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股票投资分析的方法

股票投资分析的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股票投资分析的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股票投资分析的方法

篇1

聚类分析方法与判别分析、回归分析一起,被称为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三大应用方法。聚类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某个优化意义下,对指标(变量)或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衡量,并根据“相近似”把指标(变量)或样品归并成类。聚类分析方法和原有的投资分析方法相比,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聚类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利用多个变量对样本进行分类;其次,聚类分析方法的分类结果是直观的,聚类谱系图很明确、清楚地表现其数值分类结果;最后,聚类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归类结果和传统分类方法相比,前者结果更为细致、全面、合理。在聚类分析方法中,衡量指标(变量)或样品之间相似程度的是距离。在聚类分析方法中,经常使用的距离公式有欧式距离、绝对值距离、明科夫斯基距离、马氏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而在进行金融投资分析的时候,大多数学者还是使用欧式距离,这是一种计算简单,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的分析方法,它是把两个类之间距离的平方作为两类各个元素之间距离平方的平均值。随着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应用和发展,现在已经开发出一整套的统计分析软件,例如SPSS、SAS等软件[6],聚类分析的计算过程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上的模型快速完成。

二、聚类分析应用于金融投资的意义

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金融投资分析中,不仅可以弥补金融投资定性分析的不足,也可以使金融投资分析更精确。首先,建立在基础分析之上的聚类分析方法,是立足于对投资的股票一些基本层面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弥补了原有基础分析对股票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的不足。而且作为理性的长期投资的参考依据,聚类分析方法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从股票基本特征决定的内在价值中发掘出股票投资真正价值所在。其次,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建立投资评价模型的时候,考虑了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性等对股票投资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因素。行业和公司成长性是一个变化趋势,并且在哥登模型中,假设股息按不变的增长率和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如果运用多阶段增长模型的时候,要能够准确得到不同增长阶段的股息增长率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对股票的成长性进行分析的时候,选取了如净利润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等一些客观指标来衡量的话,投资者就能比较准确预测股票的发展潜力。再次,聚类分析方法与现资组合理论比较起来的话,聚类分析法显得更为直观和实用,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的局限较小,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适合于广大投资者采用。聚类分析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的理念,在我国金融投资市场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提倡运用这种较为理性的投资分析方法,不仅能够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规范其投资行为,还可以促进发行股票的企业能够从经营业绩和成长能力出发,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从而促进了我国股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金融投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对行业水平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可以使行业的定性分析转向量化研究。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作为支持股价的长期关键因素,也是判别股票发行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根本指标,一般情况下,经营业绩良好的公司其股市的扩张能力也相应比较强。因此,可以通过选出股票的每股收益,主营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与股价相关性较强的因素指标,来衡量行业因素对股票的影响。

(1)盈利能力。一般而言,公司盈利能力决定了公司股票价值的高低。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利润、净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收益率、每股收益。直接反映公司的整体获利能力是总资产利润率,而净资产利润率则可以说明股东投资回报率大小;主营业务则是上市公司利润和重点发展方向的主要来源,一旦公司主营业务收益率越大,则上市公司就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篇2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并不是有效分析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较为技术化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公司经营活动分析,必须首先了解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分析公司经营范围和竞争优势,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和风险,然后才能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公司管理层拥有公司的完整信息,且财务报表由他们来完成,这样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外部人士、包括股票投资者就很难把正确信息与可能的歪曲或噪声区别开来。通过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从公开或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中提取管理者的部分内部信息,但由于分析者不能直接或完全得到内部信息,转而只能依靠对公司所在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的了解来解释财务报表。一个称职或成功的财务分析者必须像公司管理者一样了解行业经济特征,而且应很好地把握公司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透过报表数字还原经营活动,从而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正是基于如上考虑,哈佛大学的佩普、希利和伯纳德三位教授在其著作《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公司分析与估价》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司财务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哈佛框架的核心是:阅读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基本顺序是:“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也就是说,先分析公司的战略及其定位;然后进行会计分析,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数据及其质量;再进行财务分析,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最后进行前景分析,诊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见,哈佛框架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报表结构介绍———报表项目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体例安排,跳出了会计数字的迷宫,以公司经营环境为背景,以战略为导向,立足于公司经营活动,讨论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与公司财务报表(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了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思维。

二、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

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一般性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借鉴一般性公司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再紧密结合股票投资的具体目的,就可以形成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本书借鉴哈佛财务分析框架,结合股票投资决策目的,提出一个基于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131框架。即:1个起点———问题界定3个步骤———财务情况预判、报表结构及指标分析、财务前景预测1个结果———服务于投资决策这一框架可用图1表示。

1.问题界定。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一步。在对问题进行界定时,关键是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的表象。如公司收入增长乏力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行业衰退、经济下行、公司管理落后、职工激励不足的表象。抓错药方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界定病症。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所以问题界定是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步,那基于投资决策目的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还是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小?是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还是评价未来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而言,这些是分析的问题本身还是问题表象?目前股票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把问题界定为: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公司收益的稳定性;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评价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评价公司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预期收益;评价对该公司投资是否能使投资风险降低。这些都是基于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目标而言的,若提升一下目标的层次,是否有更本质的发现?本书在此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评价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股票投资者无论是进行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目的无非是为获得有助于评估股票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理性的投资者都希望在一定收益率下,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在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中,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核心,由于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公司是股票的载体,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这个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这才是股票投资者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根本或问题所在,而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或盈利能力等仅仅是表象。

2.财务情况预判。这里主要是指股票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行业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的反应了公司的经营情况,识别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并加以调整,从而尽可能准确的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初步的预判。财务情况预判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宏观环境分析和会计调整。宏观环境分析是财务情况预判的基础,而会计调整是财务情况预判结果的报表体现。其中宏观环境分析属于定性分析,主要是确定公司的主要利润驱动因素、辨识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潜力。首先,宏观环境分析能帮助股票投资者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找出报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即使报表没有问题,也可以作为合理评价报表结构和报表指标的基础和依据。例如,确定了主要的利润驱动因素和经营风险后,可以更好地评价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等;对公司行业背景和竞争战略的评估有助于评价公司当前盈利水平的可持续性。其次,宏观环境分析还可以帮助股票投资者在预测公司的未来业绩时,做出合理的假设,从而保证对公司前景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所谓会计调整是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进行基本的评价,特别是要对那些存在较大灵活性的环节重点进行关注,评价其会计政策和估计的适宜性。对公司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进行识别,找出公司在会计处理上偏离准则制度、偏离行业惯例、偏离公司既往、不能恰当反映公司经营事实的事项。找到存在的问题之后,重新计算公司财务报表中相应的会计数字,通过数据或报表调整,形成没有重大偏差的会计数据,从而修正原先对会计数据的歪曲。可以说,经过会计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既是财务情况预判的结果,也是确保下一步报表结构分析和指标分析结论可靠性的必要基础。

3.报表结构分析及指标分析。这里所指的报表结构分析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自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这一分析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会计报表项目的经济内涵。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是指标分析。指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目标是运用会计数据定量地评价公司的当前和过去的业绩,以及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等,并评估其可持续性。进行指标分析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有效的分析体系,从而正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一般的报表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大类指标。通过指标分析,投资者还要达到明了公司现状问题的功能。在上述分析中,股票投资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报表分析方法,对公司做出全面评价,借此形成公司流动性与盈利能力的准确判断,对公司财务风险、财务弹性及其盈利能力做出最佳测算。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分析中一定要运用权衡和变通的理念,灵活使用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使分析结果最终能有助于“评价该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篇3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05-02

1 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日渐活跃,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和方法的选取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特点的上市公司以及多而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现今证券从业人员进行证券分析研究的重点。

证券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的核心目的是希望通过买卖股票获得良好收益,其根本是选择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股票。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选择是股票投资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较为成熟理性的股票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投资对象时,往往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这也是评价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在获取准确的上市公司财务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是合理规避股票投资风险以及有效保障投资收益的关键所在。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对公司资金运行和财务状况的定量描述,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要财务指标有以下8种:每股收益(元),每股净资产(元),每股现金流量(元),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股东权益(万元)。

本文拟通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上证50指数50只样本股票2010年中报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提取3个公共因子反映影响个股的主要因素,计算个股因子得分,为证券投资的个股选取提供决策帮助。

2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因子分析是根据相关矩阵的内部的依赖关系,通过量化的手段,将多个具有复杂相互关系的实测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独立,不存在相互关系的综合因子,是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这些提取出来的综合因子往往不能直接通过观测得到,但却能更加反映出研究问题的内在本质,这就有利于我们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理清主要问题,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本文主要选取了浦发银行、中国石化等50只上证50指数样本股,将每股收益(x1),每股净资产(x2),每股现金流量(x3),净资产收益率(x4),主营业务收入(x5),净利润(x6),总资产(x7),股东权益(x8)作为测度指标的原始变量。因篇幅所限,具体的股票原始变量数据在这里不再罗列。

原始变量标准化后仍用原记号x1、x2,…,x8表示,经SPSS统计软件计算得到样本相关系数矩阵,如表l。

从表1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这8个主要财务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提取3个公共因子,如表2,它们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80.22%,大于80%,可以认为这三个公共因子基本上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由于公共因子在因子负载上有较高载荷值,因此,需要应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以便更清楚地确定和解释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旋转后的结果如表3。原始变量载荷矩阵经旋转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公共因子F1在x4、x5、x6、x7上有较大的载荷数,说明F1集中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是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状况的体现;公共因子F2在x1、x2、x8上有较大的载荷数,说明F2反映了上市公司发展潜力,即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公共因子F3在x3上载荷,数最大,说明F3主要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自身价值,根据F1、F2和F3,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概况,选择股票也就有了相应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因子得分信息,如表4,可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根据此模型,就可以得到每只股票的因子得分情况,进一步就可以比较F1、F2和F3的大小。将每个样本股票原始数据代入此因子分析模型,可得到每个样本股票的得分。用公共因子的得分排序,可以对样本股票的财务状况进行排序分析。按F1排序,得出前5位股票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前5位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几乎均是中国的龙头企业,综合财务能力和经营业务能力都比较突出。同样可以根据F2、F3做出排序,进一步了解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实力的分析。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得出各股票的综合得分:

F=0.40675F1+0.26942F2+0.12605F3

这里采用的不再是原有的8个变量,而是通过因子分析后得到的3个因子变量,利用这3个因子变量,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分。按此综合得分对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前5位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后5位分别为西部矿业、中金黄金、金钼股份、特变电工、宝钢稀土。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分析结果与客观实际是相吻合的,说明分析方法的运用比较合理。

3 结论

由此可见,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众多衡量指标提炼简化为获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自身价值3个综合因子,这些综合因子可以反映出综合指标的经济意义,分析公司的综合影响因素,从而更清晰的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利用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来衡量个股的综合财务状况,这有利于投资者就更理性、更合理地对选择股票投资。

参考文献

[1]张根明,严艳红.湖南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分析[J].价值工程,2008,(9).

[2]胡海鸥,宣羽畅,马骏.证券投资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江冬明.主成分分析在证券市场个股评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