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防溺水安全信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夏季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而每一起溺水事故的发生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为了不辜负父母的辛苦养育和老师的谆谆教诲,我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平平安安过好每一天。
在此,我郑重承诺: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
年班:
承诺人:
20xx年x月x日
学校关于防溺水承诺书
溺水死亡事故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为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自身安全,我保证做到:
1、认真学习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服从学校管理,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2、上下学路上、节假日不私自或擅自与同学结伴到江河、水库、水畜饮用水池、山坪塘、堰渠、建筑施工形成的水凼等危险水域玩耍、戏水,不得借用器具当船来划水,不私自到江河、池塘边钓鱼、捉鱼,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3、其他同学邀约自己私自到河塘游泳或玩耍时坚决不去,发现其他同学私自到河塘游泳或玩耍时及时劝阻,并及时向家长或学校老师报告。
4、节假日在家服从家长管理,需要外出时要向家长说清楚到什么地方、与什么人在一起、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回家,家长允许后才能外出。
承诺人:(学生签名):
学生家长(签名):
20xx年x月x日
学校关于防溺水承诺书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与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家长,一定做好对孩子的预防溺水等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并做出以下承诺:
1、我已经晓学校开展的防溺水专项教育,已清楚辖区内河流水文特征及危险性,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我一定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切实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2、我一定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坚持每天安全提醒教育,经常教育孩子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上下学途中、节假日不到江(河)、水库、池塘、建筑取土形成的水坑等地戏水玩耍。
3、我一定尽到监护责任: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双休日、节假日这些时段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监护工作,尽到监护人责任,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4、我一定加强与学校联系,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及时掌握孩子的活动去向,消除安全隐患。
本承诺书一式二份,学校存一份,监护人存一份。
六(2)班__中心学校
20xx年x月x日
监护人:
学校关于防溺水承诺书
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深入细致,老师再三强调苦口婆心,溺水死亡事故令人痛心、揪心。在此,我向学校郑重承诺如下:
1、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有事请假要履行请假手续。
2、不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水库、池塘、河流等水源处游泳、洗澡或玩耍等。
3、校外一切自觉服从家长监护人监督管理和教育,珍爱生命,增强防溺水意识。
4、自觉遵守学校防溺水安全规章制度,牢记老师的.安全教育要求,坚持做到“六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发现有人溺水,要冷静处理,不下水营救,立即向周围的大人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进行营救。
5、自觉履行安全信息员职责,发现同学到水域处玩耍、下水游泳,要对同学进行劝说,立即报告老师或家长,绝不姑息迁就。
请老师、同学、家长监督。
承诺人:年级班学生(签名):
家长(签名):
20xx年x月x日
学校关于防溺水承诺书
伴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来临,往往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水火无情”,每年因游泳、嬉水而引发的溺水死亡的中小学生人数占全省学生各类意外死亡人数的首位,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严防学生溺水和交通安全的事故的发生,我校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教育。教育学生时时处处谨慎小心。为使该项教育起到好的效果,杜绝意外事故发生,我校承诺如下:
一、学校与家长签订汛期安全责任书和交通安全责任书。
二、学生写一份汛期防溺水的安全保证书和交通安全保证书
三、开家长会号召家长参与到防溺水、防交通事故事故的安全教育活动中,让家长明确各自的责任,齐抓共管,让孩子远离危险。
四、班级出一期以“防溺水、防交通事故”为主题的黑板报,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五、举办一次“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安全知识演讲比赛。让学生了解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的知识并掌握利用。
六、学校在塘、坝、河、溪流等重要地段安排临近教师双休日和节假日到塘、坝、河、溪流等地巡逻。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具体责任人,安保科长是直接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立安保科、德育安全管理组、后勤安全管理组、教学安全管理组、护校巡逻组、安全信息组等。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每年初提出学校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学校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各安全管理机构签定安全责任书,对学校各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每月组织对校园内外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信息的收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安全管理队伍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形成安全管理合力。学校如发生安全突发事件,应迅速的启动预案。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对相关的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安保科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常规工作,对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整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档案资料。
后勤安全管理组要全面负责学校校舍等设施设备和师生饮食安全管理,频繁排查学校校舍、床架、桌凳等设施设备和师生饮食安全隐患,与后勤从业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
德育安全管理组要经常开展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班主任及相关岗位人员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与学生家长签定学生安全协议书。
教学安全管理组要教育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全面负责课堂、课外活动安全管理,与教学人员及相关功能室管理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
护校巡逻组要全天候巡逻校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或报告。必须听从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的临时调遣,协助有关机构或人员及时高效处理学校突发事件。
安全信息组要在指定辖区内进行巡逻,观察、洞悉本班学生或在辖区内活动的学生以及其他人员的思想及行为动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或报告。
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建立了各项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了门卫制度,建立了校外人员、车辆入校的登记制度,建立了走读生凭证、住读生凭假条进出校园制度;建立了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或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落实了消防安全制度和工作责任制,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能够有效使用;建立了用水、用电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建立了食堂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师生饮食卫生安全;学校配备了合格的卫生保健人员,购买了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建立了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上下学时间等事关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监护人及当地政府、派出所和交警;建立安全工作档案,作为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了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并每学期组织演练两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予以处置。
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防范,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充分利用集会、晨会、国旗下讲话、班团课、校园广播、黑板报等渠道和途径,通过讲解、演习、训练、竞赛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火、防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我校重点做好以下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1、溺水安全。据统计溺水安全事故是学生死亡的第一杀手,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为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严格“四不准”要求,即放假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明令禁止游泳的水域游泳。一旦有学生落水,不要急于下水救助,应该大声呼救或投放木板,树枝等。遇到有暴雨要到安全地方躲避或先到村民家中等暴雨过后在回家。在学生易下河洗澡的河道设立警示牌,设立举报电话等。
2、交通安全。我校与公路相接,过往车辆频繁,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定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一慢、二看、三通过。骑车时不要并排行驶,更不能在公路上飙车,追逐,戏耍。我校已形成了路队放学制和信息报告制,由安保科、班主任负责护送学生乘坐车况良好且有运营资格的车辆回家制度,学校组织路巡。严禁学生乘坐农用车、摩托车、黑车等车辆回家。
3、饮食安全。严格实行“两免一补”和营养工程,做到不瞒、不漏、不扣。食堂实行菜谱制,由总务处把关,学校膳食委员会监督,改善学生生活;食堂物资定点采购,索证和登记制度,严把接收、入库、保管、浸泡、制作、留样等各项程序,确保饭菜安全、卫生、洁净;加强工人的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提高饭菜质量;为保证就餐秩序,实行分班级排队就餐制度,各班级派专人分餐,班主任和值周教师监督。
4、门卫管理。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加强校外人员和车辆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入内;制订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学校配备了专职保安,负责管理。如发生学生之间或校外人员与学生打斗事件要及时制止,无法制止或化解的要及时报告学校,情节严重的要报警。
5、学生打架斗殴。近年来,学校出现较多的事故是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事故,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发生口角、矛盾从而引发打架、斗殴甚至群伤,学校一定要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多做思想教育工作,把不良势头消除于萌芽之中。
6、应急预案和演练。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全体师生参加预案演练,安排一次全体住校生参加的夜间逃生疏散演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四、加强家校联系,主动与家长合作教育
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监护人、家长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学生学习的范围不仅是在学校,也在校外(包括家里),而在校外,特别是在双休日及假期,学生的安全监管主要由其家长或监护人负责。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我们积极主动与家长合作,引领家庭安全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安全监管与教育,使学校安全教育向家庭延伸,并收到较好效果。
1、我校每学期与学生家长签定一次学生安全教育承诺书。明确学校与家长的各自责任,使家长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懂得自己责任的重大,从而促使家长去监管与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2、召开安全主题家长会。由于部分家长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这需要我们学校的引领与帮助,我校定于每年1月召开家长会,集中对家长进行有关安全知识辅导与教育方法引导,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教育水平。
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3、我校每学期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这天家长可到校察看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参观学生食堂,让他们亲自看一看自己孩子吃的是否安全,校园是否有安全隐患,对学校管理有什么意见等等。同时,还安排家长与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探讨子女的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第二章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健全完善校舍管理、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第三条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当加强校外人员和车辆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入内;制订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规模较大的学校不仅应有专职保安员,还应设专职的保卫干部,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条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寄宿制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寄宿制学校应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
第六条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寄宿制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第七条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学校应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并注意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第三章安全排查制度
第八条建立校内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寄宿制学校应注重学校安全排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重点检查学生宿舍、楼梯走道、食堂餐厅、饮用水源、图书室、实验室、教室、会议室、锅炉房、配电室、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
第九条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在日常安全检查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应专门组织消防设施、危房、破旧校舍、卫生等综合性或专项安全检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坚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登记制度。排查后应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表”。排查过程中发现有危房和其他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学校无力解决的,要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
第十一条积极协助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校内外暴力侵害师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第四章楼梯走道管理
第十二条学校楼梯间应有警示标志;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间;在容易拥挤的时段应有专人定岗疏导,切实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第十三条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地方等拥挤场所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学校应定期对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随时检查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第五章学生离返校安全
第十五条建立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根据学生档案注明的详细家庭住址,与家长联系合作,制订详细可行的接送方案,确保寄宿制学生安全往返学校。
第十六条针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离校和返校的特点,应根据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学生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
第六章安全教育
第十七条建立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应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用好《人•自然•社会》等地方通用课程,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利用班会、墙报、广播等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第十八条建立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在开学初、放假前,要结合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做好学生安全回家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在回家、返校和放假期间自觉不搭乘超载、违规车辆以及农用车辆,防止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一次烟花爆竹燃放常识教育。针对学生溺水事故多发频发的特点,开设专题防溺水事故的自护自救教育,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针对本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势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各校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加预案演练,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一次全体住校生参加的夜间逃生疏散演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第二十条加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切实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积极探索加强家校共同实施安全教育的工作机制。
第七章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寄宿制学校实行校长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是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职责,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第二十二条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各校制订目标管理细则,细化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对工作负责,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人员,给予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