。第二,为了实现学生的开阔性眼光,设置交叉学科课程,打破史论课的衔接不畅问题。第三,改革考试形式,增加评价性考核。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平面设计人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适应社会,都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晓.浅析现代高职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青春岁月, 2012,(10).
[2]凌继尧.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62-02
在我国,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与国际水平还存在距离,这就给平面设计教学带来一些思考和挑战。由于对平面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平面设计教学安排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上的不合理。基于此,本文拟对平面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以期带来新的教学面貌。
一、平面设计教学的意义
不同的专业设置都是在对社会发展结构以及需求的深刻洞察上形成的,对于人才培养以及社会的长期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面设计教学是高校诸多专业中的一个内容,也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情景以及教学意义。
(一)丰富高校专业设置。平面设计进驻到高校的专业设置中,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高校专业设置。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为社会大发展储备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将教育深入到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够使得高校的教育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也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校的专业分类,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格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带来社会多方面的进步,同时也对个人的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专业设置的合理以及多样性,是个人以及社会发展两方面的要求。
(二)细化人才素质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细小,不断进行人才素质结构的调整,才能带来更高的社会生产效率,从而形成强大的人才知识网络。平面设计是在进行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衍生物,在相关的产品以及服务中注入相关的平面设计内涵,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以及人文价值。平面设计教学能够将平面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传递到学生那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平面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内容,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精通平面设计的现代化人才。
(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将社会需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关于平面设计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找到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并进行扩展,也能够通过设计过程的实现来发挥创造能力。平面设计的教学具有相关设计理论以及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团队合作以及师生交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平面设计教学现状
平面设计教学虽具有其自身的多重意义,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平面设计教学现状中,由于教学观念上的不创新,对最新平面设计理论的渗入性不强,加之教学设施上的落后,导致平面设计教学现状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平面设计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其理论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不断发生改变和创新,对平面设计的教学,也应该时刻注意到这种改革和创新的步伐。现阶段,平面设计理论教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一些美术理论以及设计方法还是沿用旧教材上的内容,这会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学的意义,导致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停留在传统保守阶段。这种传统理论阶段的停留是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也体现了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以及消极教学的现状。我国的平面设计发展以及教学本来起步就比较晚,本应通过不断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带来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平面设计在国外的发展速度比较迅猛,各种理论不断在新的实践中被打破,这种打破精神本来就是平面设计中需要注入的,而理论的学习也应该是带着这种精神的。平面设计理论教学停留在传统保守的教学思维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缺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新型人才观念的要求,也是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该是起到引导和推动教学环节实现的作用。而在现阶段的平面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被动的获取知识、参与教学内容,这不能带来学生多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其平面设计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绘画能力,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些点线面的基础教学中,整个教学内容显得比较僵硬,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找到相应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低下。在进行相关的平面设计教学任务的安排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任务量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设计草图,给予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空间不大,这培养了学生的模仿和复制能力,忽略了学生的灵感发挥,从而使得学生掌握的平面设计知识不能对其设计风格以及方法产生较大影响,很难带来耳目一新的作品,不能在社会实践中占领优势。
(三)新型教学理念引入不足。随着素质化人才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方式上也不断改变。在进行各类教学中,需要不断理解新型教学理念,更好地贯彻教学意义,打破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最终带来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在现阶段的平面教学中,没有注意到教学理念的更新作用,不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得教学始终停留在固定水平,导致教学理念改革创新能力的不足。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应该是对教学各个环节产生指导作用的最高思想,教学理念的优劣能够带来最终教学效果达成程度的好坏。新型教学理念中会及时地根据时代精神来进行改革和实践,注重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及时地改进教学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模式。平面设计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与最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应该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观,对培养平面设计人才的模式进行改进,通过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的人才。
三、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现代化人才培养观念,也能够不断总结平面设计教学经验,将最新的平面设计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最终提升学生平面设计的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注重人本观念。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中,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教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主抛离,带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创新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本身的潜能,将教学行为中的强迫性改为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而教学环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学生能够及时地提出教学内容上的建议,使得平面设计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平面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死板灌输阶段,而应更多地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学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也才能从教学参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学生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现代化教学的意义,深化教学改革,从而带来平面设计教学的新面貌。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等教学最终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使人才的素质以及创造性能力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摆脱传统教学中的落后和保守,从最新的平面设计实践中获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设计灵感来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将学生的平面设计建立在具有时效性以及实践意义的现实内容基础上,不再仅是一种单调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完成过程,而有了对社会现状更多的洞察,将平面设计的实用性以及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也最终需要利用实践来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才具有各自的作用,理论能够提供给学生坚实的发展基础,而实践能够带领学生进入真正动手操作的步骤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实践丰富环节,为步入社会生产做好准备。
(三)注重多层次多样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是对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和环节的多维实践运用,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不仅是通过课堂教学,也与课后的观察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应从学生的实践成长中不断获取教学的新措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立体化和整体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可以更多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不应仅是教学内容上的交流,还应具有相应的情感以及人文关怀上的交流,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观念,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更好发挥。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教学是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教学理念上的不断更新。平面设计教学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发挥不充分,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观念认识不足。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可以带来平面教学发展的新面貌,也能够为现代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兴华.浅议平面设计的教学与改革[J].成功(教育),2011(10)
[2]张军.现代图形创意课程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方法与作用[J].美术大观,2011(8)
版式设计在教学课程中应推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模式,强调动手能力的同时,又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版式设计实训性很强,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很有必要。如何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把版式设计理论知识进行转化,进行剖析分解,形成实训任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后,运用项目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版式设计知识的指导意义,在过程中学生能够把知识技能应用到设计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内涵。
在《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章节中,单纯介绍知识点对学生的认知毫无意义,关键是理解和应用。在这里我选择一张失败的报纸广告(见图)作为导入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作品,由问题引出版式的基本原则,紧接着教师展示个人重新设计排版的报纸广告,并用本章的原则来作为评判标准,师生共同分析作品是否符合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对原作品进行重新的编排设计。作品完成后在各小组中选择一名同学对作品进行展示讲解,教师做好评判指导,并对知识进行强调和补充,以使学生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和再认识。
在《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内容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精讲完基本概念后,将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分设成几个单元,譬如,点在版式设计构成中的运用、线在版式设计构成中的运用、面在版式设计构成中的运用等,由分组的学生去分别组织这一个个单元,比如在讲点的原理中为了体现点的放大(面的感觉)和缩小(点睛之笔),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任务:要求每个同学用标点符号“逗号”和一条“直线”组成两种画面:1、让逗号在画面上形成点的感觉(视觉焦点)2、让逗号在画面上形成面的感觉,看哪组同学设计的画面多而又有创意,在此指导上小组学生再自己设计课题完成教学任务。在所有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师生共同总结知识点,达到学习目的。
点的练习例图如下:
在《版式设计的文字和图形》章节中,主要学习的是文字和图形的艺术处理手法,要根据具体情况主要是选择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总结出各自的艺术处理手法,而学习的重点是文字和图形的组合关系,根据知识点设计的学习任务是:选择了一个单词.COMPOSITION.和.一个图形.(..)进行组合,编排5张不同的版面,来探讨文字和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个学习任务不但探讨了文字、图形的艺术设计处理手法,并且结合多种艺术创作手段将文字、图形进行混排,从而创作出了风格各异的版式形式。
单词和图形练习例图如下:
在《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章节中,主要是六个版式视觉流程的特点及应用,为此设计的学习任务是:请各小组根据指定视觉流程,进行作品设计,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作品要体现出本组视觉流程的特点。2、设计作品要有主题性,体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原则。3、设计作品采用拼贴(拼贴+手绘)的形式。4、本组中选出一名讲解员,叙述本组的设计作品。学习完成后要强调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掌握一定的视觉流程规律,注意总结设计经验,这学习平面设计掌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