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2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网络推销技巧和话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间走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大幅度增加,我国现在每年有几百万的应届大学生集中涌入社会,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日趋严峻。为此,很多高校将就业工作的重点从行政分派转向服务职能,即教育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就业。很多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难,自己没门路。诚然,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臻激烈,对就业者的各种压力势必愈来愈大,若要在就业竞争中取胜,拥有一定的技巧是必要的。
我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中发现,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和锻炼,基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个人文化素质水平,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但是他们忽视了个人仪表形象及应对面试能力的培养,个人简历及个人推荐写得较粗糙。总而言之,应届大学生缺乏就业技巧方面的培养。本文将围绕应届毕业生应注意的就业技巧的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给毕业生提供借鉴,掌握适合自己的求职方法及应试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定向。
一、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择业之前,必须问清楚自己“打算干什么和最擅长做什么”,整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专业或经验,拟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比较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既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又不要妄自菲薄、藐视自己。分阶段、循序渐进地了解职位、工资待遇,等等。选择就业时,要坚信职业无贵贱之分。事事皆要有人为,行行都有状元出。
在此要强调的是,虽说现在经常说“先就业,再择业”,但“先就业”也要有选择性地就业,并不是说有工作就可以。大家在选择“先就业”的时候,要先考虑自己的专业性或者兴趣、爱好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二、多渠道捕捉就业信息
确定目标之后,你就要广泛收集相应的就业信息,从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从职业中介机构、劳动力和人才交流市场,也可托熟人、亲戚朋友、同学,多渠道获取谋职信息,为拓宽就业门路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的高科技发展,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很多人投了简历后,就会等着企业的通知,却不知有时企业方已经招聘到合适的人选。所以大家要注意,投了简历之后,要打电话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确认信息,以免浪费时间空等,错过其他就业信息及就业机会。
三、分析对比,锁定岗(职)位
从所获得的就业信息中,寻找自己希望的理想职位,然后按此企业的招聘要求,与自己现有的能力条件比较,认真分析自己能否胜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还必须通过网络或熟人、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该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单位的性质、从事行业、工作方法和单位的价值观、经济效益、工资待遇,等等,以便更准确地锁定符合自己目标及自己能力范畴内的岗位。很多情况下,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关于学历、身体状况等条件不符合的招聘要求,很多人就会自动放弃。但分析发现,这些条件不足以影响你胜任的工作,你也可将其锁定为目标。相对于学历等客观条件,企业更注重的是毕业生是否有干劲及面对问题是否有积极的态度。
四、应聘前的必要准备
锁定了目标企业和目标职位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做好应聘准备工作。
1.根据应征岗位书写简历。注意简历中,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简明扼要,要突出与岗位相关的经历、技能和荣誉,以便顺利获得面试机会;要注意很多人制定简历后,就不再修改,以一应数职。没有任何一份简历可以完美到适应无数份工作,因此大家要根据锁定目标企业及目标职位的具体情况适当对简历进行调整。
2.有计划地向单位预约面试时间,不同单位约见时间间隔2—3天为宜;很多学生会在一天被安排两个或者多个面试,经常不知道该去哪个公司好。在与企业约定面试时间时要注意,选择是双向的,在面试时间上,要尽量与对方商量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方便的时间,不要一味跟着对方的步调走。
3.“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温习与应聘职位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专业技巧,避免面试或笔试时不知所措,给人留下“滥竽充数”的印象。
4.通过上网搜索和实际观察了解和加深应聘职业的形象,并以此强化自己。
五、面试中的个人仪表形象
参加面试时,我们要注意根据所应聘的职位修饰自己的容貌、衣着,虽说如今有能力才是“铁饭碗”,但面试中,第一印象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切勿给人留下不踏实或不认真的感觉;常注意言行举止,把握每一个细节,它是你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你塑造形象和表现自己的机遇。如进办公室要敲门,看到杂物挡道要摒除,移开椅子要归位,介绍情况和回答问题时要紧扣主题,发表意见和相互交谈时要措词恰当、多用职业语,等等;此外,要充满信心,设法通过你的容貌体态、衣着打扮、知识能力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让对方感到你很像是从事这类工作的;当你某几个条件不符合招聘要求,但你又是有真才实学的时候,不妨大胆提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试证,让企业招聘者信服。
六、把企业当成学府,把工作视为深造
就业之后,要居安思危,把单位当成学府,把工作视为深造,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取同事之长补自己之短,学多种知识、习多种技能,有条件还需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为自己的晋级、转业和再就业夯实基础。这样你才会“是直木做梁,肩负千斤;是弯木成犁,耕耘大地”。
总之,找工作中,除了专业能力外,一些面试细节等就业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这些技巧,定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以前,我一听到谁谁说“我是做电话销售的”,我就会很景仰,原因不是销售这个工作,而是电话销售这个方式,因为在我或者大家看来“电话销售都是艰难的”!
不久前,参加一个聚会活动,在场的都是总级别的人士,其中一位做培训课程的老板吐了一番苦水,这么说的“怎么现在电话邀约就TMD那么难,10人的电销团队,一天轰炸完(估计是一千拨以上),竟然一个买账的都没有,而且课程还是免费的,而而且我们都已经挂着xx协会的名头了,哎”。
听后,不禁想起在下一天接到NN个电推的那种怨不敢言,其中占大多数的就是“喂,xx,你好,我这里是珠三角企业协会的xx,想邀请你参加本周六在xx五星级酒店举办的xx会议/课程”,当然,疯狂电推怎能少了确实让人反感的“开票”、“网络推广”、“融资峰会”、“无抵押贷款”呢?
基本上,这类电推都是拒绝的了!
接那位老板发言,另外一位在场的人士就说“挂什么协会这些名头没用的,可能在北方还管用,咱们南方的不行啦”,引起一阵笑声。
那老板随后说,为了应对这个局面,我现在已经任由团队发挥,只要能约到人过来(不管是不是总级别),不管什么手段了。并命令式地要求团队每个人使用微信猛加好友进行推销邀约。
不过,老板没有继续说,我是很想听听微信推销的效果!
--------xx-------
这老板的苦,大概就是所有电销公司/电销员的苦,但,这苦不是全部!
难道,电销就真的那么糟糕难解?
当然不是,不过,还真要看行业和团队魄力,且电销更是天才精英的游戏
------xx--------
记得前段时间,拜访过一位经营金融业务/公司的老板娘,名副其实的王牌销售,坐下来就侃侃而谈,说“电话销售,很神奇很有趣,能通过电话来搞定客户买单,超有成就感,既高效又考真功夫”,如此乐观,一定不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锻造的,或者说不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锻造说的话。
我随口问了下“听说你们电销的,总是遭拒绝的多哦?”
她说:“没错,但这算啥?表白都有被拒绝,何况咱们这个”
我当然明,大海捞针的方式,某些产品/服务,如“好比信用卡、小额贷款”,对名单的精准性/质量根本没法把握甚至不用去把握,因为需求普遍(且隐而现)。
随后,她说“我们销售员每天打100个电话以上,6个愿意听,3个有意思,1个强意向,就算是很成功了,至于成交否,关乎因素挺多”,她继续言道“销售员每月成交5个客户,收入就可观起来了”!
听着诱人,但一定很骨感。
我问:“提高成交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
她说:“多打电话”!
半字未提销售技巧、话术这些.....
一轮谈话,给我感觉,她眼里的电销是“简单的、量制胜的,哪用什么听着高大上的策略”,也许很多人会问“那得有方法吧?”,废话,但再好的方法一定要有足够庞大的“量”作为前提。
--------xx-------
不久前,一位做美容保健产品的销售经理尝试让我推荐销售高才,我问了下咋个搞法,她说“只负责邀约美容院的老板过来会场,没邀约一个就可以获得2000元提成,成不成交就没销售员的事了,每月能约到5个客人过来,就月入过万了(加提成)”,我一时摸不着脑袋。
也许我对她们行业或她公司不了解,不过我没有追问,暴利行业有很多“难以说”。
不过我想到的是,名单的质量是多么的重要,还有就是会销一定是效果扛扛的。
听一位做培训课程业务的销售经理说,咱们的课程啊,最高签单率是36%,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在他们业内是否真的很牛,但不妨算一下,好像是挺恐怖的,以OPP会到场50人为例,那么36%签单率就是18人买单。
咋有种“邀约到场比促成签单还难”的感觉?
这话虽然夸张了点,但多数来讲,难度最大的确实销售前期。
我又想起那位吐苦水的老板说的话,他很郑重地说过一句话“会销的效果还是最好的”!
--------xx-------
电销,是天才精英的游戏,是个高概率游戏!
09年,我去参观一家培训公司(课程),20人规模的电销团队,电销们在热闹非凡地打仗,经理叫我到他办公室坐。
他说“团队有个牛人,女的”
我说“怎么牛法?”
他说“个人业绩占整体业绩的一半,有时候甚至更多”
我说“不是好事呀”
他说“确实不是好事,但事实是这样”
他说“除了她,还有几个也挺不错,业绩也不错,潜质也很大”
其实,差不多每家公司都这样,80%的业绩来自于20%优秀销售员,这样的场面,团队立场而论不是好事,但精英之所以叫精英,就是因为个人业绩非常突出。
有了很强的个人业绩,再谈辐射,辐射团队,最首要的是要成为团队的榜样,我一向强调,多树榜样是一种非常棒的自我激励方式。
现实话就是“谁都只服、只听.....有料的”!
这个销售经理还说,每当要冲刺的时候,我就只抓那几号优秀的,就基本不会完成不了目标。
干脆说,这是精英的使命之一!
--------xx-------
说了那么多,究竟电销应该怎么搞才是?
我总结了一下:
1.无条件地加大电话量;
2.名单质量很重要,这两天我在朋友圈里说到“如果对方是准客户,基本上没有搞不定的”,当然后面我补充了一句“只是时间的问题和是否做到有段位地跟进”,感觉这句话就可以杀死很多销售员;
3.加强产品专业知识;
3.立体化,结合微信、QQ、微博进行全方位推销,尝试知彼知己、先友后商;
4.公司尽可能地给予销售员更大更多的空间,有些客户还真是需要磨的;
5.话术方面,如果是大海捞针方式的,就别挂那些什么协会的名头,我个人角度而言,之所以听见“xx协会”名头更加反感的原因是“1.没有需求,这类电话也接多了;2.听着高大上,见人都邀请,怎么解释?说好的只邀请企业老板以上身份参加..呢?”;3.参加过了,就是推销会。
此类会议,我心目中靠谱的话术是“直接了当说是什么会议,内容,且要真实”!
还有,这种会议,也有点成为“冲着社交、收集名片”的作用。
6.锁定好客户身份后(即百分百是准客户),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即使人家是有需求,但总要给一个过程人家去了解。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进入了主动营销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中,谁先掌握了游戏规划和游戏技巧谁就能跑在最前沿。
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对自己产品有需求的客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将沟通的信息传递到目标客户面前的成本越来越高。与销售人员四处奔跑相比,通过在网络上挖掘出对自己产品感兴趣的客户,这种营销方式显得更为主动。
“四处寻找客户虽然也行之有效,但没有在挖掘客户需求基础上,让客户主动找上门来更为主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吕本富教授认为,主动营销的特征在于:客户比较明确、营销手法比较明确、可作跨地域跨时空的营销。
“产品要向需求转换,与消费者的沟通更为重要。”《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韩曦晨认为,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高,企业应走向主动并了解消费者心理的营销。
中小企业更适合主动营销
“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最为关键。”北京3721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锐认为,人们不再对推销给自己的产品敏感,每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需求。
但在茫茫人海中如何寻找到自己要找的那个“他”呢?“大企业可以采用大规模广告投放的方法,只要达到一定的广告覆盖率,总会将信息传递到目标客户中,但中小企业没有这种巨无霸的财力”。韩曦晨认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靠的是文化,靠的是对营销趋势的把握,而基于网络的主动营销正是适合中小企业的趋势之一。
调查表明,网上促销的成本是直邮促销的1/3,传统广告的1/8,而效果却增加了一倍以上。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根本区别在于,让客户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不同。”吕本富认为,传统营销中单向式的信息沟通方式,被网络营销中“一对一”的、具有双向交互式的沟通方式取而代之,这种交互式的沟通方式是以消费者为主导的、非强迫性的。
“个性化的时代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网络最终要起到改进信息的功能,让我们的营销诉求更为明确,更为主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霍国庆教授认为。
“不要小看了网络营销的巨大能量,你的竞争对手快速发展的秘诀,可能就在于此”,吕本富力劝企业管理者。
不被老总重视的网络营销?
“到底什么力量在企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韩曦晨认为,真正的因素是市场环境。
8700万的网民、宽带的普及、网络营销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突破与经验。以上三点让韩曦晨相信,“这些足以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力量,真正构成一种环境,左右企业的发展。”
于是在3个月前,为让新的网络营销理念能被普及,《中国经营报》与3721公司共同启动了“网络领航计划”。
活动很火爆,从7月15日开始的全国16城市巡讲,参与人数远超过预想,譬如石家庄170人的计划,结果来了500人。各巡讲现场,大家纷纷现身说法。
上海锦江驾校:已经完全采用线上推广的方式,截至到7月份,同期增长达到100%。
重庆格陵兰:投入500元网络实名,两周之后就达成了3万元的订单,20多人的销售队伍减少到一个人,就是总经理兼销售,而营业收入却实现了翻番。
重庆巴乡餐饮:借网络实名提升品牌知名度,注册了重庆火锅,注册两个月内,吸引了100余家加盟店,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增长。
按进程,10月底,是对所选拔的各地使用产品的优秀企业赠送网络营销课程。
“但这一次,3721公司有些失望了。”10月26日,原本打算邀请各公司老总前来参加,但一些老总并未前往,只是指派了相关的普通工作人员。记者在课程现场也了解到,这些参加培训的公司中90%以上都没有整合的网络营销策略与方案。私下里,学员们交流最多,并希望解惑的话题之一是:如何让老总重视网络营销?如何让老总在明年的网络营销上增加费用?
全面落后的网络营销状况应被重视
“全面的落后,”当记者向吕本富询问网络营销的现状时,吕如此回答:“在对8700万网民的开发上,各家都做得不好。”
这种落后首先是意识上的落后,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8700万的网民对企业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早有专家指出,网络营销能发生“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的魔术般效果。但掌握这种魔术的企业看起来并不多。
此外,如果让目标客户便利地进入公司网站也是个难题,目前,我国的域名总量早突破百万,任何网站都极易被淹没在其中。调查显示,87.6%的用户得知新网站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65%~70%的用户在点击搜索结果的时候会选择前10条,用户利用搜索引擎的目的性很强,点击了某个企业的网站链接,就有可能发生购买行为。排名越前的企业,获得用户访问并最终引发交易结果的可能性越大,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为可观。
“统计表明,美国30%~50%的消费者和经销商在购买之前,都会在网络上搜索同类产品的信息,如果企业在互联网上没有信息,将会失去巨大的商业机会。”吕本富认为,虽然网络现在不可能影响交易的全部过程,但其已成为了营销工具,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营销工具。
事实上,越是网络发达的地方,买东西前先使用网络搜索的越多。美国的60%的企业都在使用网络营销工具,并且已经将网络营销作为公司核心营销策略之一,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5%。
3721公司高级副总裁田健指出,尽管中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发展已经与世界同步,但是互联网的主角——中国的传统企业,还没能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手段发掘商机,实现有效资源配置。随着网络经济对于传统经济的不断渗透,国内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营销的手段,将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劣势。
代表案例:13个办事处砍掉12个
“当我们做到第13个办事处时,网络把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改变了。”北京旭龙美优乐公司网络部经理孙雷讲述着他们公司的网络营销故事,这家国外制冷产品的公司,为了销售,最初采取的形式是在各城市设办事处,到2001年,办事处达到了13个。
五六十名销售人员在13座城市四处寻找客户,他们尝试着所有能用到的推广方式,上门、邮件、电话……
这种传统的销售手法看起来是那样的顺其自然,如果不是2001年的那次偶然,看起来他们还会继续增加自己的办事处和销售人员数量。
“500元一个网络实名,”地铁里3721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广告让旭龙美优乐的员工感觉新奇,那是一个网络神话的时期,500元钱就能将公司带向网络,他们觉得很划算。虽然公司那时什么都不懂,孙雷还是揣着500元现金,去办了这项服务。
“直到2002年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用的”,糊涂了大半年,孙雷他们才算明白,所谓网络实名,其实就是搜索引擎的一种,而那些对“旭龙美优乐”、“制冷”产品感兴趣的客户,通过中文的搜索就能找到自己在网上的介绍。
让孙雷想象不到的是,正是那最初的500元钱,居然开始改变了公司的发展轨迹。因为通过搜索而看到旭龙美优乐网站的人,大多已有潜在兴趣与需求,这其中会有人主动上门联系,其成交率远大于传统推销。孙雷感叹道,“基于搜索引擎的营销方式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