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电气工程内容

电气工程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0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电气工程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电气工程内容

篇1

Abstrac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gress is the progr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results.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various control schemes are employed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and each project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 At the end of a project phase,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plete contrast degree and plan,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projec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labor efficiency, consump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statu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和合同要求,通常施工单位为保障工期都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般在现场项目经理部内,由项目经理挂帅,建立保障工期特别措施组织体系,作为在项目建设施工中保证施工进度按照目标工期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确保工程按合同工期按期建成。保障工期特别措施组织体系一般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为保障工期的第一责任人;以五大资源保障体系为必须的前提条件,以资源的完全保障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以主要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工期的支持体系,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障工期的措施体系,以确保项目工期目标在其合同工期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1、组织体系各要素的主要责任

1.1公司总部:授权项目经理对工程的工期负责,指导项目部制定工期保障计划和措施,在公司范围内对资源进行调配,公司职能部门为项目部提供技术、管理上的支持、服务和保障;

1.2公司主管副总经理:代表公司对工程工期保障计划与措施作出决策,指导项目经理执行工期保障计划、措施,对公司范围内投入到本工程的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平衡和监督,保证工程按网络计划节点实现;

1.3项目经理:本工程工期保障计划与措施的制定者、决策者和领导实施者,对整个工程工期保障计划、措施和网络计划节点、总工期目标的组织、实施负全责,是实现总工期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投入的全部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平衡,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资源的流转,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保障合同工期目标的实现;监督和调控分区对项目资源的使用,领导各资源保障体系和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有效运行;

1.4分包专业项目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所负责的工程的工期负责,并制定分项工期保障计划和措施,提出保障工期的资源需求、技术方案、管理方法与手段。服从总包项目部对资源的统一调配,保证所负责的工程的工期目标的按期实现。

1.5资源保障体系负责人:资源保障体系负责人由项目部负责该资源的项目部领导担任,其主要责任包括: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资源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本项资源的工程总体与分项资源需求计划、采购与供应计划,保证资源的品质;对总体与各单项工程的资源使用进行平衡,制定资源供应的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资源供应与调配。

1.6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负责人: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负责人由项目部的部门领导担任,其主要责任: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管理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所负责项目管理的工程总体与分项管理实施计划,保证计划的实施,提高工作质量和调控能力;对总体与各单项工程的管理计划进行调控,制定工期紧急情况下的管理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2、五项资源保障

2.1劳动力资源保障:

a.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配置保障;

b.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c.公司自有专业作业队伍配置;

d.专业协作技术工人和普通作业人员;

e.在本工程的劳动力资源调配中,为保证个别单项工程工期紧急情况的发生与处置,在项目部内建立劳动力调配应急机制,并按高峰时各专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的10%进行劳动力储备,如个别项目出现工期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增加劳动力投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f.参加本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检验等管理岗位,施工作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等都具有上岗证和特殊工种作业证,全体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

g.为保障劳动力资源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和劳动力调配管理的力度,在项目部内将成立劳动力资源保障与调配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主持本体系的运行与管理、考核。

2.2工程材料资源保障:

a.严格按照有关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提出材料的品质要求,并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材料的品质检验;

b.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组织材料招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材料的品质,满足工期的需要;

c.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相应的材料采购资金准备计划,保证材料采购的资金需要;

d接受业主材料监理对材料品质的监理,树立材料采购供应的超前意识,把工程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做在工程实施之前,保证不因工程材料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期目标的实现。

2.3周转材料资源保障:

a.周转材料资源保障体系;

b.公司现在已经做好了本工程中标后,公司自有周转材料投入本工程施工的配置预案,而且部分周转材料已修复完成,并堆放集结,一旦接到中标通知后,可以立即装运,在工程正式开工前运送到现场;

c.租赁使用的周转材料保障;

篇2

一、引言

发展核电是国家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内技术能力的增长和基础产业能力的提升,使核电成为最现实可行的有限化石能源的可替代能源。核电的技术成熟性、良好的经济前景以及国内充足的可贷资金,使规模发展核电的需要与可能得到统一。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是启动核电的第一步,是直接影响核电工程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工程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阶段,即:前期准备、土建、安装、调试、运行、退役等六个阶段。在我国,比较公认的是将核岛底板浇罐第一罐混凝土(First Concrete Dull,简称FCD)之前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通称为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从厂址普选开始,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和厂址准备等几个阶段工作后,就基本具备了项目开工的条件。 开展好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核电站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内容大体可分三大类别,即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厂址工程准备和主体工程准备。

在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事项中,需要专家、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审评审批的报告有厂址普选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设阶段的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等。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事项有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用水等。

在厂址工程准备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有厂址规划及“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暖、通讯、场平)的设计与施工,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在主体工程准备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有主体工程及主工艺的设计、主设备采购、负挖工程及主体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等。

这些工作,牵扯到众多管理部门和任务承担单位,从勘查、测绘、设计、施工、调查到分析计算论证,专业领域极广。

工作的复杂性、政策性、时效性和彼此的逻辑关系,构成了该项工作的显著特点。工作中,业主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共同促进项目核准立项。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 前期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核电项目投资大,经济效益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缓解电力供应,同时要动用地方大量资源。因此,核电立项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项目用地、用水、用林、用海、采矿都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因此前期工作需要得到政府各级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

2. 前期工作需要专业设计院的积极配合。

前期工作从规划、设计与现场施工,都离不开专业设计院参与。因此,专业设计院的选择和通力配合,是保证各种专业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的基础。各项专业工作之间,逻辑关系和进度上的配合都需要业主协调和掌握,与设计院的合同关系是重要的,但仅仅凭经济合同并不能保证工作就一定到位。获得设计院的积极配合,从设计院的工作中产生效益和赢得时间,考验着业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

3. 前期工作需要当地群众的充分理解。

前期工作中各种资源的应用,都直接影响到承包人的直接利益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特别是需要拆迁的村镇,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更大。执行好政策,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是保证和谐稳定建设环境的必要条件。

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程序和工程准备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厂址普选、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厂址及主体工程准备、设计和主设备采购、申请开工。上述几项工作逻辑关系明显,时间上有所交叉,最后几个阶段要横跨比较长的时间。

1、厂址普选

根据《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HAF101)及相关导则(HAD101/01-12)普查某地区(省),提出多个可供比选区域,初步描述建厂条件优缺点,确定可接受的(核安全)适宜(技术经济)厂址。

业主需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承担,厂址选择报告需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核安全监管部门,并由专业性权威部门进行审查,审查意见书可作为核电厂址纳入国家规划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2、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

按照管理程序,业主需要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编写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获得专业性权威部门或政府委托部门的评审。在此基础上,业主行政主管部门和厂址所在省发改委正式上报项目申请报告,申请国务院进行项目核准。

项目申请报告则是前期各项研究报告的归纳。正式向国家提出项目申请,重点要阐明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等。

所有报告,都需要政府委托的权威部门进行评估,并报国家核安全局,环保总局、卫生部、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最终由国务院核准立项。

3、厂址工程及主体工程准备

本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FCD(第一罐混凝土日期)前所必需的物项准备,按着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厂址工程准备和主体工程准备。

在厂址工程准备中,主要完成总体及“五通一平”设计、施工及辅助工程。具体内容是总平面设计、道路工程、通水工程、施工用电工程、通讯工程、供暖工程(针对北方地区)、场地平整工程以及采石工程和海工工程等。

在主体工程准备中,除设计工作和主设备采购事项外,还有负挖工程和辅助设施建设。这些工作从设计单位选择、施工单位选择到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确定及最终验收都要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规定,分级分类进行招标,并按照程序规定的管理权限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中须关注的事项

前期工作千头万绪。有条理,抓重点,守法规,重优化,降风险十分重要。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个需关注的问题。

1. 咨询或聘请有经验和业绩的部门或单位,协助业主制定出前期工作网络规划图和一级进度计划,确定工作目标。

2. 选址工作中优先安排具有颠覆性因素的工作,如地质地震,取得肯定性结论后再全面展开工作,以减低风险和成本。

3. 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要尊重政府工作人员,加强各层次的沟通,争取他们对核电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妥善处置,稳定为先,尽量考虑群众合理利益。

5. 设计工作是龙头。要高度重视设计队伍选择、设计经验考察和优化设计措施。做好设计接口的协调和监察工作。

6. 严格招投标管理,特别要制定好评分标准和选好评标专家,防止出现不合理的意外情况。

篇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dern high-rise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standard and project management experience, elaborated the modern high-rise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questions in the design.

Key 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 energy saving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 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层住宅越来越多,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但是高层住宅电气设计质量保证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课题,同时,高层住宅耗能浪费的现象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设计者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与高层住宅电气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住宅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以下简称“高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以下简称“报警规范)、「民用住宅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以下简称“民规")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的行业标准。

1、高层住宅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1.1 负荷的计算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住宅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1.2 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现代高层住宅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另外,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 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国内高层住宅的供电电压,都采用10kV 标准电压等级。

1.3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1)高压配电系统:现代高层住宅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 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2)计费方式,采用高供高计。但在低压侧,仍装设计费电度表,采用将照明与动力分开的两部电价法。(3)为减少变压器台数,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VA。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正常时变压器解列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4)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高层住宅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等等。

1.4 主要设备的选型(1)高压开关柜。现代高层住宅的变配电室设在主楼地下层,按规定不宜采用油开关。应根高层住宅地下室的标准,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2)电力变压器。根据防火要求,主楼内是不允许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的。(3)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几乎都做成抽屉式,特别是大容量的出线,则做成手车式。(4)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住宅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故障率低等优点。

1.5 变电所位置的确定现代高层住宅的用电量相当大,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这对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1.6 电气照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灯具布置,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照明设计与住宅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相互配合,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1.7 防雷与接地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设计,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现代高层住宅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的接地。现代高层住宅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4 欧以下。利用住宅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住宅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都有好处。

1.8 电梯电梯按使用功能分,有高级客梯、普通客梯、观景梯、服务梯、消防梯、货梯、自动扶梯等许多种;按速度又分为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和超高速梯等;按电流分则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台数和决定电梯功能。电梯的配置和造型,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必须与总住宅师或总体交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1.9 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现代高层住宅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和消防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和消防指挥。关于高层住宅中消防用电的设计问题,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而且规模越大,功能越多,控制内容越广泛,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2、住宅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住宅电气设计的焦点。住宅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住宅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2.1 满足住宅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2 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民用住宅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文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北京:水力水电出版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