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水稻栽培管理技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篇1

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是未来水稻种植的新趋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又叫绿色无污染水稻栽培管理技术,逐渐成为我国不同水稻种植区重点推广的水稻栽培技术。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土壤等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种植技术因地区而不同。在优质的北方半湿润单季水稻种植区,有其具体的栽培管理技术。

1选择优质的稻田

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种植需要选择良好的稻田,保证稻田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洁无污染,具有干净的水源,确保灌溉便利,稻田附近没有重污染企业等潜在污染源存在。稻田内的土壤肥力充足,耕层较厚,并具有较强的通透性,无残留的有毒物质,整个稻田的大气、水、土壤等质量符合国家的控制标准[1]。

2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

品种选择是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中的首要技术,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坚持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确定具体类型。

3.培育秧苗

3.1对固定的苗床培肥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方便的田地培育秧苗,可以是园田菜地或旱田地,连续几年进行培肥。在5月底6月初,根据苗床面积在苗床中放入腐熟鸡粪、腐熟的烂稻草、酵素菌肥等。

3.2处理水稻种子

将水稻种子在高温下晾晒,或用盐水选种、温汤浸种消毒,以及催芽等方法对水稻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

3.3播种

在4月中旬,当气温维持在5摄氏度时,及时控制床土的PH值,控制在4.5-5.5之间,并播种。播种到出苗期间,保证苗床的温度、湿度,及时通风降温,使床土湿润,出苗达到60%时,喷散齐苗水。当出苗到一叶时,将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并开始炼苗。当出苗到2叶时,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及时通风炼苗,白天晴天时将薄膜全部打开,到下午四点左右盖好,控制浇水量。到移栽秧苗时,薄膜要在白天打开,晚上盖好。如果在移栽前5个小时里没有霜冻就可以完全揭开薄膜,适当增加喷水的次数,保证土壤的湿润。

4.整理稻田

对移栽的稻田进行整理,翻地、整地、耙地,使稻田的土壤达到平整、疏松、干净、细碎的程度。

5插秧并进行合理的稀植

5月下旬左右馕挛持在13摄氏度时进行插秧,对壮秧采用稀植的方法进行,每一穴控制在2-3株秧苗,插秧的深入保持在2.5cm,保证秧苗的行列直、穴均匀、棵准确。

6.适时灌溉

对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灌溉,一定要选用洁净无污染的水源,采用“浅-晒-浅-干”的灌溉方法,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恰当的灌溉。插秧分Y期在1.5-2.0cm进行浅水层灌溉,分Y末期排水晒田。孕穗期抽穗扬花期间则要保证3-5cm的水层灌溉,在具体的灌浆结实期间采用“湿-干”交替的灌溉方法[2]。在成熟期要以浅湿或湿干灌溉为主。

7.科学合理施肥并除草

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辅助一些酵素菌肥,切记不能施用化学肥料。一般情况下基肥选用优质的腐熟农家肥和酵素菌肥,在翻耙前施用。分Y肥要在插秧后的25小时施入,穗肥在7月上旬施入,并适时追施酵素菌肥和农家肥。

对稻田中的除草工作一定要进行人工除草。春季容易使杂草生长,一般在耕翻时就要清除杂草。待插秧后,除去牛毛草以及一些形状怪异的莎草和小型的杂草。在深水中淹没小草至1-2小时。也可以采用高温晒田的方法进行除草。

8.有效防治病虫害

对于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要改变传统水稻采用的农药杀虫方法,采用绿色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物杀虫,可以使用物理、生物,或有效的生态措施防治病虫害。让抗病品种、健康栽培等要素成为水稻植株健康的关键,更好的控制水稻的立枯病、稻曲病。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恰当的时候消灭病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进行人工拔除病株的活动,摘除水稻上的病变部位。在春季及时消灭蝗卵,待到春季灌溉时打捞卵块,以防治稻蝗灾害。在水稻即将成熟的时期,每天傍晚使用荧光灯或杀虫灯,消灭害虫。另外,也可以通过清除地缘上的杂草,从根本上消灭虫源。

结束语

总之,在北方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从选田、选种、育秧、播种等不同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止等,保证水稻的产量及质量,促进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69-01

一、前言

最近这几年,数据仓库技术因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所以该技术一直都在进步和完善之中。现在对于处理数据系统中的发展规律性与数据间的关联性都较为科学。然而,伴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其数据也在持续增涨,原来的政策支持系统也表现出余力不足的现象。以前传统的农业都是运用数据模型与系统的知识建立在政策提供的ADSS系统上,经过计算机协议的帮助完成了多样的政策软件系统,是创建在数据库技术上,可是不足的地方是数据库的数据是很受限制的,也不能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历史数据保存。但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限制也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二、数据仓库技术在水稻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1.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传统的OLTP数据库的设计与仓库技术是有很大的不同,当中主要包括前端服务、后端服务与数据源仓库。

所谓的数据源仓库据就是根据历史的变化主题和集成面的信息来支撑整个信息库。客户端软件(前端服务)就是同意让客户分析与利用查询处理的方法将更多的模型数据变为可视化;而数据获取软件(后端服务) 就是负责向数据的仓库供应数据的,对数据仓库原本已有的软件及数据进行负责计算、清理和综合换算,向用户与模型库供应整理后的数据[1]。

2.数据分析

非结构化的数据系统是得到政策所支持的,因为其中一次简单的查询就要联系到好几百张表格的上千列数据,繁杂错综相交的水稻数据链连在一起还会干扰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并且客户只有在剖析时才能够得到相关的农业水稻数据,查找的方式也是很随机的,还主要是受到系统的局限性制约。现在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是水稻数据挖掘以及联机的分析解决法,同时还要在计划的系统处境里直接为水稻数据挖掘与联机分析处理提供数据仓库[2]。

3.数据挖掘法的研究

在有关水稻的数据仓库里存放着多种多样的存储数据和集成数据,但是怎样在其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数据是需要到一定技术的相协调的[3]。同时在对水稻数据开展数据上挖掘还要运用快速精准的换算方法,根据水稻数据库的不同层面使用不一样的推算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依照这样子的规律把水稻数据仓库分成不同的子母表格和列表的记录信息,因此就更加有利于对水稻数据的挖掘和运算,也利于我国农业栽培管理的发展。

4.系统的整体设计

水稻的系统的策划是运用了整体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运用了新的决策系统与原有的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两者还进行相互联系、补充以及促进。其中的水稻数据要确保做到数据的综合运算,完成联机的多维立体数据分析。利用数据的挖掘功能对数据仓库知识与挖掘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综合运算,落实多个模型组结合运算的水稻数据库,也为水稻数据库的技术研究管理给予有效的帮助。为此,相关的专业人士可以将这一数据库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推广,集成健全的水稻整体结构系统,发挥其中的有用功效,在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量的同时还发展了其它农业的科技水平。

5.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目前有关农业数据仓库的模型有树形、雪花形、星形和星形雪花形四种。但是他们的区别点就是的联系是不一样的。由于水稻数据的复杂庞大,所以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更不用说是对其目标函数的运算。因此,对于繁杂的水稻数据库的分析最好运用星型雪花型模型。主要的优势是便于用户的理解、建立模型便捷,同时还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多维的数据分析[4]。星型雪花型模型是由典型的维表与事实表构成的。事实表是用于信息的查询,当中的子维表是可以再延伸成为事实表的整体结构。经过实践的证明,这样的系统数据仓库表主要包括时间、地区、投资和信息等等。事实表中的维表又可以分为:①时间维表, 包括月份、季度和年度等;②地区维表,包括地区名称、土壤、气候类型等;③投入维表,包括水费、电费、肥料费、农药费、农用机械费、维修费用和他费用等;④种植维表,包括种植品种、价格、质量等等;这就说明了水稻数据库的繁杂性,要建设一个数据库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突出说星型雪花型模型术最合适运用于水稻数据库。

三、结语

在文中,对于水稻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水稻栽培进行了框架的描述,还对数据仓库技术应用于水稻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实施了初步试的实验,其中也依照了水稻数据的管理特点,设计出星形雪花形的数据库结构,为水稻数据库实现了OLAP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运用,也为我们国家的水稻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国伟,陈桂芬,姚玉霞,等.水稻精准作业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9(32):78.

篇3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98-01

水稻,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基本食粮。尤其是在我国,水稻作为一种绝对主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总产量却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我国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以此作为主食。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就对水稻栽培、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加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供应。

一、水稻的选种与处理

在水稻的选种上,应该针对地域特征,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然后做一定的挑选,剔除秕粒、病虫粒以及杂质。然后可选用25%史百克或是保鲜克做两到三天的浸种处理。播种前还应在晴天对种子进行两到三天的晾晒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晾晒时种子厚度约在3厘米左右,还要时常对其进行翻动,夜间注意收装。另外要掌握好温度与水分,催芽到破胸时期的谷温应该控制在38~40℃,并保持种子的湿润度。破胸之后,谷温应掌握在25~30℃。

二、培育壮秧

水稻播种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上旬。要使水稻可以优质、高产,壮秧是一个关键环节。应选用露地湿润育秧技术,以方便排灌的田块作为秧田,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15吨、氯化钾75千克、三元复合肥375千克、尿素75千克到150千克。秧田的播种量应该掌握在225千克每公顷之内,秧大田比为1比8到1比10。培育壮秧应该达到的标准为:生长整齐、旺盛,无病虫,有3个之上的分蘖,苗体健壮且有弹性,叶片要挺健、宽厚,苗高适中,颜色为深绿色,少黄、枯苗叶。另外,秧苗要保持整齐、一致,每株之间的差异较小。当水稻秧苗育龄达到30天到38天时,便可进行移栽。

三、大田栽秧

栽秧前要进行整地,要使土地平整、膨软,土肥均匀相容,无大块的泥土,也无任何残茬、杂草,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整地时通常为一犁一耙一耖,如果有黏重的土壤泥块,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情况下进行三犁二耙,使原本壤黏的土壤可以变得松软、细碎。秧田的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铺。还要注意适时的提前早栽,提倡中小苗移栽,以延长本田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在具体的插秧作业时,要保证好质量,要做到深度浅,间距均匀,秧苗正,秧列平直,并且不要有漂秧现象出现。

四、秧期田间管理

1.科学配方施肥

插秧前4~5d,在苗床上施送嫁肥,施用一次性水稻专用复合肥或腐熟农家肥7500kg/hm2、二铵150kg/hm2、硫铵300kg/hm2作底肥。底肥翻后耙前要全层深施,有机肥肥效持续时间长,能保持秧苗中、后期稳健生长,不脱肥早衰。秧苗开始生根时追返青肥,施硫铵和钾肥75~150kg/hm2,拌入除草剂撒施,有利于稻秧快速活棵和中耕除草。2~3周内再追施发棵分蘖肥,施尿素150kg/hm2、钾肥或复合肥225kg/hm2,有利于水稻快速发棵分粟和抽穗齐。

2.科学管水,防止烂秧

插秧后在水层管理上,保持稻田水层“浅、湿、干”的节水灌溉模式,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以不淹没秧心为准),扶苗返青,防止长期深水泡秧。

3.打好送嫁药,预防病虫害

水稻移栽前3~5d,用吡虫啉0.30~0.45kg/hm2或40%毒死蜱乳油1500ml/h㎡兑水喷雾可以预防水稻稻蓟马、一代螟虫、稻瘿蚊;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3喷雾,以预防水稻稻瘟病发生。

五、生育后期田间管理

1.合理灌水

水稻孕穗期需水最多,要间歇灌溉,即灌3cm浅水层,待落干至脚窝有水,晾晒1~2d,再灌3cm浅水,如此往复。减数分裂期要保持有水,如遇低温冷害,要保持18cm水层防御低温冷害。结实期保持3~5cm水层,水稻齐穗后到灌浆期,灌跑马水,进行湿润灌溉,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地温,可以养根保叶壮秆,延长上部叶片寿命,促进水稻早熟。黄熟末期停灌,以利于收获。

2.及时晒田

晾田3次以上,第1次在水稻七叶期(分蘖达80%);第2次在始穗前,7月20日左右;第3次为齐穗后,晾田程度达到有微裂,脚踏有印痕为准。

3.灭草

要及早割净田埂和渠道两旁的杂草;若前期封闭除草处理效果不好,于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选晴天,用48%苯达松1500mL/hm2混50%二氯喹啉酸750g/hm2对水450L/hm2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田间水,施药后第2天灌水正常管理;对田间残存的杂草,要在齐穗后人工除草1~2次,以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早熟。

4.科学施肥

一是要合理施穗肥。倒数2.5叶时至孕穗末期,田间有效茎数不足,出现拔节黄的要早施,低部叶片枯萎的先晾田后再施,有叶瘟病的防治后再施,同时要观察天气,多雨寡照不施或少施,施尿素750kg/hm2或硫酸铵1125kg/hm2、硫酸钾750kg/hm2。二是要增施磷。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功能叶片寿命,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籽粒饱满,在齐穗至灌浆期,均匀撒施含磷、钾较多的草木灰750~900kg/hm2,或选择晴天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稀释液750~900kg/hm2,每隔7~8d喷1次,连喷2~3次,利于水稻早熟。

5.病虫害防治

当田间叶瘟达到防治指标时,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提倡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防治适期是倒2.5叶、孕穗末期、齐穗期。在叶瘟发病初期,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25%使百克等咪鲜胺类、拿敌稳等药剂喷雾,在孕穗末期再喷1次,同时兼防叶鞘腐败病。预防穗颈瘟,可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药,用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喷雾。7月末至8月上旬防治2代二化螟,选晴天9:00之前或15:00之后,用18%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双撒滴剂等喷施。

参考文献

[1]刘洪祥.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08(5):57-58.

相关范文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