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3:0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针织服装品牌调研,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我国服装品牌发展概况
中国服装市场正处于平稳增长、活跃上升时期,我国服装品牌呈现地区性发展。浙江目前是中国服装行业中最活跃的地区,此外,江苏、广东是外向型加工企业为主。再者,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服装已不再只有御寒蔽体的功能,人们对服装个性化的需求明显增加。此外,高档服装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缺少在世界上知名的品牌也是中国服装业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国服装品牌现存问题
首先一点,设计薄弱,内涵不足。很多设计师的创作还是在拷贝国外的款式,没有自己明确市场定位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具有吸引力的。第二,品牌延伸过快。当品新产品和原有主打产品的市场不同时,会使品牌形象变得模糊,影响品牌独特的识别。第三,中国服装加工贸易占据服装出口的半壁江山。许多企业放弃自己的品牌,进行贴牌经营。这将导致品牌建设资源的匮乏。
我国服装品牌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商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品牌独特的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附加值将是企业获利的源动力。在服装行业国际化大环境下,质量与创新已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性的品牌形象塑造与管理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有力武器。
我国服装品牌形象塑造的途径
1.明确定位,提炼品牌内涵
我国服装品牌建设首先要明确品牌的定位,全方位地提炼品牌的价值观和内涵,以此建立品牌个性形象。品质、品位的提升,才能让品牌在如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完善终端视觉形象
终端店铺是品牌形象给消费者最直接的呈现,所以要完善终端视觉形象的各个细节。店铺空间环境,模特的组合方式及系列感,货架上服装的色彩组合,正挂侧挂的搭配陈列,品牌的logo及活动pop,店铺内音乐及视频的播放,陈列道具的点缀等,做好这些细节,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营销氛围,带给顾客以感官享受,加深顾客对品牌的直观了解。如果缺乏终端视觉体验这个环节,很难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亲和力,认知感。
3.合理采用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是企业研发新产品时采用已经在市场上定位成功的知名品牌名称,进行品牌繁殖。但它是把双刃剑,新产品借助原有产品的口碑,可以尽快在市场上渡过引入期;但延伸的不好不但对新产品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损害已有的品牌形象。浙江服装企业较多采用品牌延伸,基本上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见表1
表1 采用品牌延伸的企业
品牌名称 主打产品 现有产品分类
雅戈尔 衬衫 衬衫、西服、女装、西裤、休闲服
杉杉 西服 西服、时装、衬衫、T恤、休闲服、其他服饰
万事利 丝绸 真丝、针织服装、领带、方巾、女时装
浪莎 袜(裤) 袜子(裤)、领带、丝巾、内衣、内裤、文胸、
4.合理的价格策略
一些品牌服装缺乏市场调研,前期制定的价格较高,销售过程中,会频繁打折促销。商家相互压价,最后有的产品甚至以低于成本价倾销;因此,品牌不能轻易打折,要传达给消费者:产品是高质量的,所以我们的品牌不打折,从而维护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较高
定位。
全县共完成进口商品总额59万美元。
二、主要工作
今年上半年在国家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汇率上升、利率上调,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压力加大,加之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重压下,给我县的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我局加大商务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外贸出口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外贸出口企业共计26家,其中,服装企业有14家,有出口业绩的企业11家。
(一)、巩固壮大出口群体,外贸出口结构得到优化。
今年,亿财公司委托无自营出口权的服装企业加工,加之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开拓意大利高档运动服装系列产品和日本针织服装市场,全年创汇844万美元,同比增长3.9%(去年812万美元) ;路源公司自去年实现自营出口后,呈现放量增长,填补了帝贤去年出口创汇空白,成为我县出口创汇有力支撑,该公司所生产的针织裤子深受欧洲市场欢迎,与英国签订每月在40-50万美元以上的供货合同,全年出口创汇347万美元,同比增长333.8%(去年80万美元);富豪公司也与日本、西班牙订单稳定,全年完成418万美元,同比增长97.1%(去年212万美元);今年新注册成立的**信浓公司实现出口创汇99万美元。隆大公司中断一年没有出口业绩,在商务局的调度下重新实现出口创汇15万美元。此外,引导服装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为亿财、盛华、大友三家企业审办了生产能力加工证明,盛华公司与日商签订40万美元的加工贸易合同。
我县服装企业外贸出口创汇总体运行平稳,确保了全年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的市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
2、增强出口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加强产品认证工作。
与本篇 2012年商务局外资外贸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重点 内容有关的:到 单位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促进外贸企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一是定期召开全县外贸企业经验交流会和业务培训会(比较重要的是5月15日我局聘请中国出口信保公司业务专家对全县出口企业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抗出口风险能力,还举办了企业如何开拓国外市场能力进行专题培训);二是与企业建立了日常沟通联系制度,主管外贸的工作人员采取分片负责办法,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中磊、信浓、路源等企业解决出口、项目扶持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为抵御金融风暴的影响,动员企业参加信保工作,亿财、富豪公司与信保公司已形成经常性业务沟通和交流。
(五)、扎实做好外经工作。一是积极创建了市级外派劳务输出基地县工作。目前,我县已被市商务局列为外派劳务基地县。二是拓宽外派劳务渠道。积极邀请到北京、**外经公司来我县考察,扩大外派劳务输出,现已输出11人(日本研修生3人、新加坡5、韩国3人)。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机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传真等方式与10多家外经公司进行联络沟通,宣传我县劳动力资源优势,力争年内实现新突破。
(六)、积极做好局分配的其它工作。
1、百货改制:在百货改制解散工作中,我股负责17名员工的工作,我们深入耐心细致地到职工单位、家里做好每一名职的思想工作, 签字同意人数一直走在各股的前列。目前已全部签字,并领取补偿费用,没有出现1人到北京和省会上访的情况,为配合百货改制工作整体推进做出很大贡献。
2、是抗震救灾工作:由于汶川发生了理氏8.0级大地震
我们积极响应局党组号召,放弃双休日时间深入企业,组织发动亿财、富豪、盛华、隆大、百顺等外贸企业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其中,组织亿财公司捐赠服装1万套,捐款13104元、富豪公司捐赠服装10160套、捐款4645元,邀请了市、县电视台录像、向县电视台报送信息材料进行了专题播报,带动了全县外贸企业向灾区捐赠的热潮,由我局组织外贸企业共向灾区捐赠物资和款项达88.5万元(85万元服装+3.5万元人民币)。
三、明年主要工作
2012年,我们将围绕局党组下发的岗位目标积极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对服装业的冲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一是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支持力度。做好服装品牌的注册和宣传推介活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我县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重点推进亿财、隆大、路源、富豪等企业引进国外最新加工制作设备做好技改扩能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真正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充分利用出口信保规避金融风险。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商务政策,积极向省厅申报项目对有出口业绩的重点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市场考察和国际展览活动,做好服装品牌的注册和宣传推介活动。重点组织亿财、富豪、盛华等公司参加各类国际服装展览会、下半年105届广交会活动。四是举办出口贸易业务和开拓国外市场技能、出口信用保险等培训次,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研究和分析罗马尼亚纺织服装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更好地开拓东欧乃至欧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罗马尼亚是东欧国家中传统的纺织服装业强国,曾经是前经互会成员国的主要纺织服装供应国。1989年以后,随着外资的涌入和国外商品的冲击,罗纺织服装业的传统优势被削弱,生产方式以CM/CMT(委外加工贸易,客人提供材料、设计等)为主,基本没有自主品牌。2008年加入欧盟后,罗纺织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罗现有纺织服装生产和经营公司7200家,员工数量超过45万人。罗纺织工业已基本完成私有化,生产和出口的97%是由私营公司实现的。2008年,罗纺织服装业实现增加值约3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5.5%;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9%;出口5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9.7%(含皮革、鞋);出口85%依赖欧盟市场。按产品大类划分,罗纺织工业中服装占62%,纺织占22%,皮革制品占15%。
服装加工业原材料依赖进口
罗马尼亚服装加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发达,80%的裁剪、整理和包装等依靠引进技术进行了改造。但本国的纺织原料匮乏,只有30%的羊毛、亚麻纱、人造合成纤维纺织原材料可以自给,70%的原材料依赖进口。
罗主要鼓励发展服装和织布,但麻纤、纺纱、印染、纱线和人造合成纤维原料生产加工能力比较薄弱,远不能满足服装厂和纱厂生产能力的要求。因此,绝大多数服装生产企业以做服装来料加工为主,每年为欧盟国家生产、加工的纺织品和品牌服装占85%。主要加工产品有衬衣、罩衣、裤子、茄克、袜子、男女西服、裙子、睡衣、内衣等。由于来料加工占的比重过大,阻碍了罗纺织服装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罗纺织品和服装的自主品牌很少。
1989年至2008年,服装行业投资额为9.3亿欧元,其中本国投资7亿欧元,外资2.3亿欧元。同期服装生产能力提高了2.8倍,出口提高了5.6倍。
唯一没有发达基础工业的纺织品出口大国
罗马尼亚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达基础工业的纺织品出口大国。在麻纤、纺纱、印染、纱线和纤维生产方面比较落后,麻和亚麻已不再种植,所有的原材料都需要进口。即使有一些本地供应,产品质量也较低。纺织工业严重依赖进口。
纺织设备除了印染和最终处理部分较先进(主要从美国和德国进口)外,其余的织布和纺纱企业拥有大量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技术设备,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由于原材料匮乏,许多纺织设备已闲置,目前罗纺织业正处于转型、改造、重组过程中。
罗纺织生产和贸易公司约有2300家。其中,超过250人的大型企业占5%,10~250人的中小企业占27%,1~9人的企业占68%。这些企业主每年来料加工,原材料进口约90%,服装敷料进口约85%。
东欧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
罗马尼亚是东欧国家中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从德国、意大利、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来料加工的国际品牌产品约占其出口的80%左右,这不仅提高了行业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罗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其中,出口57亿美元;进口45亿美元。纺织品服装排在罗出口商品的第二位。
从出口品种情况看,纺织品主要有人造合成纤维、挂毯、棉布、羊毛、皮革制品、花边服饰等。服装主要有针织服装及成衣。
从进口品种情况看,用于生产服装的来料加工料,包括纺织化纤布料、棉布料、棉纱线、毛衣编制品、人造合成纤维、羊毛织布、服装和服装敷料等。
主要进出口国为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进口国别主要有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中国和土耳其。
罗马尼亚是在中国和土耳其之后的欧盟第三大服装进口来源国;在中东欧国家中,是欧盟第一大服装进口来源国。2008年,罗纺织服装出口95%输往欧盟,82.6%从欧盟进口。
外资进入罗纺织服装业
截至2008年上半年,在罗马尼亚投资的外国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公司共868家。其中,中国在罗166家贸易公司,1家生产企业。投资方式主要是合资和独资。
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是意大利、英国、法国、比利时、土耳其、波兰、西班牙、瑞士、奥地利、爱尔兰、保加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希腊和中国香港等。
主要产品是男女西服、棉纱、羊毛线、亚麻织品、真丝、人造真丝、合成纱、缝纫机线、精纺纱、地毯和挂毯、人造合成纤维及工业制品、聚酯纱、聚酯网和各类绳、内衣纺织品、针织服装品、长短袜子、套头衫和女式背心等。
罗纺织品服装购买力不强
罗马尼亚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强劲,但国内市场却一直萎靡不振,所生产的产品只有20%在国内市场销售。主要原因是当地职工工资水平低,购买力不强。
根据欧洲48个国家的雇员工资分类调查,罗马尼亚雇员工资在排行第41位,最低收入为每小时0.68欧元,最高收入每小时23欧元。
从每户家庭月收入现金支出来看,2008年罗每个家庭消费开支占75.4%,其中购买食品约占39.65%,购买非食品约占32.4%,而纺织品服装和鞋类消费只占5%。
多数消费者购买中低档服装
目前,罗马尼亚人只有3%~4%的人购买高档价位的名牌服装,绝大多数人购买中低档价位的服装。
在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及公司工作的男职员主要穿西装,女士主要穿质量好,款式新颖,颜色鲜艳的西装套裙。在普通岗位工作的员工中,约80%的年轻人喜欢穿西方流行款式和针织休闲服,其布料质地为涤棉和合成纤维。老年妇女喜欢穿颜色鲜艳的服装。在罗纺织服装市场较畅销的有:款式新颖的西服套装、休闲针织运动装和牛仔服装等。经济条件好的人比较喜欢棉制品和麻制品。
对外资投资纺织业无特殊政策
罗马尼亚鼓励外资投资纺织服装业,但没有特殊政策。外商在罗投资享受国民待遇。
对纺织服装企业征收的主要税种和税率有:增值税19%、利润税16%、所得税16%、红利税10%、养老税24.5%、失业保险3.5%、健康保险7%、出口税5%。
关税及税率情况看,对于各种面料、原材料一律25%(丝线、棉花、人造合成纤维等);各种成衣一律30%。目前,罗海关实行估税法,对每一个标准集装箱限定最低货值1.2万美元。
罗纺织品服装关税比欧盟要高出2~3倍。罗入盟后,将采用欧盟统一关税,平均税率与现在相比将下降20%。纺织品和服装关税下调幅度更大。此外,罗对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纺织品不增收关税。罗加入欧盟为罗纺织品和服装提供了更大的出口机遇。
逐步采用欧盟法律和标准
罗入盟后,将采用欧盟统一法律和标准。但在2008年1月1日之前,罗仍然使用本国的法律、贸易政策和进出口关税。
罗入盟后,纺织品和服装将采用欧盟和国际标准,如ISO系列标准、EN、ASTM、ANSI、BS、DIN、SN、、NF、AATCC、GTS等共有160个标准,以替代罗马尼亚标准(SR),所有纺织品服装出口到欧盟市场必须要有质量证书,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符合欧盟标准。
产业优势劣势同时存在
罗政府重视发展纺织服装行业,鼓励吸引外国投资;临近欧盟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黑海第一大港—康斯坦察港及便捷的水路运输;劳动力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与欧盟国家相比成本较低;纺织服装产业的外向型特征使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欧盟纺织品和服装传统的进口来源国,在欧盟市场一直占有较大的份额;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和与欧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免关税和配额;拥有较发达的化工业,经改造后可生产并满足罗大部分纺织业的原材料需要。
在罗马尼亚建立生产企业可享受有关条件有:1.货物以零关税进口,出口没有退税;2.从罗出口到欧盟和美国的纺织品服装不需要配额;3.另外,中罗两国政府间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罗纺织服装业也有很多劣势,包括:罗纺织服装原材料匮乏;基础工业设备与现有技术水平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纺织服装产业要求;85%的企业以来料加工方式生产服装,制约了本国纺织品和服装品牌的开发;多数企业缺乏发展总体规划;和腐败较为严重;纺织生产企业污染严重,多数未能达到国际环保质量标准的要求;缺乏技术熟练的纺织工人。
入盟前几大措施发展本国纺织业
罗马尼亚是中东欧国家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国,由于罗本国纺织原料生产比较薄弱,罗政府要求罗纺织企业在今后几年里要加大发展对纺织品原料的生产力度,把服装来料加工转向自主设计和生产制作,创本国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力争使来料加工所占的比重降到25%~30%。
罗在2008年1月加入欧盟后,对罗纺织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罗政府将采取措施鼓励外国投资者加大对罗纺织业的投资,促使罗纺织业尽快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鼓励发展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降低通胀率、稳定本币汇率、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税收、鼓励外资流入,打击腐败和);消除垄断,采取自由竞争价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采用欧盟海关法和反倾销法;利用欧盟提供的优惠贷款支持纺织业的技术改造;采用信息技术(设计、生产和销售)管理企业;加大对纺织服装业的研发、设计和创立品牌的投资,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逐步减少来料加工,扩大本国品牌产品出口;通过进出口银行的优惠贷款、政府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出口本国品牌产品和附加值高的产品。
二、加大投资改造纺织原材料生产企业,鼓励本国企业生产原材料(羊毛、亚麻和麻);改造相关企业生产敷料(拉链、锁扣、缝纫线等);用本国品牌替代来料加工产品,把来料加工业务转到比在罗加工成本更低的国家生产,以保持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在罗进行来料加工的外国纺织服装企业使用罗本地原材料加工。
三、加强国外市场的调研,开拓多元化的营销网络市场,拓展本国产品出口渠道,除目前向欧盟国家出口外,重新开辟独联体、北美等海外市场。
四、罗政府制定了《2008年~2009年纺织业发展规划》,计划使纺织行业产值年增长率达3.4%。优先发展原材料的生产,支持中小服装企业;巩固和建立加工基地;为避免全球非关税壁垒,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特别是达到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要求。
几大措施限制外来纺织服装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