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5:05: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

篇1

一、资源型企业的定义

资源型企业是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指通过开采和投入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主要有采掘企业、矿山企业、矿业企业等。狭义的资源型企业仅指在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类型的矿产资源领域运作的企业。广义的资源型企业涉及了所有自然资源领域,从这个角度出发,资源型企业即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进而包括自然资源加工及后续工序,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企业。

资源类企业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资源型企业特征特别明显,在这些特征中也蕴含着企业资源型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对象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时限性

矿产资源是资源型企业的主要生产对象,资源型企业的生存时限决定于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采程度,这是因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直接影响着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

(二)先期开发性投入大

实践证明,目前企业矿产资源勘探难度比较大,费用比较高。当资源型企业退出市场时,其设备具有极高的专用性,无法用作其他生产用途,所起企业管理层很难做出退出市场的抉择。另外,资源型企业的投资回收期通常都比较长,这增加了企业进入市场的困难程度,两种因素汇聚在在一起令其相对于其他行业企业来说投资风险变得更大。3、资源的金融特征。整个资源运作过程要受到时空限制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资源的供应和消费必须保持实物数量的平衡,资源实物性地存在和发展效用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但资源业也往往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成功的金融运作是资源业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因此,资源就具有了明显的金融特征。

二、资源型企业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及应对策

一般的加工型企业会从国内市场获取一定的原材料或国外向市场出售物品,这些原材料具有很强的相互替代性,较容易获得,向国外市场出售的物品也可以向国内市场进行销售。而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国外是其获取原始矿产的主要来源,而且资源的获得除需大量投入外,还面临大量市场风险。

(一)价格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影响资源价格的因素极其复杂,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经济发展、人口数量、资源储量、金融操作、环境政策、政治因素等,都会极大的影响资源的价格。

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是防范价格风险的成熟的技术性方法。企业合理利用期货市场,不仅可以获取原材料市场未来的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战略决策,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地方,这样企业同时控制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益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汇率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一般来讲,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业务时会受本国和所在国货币币值变动的影响,对涉及国外业务的资源型跨国企业来讲,如果经营国的货币相对于本国的货币币值下降,资源型企业所涉及的国外的业务可能会遭受到贬值的风险。另外,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另一种可能的风险是经营国政府将其货币进行冻结,使之不能迅速转换成企业的本国货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资源型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时,货币之间的转换受到限制,资源型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将会显著提高。

篇2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Zhengzhou 451450,China)

摘要: 本文以合作社成员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为基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合作社经营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members of cooperatives as the basi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Chunfeng Fruit and Vegetabl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in Zhongmou County.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n from many aspect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operative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 合作社;风险规避;因素

Key words: cooperative;risk aversion;factors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31-03

0 引言

在合作社理论中,成员的同质性或异质性问题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成员异质性问题受到许多农业合作社研究员的关注与重视。以Levay为代表,最早认为发现它的重要性及影响性。Karantininis和Zago 建立博弈理论模型,认为在双寡头垄断背景下,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来规避农产品市场带来的风险,并得研究出合作社最佳成员数量以及成员异质性对最佳成员规模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实践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形成,其发展也主要依赖于生产和运销大户、农村基层组织、地方龙头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等少数非小农群体,风险规避的效果越显突出。2007年7月1日,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更加制度化,进一步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防范的能力。

Townsend(1994)认为家庭消费的增减是整体收入水平变动的单调函数,它会随着该家庭收入的变动而变动。这说明,家庭的特殊性风险在社会网络内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险。尤迪(Udry)对尼日利亚北部乡村的研究表明,在无强制实施制定合同机制下,互惠协议必须保证自我实施, 这一点限制了非正式保险机制所能提供的保险的范围。这时我们发现,合作社虽有降低市场风险的能力,但必须在成员遵守合同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优。

在我国,大多数专家或学者都是在研究农业市场风险时提及农产品市场风险。毛玲玲(2008)认为,农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和购销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行情变化、消费需求转移、经济政策改变等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虽然合作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农户规避风险,但合作社成员的异质性也直接影响到风险规避的效果。

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300户农户调研,证明通过合作社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的可操作性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方案作为选题,拟对该问题的研究加以深化和拓展。

1 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现状

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4月29日。刚成立时,社员只有49户,全部为西春岗自然村草莓种植户,现在社员已发展到321户,分布于东春岗、西春岗、前赵三个自然村。社员草莓种植面积由起初的150亩发展到目前的1800多亩,同时带动姚家、大孟、刘集、韩寺、郑庵五乡镇60个行政村农民新发展草莓10000亩。

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为社员搞好服务,围绕发展草莓产业,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开拓销售渠道,有力地促进了社员增收。

由表1知, 2005年度销售草莓56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25.3万元,社员家庭人均纯收入9500元,比上年增长1.03倍,比全村人均纯收入4800元高一倍。2007年度冬季气温高,上市集中,加之周边面积扩大,草莓价格虽不如上年度,社员亩均草莓纯收入仍达1.2万元。2010年销售草莓600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进入2011年以后,由于当地景观大道工程施工,草莓种植面积受到影响,但当资源稀缺问题出现时,价格反而成倍增加,价格的坚挺使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大幅度上升。随着这两年合作社社员搞起草莓采摘项目后,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前来采摘,虽然受景观大道工程影响,草莓种植面积下降,但每斤价格确一路飙升,这种以“农家乐”形式为主的旅游采摘模式成为了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途径。

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无论从其带动社员数量或者发展规模方面,还是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之所以要选择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是因为该合作社“政治色彩”较轻,是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发展起来的自发性互助组织,更具代表性。

2 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风险评估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农民专业合社在农产品市场风险规避时的强弱情况,我们以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其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主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以下是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各个要素的介绍: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即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评价对象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有效决策方法。此方法把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主、客观指标都适用。它的优点是:所建模型简单且数值处理的过程明晰,容易掌握和修改,对多因素存在的影响和多层次的复杂问题,有着很好的评判效果。果蔬农民合作专业合作社是一类庞大复杂的系统,很难取得全面且精确的数据对其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2.1 建立风险因素集合 通过对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风险的调研与分析,建立以组织制度、质量风险、储运风险及市场风险四个方面的风险因素集合u,并设组织制度为u1、储运风险为u2、 质量风险为u3、市场风险为u4,因此评判因素为:u=(u1,u2,u3,u4)。

调查过程中,我们向该合作社成员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273份,其中作废问卷28份,有效问卷249份,收回率达到91%,有效率达到83%。问卷情况如表2所示。

2.2 建立风险大小评价集合 由于风险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不同,对所得到的风险值产生的评估值就会不同,所以为了准确评估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风险值,在进行评估之前,我们确定了评价集合,参照合作社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把风险因素分为5个等级:高等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低等风险、很低风险。用V1,V2,V3,V4,V5来分别代表高、一般、中、低、很低。又把风险评价集合定义为V={V1,V2,V3,V4,V5}

结果显示,认为组织制度风险属于高等风险的占 9.23%,一般风险的占20.59%,中等风险的占45.15%,认为风险低的占19.63%,认为风险很低的占5.4%。则

u1={0.01,0.20,0.45,0.20,0.05}

经过对质量风险、储运风险、市场风险进行调研后,分别得出评价子集为:

u2={0.12,0.10,0.40,0.35,0.03}

u3={0.03,0.22,0.43,0.27,0.05}

u4={0.02,0.21,0.50,0.26,0.01}

2.3 设定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权重 我们知道,最终评价目标是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不同的。为了展现每一个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我们对其赋予相应的值,即权重。资料统计法、专家意见法都是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资料统计法是使用已掌据的历史资料,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对各项指标赋值。而专家意见法又称德尔菲法,是指某行业专家将自身经验和对各项指标的了解紧密结合,主观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由于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类数量众多但又较为复杂的组织类型,所以在数据收集时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本文在给风险因素赋予权重的时,采用德尔菲法。

通过专家对该合作社生产经营风险的类型u1,u2,u3,u4进行综合权衡后,对组织制度、质量风险、储运风险和市场风险赋予相应的权重,即20%、30%、15%和35%。则

权重分配模糊子集为:X={0.20,0.30,0.15,0.35}

对矩陈R和子集X做合成运算,即得到模糊综合评评结果。y=X·R={0.20 0.30 0.15 0.35}·

2.4 评价结果 经过认真分析,对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风险评估的结果如下:合作社成员普遍认为与果农、菜农们个体生产经营相比较,加入该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状况处于很低水平的概率为1%,风险为低等水平的概率为31%,风险为中等水平的概率为35%,风险为一般水平的概率为21%,风险为高等水平的概率为12%。从整体来看,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风险处于中等和低等水平的概率为66%,因此,结合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得出结论,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整体风险处于中低等水平。农户加入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后,其风险状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规与改善,但是合作社作为一个合作组织,它的组织制度风险还是存在并增加的。组织制度风险是农户们个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无需面对的风险。由于目前合作社发展阶段受一定因素的限制,所以农户们通过加入合作社来规避风险的方式仍不乐观,总体来说,其生产经营状况处于高风险和一般风险水平的概率仍占到总风险率的33%,因此合作社的风险控制及风险规避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但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本课题研究,受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和漂移性影响,我们发现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社员的服务主要体现在购买化肥、蜜蜂、棚模、种子上,2012年一共为社员直接节省成本30421元,同时也为社员节省了路费、运费和时间。但是该专业全作社在应对市场风险中仍存在一定风险,主在体现在组织制度、质量风险、储运风险及市场风险四个方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自我服务、民主控制 从合作社治理结构来看,笔者认为现阶段合作社成员异质性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合作社不需要社员人人入股,同时也不要强求股东社员均衡持股,但要发挥好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机制,要确保理、监事会间的相对同质性,并促使理、监事会实现有效制衡。

3.2 组织监管、规范种植 当前中牟县农户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大、分布广。由于大多数农产品种植过程中采取的是粗放式作业,质量安全隐患严重,种植过程中设备、技术、管理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引发质量风险,所以合作社应在引导农户种植时,要在设备的使用,技术的专业性,管理的统一性和温度的把控性上下功夫。

3.3 社企合作,打造市场 生鲜农产品在全省的需求量大,但是粗放式储运形式使农产品损失程度较高。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温度接近冰点时可明显抑制草莓的呼吸作用,-1.0℃下贮藏草莓为30天,效果最好。合作社可针对储运特点选择物流企业深度合作。

3.4 信息畅通、培养人才 合作社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的形式保持信息通畅,但是还要为更快更好的发展培养人才。随着河南省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匮乏,合作社可以自我培养一批懂专业、会技术,能营销的新型职业农民来充实自己的队伍。

参考文献:

[1]Karantinin K, ZagoA Cooperatives and Membership Commitment: Endogenous Membership in Mixed Duopson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1(5).

[2]Townsend,RobertM.Risk and Insurance in Village India. Econometrica,1994.

[3]Udry,C.Risk and insurance in a rural credit marke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Northern Nigeria. Rev Econ Stud,1994.

篇3

一、投资项目风险的概念

(1)项目风险。投资项目本身就存在的特有风险称之为项目风险,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准确的评估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程度。面对项目的特定风险,人们通常采用概率的方法来估测风险有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用项目标准差来进行衡量,从而分析出是否能够有效规避风险。每一个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的风险,也可以理解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项存在风险性的经济活动。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由于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实施结果,所以投资项目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项目风险。对于风险的发生,如果人们不能准确的评估和防止风险发生,那么就会对投资方造成无法预测的经济损失。造成风险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比如在投资初期由于对项目的一些因素分析错误引起的误差所带来的风险,或是筹资过程中的风险,以及项目收益风险和市场风险等。(2)公司风险。公司风险指的是不考虑投资中的其他风险因素,而单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来分析出的投资风险。通常衡量公司风险的标准是以公司收益额为衡量标准,构成公司风险的因素也是各方面的,主要包括:资产所占比重所产生的风险;以及公司在投资初期由于缺乏投资方面的经验,所以对即将面临的风险评估不准确从而带来的经济风险;还有的公司在面临投资风险时由于处理方式不当,从而引发了对风险规避不力的问题,这样也会引起一定的公司风险。(3)市场风险。影响投资项目的因素所导致的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的变化能够引起市场风险,除此之外,政策、经济、通货膨胀等市场波动和影响都会引发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与项目风险和公司风险不同,市场风险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完全规避,只能通过投资者和企业及时进行预测并加以预防。另外,由于市场风险是与市场的经济发展与市场活动变化相联系的,所以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方式就是分散投资资金来减轻市场对投资项目的影响。

二、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目前,我国在项目投资方面的规模总体来说有了明显的飞跃,但主要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规模偏小且投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首先,投资规模较小就意味着投资资金少,不利于其进行投资风险控制。投资机构所进行的投资资金少,那么在利用资金来分散投资风险时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分散风险,也就等于控制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对有关投资项目进行后续资金投入时也比较困难。另外,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较小也不利于对发展潜力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活动,这样也容易引起支配资金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2)融资渠道不通畅。目前,我国缺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渠道单一,风险投资的主体来源主要集中于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因此,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很容易受到政府的决策影响。我国在项目投资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也正处于风险投资业的初期,对风险投资各方面始终坚持创新的原则,以政府为主体进行项目投资虽然对于我国正处于风险投资初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的投资产业发展,能够明显意识到这种融资渠道单一化以及投资模式的不合理性所带来的问题。(3)缺乏优秀的风险投资从事人才。目前我国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大多是金融专业,或多为技术干部专业的人员,虽然他们懂得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但缺乏对风险投资的实践和了解,也缺乏经营管理和开拓市场的实践经验。如今,虽然有现代科技设备能够帮助金融人员快速的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投资知识,但由于这些人员对风险投资没有实战经验,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与发展也没有实践经验,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凭自己的感觉或是以一般项目投资理论来进行风险投资,这样很容易因为自身的判断错误为投资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4)缺乏适宜的文化环境。我国的风险投资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投资对象主要决定着风险投资的风险性,因此对于风险性越高的投资对象,就要求投资者能够在投资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但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体制使得投资人在投资方面已形成惯性思维,在面对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时很容易选择放弃,害怕承担经济风险,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体制阻碍了我国适合发展风险投资文化环境的形成。这些不适宜性成为了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企业若缺乏传统观念,或缺乏道德性那么就会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影响,导致市场的严重失序,这样的思维使得投资者认为投资资金较大是一种盲目投资的行为,因此不敢尝试;第二是由于长期的计划与安排,使得很多投资者产生了安于现状的生存态度,在面对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时,缺乏一定的冒险与创业精神,只想固守着自己的本钱,不敢放手一搏;最后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办什么事都存在着讲人情讲关系的现象,没有真正的形成“公平合理”、“以人为本”的文化气氛,这对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也容易走关系。

三、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对策

(1)把握政策环境变化及取得政府支持。目前,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投资项目方面还不够成熟,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投资项目的干预导致在投资过程中产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因此,对于风险投资企业要懂得如何把握政策环境变化,取得政府支持,这样才能够避免投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引发的风险。(2)优化投融资机构。在金融危机过后,私募基金领域国际化的趋势明显,但是由于国内相关规则的差异及认知程度、信任度的不同,国内风投整体的水平还很低。从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看,我国还需继续优化投资主体结构,拓宽资金来源,加快建设多层次的风险投资市场,培育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应进一步增强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实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的流入。逐步使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我国应进一步更新投融资理念,充分认识和了解风险投资,并树立积极利用风险投资发展经济产业的意识。(3)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基金和风投人才。风险投资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只有懂得金融知识和开拓市场的高科技人才才能够有效的评估到项目风险,并做到规避风险。外国的风险投资业之所以比中国发展的更先进更科学,主要是因为国外的金融视野比国内要宽广,还因为国外对金融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为风险投资积累了众多的经验,这些都造就了国外的投资家能够在面临激烈竞争的经济市场时依然做出正确的风险判断,对此中国还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必须掌握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吸取国外的经验与成果。(4)优化风险投资环境。首先要建立规范风险投资运营机制的法律法规,通过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成功结果表明,建立风险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监督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保证风险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就等于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严格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优化风险投资环境,是保障我国风险投资业顺利发展的必要之路。

结语:总之,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壮大,风险投资业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应该在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借鉴外国的投资经验,吸取教训,并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培养投资方面的人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