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民工安全教育培训

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民工安全教育培训

篇1

作者简介:李军刚(1974-),男,吉林农安人,法学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王巍(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化2011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公正与农民工权益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1YJC810021),主持人:李军刚;并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512413。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42-03

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实施后,推动了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减少了农民工职业病的发病率,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但是也存在着政府部门之间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协调不够、企业安全培训资金不到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进一步分析并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

一、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体系的完整性

国务院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特别是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农民工培训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培训规划、培训机制、资金管理、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绩效评估、组织保证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根据国务院农民工教育培训基本精神,农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了《2003~2010农民工培训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并且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推动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安全素质,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据统计,我国各有关部门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计划”、“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工2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2亿[1]。国务院各部门职能定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不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也有所区别,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农民工就业培训、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培训[2],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农民工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培训检查、规章制度建设等,部门分工促进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的专业化、精细化,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管理的难度,分散了农民工安全教育资源和力量,以至于目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重偏低,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3]。

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安全保护和救助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减少事故伤害,是国务院和各部门制定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发挥各个部门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农业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分布,做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政策引导、跟踪服务等工作,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动员和领导水平,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创造良好前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大纲、教材,培育、审核并管理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及职业安全教育证书制度,指导并管理各培训机构和教育培训部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从源头上改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环境;财政部门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收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国统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条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制度的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的违法行为。总之,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整体合力。

二、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增强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是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减少安全责任事故、保护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安全教育培训资源、突出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解决安全教育培训难点的基本前提,是落实国务院各部门安全教育政策、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实施后,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政策、奖励政策、就业准入政策等得到完善,农民工培训的范围和人数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按照培训规划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组织人员编写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指南》、《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新工人入厂安全教育读本》、《农民工艾滋病防治教育30问》等一批农民工培训教材,提高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农民工初步掌握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提高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素养,并且得到了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抓好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且要求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制定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布局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要加强对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相关制度。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与农民工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规划结合起来,要在设置和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同时,增加农民工职业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大纲、教材等内容,使农民工了解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等基本知识,要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分别发证制度。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生产等高危行业全员培训,建立健全高危行业安全培训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高危行业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按照《特种作业范围》、《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特种作业人员行业准入、在岗培训、安全考核、目标管理,要制定《安全生产培训监督检查办法》,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水平,并把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制度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强化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体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原则,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技工学校或职业培训学校,加强对本单位准员工和在岗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鼓励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创办农民工安全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对缺乏自主培训能力的民营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等中小企业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鼓励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力量通过组建讲师团“送教上门”、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制作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专题影像教材等形式,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多种载体解决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难的问题。

三、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责任,保证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到国务院、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工会以及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并且不同部门和单位在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要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并安排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4]。尽管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职能和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农民工身体健康、安全培训监管力量不足,生产经营单位招工难、利润低、不愿承担培训成本,农民工重视眼前经济利益、安全培训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很难落到实处,安全生产事故经常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5]。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落实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政策,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必须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教育领导责任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形成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合力。政府作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一定要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协调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统一管理本地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政府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奖励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处罚农民工安全教育不达标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政府部门要健全安全生产三级培训制度,实行安全教育培训与证件考核发放分离,保证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安全员的培训时间,提高安全教育三级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企业作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培训活动、筹集安全生产培训资金的任务,一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或选送农民工参加有关安全生产培训,并给予适当补贴;一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参加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安全生产培训,并且根据农民工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之关注农民工专题[EB/OL].省略/index_lm/2010-03-08/news1 26 8011055d1062868.html2012-1-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省略/zwgk/2010-01/25/content _1518915.htm2012-1-17.

篇2

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2004年起,甘孜州建筑业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就已经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在甘孜州从事建筑施工的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绝大部分仅仅是初中文化甚至还有小学文化,缺乏学习安全知识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使他们接受培训的理论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比较困难。(2)甘孜州的培训机构设置满足不了安全教育培训需求。甘孜州的培训机构仅有甘孜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和甘孜州建设协会培训中心,虽然监督站每年有2~4次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中心每年还到各县组织农民工安全培训,但由于用工量大,不能做到人人都能参加、人人都能被培训。(3)培训计划与实际生产不同步,教学内容滞后于实际。甘孜州幅员面积15.3×104km2,北向的石渠县距州府康定县700km,南向的得荣县距州府康定县650km,只有东向的泸定县距离州府康定县50km。如此大的面积,如此远的路程,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很难得到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的机会。(4)由于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文化和安全知识的原因,其培训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同时授课人员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在授课时随心所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导致授课质量不高。

建议

1强化认识,构建合理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要把对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文化和思想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抓,强化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很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一致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得以顺利实现。

2调整培训体制,服务甘孜州大多数农民工现在甘孜州一般劳动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社会教学力量进行。建筑业企业的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又是通过专业性很强的行政部门组织,再加上授课人员专业性强、教学规范,所以受训人员获得的是相对较高的理论知识,实际的可操作性教弱。同时相对在甘孜州的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来说,高教育、远培训让他们很难得到正规教育。我们就需要调整培训体制,让农民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适应农民工需求

1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安全技术操作基本知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安全思想意识、安全法制教育和事故案例教育等。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把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进而达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2趣味性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典型事故、小经验、小常识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殊形式,让受训人员达到一听就懂、一懂就知、一知就会的效果。

要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篇3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筑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由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建筑市场,成为建筑业的主力大军。据统计,建筑业80%以上的从业人员属于农民工,他们大都来自偏远地区,没有受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且自身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给国家、企业、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其特点,一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建筑企业的改制到目前已逐渐演变成管理型企业,一线生产工人主要有劳务分包单位提供。这些劳务分包单位中的人员主要有偏远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只有小学或者初中文化,有的甚至为文盲,基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二是农民工家庭负担重。他们属于我国当前收入较低阶层,往往背负着尚留在农村的家庭对他们经济上的依赖,能够吃苦耐劳,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因此,有时候只考虑如何通过劳动提高收入,却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三是农民工流动性大。建筑施工不像其他产品的生产在同一地点,建筑工地的流动性导致了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强。另外,农民工对施工单位的忠诚度不高,加之建筑业的入门门槛较低,常常干了几个月就跳槽到别的建筑工地。为此,企业不愿多花精力在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上。四是农民工自身安全技术低,安全意识薄弱。农民工由于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建筑施工了解较少,从农村简单的手工劳动到建筑工地复杂的工序操作,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作业环境的改变和劳动方式的转变。再加上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他们对基本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较少,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有的明知是违章作业,但由于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冒险蛮干,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农民工心理准备不足。建筑行业受露天、野外及高处作业的影响,是仅次于煤炭行业的高危行业。农民工在进入施工现场时,普遍存在思想不到位,心理准备不充分,对存在的危险因素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作业过程中精力不集中,存在侥幸心理,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遇到突发事件时手忙脚乱,导致忙中出错。

通过对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组织程度差,自身安全技术低,安全意识薄弱,同时又缺少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往往成为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的受害者。为此,我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民工安全知识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培养了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技术水平,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信息,有效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我司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就我市宝业建设集团企业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浅谈如下: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在公司建立了以总经理负责,分管生产副总具体抓,公司工程部安全科抓监督检查的安全管理网络,制定出《重大危险源排查制度》、《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实施办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制度》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公司实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年初由公司总经理与各工程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工程公司经理)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分解安全生产指标,落实责任,年后把各工程公司安全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经营目标考核、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心。

2、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其公司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对新进员工收集身份证复印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登记,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并根据作业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补充登记。对于特殊工种人员,除安全三级教育外,还须按规定参加本工种专业培训、资格考试,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通过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让新员工有了对建筑业初步的认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公司级的安全教育:由项目部所在地的工程公司工程部对新进员工开展实质性学时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及当地相关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标准、规范等安全知识及公司所编的安全规章制度;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及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及应吸取的教训;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伤员、逃离现场和及时上报等相关知识。

项目部级的安全教育: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安全员对新进员工开展实质性学时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及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劳保用品及防护用品如何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

班组级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对新进员工开展实质性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种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章;本班组必须遵守的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所需的要求。

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其公司定期对员工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并通过制定《项目部安全教育制度》规范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其具有全员性、长期性、专业性。

3.1 安全教育培训的全员性。因为安全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且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公司对每位员工实行一人一档案制,对每一个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都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安全教育培训计入档案,从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到一线生产工人,安全教育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3.2 安全教育培训的长期性。其公司及项目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使安全教育培训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原则上公司每月对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则为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并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员工在施工现场期间不断地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

3.3 安全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建筑施工是一门综合的科学,涉及到多个工种、多个专业,安全生产既有管理性要求又有技术性要求;安全教育即包括安全思想的教育,又包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教育。因此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时,其公司即有安全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案例的补充,做到深入浅出,既能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又能增长他们的安全技能。

3.4 安全教育培训灵活机动。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就不高,组织性较差,因此在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时应做到灵活机动。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能一味的在晚间举行,干了一天的活已经很累的他们,如果勉强组织培训也难以达到培训的效果。因此,充分利用下雨时段、停工期间灵活安排教育培训,这样更容易组织,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