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3: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77-01
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农村小学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等条件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是空白。笔者就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不足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且抑郁”的生活。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任性、依赖、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1.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了不良心理现象。
2.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看电视或围在一桌子上打麻将,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一起聊天,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孩子的心灵呼声。父母给予孩子的主要是金钱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农村的孩子更是这样。3.学校教育片面化。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4.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当今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条途径和方法进行:
(一)学校教育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之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2.加强教师的心理学培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新时代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应具有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进行评估的能力,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4.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三个方面。5.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6.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二)家庭教育
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有:(1)学习家教知识,端正指导思想。(2)时刻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习惯。(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交往。(4)加强家校联系。(5)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三)社区教育
整个社会区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向家长、学生宣传正面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尽力保障学生的心理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得到健康的发展。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共同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此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削除这些心理问题,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未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
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媒体报道,杭州9岁男孩张毅,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三年级三好学生,还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职务,在家里却因为想要姐姐手中的两块糖果,没有得到而上吊自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更是给我们触目惊心的警示。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大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还存在部分未成年人在情绪、行为、自信心、人际关系、性观念、性格等方面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因素颇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建议在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即使有些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往往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孩子心理特点不了解,无从下手甚至越关注越乱,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经验不足以及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习等诸多因素也困扰着学校,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着手培养相关教师,但在短时间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
3.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尽管我们的和谐社会正羽翼渐丰,但仍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自我中心意识、拜金主义、盲目攀比,以及一些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影视、书刊及网络使孩子们迷失了方向。一些腐败现象甚至造成未成年人丑恶不分、是非不明,缺乏正确的处事原则。
三、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要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取舍。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检验,不能急于求成。重要的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用社会的影响力来促进家庭心理教育的进步,使未成年人真正拥有一个有利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此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若不及时削除这些心理问题,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未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
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媒体报道,杭州9岁男孩张毅,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三年级三好学生,还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职务,在家里却因为想要姐姐手中的两块糖果,没有得到而上吊自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更是给我们触目惊心的警示。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大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还存在部分未成年人在情绪、行为、自信心、人际关系、性观念、性格等方面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因素颇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建议在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即使有些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往往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孩子心理特点不了解,无从下手甚至越关注越乱,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经验不足以及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习等诸多因素也困扰着学校,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着手培养相关教师,但在短时间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
3.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尽管我们的和谐社会正羽翼渐丰,但仍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自我中心意识、拜金主义、盲目攀比,以及一些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影视、书刊及网络使孩子们迷失了方向。一些腐败现象甚至造成未成年人丑恶不分、是非不明,缺乏正确的处事原则。
三、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要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取舍。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检验,不能急于求成。重要的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用社会的影响力来促进家庭心理教育的进步,使未成年人真正拥有一个有利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