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湖北省咸宁市位于长江中下游,面积9861平方公里,现辖一区四县一市,即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山县、通城县以及崇阳县,约有人口286万。咸宁市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起步较晚,经济实力较弱。
一、咸宁市财政状况分析
财政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几年咸宁市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其中2007年由上一年的21.9%突增至67.9%,虽然收入在增长,但支出增长也很快,存在一定的财政缺口。衡量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一般采用债务负担率指标,即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以西方发达国家财政集中程度为30%,而债务负担率不超过60%为参照标准,进行一个等比例测算。2009年咸宁市财政集中程度(地方财政收入/GDP)为13.08%,则2009年债务负担率的警戒线应该以26.16%为限。从实际债务负担率看,2009年债务负担率为21.43%,说明债务规模偏大,应引起重视。
二、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一)评价步骤
地方政府债务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本身是不确定的和模糊的。由于这种模糊性,在进行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时,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1、确定模糊评判等级评价集V
将对地方政府债务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构成一个集合,即V={V1、V2、V3、V4、V5}={很安全,安全,一般,风险,高风险},并在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评语级中选出一个最佳评价结果。
2、建立因素集U
从众多能预测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指标中精选少量内容丰富且独立性强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即U={U1,U2,...U3}。
3、进行因素模糊评价,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
即从因素集U中单独取出一个比率指标,通过专家评价法进行,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V的隶属程度。例如,某地U1=对刚性支出收入比,有15% 的专家认为很安全,20% 的专家认为安全,30%的专家认为一般,25%的专家认为危险,10% 的专家认为很危险,则对该地U1的评价可得到一个评价集R1=[0.15,0.20,0.30,0.25,0.10]。同理,对U2—Un指标也可分别得到一个评价集,依次设为R2、R3…由此可得一个模糊关系矩阵R。
4、确定权重集A
一般来说,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每个因素Ui应赋予一定的权重αi,且A={αi|+α2+...+αn=1}。权重集的确定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本文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的权重数据。
5、综合评价
根据模糊关系矩阵R,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B = A·R。根据最大隶属原则,选取数值最大的B 对应的模糊评判等级评语集V 中的等级,即为某地方政府债务评价等级。即:
■
(二)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1、债务评价指标选取
具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指标有许多,本文结合咸宁的实际状况,选用以下评价指标加以分析: U1=债务负担率=当年债务余额/当年GDP,U2=债务率=当年债务余额/财政收入,U3=偿债率=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U4=债务依存度=当年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U5=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这里以2009年财政统计数据为例:财政收入54.74亿元,财政支出102.46亿元,政府性债务89.67亿元,GDP为418.45亿元,税收收入12.15亿元。计算得出主要指标结果如下:U1=21.43%,U2=87.51%,U3=13.48%,U4=12.16%,U5=11.40%。
2、综合评价
(1)模糊关系矩阵R
收集相关专家意见得出:
R1=[0.10,0.20,0.10,0.25,0.35],
R2=[0.70,0.15,0.05,0.07,0.03],
R3=[0.10,0.20,0.50,0.15,0.05],
R4=[0.20,0.20,0.45,0.10,0.10],
R5=[0.05,0.25,0.45,0.20,0.05]。
(2)指标权重集A
根据理论分析,在此借鉴卿固等(2011)的权重指标数据,即A={0.243,0.180,0.151,0.203,0.223}。
(3)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计算可得 B= (0.21715,
0.20215,0.3005,0.1609,0.1193),其中0.3005 最大,与等级评语集V对应的评判术语为一般,可以看出咸宁市政府债务情况处于警戒安全以内,要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监督措施,防止政府债务向风险级转变。
三、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子分析
(一)财政收入来源不足,支出不合理
咸宁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不足既有体制原因,也跟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偏弱有关。咸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使得税收收入增加后继乏力。同时,非税收入潜力不强,所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以2009年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为例,咸宁市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比重较大,分别为15.35%、11.64%、15.54%、10.86%、16.49%;而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比重较小,只为1.03%、0.97%,支出结构不合理。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咸宁市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政府管理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税费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在将财权向上集中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无法实现预定任务情况下,举债成为必然选择。
(三)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制度不规范
从咸宁市近几年财政收支数据中看出,支出的实际结果普遍高于预算,有的超过10%,有的超过50%。同时没有形成财政公开制度,财政审计制度也存在着漏洞和缺陷,不能完全适应政府财政管理的需要。
(四)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
为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自1998年以来,我国总体上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使得政府支出不断扩大,各地方政府也不同程度存在举债建设的情形。在政策调整方面,国家税费改革、如农业税的减免、九年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等等,都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化解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能,严格管理制度
要彻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首先建立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控。其次必须从财政体制方面入手,进一步核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上级和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最后,政府应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政收支绩效。
(二)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2005—2011年咸宁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是6.54%、6.73%、7.20%、7.39%、7.73%、7.52%、8.01%,虽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总体比重仍不到10%,因此在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同时壮大二三产业,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源头上增加财政收入。
(三)创新融资机制,建立适宜的融资体系
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机制,加快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融资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可以以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分散政府偿债压力。同时整合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资本运作。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防机制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机理复杂多样,因此必须从风险的形成和化解两方面进行预测和监控。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考核指标体系,并科学确认这部分债务的标准,以加强风险预测。另一方面,建立偿债基金并完善以资产运作为模式的偿还机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14):2—28
[2]卿固,赵淑惠,曹枥元.基于逐级多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以D地方政府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2):117—126
[3]李茂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本源探究及防范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2(3):44—48
一、政府信息化现状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目标的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看,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构筑政府网络平台,形成连接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和信息 服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目标。我国电于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当前要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系统”为目标的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目的是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政府效率、推进政府高效服务。“两网一站四库十二系统”的内容是:“两网”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个基础平台;“一站”指政府门户网站;“四库”指人口信息数据库、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十二系统”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将在决策、稳定经济环境方面起主要 作用;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银行、证监和保 监)和金审共5个系统主要服务于政府收支的监管;金盾、金保(社会保障)、金农、金水(水利)和金质(市场监管)共5个系统则重点保障社会稳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
电子政务使政府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也使政府敏感信息暴露在无孔不入的网络威胁面前。要趋利避害,电子政务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电子政务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基础设施,涉及从管理到组织,从网络到数据,从法规标准到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
二、政府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安全问题的产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表现为7种形式:网络黑客入侵和犯罪、网络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黑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信息产品的失控。当前绝大多数的政务工程中,均是按照分别建设内网、外网和公共网设计的,但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公共服务网的网络环境,都是采用TCP/IP体系结构而建立的,该协议以开放和自由为基础,从协议规划、服务模式、网络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安全性设计缺陷,因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存在着先天的安全隐患。另外,操作系统存在着来自Internet的黑客攻击和内部用户随意利用办公终端与Internet连接,再加上恶意病毒的无规律性的连续侵袭,同样是目前电子政务安全的主要隐患。信息安全已成为制约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首要因素。
三、建议及解决方案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网络安全从技术角度可包括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防御、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等多个安全组件。而政务安全系统也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标准化原则。政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时必须依据国家法规及标准进行设计。(2)动态防护、风险管理原则。信息安全形势随着技术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信息安全风险要进行持续跟踪,实现风险管理。(3)分级分域、强化边界的原则。对政务信息系统进行等级划分,构建安全域,通过加强安 全域边界的防护实现最大范围的防护。(4)全面防护、突出重点原则。政务信息安全防护要注意管理、技术和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内容,确保防护工作中没有短板效应。同时要抓住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消除安全隐患。(5)易操作性原则。安全措施需要人来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将导致易用性降低,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因此要充分考虑安全与易用之间的平衡进行论证与设计。但任何一个单独的组件是无法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网络的安全是一项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工程。所以这就要 求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必须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而一个安全的政务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目标,就是帮助政务信息网络真正实现按入可控、角色可控、状态可控、运行可控、应用可控和交互可控。对于政府而言,构建一个安全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访问安全、应用安全、内容安全、管理安全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问题由以下3个系统共同解决:
1、防火墙系统:如同大门一样阻断来自外部的威胁。防火墙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防止外部的非法入侵,能根据政务网络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
2、VPN系统:如同隐蔽通道一样防止外人进入,起到了防止外部攻击、加密传输数据等作用,构成一个相对稳固独立的安全系统。
3、入侵防御系统:IPS位于防火墙和网络的设备之间。如果检测到攻击,IPS会在这种攻击扩散到网络的其他地方之前阻止这个恶意的通信。
(二)系统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问题由以下两个系统共同解决:
1、入侵监测系统:如同警卫一样发现阻挡危险情况,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记录证据用于跟踪、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
2、漏洞扫描系统:定期检查内部网络和系统的安全隐患,并进行修补。
(三)访问安全问题访问安全问题由身份认证系统解决。它对网络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保证内部任何访问的合法性。
(四)应用安全问题
应用安全问题由以下3个方面共同解决:
1、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管理员,可以控制不同用户对主机的使用权限。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对主机进行安全监督。
2、服务器群组防护系统:服务器群组保护系统为服务器群组提供全方位访问控制何入侵检测,严密监视服务器的访问及运行情况,保障内部数据资源的安全。3)防病毒系统:对网络进行全方位病毒保护。
(五)内容安全问题
内容安全问题由信息审计系统解决。它如同摄像机一样记录人员的各种行为。网络中的通信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对数据进行还原、实时扫描、实时阻断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对企业敏感信息的保护。
(六)管理安全问题
管理安全问题由可视化网络运行监管系统解决。它对整个网络和单个主机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实现全方位的网络流量统计、蠕虫后门监测定位、报警、自动生成 拓扑等功能。
四、结论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及特点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地方各级政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划拨土地、股权、相关资产等手段,整合运作各类资源或新成立一家资本金和资产等指标可以达到银行融资标准的公司,将其作为承贷主体,以投资项目的经营性收入或者财政收入作为质押或还款来源,向银行取得贷款用于市政建设、公共事业等政府项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自有资本少,资产负债率偏高。根据银监会的披露,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本金较少,资产负债率普遍高达80%以上。二是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本身无收益或收益较少,难以覆盖贷款本息的偿还。三是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50%。四是贷款还款来源主要依靠第二还款来源即财政收入。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存在的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加大商业银行管控风险的难度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有政府的信用做担保,银行对这些建设项目及还款来源进行风险评估及管控的意愿及动力明显不足,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此外,地方政府一直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讳莫如深,至今其债务仍缺乏准确的数字;因此,银行无法掌握地方政府的融资总规模、负债规模和财政收支,难以真实全面评估地方政府还款能力,对项目贷款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对贷款风险做出正确的估计,从而实行风险管控。(二)偿还风险增加 政府融资平台自有资本少,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是所投项目的经营收入、各地未来的财政收入以及各地政府配置的土地使用权的未来收益。而其所投项目大多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本身无收益或收益较少;一旦依靠土地和税收的地方政府未来财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则会直接威胁地方财政偿付能力和担保能力,导致融资平台难以履行其偿债义务,这部分贷款最终将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三)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具有项目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使用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在银行系统投放的信贷中,大约一半都是政府的项目贷款,而这部分项目信贷中大部分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到一些大型的、5-10年的中长期基础设施项目。这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显着提高,另一方面使得贷款期限明显延长,加重贷款结构失衡的程度以及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此外,在信贷紧缩的政策形式下,提高利率会导致利息成本的增加,使得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在我国银行逐步实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背景下,势必会加大商业银行潜在流动性风险。(四)法律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质通过还款承诺函或人大决议的形式提供担保,属于一种特殊的保证担保贷款。这与国家《担保法》、《预算法》规定的“地方政府,国家行政机关不得对外提供担保”的要求相背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以财政承诺的方式还款,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此外,在是否履行保证人的义务上,地方政府存在很大的选择空间,这使得商业银行利益的法律保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四、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化解措施
(一)提高对政府融资平台的透明度 一方面,银行应严格执行银监会颁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量进行分类,确认项目贷款的还款来源。对不同还款来源的贷款数量进行备案,做到有帐可查,心中有数,以提高贷款透明度。再者,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信用合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和融资平台管理者定期会晤,保持信息交流,从而规范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加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的透明度。(二)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分散偿还风险 当贷款超过一定额度时,银行尽可能采取银团贷款方式;这既可以降低单家银行的贷款额度,避免贷款集中度风险;同时参贷银行可从不同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通过设定贷款的前提条件或要求控制住风险,还可以有效防止贷款被挪用。此外,银团方式还能避免同业之间的 无序竞争,增加银行的话语权;有利于银行之间及银行内部实施对违规发放贷款的部门和个人的处罚措施。(三)优化贷款结构,对平台贷款实行证券化 银行在选择项目时应审慎发放长期贷款,优先挑选短期项目进行授信,避免五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从而避免自身贷款结构的进一步失衡。 将有固定现金流的一个或多个
项目贷款打包组成资产池,以一定价格转让给特殊目的 机构(SPV),由其根据资产池的风险收益情况,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最终发行平台贷款支持证券,实现项目贷款风险收益与银行的风险收益相分离。通过证券化,银行可实现现金流的提前收回,从而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发生。(四)履行实质大于形式的担保原则,让担保落到实处 银行在实行担保措施中,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所有项目要积极争取项目有效资产抵、质押,增加有较强代偿能力的担保企业进行第三方担保;使担保落在实处,真正起到帮助银行降低风险的作用。 保证贷款的投放与项目挂钩,以项目承建主体为对象发放贷款,并落实项目资本金标准及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等最基本信贷条件;从而避免地方政府作为保证人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可.商业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及对策探索[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