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8:16:4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27-02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恢复慢,且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1].偏瘫是其最常见的残疾,据统计高达60%~80[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护理病人负担,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社会的责任,为此我们对脑卒中偏瘫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男40例,女4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7岁;其中脑出血39例,脑梗死47例;右侧偏瘫42例,左侧偏瘫44例,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表示愿意接受此项护理活动。
1.2 分组: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对照组46例中,男2l例,女25例,年龄47~69岁。康复护理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0一70岁。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疾病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增加康复护理内容,在人院后立即接受康复护理,由责任护士认真评估后和医师共同商量制订康复护理计划,护士按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3.1 心理干预 首先要认真详细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诉说,交谈要态度和蔼,有亲和力,避免简单生硬的语言。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等情感障碍,要准确真实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1.3.2 认知干预 通过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有依靠感,乐于与医生护士说知心话,此时护士要正确的引导患者,帮助患者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能够给自己定好位,对治疗和生活有信心。要多患者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的恢复过程,避免期望值过高或过低。
1.3.3 自尊干预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由于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帮助,社交也发生困难,尤其是女性患者不能化妆做美容等,面对亲朋好友时常感到不好意思,没有面子,因此要加强患者自尊的培养,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到疾病的暂时性,积极配合治疗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3.4 幸福感的培养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家属和亲友的关爱,每一次探视,每一句问候都是家人的爱护,虽然在住院但是要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另外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医疗条件感到幸福,优于以前太多;对医生护士的亲切照顾感到幸福,疾病治疗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要感到满足和幸福,这样非常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1.3.5 肢体功能锻炼包括床上翻身、变换、坐位的训练以及站立训练等。入院后早期和非稳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要注意瘫痪肢体的正确摆放,保持患肢功能位,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被动的或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减少和减轻异常行走模式,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协助患者活动过程中护士要注意操作要点及运动幅度和运动量,要教会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方法,让家属积极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适当让患者自己动手,鼓励患者学会忽略症状,带症状生活、训练和学习,重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使患者逐渐的适应疾病恢复的慢性过程。
1.3.6 提高依从性教育加强病人的遵医行为,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接受医生护士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饮食,限制盐的摄入等。在病人住院后,由护士对病人进行第1次干预,发给病人《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指导手册》,并对手册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直至病人和家属理解为此。手册内容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内容、饮食、用药等,以后随时进行指导。
对于出院的患者,要建立随访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和通讯联络方法,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修改护理干预措施,及时与患者沟通联系,做好随访工作。
2 效果评价方法
2.1 知识掌握评价:分别在入院时与康复护理干预1周后由专职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内容、饮食、用药等,设有20个问题,每题5分,满分为100分,分数大于60为基本掌握。正式应用前选取10个病人进行预实验,测定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4,并请5位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注意询问和观察病人的行为改善情况,以评价效果。将得分情况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分析用X2检验。
2.2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QOL量表评定[4]。评定包括5个方面:工作及经济状况、家务、家庭关系、户外及休闲活动、心理状态,共计25项,每项1―6分,总分为150分,分数越高,说明QOL越高。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l和2个月进行QOL测定。QOL测定采用会谈式问卷调查,就表中每个项目按6级水平进行评分,最差者记1分,最优者记6分。将得分情况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分析用t检验。
3 结果
3.1 2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入院时及康复护理后1周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2 2 组患者QOL改善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QOL值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2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到很大提高,QOL值与对照组比较提高的更快、更显著。说明康复护理能使患者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
4 讨论
4.1 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依从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病人知识的培养和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要遵守康复锻炼计划,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去创造计划,要尊重科学,改变不正确的想法和理念,并落实在实际训练中。使其能够理解和明白如何去面对疾病,怎样服药,怎样锻炼等,从而提高病人对医嘱和护嘱的依从性,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4.2 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不能面对疾病造成的不便,加上心理、精神和经济等方面的严重负担,引起QOL的下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的心理干预入手,培养患者的自尊和幸福感,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进行运动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QOL。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提高QO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QOL。
参考文献
[1] 赵利芬,李付云.影响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84
【摘 要】脑卒中有很高的致死率,尽管如今医学技术发达,使其很大程度降低,脑卒中还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致残率。对于脑卒中患者,除了必要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很多患者不能有效康复在于康复护理问题。比如患者有明显的运动不便,没有对其进行按摩活动性护理,不能得到很好的康复效果。所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正确有利的康复护理是患者增加康复机率的要点。在此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措施、研究、心理护理作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病因及类型;康复护理要点;护理进展
脑卒中以“中”为主,也就是临床上的脑中风。主要是血管疾病,因为输送到大脑的血管发生阻塞或者破损,大脑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氧,所以大脑细胞会发生萎缩甚至死亡。这会导致大脑许多神经细胞缺失不能正常工作,使身体代谢紊乱,肢体无法控制等致命性伤害。脑卒中主要发生于40 多岁的中老年,现今也有一些青少年患病,资料显示有高达75% 致残率。所以脑卒中是现临床上研究的重要疾病,对其康复护理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 了解脑卒中病因及类型
脑卒中的发生是因为血管疾病,而血管疾病则来自于很多疾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次还有高脂血症,肥胖等;当然吸烟,年龄等因素也促成了疾病的发生。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临床上缺血性脑卒致死率最高。
2 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要点
资料表明及时尽早的介入康复护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自身痛苦以及家庭负担,则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是相当有必要的。
2.1 护理要点一:尽量全面评估患者自身习惯、遗传、家庭结构等社会条件
患者脑卒中发生往往是与患者自身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比如高血压患者与其喝酒、剧烈运动等不良习惯。所以对患者进行更有效治疗,对患者全面评估是不可少的。家属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也是特别重要的。
2.2 护理要点二: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短时有效的控制,包括精神方面的控制
对于脑卒中患者,势必会造成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所以短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症状给患者自身安慰还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对病情康复有很大积极意义。
2.3 护理要点三:患者康复护理
无论急救前还是急救后,患者都是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所以患者将会影响其患者康复。一般情况下,不当的会使关节受损和血管压迫;常采用仰卧位,不时适当改变其有助于患者血液循环以及关节活动。
2.4 护理要点四:对患者进行上下肢康复护理
对患者护理讲究顺序渐进,由上至下。首先是对患者的肩关节按摩或者适当拉伸,由于患者是处于肌肉弛缓状态,活动关节将利于肢体正常代谢活动。其次对患者手臂以及手掌进行捏揉,同理可以防止患者关节萎缩等不良反应。
2.5 护理要点五:患者意识认知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受损主要是大脑神经细胞,由大脑神经支配的意识认知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患者会损失部分记忆,语言能力还有意识障碍; 有目的性的康复护理刺激可以激发脑细胞再生,从而恢复一定的认知意识。
2.6 护理要点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 急性脑卒中患者各项疾病调查中出现吞咽障碍高达53%。一旦出现吞咽障碍,患者将会进食困难,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甚至严重的肺炎等并发症。所以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舌部训练,改善吞咽功能;引导患者深呼吸咳出训练。
2.7 护理要点七:失语构音障碍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中失语疾病是发生率很高的。有三种类型:运动性、感觉性和遗忘性失语。可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如运动性失语可以对患者口型训练,感觉性失语则可以用各种场景实物勾起患者语言能力,遗忘性失语反复强调事物名称,提高患者记忆能力。失语康复护理提要:尽量于患者保持面对面交流,多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保持友好关系。
2.8 护理要点八:痉挛期康复护理
抗痉挛训练是治疗脑卒中痉挛的重要方法,往往以患者卧位不当,由上肢至下肢病理性发生痉挛。同时也可以进行起坐训练,坐位耐力训练,保证患者自主活动代谢正常。一定的中医治疗也可以康复护理比如针灸,中药等。
3 脑卒中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调查资料表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很大的程度是抑郁导致的。资料显示脑卒中抑郁患者会使自身精神状态下降,同时会引发消极观念错误认识人生观;从而加重心理压力,加重病情。所以心理康复护理将是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新方向。
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主要是焦虑、抑郁、易冲动。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现状,友好热情地护理患者,尽量消除患者顾虑,有目的性地进行精神减压,稳定患者心情。当然对进行社会教育,恰当引导述说社会对其影响以及家庭对其重要性,使患者对生命充满希望,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
关于患者的饮食方面,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护理,增加患者的抵抗能力。尤其是意识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患者,不能自主饮食;加强吞咽练习,保持适当卧位制定合适的膳食来确保护理效果。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发生后遗症,尤其是肢体瘫痪,肢体长期不动会发生压疮;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间隙性翻身,多为患者换洗衣物床单等。并且隔时段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刻关注患者身体状况。
4 小结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遵循早治疗早护理,注重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恢复;进行合理心理治疗,使患者有信心面对疾病;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能够使其家属积极配合,然后以一定的技术水平来给患者进行按摩;适当增加患者每日卧位变换次数,给患者勤换洗衣物清洁病房,给患者制造愉悦的氛围。不断研究和发展脑卒中药物和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得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30-03
Application of PDCA program 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HAN Li'na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outh Building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n-do-check-action (PDCA) program f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Methods 7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ized into research group (3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8 cases). Usual care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ith PDCA program was taken in research group, and linguistic function, neurologic defect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wo groups. Methods At 6 weeks afte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ade of aphasia degree was lower in resear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χ2 = 4.29, P = 0.012), score of acousticquotient (AQ), stoke quality of life (S-QOL) were higher,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stroke scale (NHISS) were lower afte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hich compared with befor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core of AQ was higher in resea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 8.46, P = 0.005), score of S-QOL was higher in resea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 6.57, P = 0.008), NHISS was lower in resea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 11.67, P = 0.002).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ith PDCA program could improve linguistic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DCA; Stroke; Aphasi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Linguistic function; Neurologic impairment; Quality of life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失语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功能缺损类型之一,其发生与语言中枢的神经损伤有关,患者失语的临床表现具有多种类型,如构音障碍、理解障碍、命名障碍等,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患者康复期间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在患者康复期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管理循环护理程序(plan-do-check-action,PDCA)是近年来在国外应用的护理规范化程序,能够在护理过程中更系统地执行护理计划并进行系统的评价[1]。近年来我院在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期间采用PDCA程序,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伴失语患者76例。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69~84岁,平均(75.0±8.2)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死50例;病变部位大脑左半球61例,大脑右半球15例;按失语严重程度:轻度失语39例,中度失语32例,重度失语5例;按失语类型:运动性失语36例,感觉性失语29例,命名性失语17例。患者入选标准:脑卒中后3个月内,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护理训练。患者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类疾病病史、智力障碍及原有语言功能障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给予疾病教育、入院宣教及生活饮食照顾,运动障碍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发生,患者脑卒中急性期过后依据患者失语情况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语言康复训练。
1.2.2 PDCA程序康复护理的实施
1.2.2.1 计划阶段(plan)对患者的失语类型及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分析,制订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依据患者的失语类型、严重程度、家属陪护人员等进行康复护理的个体计划,如构音障运动性失语患者加强患者发音训练,感觉性失语患者加强理解能力训练,命名性失语患者加强情景强化训练等,并对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患者的心理维护等。
1.2.2.2 实施阶段(do)按照计划阶段的康复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如命名性失语患者进行发音及语言功能训练,通过指导患者口型训练以及舌部功能训练;如通过伸舌、按要求转动舌尖,舔口唇等提高舌的灵活性及与口唇的协调性,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从单音节过渡到双音节,再过渡词句等;同时加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患者语言功能锻炼的机会和频率。感觉性失语患者以理解能力受损为主,给予患者强化情景与语言的刺激,通过音频资料、阅读资料以及书写训练等增强患者的理解能力,同时让患者进行相互交流,进行趣味游戏或者下棋、唱歌等娱乐活动,增加患者的思维及理解能力。命名性失语患者可通过环境事物对患者进行强化刺激,通过提示等手段让患者命名,同时通过图形、卡片等对患者进行命名能力训练。
1.2.2.3 检查阶段(check)患者康复护理期间每2周对患者康复护理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康复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需求,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患者康复护理方案调整。
1.2.2.4 评价阶段(action)在护理前及护理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进行整体评价。
1.3 评估指标及方法
患者失语严重程度评估采用BDAE量表,该量表依据患者对语言的运用及理解能力分为0~5级,按评估结果0~1级为重度失语,2~3级为中度失语,4~5级为重度失语[2]。患者失语状态评估采用失语商量表(AQ)评估[3],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QO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4],共分为78个条目,评估患者体能、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心情、个性、自理、社会角色、思想、上肢功能、视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功能角色状态,依据各条目评估后累加得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量表[5],包括11个条目,分别反映患者感觉、运动等方面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结束后累加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失语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失语均不同程度缓解,研究组较对照组缓解更为明显(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商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Q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研究组提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QOL、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研究组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失语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常见,在伴有语言中枢受损的患者,在康复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缺失,甚至引起语言功能的永久缺失,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于伴有失语的脑卒中患者,积极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胜过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失语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至关重要[6],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康复护理是患者脑卒中后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护理人员同患者的接触、沟通交流较多,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往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PDCA护理程序又称为戴明环循环程序,是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规范化程序[5],PDCA护理程序包括计划(P),执行(D)、检查(C)及评估(A)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分别能够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制订个体化的语言康复护理计划[7],如依据患者失语的类型制订不同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并依据制订的方法进行康复护理,在护理的不同阶段,通过检查初步判断语言康复的进展情况、患者的护理需求等,并按实际情况更改护理计划,在下阶段的护理中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8-9]。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采用PDCA护理程序进行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失语评级较对照组降低,患者的语言商AQ评分提高,说明采用PDCA护理程对失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盖上患者的语言功能,进一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发现,在采用PDCA护理程序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其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PDCA康复护理程序不仅有利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何玉珍.PDCA循环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03,6(18):511-512.
[2]姚菊峰,薛原,李锋,等.集体语言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82-484.
[3]孙会芳,乔松,肖娜,等.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言语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1043-1046.
[4 ]Post WH,Boosman H,Vanzund Voort MM,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 version of the 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J]. J nerrol Meurosurg Psychiatry,2011,82(3):283-286.
[5]常思远,许予明. NIHSS的再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6(4):305-308.
[6]姜鸿,赵海霞.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25-26.
[7]刘淑霞,赵翠枝,刘方,等.PDCA循环管理在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