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篇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95―01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教师就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这一切都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下面,笔者就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 发挥故事魅力,让学生主动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教师要培养他们从小爱看书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利用每周阅读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故事。学生看到教师讲得有趣,会无形中受到感染,通过耳濡目染,学生会不自觉地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会自然地去找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这样从听故事、读故事到说故事,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让产生的悬念,调动学生读书欲望。教师在讲故事时,讲到关键处可戛然而止,在学生期待大结局之时,告诉学生后面的故事更精彩,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这种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 以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先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描写人物动作、表情的段落,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 如,《西游记》是小学生都感兴趣的读物,教师可以利用队会时间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学生从中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二、有针对性地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图文结合是低年级课外读物的显著特征,但是在安排内容方面,一年级和二年级要有所不同。一年级要选择以图为主的读物,二年级要选择图文并茂的读物。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为例,这篇课文的图画色彩非常鲜艳,画面活泼有趣,文字也很流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低年级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一般方法:一是读文字,从文字了解书里讲了哪些内容。二是看图画,通过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意思,使文字叙述得更加形象、具体。三是看完后,讲讲故事内容或填写填充式读书卡。最后,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读《木偶奇遇记》,边读边指导,这样全班学生基本都能掌握这种读书方法。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与爱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并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班上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促进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并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队会课等,组织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很多学生生怕自己落后于他人,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竞争意识,从而不自觉地培养了阅读兴趣。

篇2

通过低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研究,我们试图实现三方面的育人目标:一是读物推荐结构化呈现。开启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之门,激发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畏惧阅读、喜欢阅读。二是阅读活动结构化架构,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主动识字、乐于阅读的积极性。三是主题交流日常化。积极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变得更加活泼自信,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低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教学内容

儿童在低年级阶段对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内容特别感兴趣。这些内容句式简洁,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定的重复回旋的语句,充满情趣,富有情节变化和强烈的感彩。

因此,我们在一年级上学期推荐学生进行儿歌童谣的阅读与背诵。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借助于儿歌童谣这一载体,发展学生言语智慧。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地拼读儿歌,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吟诵儿歌童谣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真、善、美;学生愿意写一写儿歌童谣,用特有的形式记录丰富的童年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一年级下学期推荐学生阅读绘本故事。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有序观察图画;能够借助图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喜欢反复阅读同一个绘本故事,有主动讲述故事的愿望和能力。

到了二年级,随着学生识字量的飞跃,我们推荐《小巴掌童话》《冰波童话故事选》《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等书。这些读物分别由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阅读起来既没有心理压力,又能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图少字多的文本阅读,逐步养成独立阅读纯文本读本的能力和习惯。

三、低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过程结构

以变式课型“主题交流课型”为例,简述这一课型的基本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交流。以游戏的形式进入课始状态,学生自由式交流近期阅读情况。这个环节便于教师及早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捕捉阅读拓展的方向,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通过这个环节,营造宽松、民主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愿意交流,敢于交流。

(二)聚集话题,展开讨论。教师及时捕捉学生自主交流中生成的资源,集聚提升,抛出共性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以活动的形式巧妙连接。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发展了阅读思维。

(三)自主展示,语海寻珍。引导学生结合读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自主展示阅读成果。

(四)多元评价,拓展延伸。当堂对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多元评价,激励学生持续阅读。结合自主交流阶段生成的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延伸,推荐新书目。

四、低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教学的注意事项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于阅读,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识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一年级刚入学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我要“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上周的语文课上教学《一去二三里》时,生字组词中出现“八仙过海”这个词语,我相机讲了关于这个词语的故事,发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放学时有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闹着要听《八仙过海》的故事,说是老师课上讲过的,他想再听一次。这就促使孩子有了迫切地想找到那个故事读一读的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常常会觉得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老师做的一定是好的,所以他们对老师上课讲的故事就特别有兴趣。我基本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讲述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至今已读了《一年级的美羊羊》《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中的部分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这么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也想去书中看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以身作则,以读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课堂上,我们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我们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因此而爱上读书。每天的午读课,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共读中外经典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三、与家长沟通,帮助“读”

从家长入手,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沟通,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一年级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无论是选择课外读物,还是进行阅读,都存在很大的障碍,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家长的配合,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办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四、注重赏识,促进“读”

语文课上有一次提到“九州”这个词,居然有位男生脱口而出:“九州就是中国,我在书上看到的!”我当即大力表扬了他,后来发现午读课上很多孩子看书看得更认真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觉得自己比得了满分还光荣,可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激励其他的孩子多多阅读。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