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24-01
引言:非再生能源虽然可以加快人类文明发展和前进的步伐,但是它迟早会有用完的一天,各国为了降低非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自然灾害发生,保证产业经济结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普遍都在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的广泛使用,可以提升能源综合使用的效益,为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我国应该正确认识新能源的特点,以及它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产生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能源分析
(一)新能源的基本内容
新能源主要就是指在以新技术为基础来开发和利用一系列可以再生的能源,例如,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洋流能、水能、波浪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除此之外,氢能、甲醇、酒精、沼气等也属于新能源的范畴之内[1]。因为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长期使用,使得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新能源的使用已经受到了省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且在社会各个发展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新能源的基本特点
首先,新能源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可再生性,可以供人们长时期开发和使用,例如,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等。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能够被开发和使用的风力资源约为250GW,但是到了2015年只开发和使用了0.67GW的风能,预计到2020年可以实现4GW风能的开发和使用。由此可见,风能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无限性的,可以供人们进行长期无限的开发和使用。其次,新能源本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它的开发和使用需要很大的空间;而且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含碳量也比较低,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2]。最后,新能源资源的分布也较广,有助于实现对新能源资源的分散使用。此外,新能源还具有着很多的特点,人们可以在新能源的持续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并且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二、能源强度分析
能源强度通常也被称作是“单位产值能耗”,其主要就是指某个国家和区域、企业的单位产值在具体时间之内的消耗的能源总量。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能源强度主要就是指国内最终使用能源量或者一次性使用的能源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新能源的依赖程度[3]。此外,能源强度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技术水平等,这不仅会使能源强度发生变化,而且还会影响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三、新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产生的影响
能源强度反映着单位产值能耗,所以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以代替常规能源的使用,弥补常规能源的空缺和不足,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能够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加大对新能源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损耗,增加我国的社会经济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新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其使用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从企业的发展方面来看,使用新能源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而从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来看,使用新能源可以降低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成本,促进我国新能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并且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从环境发展方面来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自然灾害。此外,环境的转换也可以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改变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同时,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国发展中的一种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
四、 新能源的发展策略
(一)合理控制新能源的投入
一味的加大对新能源的经济投入,只能够对能源强度进行一定的控制,一旦经济投入力度较大,很容易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是对经济体系产生一种致命的威胁。通过对开发新能源等节能减排产业的投入,对能源强度有着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是增加综合投入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滞后现象,然而随着节能减排系统的不断发展,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成熟,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深化调整产业结构
新能源和常规能源相比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新能源资源储量丰富,能源密度较低,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但是它具有着清洁和可再生的优势,可以进行无限的开发和使用[6]。因为新能源的密度较低,分布较广,开发新能源需要很大的空间,所以应该对为新能源开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用途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对新能源资源的分散使用。此外,全面发挥新能源的长期性优势,通过对其的重复使用,实现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新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具有着能源资源丰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开发和使用需要的空间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不仅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缺陷和不足,降低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该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正确认识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控制新能源的经济投入,深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对新能源的分散使用,促进新能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使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向南. 探讨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 民营科技,2015,12:225+111.
[2] 李强,高楠,魏巍. 新能源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62-67.
新能源产业是指包括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科研、实验、推广、应用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等,是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非传统能源实现产业化的一种高新技术产业。简单说,新能源产业就是指包括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内,一切与新能源有关的技术在内的一切与新能源有关的技术与生产经营活动。
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和江西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产业是朝阳产业。有关资料表明,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预测,在2020年中国将需要一次能源32亿吨标准煤以上,能源消费比2000年增长2.5倍多。如果不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在不久的将来,能源的开采、转换和利用对环境、公众身体健康、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二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
江西省的新能源产业起步相对其他省份来说不算太早,但近年来江西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江西要超常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项就是要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而且在2010年7月12号的《江西工业三年强攻规划纲要》中,新能源产业再一次确定为江西省重点培养和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在中央政府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江西省新能源产业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具体成果,江西正形成了包括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为骨干的新能源产业群。
在江西的整个能源产业中,新能源产业正逐步茁壮成长,目前在风能、光伏能、生物质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光伏能方面,到2011年11月12日为止,投产光伏产业的企业达73家,其中包括赛维等光伏巨头。江西正在加快打造光伏产业基地。
年产值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江西省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年产值不断增加,2006年江西省新能源产业产值为108.34亿元,2007年增加到119.02亿元,之后不断增加,分别为2008年148.77亿元、2009年154.53亿元和2010年的177.05亿元。
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水平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其在行业内所占的比重。尽管江西省整个能源产业正快速发展中,但江西省新能源产业在整个能源产业中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比重。在2006年,江西省新能源产业占能源产业的比重为16.5%,2007年这个比重为12.8%,之后依此为2008年占13.0%、2009年占12.9%和2010年占13.9%。而且可以期待其比重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还会进一步提高。
1、属于新能源。
2、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3、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