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大型机械化农业

大型机械化农业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1-01 15:38: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大型机械化农业,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大型机械化农业

篇1

农业机械的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作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推广并不是一份风顺的,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重大的阻力。所以为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全面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技术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能有效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并且其人力需求量较大,这样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必须发展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促进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启发农民进行创新的思维,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村生产效率。所以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对农业机械技术进行培训,并进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所有应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理解并接受农业机械化技术,并能够熟练应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推广在农村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这种机械自动化的主要中心是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生活切实相关,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作物大面积的种植,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所以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志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调整农业结构,并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实现农产品种植规模化、集中化的重要前提。所以应当在农村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关于农业机械推广的建议

2.1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不能离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主导者和宏观指导者,只有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一方面应当在财政上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应当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做好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政府部门从以上两方面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进行支持,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相关政策的实施,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2.2健全农业机械服务保障体系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主要阻碍是农民不懂得如何使用,在技术上缺乏相应的使用经验,所以应当建立健全的机械服务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为使用者提供农业机械的技术支持,才能保证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快速发展。此外,相应的机械服务保障体系应当以乡镇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推广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农业机械的售后进行技术保障。为了为农民提高相应的保险,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应当普遍提倡农机保险,从而保障农民的效益。健全农业机械服务保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机械技术的人才。

2.3提升推广人员的素质

为了能够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加强推广队伍的建设,从而为机械的推广提供相应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农业机械化推广的进程中,应当加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工作人员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能够为农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证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其次,还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最后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强化,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2.4大型与小型机械推广并举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数百亩甚至上千亩面积的农场逐渐增多,所以农村迫切需要大型农业机械的支持,从而提高农村的生产率,大型机械设备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急切需求。但是大型机械和小型机械的推广,应当根据农村的现状进行,如地理位置、农民的收入等因素,这些都是影响大小型机械的使用和推广。大型机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小型机械能够灵活发挥其作用,如丘陵、山区等地区,这些地区对于小型机械而言比较合适,不适合应用大型农业机械。此外,小型机械价格较低,符合农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小型机械发展较快。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还能够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的发展现状,运用科学的方法,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金锁 单位: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谈军青.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1(06).

篇2

1.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助于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以精准耕种、精准浇灌、精准收割来缩短生产作业时间,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其次,专业化的农业收割机械设备有助于提高收割速度,降低收割环节中对农作物的损伤,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再次,以专业化的农业排水、灌溉、施肥等机械设备,能够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农业收获,与此同时,还能够保障土壤肥力。

2.存在问题

(1)发展结构不合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存在着农业机械化结构不均衡的情况。首先,从设备大小而言,大型机械化设备较少,而小型机械化设备偏多;其次,存在着农业机械化配套率较低的状况,农业动力机械较多,农业配套机械较少;再次,设备使用角度而言,用于经济作物生产相关的机械化设备较少,而用于粮食作物生产相关的机械化设备较多;最后,从使用行业,角度而言,大量的机械设备都是针对种植业而产生的,只有少量机器设备是关于养殖业、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业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农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够、新技术新设备较少、农业装备设置不够合理技术含量较低等等这些方面,都严重抑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是占的主要是土地广阔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整体的农业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机械化规模更低。从我国农民的角度而言,很多农民思维落后、经济拮据,会出现不愿购买或购买不起机械化设备的情况。在小型机械设备购买力都不足的情况下,大型机械设备的购买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严重抑制了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生产所需的各项物料、能源消耗等都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之下,农业生产成本逐渐提高,农民几乎没有余钱进行农业机械化扩容,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3)服务体系不甚健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呈现跨区域的特点,农业市场进一步扩大化,相关农业服务的范围逐渐向后延伸,重点由原先的种植业逐步转向产后加工业。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服务体系不是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提升较为缓慢。这样缓慢的发展速度很难跟得上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甚相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均衡性,这也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1.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农业机械设备是提高农业水平的重要设施。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应当立足于我国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农民经济收入与农业机械设备价格之间的关系。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推行农业机械设备的合资购买、共同使用,有助于降低单个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承受压力,提高购买力。其次,可以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制,相应提高政府补贴,侧面降低农业机械的购买价格。

另一方面,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还应当需要提升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认知程度。通过组织宣讲活动、体验活动等,让农民能够更好的了解农业机械设备,发现这些设备能为自己的日常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助力,充分了解购买相应农业机械设备后所需要的日常养护、后期维护内容。以此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力。

2.推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农业机械化服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将农业机械转变成为农业相关生产、?营人员共同用的农机具。其次,应当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科技为载体,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还应当参照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机械服务工作。

篇3

农村土地实行联产承包分田到户以来,地块不连片,一家一户经营,大型机械作业受阻,逐步出现了大型机械搁浅,小型机械装备在农业生产中起了主导作用,发展较快。实践证明,常此以往,土地分散经营只靠小型机械作业带来的问题较多,导致作物种植重、迎茬问题严重,小型机械深松不到位,机械作业综合性不强,致使耕暄达不到标准,多年形成犁底层,留不住雨水,起用不了地下水,达不到蓄水保墒的作用,直接影响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措施的实施,影响大中型先进农业机械化田间作业程度,使国家投入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和农民购买农机的投入利用率大大降低,没有用武之地,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保证不了国家对粮食的需要,影响农民加快致富的步伐。连片种植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能够推动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同时也能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

二、发展小型农机正在向发展大型农机逐步转变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主要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式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从对农机的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必须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第二,必须使用大型农机具,现代农业技术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复合立体作业,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往因其价格较高而很少考虑它的推广应用,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理解它有效实现农艺技术的毫性能、它的性比价、它的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农机。可见,当前发展大中型农机的要求和趋势十分明显。

三、鼓励扶持农机专业户快速发展,规范引导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机服务的主题还应是农机专业户。目前我国农村的机械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耕、种、收三项作业平均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农村的大中型农机规模化作业服务的比重也很低,而家家户户小农机分散作业的状况必将逐步过渡到大农机规模化服务的方式。因此,当前应重点扶持农机专业户发展,采取鼓励措施,培植农机大户,加快推进集约化作业的农机服务模式。随着农机专业户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也随之应运而生,当前农机发展路径展现得十分清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比较快,它是农机户之间的社团组织,为农机户提供维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平台,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正在转向企业化规模经营和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将逐步形成农机服务的高级发展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