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1

">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实践的

北票市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广州市大学城普通高校学生食品安全KAP状况调查 广州市某小学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认知调查 深圳市流通领域食品标签问题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年7月3日.

②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2009:1-25尽可能由一个主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即实现由分段监管向品种监管转变,做到职责清楚、责任明确,克服相互推诿,落实行政责任。[6]

3.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行政绩效

在现有行政体制没有改变之前,我们只能立足现实,从提高行政效率和效果入手,有效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方式,建立监测信息共享、执法联动机制,有效监管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可以从几方面试点:

(1)组建联合执法队,在市食安委统一领导下、市食安办组织协调下,抽调农林、质监、工商、食药监、卫生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对种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农产品)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样监测,并根据食品监测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适时调整方案,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

(2)食品检测社会化,政府扶持和委托有检验资质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组建食品检验流动监测车,应对突发事件和工商等部门快速检验不合格的食品进行现场检验,尽可能缩短样品送检时间,出具具有执法效力的检验报告,以便工商等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3)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建设食品监测管理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监测平台,包括工商部门等执法部门将相关执法监测信息录入该系统,实现执法信息共享,节约行政成本,避免重复监测。一旦某部门录入监测不合格信息,其他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展开相应执法行动,有效控制不合格食品上市交易,打击经济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姜桂根.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区域学,2010.

[2]金太军.政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DB]. ,2008年7月3日.

[3]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2009:1-25.

篇2

[2] 李亦纲, 尹光辉, 黄建发, 等. 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应急救援, 2007(3): 33-35.

[3] 周家铭, 邢培育, 汪丽莉, 等.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的设计与实施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9): 39-44.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药监应急[2013]128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防范应对规程(试行)的通知[EB/OL]. (2015-06-03)[2016-03-20]. .

[5] 王彦学, 沙贵君. 美国、欧盟应急联动系统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151-157.

[6] 彭飞荣.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专家治理模式的重构[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6): 6-10.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一号)[EB/OL]. (2014-04-24)[2016-03-20]. .

[8] 国务院. 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EB/OL]. (2011-10-5)[2016-03-20]. http:///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977832.htm.

篇3

一、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从“苏丹红”,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再到到近来的“一滴香”、“瘦肉精”、“牛肉膏”、“塑化剂”。我国食品安全事件进入高发期,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一日三餐、从成人到婴儿,都要担心自己吃到身体里的东西是否含有有害添加剂。我们的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监管制度、相关法律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这些充分暴露出了中国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源头污染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废气,使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比如很多有毒、有害物质渗透到土壤中,饮用水受到污染。人们在养殖禽、畜、水产品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使用激素或其他农药,以达到快速生长或者增加产量的目的,直接导致农畜产品受到污染。

(二)食品加工存在的问题。人们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加工时使用劣质材料,添加有毒物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种不安全食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

二、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因素

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直接污染大气、水源、农田,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从而影响食品原料的安全。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二是滥用农药、兽药,农产品、禽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源头污染严重。在我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农药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常见的是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污染。有机氯农药是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有机磷农药由于其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是中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药。由于农民缺乏对农药残留特性和规律的认识,在某些农作物上使用禁用农药是造成食品中农药污染的根本原因。

(二)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因素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即处罚力度过轻,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不法商贩和部分从业者唯利是图,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添加有毒物质,为谋取暴利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另外,有些经过合法登记的商家通过广告硬是吹嘘个“名牌”出来,其产品似乎为天外来物,功效神奇至极,药到病除。其实销售的产品不过是些普通的营养剂。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推进食品安全建设,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防治结合,重在预防,健全工作机制,综合力量,形成整治力度,努力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重点整治。

(一)加强环境整治

一是保持干净卫生的水质。杜绝工业废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减少和消除污染源的排放,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将同行业废水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二是种植业要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土地不受污染,规范种子、肥料、农药、除草剂等投人品的质量。在农作物生长管理过程中,禁止污水灌溉;利用害虫综合防治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对农药进行安全合理使用,制定农产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制定施药安全的间隔期,开发新农药;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建设

正确引导食品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做到诚信守法,健全制度,规范经营,开展承诺服务,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和执法部门监管。引导食品从业人员树立以诚信守法为荣,以欺诈违规为耻的经营理念,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着力打造诚信企业,深入推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群体的力量迫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不法商家做到自我规范。频繁的安全事件从侧面反映出目前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自由,但也使道德出现了趋利忘义的裂缝,并撕裂了诚信和利益之间原本的纽带。对利益最大化的狂热和尚不完善的获利机制思想引导下,假冒的东西就层出不穷的了。政府应在食品行业进行社会舆论引导,使企业自觉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升华为职业道德。同时作为一项诚信协议纳入到创办企业必备的条件中去,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让广大食品生产企业都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才能促进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齐丽丽.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文化商业2011,(3)

[2]周应恒.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0).

[3]袁仲,杨继远.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7).

[4]王彬,赵家良.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2009,(7).

[5]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9,(2).

[6]张永建.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J]太原科技,2009,(1).

[7]杨欢进,牛建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5).

[8]乔娟,李秉龙.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08,(8):23-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