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税法的经济作用

税法的经济作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税法的经济作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税法的经济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从宏观上来判断,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国民生产力水平较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民收入提高。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发展模式不合理所带来的问题不断涌现,不可再生资源、能源浪费严重,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同时,在生产力大大提高的背景下,内需的程度较低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当前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解决上述问题、矛盾的一个可行办法和有效途径,为水利工程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设民生水利工程的必要性与作用、民生水利工程的修建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加快建设民生水利工程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需采取的措施三方面内容,对民生水利与经济发展的互助作用做一深入探讨。

一、建设民生水利工程的必要性与作用

1.建设民生水利工程有助于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水资源是保证人类生产生活正常进行、运转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而民生水利工程就是以政府关注民生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为提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而计划并修建的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在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的同时也推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我国近年来大力投资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在满足北方人民生活的基础上也大大保证了工业企业的用水,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建设民生水利工程有助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不仅是建成后的水利工程对于经济又提升作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不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带动与工程相关的各个产业的迅速发展。例如,在工程的修建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员维持运转,人员的住宿和餐饮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业和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借助客流量的快速增加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民生水利工程的修建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1.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为民生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给予制成,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及社会各界要及时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必备的物资材料,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所限,会对水利工程的修建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工程的进行。然而,由于我国近年来气候的变化,需要水利设施的地区越来越多,但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构成不够合理,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

2.建设民生水利工程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生水利工程的修建的最终目的就是方便、服务于当地的居民进行日产的生产生活活动,从而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当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而修建的水利工程完成后,会对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带来极大的改善与调整。而当水资源条件得到提高后,自然就会推动水产行业或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当地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农业进一步的发展。

三、加快建设民生水利工程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需采取的措施

1.民生水利工程的建设需充分结合当地的民情与需求

在修建水利工程之前,要通过各种调查方式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用水情况进行仔细、深入的调研,得到有效地数据,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设计水利工程、水利设施方案,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在遭受水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应修建相应的防洪设施,在缺水干旱地区应修建相应的抗旱蓄水设施,而在农村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修建有利于农业活动的抗旱灌溉设施。这些根据实际需求建设的民生工程才可以真正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加快民生水利工程的建设需通过调整当地的经济结构

要想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得到极大的推动,就要及时、适时的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完善经济发展结构,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具有国际视野,学习西方发达国际的经验,对经济发展规律以及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进行仔细分析。同时要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切忌照搬照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科学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从而为我国民生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四、小结

建设民生水利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常、有序运转。在水利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水资源的分配,使得雨水较多地区减少发生洪涝灾害的机率,使得干旱缺水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总之,水利工程能大大改善、提高当地的用水现状,从而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而,政府应调动各方面力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地区经济,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梅.浅析农田水利工程对乐亭县经济的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2,9(4):12-13.

篇2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世界各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逐步加强。目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形势所趋。世界各国纷纷针对减少碳排放问题做出了庄重的承诺。交通运输领域是能耗最大的产业之一,其排放的污染物与污染气体不利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反,水运以其特有的能耗低、运能大、占地省、污染少的优势,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但我国内河运输还有待发展。

一、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低碳经济,即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理念,通过技术、制度创新,开发新能源等手段,最大限度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减少CO2等加剧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水运是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中历史较为悠久的。水运具有能耗少、低成本、载重量达、污染少等特点,应当作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首选。调查数据表明,在相同运距和相同载重量的条件下,水运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例如,CO的排放量,卡车是船队的9.5倍,火车是船队的3.2倍;碳氢化合物,火车和卡车的排放量分别是船队的5倍和7倍。由此可见,水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优选择,它不仅好能少,排放的污染气体也少。我国水资源极为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世界领先的水运大国,其水运布局也有很大的优势,在促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选择水运,不仅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成本相对较低,是物流首选的运输物资的方式。水运在我国交通运输方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水运的低碳经济运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船舶类型复杂多样

目前,水运船舶根据载人还是载物大致分为两种:客船和货船。对于货船,按用途又可以将其分为干货船和槽货船。干货船又可以根据载物种类分为杂货船、木材船等多种;油槽船可分为: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船,每一类船舶又有不同的型号。还有一些专用船舶其分类更为多样。因为每一种型号的船舶都有区别于其他的零部件,船舶如此复杂的分类给船舶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工大量不同的零部件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会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反而不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另外,一些零部件的使用是一次性的,无法进行循环利用,不利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运营船舶老化严重

由于船舶造价成本高等原因,水路交通运输船舶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十年以上的船舶成为运输的主力军,运营船舶老龄化严重。甚至,有些船舶运营企业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不注重船舶的保养和维护,船舶燃油消耗率高升,降低了水运节能减排的效果,增加了碳的排放量,削弱了水运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燃油能耗统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内船舶运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系统的能耗系统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受经济发展和工作量大的限制,中小型企业有意忽视了低碳减排新型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企业能耗统计仅做成本核算用,没有建立系统的燃油能耗统计管理制度。同时,政府推进低碳理念的难度较大。目前普遍的情况是,船舶运营企业在效益不好时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技术投入,效益好的时候不考虑低碳减排问题。此外,由于物资运输的不对称性,船舶难以保证往返都能载运货物,船舶空载率较高,增加了能耗。

三、加强水运低碳经济运作的措施

(一)加强船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在今后的船舶设计中,应尽量实现船舶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在简化船舶制造工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船型与船体型,实现低碳减排的目的。同时,应使用年限较高的低碳环保材料,这就给船舶设计与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在超过营运寿命后材料的循环利用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碳的排放量与能源损耗。

(二)加强监管,减少老龄船的应用

目前,很多船舶运输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忽视船舶的使用寿命,加剧了使用船舶的老龄化程度。从长远考虑,企业应当加强对于老龄化船舶的监管,定期对船舶进行维修和保养,通过减速航行、加强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控制船舶的燃油消耗、降低成本。对各种类型的船舶的燃油消耗进行跟踪比较,通过信息系统分析船舶营运过程中的燃油消耗,确定各类型船耗油定额,实现对船舶燃油使用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

(三)健全燃油耗能管理制度

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的燃油耗能管理制度十分必要。政府应当充分利用法律的强制性,规范船舶运输企业运营活动。企业管理者应当自觉树立低碳理念,建立系统的燃油耗能管理制度。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应当建立低碳经济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引进现代化低能减排技术,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此外,应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运输业务,降低船舶的空载率。建立航运信息系统,企业可以通过此平台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空载率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顺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促进水运的发展与创新,制定行之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此外,人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会享受低碳生活带来的好处。大量发展低碳经济中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姜海洋. 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及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7:26-27.

[2]卢现祥,柯赞贤,张翼. 论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市场失灵[J]. 当代财经,2013,01:12-22.

[3]王晓辉. 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3:60-61.

[4]何翔宇. 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J]. 河南科技,2014,20:192.

篇3

1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确保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则需要通过财政税收手段来对收入水平和资源分配进行调节,这对于社会项目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保证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不再受国家计划经济控制,而且是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市场激烈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财政税收作为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市场中征收税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平竞争和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财政税收的应用会产生市场效应。在当前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市场经济分配存在不均匀的现象,而通过财政税收可以更好的平衡市场经济分配,使现代经济更具有开放性的特色。财政税收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其发展需要依赖到市场经济这个基础笥资源,通过财政税收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因为我国主要财政收入都依赖于财政税收,这就决定了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税收具有不可或缺性,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这就需要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一定埋藏内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对财政税收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快推进财政税收改革的深入,从而确保财政税收制度具有较高的公平性和公平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加快了对财政税收的调整力度,特别是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消费的提高,使我国的税收基础来源有了较大的保障。

2基思•马斯丹(KeithMarsden)关于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2.1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宏观税负,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Keithmarsden的研究1983年,他选择21个国家作为样本,按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分成10组,在每组中有一个高税负国和一个低税负国。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数据显示,税收负担低的国家所产生的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大于税收负担高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税收负担较低的国家,由于税负轻,税后所得较高,因此导致消费增加,或投资增加,或两者都有。(2)在投资增长率方面,同样,低税负国家高于高税负国家。10个低税负国的国内投资增长率为8.9%,而10个高税负国的投资增长率为-0.8%。回归方程为:RI=17.1-0.69SF。由此说明宏观税负与投资增长率成反比,每提高1%的宏观税负,投资增长率便下降0.69%。(3)在出口增长率方面,统计结果同样显示,低税负国家出口增长率高于高税负国家。因为低税负国家的政策有利于扩大出口,在带动经济繁荣同时扩大税基。Keithmarsden引证了WilliamTaylor1981年的研究观点:总税收、外贸税收分别降低0.39%、1.09%,国民经济可增长1%。高额进口贸易税,可以对民族工业起保护作用,但同时造成国内进口替代品间缺乏竞争力。(4)在社会就业率与劳动生产率方面,低税负国家的增长幅度大于高税负国家。10个低税负国家的年均就业增长率为2.45%,而10个高税负国只有1.57%。税基的扩大、政府教育与训练支出的增加以及个人税后所得的增多,都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Keithmarsden认为税收政策作用于经济行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1)较低的税收刺激了储蓄、投资、工作、革新等,从而收获较高的收益,较高的收益又刺激了生产要素总供给的更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总产出。(2)低税负国家的政策是激励资源从低成本向高成本转移,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而高税负国家的政策正相反。

2.3Keithmarsden的研究还表明,税负低不等于税收低相反,在低税负的推动下,经济快速增长,进而增加了财政收入。而政府财力增强,又使公共服务支出扩大,从而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税收政策对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

财政税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而财政收入又主要来源于财政税收,在当前经济建设过程中,税收具有不可或缺性,这样就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制定合理的分配形式。由于税收政策具有无偿性及强制性特征,通过对经济行业进行调控,从而更好的发挥出税收政策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税收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将税收的来源进行落实,有效的促进税收政策改革的深入,从而更好的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行为的调控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政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4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具体措施

4.1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好的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加快推动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实施,则需要建立健全税收制度,不仅需要其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而且还要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符合。作为国家财政部门,需要对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的比例进行优级化,从而更好的提高直接税收的比例,以便于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2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

在财政税收实施过程中,偷税漏税是一直较为常见的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大对财政税收工作监督的力度,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监督体制,而且还要针对于企业的税收收缴情况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各行各业也需要严格遵守税收监督体制,确保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避免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4.3地方政府职能和财政支出相协调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与当前我国所处的国情相符合。协调好地方政府职能和财政支出的关系,明确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和中央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努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同时适当的对支出责任进行增加,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能够适当的减轻。特别是对于地方财政的部分权利,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加,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地方政府职能职能灵活性得以提升,使地方财政收入能够更加趋于稳定。

4.4确保预算的合理性

合理的预算可以提高财政收入平衡,最大化的实现资金效益。同时预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提高风险预防,预算是理想计划的表现,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预算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