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2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水利安全监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1数据采集
安全信息涵盖了水利工程的基本信息、危险特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危险设备、许可证照、安全风险较大作业、职业病危害情况、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获奖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信息等。在采集手段上可采用2种手段:
1)基于互联网的网页填报;
2)基于移动3G信号的移动终端采集系统。
1.2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贯穿工程开工到验收的全过程,主要分为工程概况、参建单位、建设程序、工程进度、工程重量、施工安全、工程验收、质量安全监督、公众留言等9个环节。
1.3巡查管理
通过安全巡查管理平台,推送基层巡查员巡查任务;基层巡查员通过手持GPRS指纹巡查终端,接收巡查信息。巡查终端将通过指纹识别身份信息和巡查轨迹上传到巡查管理平台,管理者可根据基层巡查员的任务轨迹,保质保量地开展水利安全监督工作。同时借助巡查终端,可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和实时照片上传到管理平台,辅助管理者远程指挥和科学决策。
1.4安全事故管理
将水利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流程化、常态化和科学化,通过数据伤亡人数和影响程度,自动判断事故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数据处理方案,并按照预定流程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同时对整个数据处理进行登记备案,确保数据处理及时、合理、规范。3数据库设计水利安全监督管理系统数据库由属性、空间和多媒体等数据库组成。其中在存储设计上实现属性、空间和影音图等信息的分开独立存储和管理,以松耦合的方式关联,最大化方便属性、多媒体数据的扩展及与空间库关系的维护。数据库内容上充分利用辽宁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包括属性和空间数据,并以各类工程管理单位的注册机构码为唯一识别标识码。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补充获取在建或已建工程的安全生产信息及相关音像文件。
2网络与信息安全设计
2.1网络安全
依托辽宁省防汛骨干网和防火墙技术,将系统的所有服务器都布设在水利厅信息中心机房,并用防火墙隔离。只允许安全的网络协议(如HTTP协议等)通过,其他如FTP,Telnet协议限制执行。同时用ISAPI将对系统具有访问选线的用户的IP地址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2.2Web服务器安全
采用Web服务器IISS10,对允许访问的用户、组、IP地址或域主机名进行授权,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同时与WindowsServer结合,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2.3数据库安全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强大安全功能,如数据库账号、数据库视图、账号操作权限等对访问机型控制。具体如下:1)使用身份认证,使SQLServer的登录安全与操作系统安全性高度集成,保证系统用户的登录安全;2)创建预定义的数据视图,使用户只能访问需要观察的视图;3)利用存储过程。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存储过程只存取安全表的实体,用户程序访问的只是存储过程,而不是数据表,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
2.4通信安全
系统用2种不同的加密手段实现网络数据通信安全性的设计:
1)采用安全协议加密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信息;
2)通过专门的加密算法实现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重要数据的加密传输。
水利工程是负责调动地区水源,是保证地方安全,避免洪水侵害的重要防线,对于社会发展以及民众生产生活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特别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灌溉及防洪方面更需要依靠优秀的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农业发展不受阻碍,币并维护各个地区的安全。虽然在水利方面,由古至今已经积累了许多优秀经理可作为借鉴,但当前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更重视对水利工程建设改革的思考,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
1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分析
我国并不缺乏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泛,所以即便是维持着28124亿平方米的降水量,但由于水源分配无法平均,且人口基数大,所以水源管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极早的主要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着很充分的历史基础。从上古时代开始,我国的劳动人民便已经开始万众一心致力于建立水利设施,确保对洪灾及旱灾的防御,并为农业发展供给充足的水源。在水利研究与发展历程当中,我国逐渐建起了都江堰、大运河、灵渠等多项优秀的水资源管理工程,这样的建设在洪灾旱灾防御以及水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19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所引发的常年战争,近代水利发展则整体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30年左右我国才又开始着手建立近代水利工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后,我国民众更是集合起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资源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农田灌溉、防洪抗旱、城乡给水、水力发电以及水路航运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推进,水利施工的风险要素也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高,所以安全性也更难以保证。为此企业应当更重视对于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更符合当前的时代需求,做到维护员工的安全以及工程的质量。为此应当更深入的进行分析与思考,作为后续的改革参考[1]。
2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规章需完善
管理规章是最基础的管理依据,如果没有管理规章做支撑,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只会毫无章法,如同一团乱麻。所以如果要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位,管理规章的完善很重要。但由于水利工程隶属地区或国家政府管理,所以规章普遍是较为固定的,更倾向整体性,所以对于安全管理相关内容的叙述也很难随社会趋势以及施工实际需求而得到改变。这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性。
2.2安全监管技术需改革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实时注意、实时监测、实时获取相关参数与信息,并及时上报给管理端,才能在任何隐患出现时都保证能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但是技术的引进、培训、升级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作为改革的代价,所以从更注重成本控制的企业视角来看,这样的技术改革是并不列于首位的。所以安全管理技术质量也始终很难得到切实提升。
2.3人员队伍质量需提升
人员队伍的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本保障,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亦是如此,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基层施工人员,都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意识,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这是每个行业的共识,但也是每个领域都在回避的问题,对于水利工程领域来说更是如此。企业需要保证人员素养,才能确保施工安全性及规范性,但多数施工企业的重视显然不足[2]。
3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改革措施
3.1完善管控规章
水利工程施工是十分细致的、涉及许多要点的过程,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与效率,就必须要首先对管理规章进行完善,并随时根据施工需要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补全。特别是对安全规章的完善,十分重要。针对施工过程当中安全护具的佩戴、现场的施工操作、安全问题的应对,都应当进行独立的思考,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规章条文,区分开来,才能体现出每一条规章要求的重要性,并保证各个部门的权责更加明确。以现场材料管理为例,为避免支出材料库存空间的建设成本,许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材料,普遍都堆放在施工现场,但无论是哪一种材料,都有对于外部环境的要求,如果做不到合理管控,材料在长期受到外界水分、空气等要素的影响后,必然会逐渐产生变质或裂缝的问题。所以只有先去了解各类材料贮存所需环境,并且合理投入成本建设贮存空间,才能保证建材不出现变质、裂缝等问题,并保证工程的。所以这样的内容必须要纳入到管理规章当中,才能真正保证工程材料不会出现坠落伤人问题,保证工程安全性不会因材料质量而受到影响。
3.2持续完优化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技术应用,决定着水利施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外观及功能要求,所以企业应当更加注重BIM建模技术、多角度监控技术以及物联网感应技术的应用,利用感应技术保证施工现场的湿度、温度等信息以及现场施工设备的运作信息都能够及时传达到管理端,利用建模技术能够确切提升施工设计的准确性,利用监管技术则能够进一步提升现场施工的规范性。这样的技术改革十分必要,只有以这样的技术作为支撑,现场施工才会更加安全。
3.3积极提升人员队伍素养
安全知识培训、严格的奖惩措施以及安全理念的灌输,是保证内部管理与施工人员队伍素养提升,确保施工安全的必要因素。为此企业应当更加重视各阶层人员的筛选、培训与管理,包括管理层。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对于各个阶层人员企业都应当更重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安全管理,涉及相关员工的生命安全,更应认真对待,才能够真正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朝辉.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研究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水的供需矛盾很尖锐,重新认识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下决心抓好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是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治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着力解决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项目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
1 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在施工中施工存在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1.1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单位多,往往现场工地比较分散,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往往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交通联系多有不便,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
1.2 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单项管理形式多变,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接触炸药雷管,具有爆破安全问题;有的涉及洪水期间的季节施工,必须保证洪水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有的关于基坑开挖处理(如大型闸室基础)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引水发电隧洞,施工导流隧洞施工时洞室施工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
1.3 施工现场均为“敞开式”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4 水利工地招用的部分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1.5 现代水利施工,机械设备多,且越来越向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现场施工速度比以往更快,一个中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往往只需要4~5年就竣工了。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现场的快速施工,使有效控制安全的难度大。
1.6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多在野外,自然环境差,施工单位多居住在临时建筑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而且各种生活条件,比如饮食、通风、御寒和卫生等条件差;安全设施,比如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在野外环境下,自救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问题,都会危及到职工的生命安全, 不可小视。
2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安全,首先要以人为本,抓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强化资金管理。着力解决或避免擅自改变规划、未批先建、违规设计、变更设计、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等突出问题,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质量,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2.2 建立水能资源开发制度,强化水能资源管理。着力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能资源开发制度和规范高效、协调有序的水能资源管理工作机制,遏制水能资源无序开发,促进水能资源可持续发展。
2.3 规范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加强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着力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2.4 加强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着力解决项目法人不规范、管理力量薄弱,转包和违法分包,监理不到位,质量于安全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避免重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水利工程市场诚信体系。
2.6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监察工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着力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和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投标、规划审批等突出问题,加大稽察、审计、监察和责任追究力度,遏制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
3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监控
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是过程性的,管理的时间长、跨度大、涉及面广,同时也是管理是否有效直接接受检验的阶段,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控:
3.1 控制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保证安全生产
关键实施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看岗制度,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保证施工安全。
3.2 标准化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
坚持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的每时每刻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杜绝了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三全”安全系数控制的要求。
3.3 作业现场抓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安全施工。
3.4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系统安全管理
鉴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薄弱环节多,在安全管理中可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全面管理控制,以收到最佳效果。要把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抓好,使工程的安全系统处于有机联系、整体优化的状态。
水利工程施工流动性大,职工长年野外作业,施工现场环境艰苦,业余生活单调、枯燥,容易影响情绪,引发心理压力,导致各种安全隐患。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项目部应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改善民工业余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和心情调节,使职工处于身心愉悦、情绪开朗的状态,虽身处工地却给职工以“家”的感觉,提高广大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各项积极向上的竞赛、评比活动,把职工的精力引导到工作岗位上,给安全管理带来“人气”。
安全生产是一项重大、艰巨、长期、复杂的工作。而水利工程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个内在、外在因素的综合体,这些因素不是简单的叠加,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目前的水利工程安全监管体系,基本上还只是传统的监管模式,重检查,重教育,发生事故重处罚,但研究得少,系统分析得少,只有将水利工程安全工作视为一门科学,采用客观的分析、研究与探讨,采用先进的管理科学,才能推动水利工程安全工作的进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玉亮.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体制改革[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2(8).
[2]查海清.对水电建设中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5):126.
[3]刘永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J].甘肃农业,2009(1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