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0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食品安全检察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建县于西汉,古称堂琅,传闻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地方,其地处川滇结合部,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隔金沙江与四川凉山州相望,凭牛栏江与我市昭鲁相连,县境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57公里,国土面积3245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517米,最高海拔4041米。金沙江襟带于前,牛栏江萦绕于后,大药山雄居中央,形成了独特的“两江一山”地貌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桃花,山上雪花”的自然景观。全县辖16个乡镇183个行政村(社),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等16个民族,总人口53万余人。境内盛产香蕉、芒果、石榴、花椒、核桃、板栗,是昭通市优质蚕桑基地和唯一的糖业基地;蕴藏铅锌、铜、石膏、稀土等丰富矿产资源;面临着装机1300万千瓦的白鹤滩电站和60多万千瓦牛栏江梯级电站开发的机遇,是继向家坝、溪洛渡之后,又一方开发的热土。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目标),用好两张名片(一是白鹤滩这张世界级名片;二是大药山这张国家级名片),发展三个区域(一是金沙江流域经济区;二是牛栏江流域经济区;三是大药山山麓经济区),建设四大工程(一是新农村建设工程;二是人才建设工程;三是财源建设工程;四是生态产业工程),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开放活县战略;二是交通水利立县战略;三是科教兴县战略;四是产业富县战略;五是旅游名县战略),培育六个产业(一是矿冶业;二是建筑建材业;三是水电业;四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五是劳务产业;六是文化旅游产业)”的“123456”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打基础,兴科教,建产业,调结构,促发展。*年底,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3.47亿元(现价),增长11.1%,呈现出一产平衡增长,二产快速发展,三产正常推进的态势;地方财政收入3481万元,增长12.18%;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83亿万元,同比增长31.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7亿元,同比增长20.9%;贷款余额5.13亿元,同比下降了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4亿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1367元,增长11.9%。全县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世界排名第三的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进入筹建,巧蒙公路即将在年底全线贯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跨越式发展的春天正在来临。
二、严格市场准入,切实加强监测体系建设。要研究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监测力量,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支撑力。一要建立严谨的标准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倒逼机制来进一步促进监管工作。二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在加快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硬整合”的同时,要夯实基层,提升软实力,培养充实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检验检测计划和技术手段,增强综合监测能力,要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检测的范围,着力增加检测种类、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批次和频率,为市场准入提供技术保障。三要督促、指导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加强自身检验检测制度和条件建设,切实把好源头安全关。四要充分发挥监测平台预警作用,充分运用风险监测成果,实现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贮存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全覆盖,实现由事后查处向事前消除隐患转变,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三、加大惩处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要继续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坚持历年来专项整治行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深挖行业共性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一要加强行政执法,创新执法方式,探索建立跨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模式。二要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开展重点环节整治和整治督办,坚决清理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三要规范和加强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畅通投诉渠道,确保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四要抓紧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修改的启动准备工作,在监管执法中正确应用法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五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完善案件移送、事先介入、信息互通等制度,不断提高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合力和威慑力,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严格有效的监管体系。一要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为契机,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应问责机制。调整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将抽检不合格或主动打击案件不再作为平安考核扣分内容,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强化监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食安办的定位和职责,充分发挥其牵头协调和督查考核的作用,完善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力量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三要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基层监管站所标准化建设,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监管装备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推进乡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指导并适当提高工资补贴待遇,切实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四要加大财政投入,保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经费足额到位,增加检测种类,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批次和频率,增加抽检覆盖面;加强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建立第三方公共检测平台,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二、夯实基础,进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一要积极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统一完善社会诚信系统,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做到企业信用与风险等级、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信用公示与信用结果应用“三结合”;实施“黑名单”管理办法,加大“黑名单”公布力度,倒逼企业落实第一责任人义务;加强行政约谈,签订责任承诺书,引导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大中型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特定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自律和行业规范。二要加快溯源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重视农业生产地方标准修订,加强已建成的标准化基地的跟踪指导,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市场准入监管,通过自检、抽检、索证、备案等制度建立完善销售环节的安全屏障。尽快建立产地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同时开展灌溉用水和大气指标监测,确保农业产地环境质量安全。三要加快出台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的具体管理办法。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解决“低、小、散、乱”问题,把食品产业做强做大。四要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继续巩固深化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建设成果,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强化对统一配送食品的管理,推广使用安全塑料、铁质餐具,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的饮食条件。五要创新监管的方式方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以监管数据为技术平台的监管方法,加强对互联网销售食品等新生业态食品的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