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10:08:4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诚信经营企业的案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前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浙江省委提出要打造“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发展战略。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对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大多数经验主义研究表明,通过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是可以习得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被鼓励的。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一般而言,创业教育分为理论和实践教育,通过开设《创业管理》等课程可以实现创业理论普及性教育,同时在实践教育上一般是以大学生创业园的形式进行,但是其弊端是受经营面积所限,一般只能接受若干支团队入驻,不能做到跟理论教育相适应的普及性。因此如何实现创业实践教学的普及性是创业教育教学中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同时,作为精神育人的主阵地,高校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更要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和践行,而诚信无疑是最重要的创业精神之一。所谓诚信,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众所周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内容。作为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之一,至今已传承数千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从营商角度来看,“诚信”主要有以诚待客、货真价实、公平买卖、信守合同、偿还借贷、不做假帐等。有一位外国专家曾讲过一句话:“诚实是最好的公共关系政策。”商家只有以诚待客,方能赢得顾客盈门。可见诚信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尤其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诚信意识必不可缺,古语云,学做事必先学会做人,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诚实守信!因此如何将诚信精神融入创业型人才的培育过程中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素有宁波商帮摇篮之称,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为办学特色,而诚信正是宁波商帮成为中国著名商帮的最重要的法宝之一。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构建校园诚信自助超市,改革创业实践教学,培养诚信经营理念,有利于实现创业实践教学的普及性,同时有利于传承宁波商帮诚信精神,从而培养出诚信经营的创业型人才。
二、校园诚信自助超市的功能定位
1.迷你创业园:每个格子铺即一个创业团队,供5人左右运作,负责格子铺商品采购、理货、销售、财务、营销等工作。每期可供两三百人同时参与创业实践教学,风险小、投入少,范围广是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
2.项目教学实训基地:有效结合《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宁波商帮经营案例分析》、《团队管理》等创业类专业课程教育,本项目与课程实训教学融与一体,有效解决了管理类课程实训环境仿真难的问题。
3.诚信自助平台:采取自助销售形式,即不设营业员,顾客凭诚信自主购买商品,采取现金付款和赊账等形式,旨在锻炼广大学生诚信经营和诚信做人的优良品质。
4.宁波商帮精神宣传阵地:通过各种形式的辅助宣传,宣扬宁波商帮诚信经营、慈善助人的光荣事迹,并开设留言板,让广大学生将其感受感悟留下。
三、校园诚信自助超市的实施方案
1.搭建校园诚信自助超市平台。在学校教学楼一楼公共大厅里搭建一个诚信自助超市,布置六十个左右的格子,可实现三百人左右的创业教学实践规模。
2.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将诚信自助超市打造成诚信文化宣传的阵地,利用学校科技文化节等契机,开展海报设计大赛、诚信案例征集活动等项目,进行创业诚信文化的教育和宣传。
3.开展创业实践能力培育工作。以校园诚信自助超市为载体,开展创业计划书竞赛、商品促销大赛等项目,极大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是一种世界性趋势,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希望本文提出的构建校园诚信自助超市能为这种探索提供些许思路!
基金项目:
三、活动时间:2017年3月8日----3月18日
四、活动内容:
(一)3月15日上午在xx北国商城外广场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启动仪式、有关行政部门及公共服务企业共同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现场受理投诉,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同时为落实经营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体责任,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及时维护消费权益,消费者协会在主要商场、超市开通消费维权绿色通道,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并在北国商场举办挂牌仪式。
(二)加强媒体宣传,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营造纪念消费者权益日的深厚氛围,大力宣传新《消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各种形式的消费教育,展示各单位消费维权成果。
(三)为全面提升我县旅游服务质量,迎接全市旅发大会的召开,县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局协同文物旅游局在全县所有旅游景点实现“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全覆盖,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教育、消费体验,针对我县旅游现状,集思广益,查遗补缺。
(四)各超市、商场、广场、乡镇集贸市场要在经营场所明显位置悬挂3·15宣传牌、相关警示标语、诚信商家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宣传口号等措施,
(五)各乡镇、工商所要在本辖区主要商业地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五、组织要求:
(一)各相关部门对本单位打假维权成果进行总结上报,为新闻宣传提供消费维权案例,进行法律、法规解读。
(二)号召县域企业结合我市开展的“美丽省会·诚信商家”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内容,大力宣传新《消法》,积极倡导诚信经营,文明经商,努力营造和谐、法制、诚信的消费环境。
(三)结合县域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宣传活动。
——严格创建标准。“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申报采取自愿申报与推荐相结合,由各片区负责人对申报者店面、经营情况、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经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经营环境是否整洁卫生、社会声誉是否良好等进行调查摸底、综合考评,实行优胜劣汰,评出辖区内诚信经营、模范守法的食品经营户,并制定具体措施确保辖区“食品安全示范店”质量,并要求“”食品安全示范店应当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义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诚信经营。
——严格评选流程。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中,要求各区(县)分局严格遵守评选程序,规范操作,确保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公平、公正。先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愿申报,通过片区工作人员推荐,工商所依照_____网络平台数据核查,按照市局评选标准筛选推荐,上报到各区(县)分局评选工作组,再由区(县)分局评选组进行初评,评出拟选名单,然后再依照名单进行二次抽查,最后由各区(县)分局审核确定,并上报到市局备案。
——定期组织培训。要求各区分局、县(市)局及基层工商所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在食品经营户中牢固树立“食品安全重于山”的理念。一是每月召开一次的“座谈会”,基层工商所组织食品经营业主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时事动态,公布食品典型案例等,让其知法、懂法、守法。二是服务上门,现场培训员工,讲解《特别规定》、《消条》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重要性及常识、文明礼貌用语,采取现场与员工交流互动,解答员工提问等多种形式增强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诚信经营理念。
——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对经营者申请行为的监管,严格食品安全示范店资质管理。在核查过程中,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优势,联合相关行业组织共同对经营者经营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对申请中弄虚作假,伪造相关材料的,应当及时驳回申请或者取消其食品安全示范店资质,并依法严肃处理。对被取消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经营者,三年内不再受理其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申请。各地对已经认定的食品安全示范店,应当按照本意见规定的标准,集中进行一次核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终止其食品安全示范店称号和相关标识使用资格;符合要求的,应当按本意见规定集中进行公布。
——加强指导扶持。加强对食品安全示范店的指导和支持,提供教育培训、经营信息等服务,帮助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食品安全示范店的轻微违法行为,应当指导、帮助其立即改正。积极会同商务、财政、税务等部门,推进食品流通体制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示范店的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帮助食品安全示范店及时更新经营管理设施,鼓励、支持食品安全示范店实行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经营方式。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示范店以外的食品经营者的督促指导力度,通过不断完善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督促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律制度,引导其主动向食品安全示范店学习,提高其自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