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5:06:0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城市绿化的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平顶山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
1998年底以来,平顶山市区先后组织实施了湛河治理、建东迎宾大道、建西快速通道、姚电大道、鹰城广场、河滨广场及市内主干道绿化改造等绿化重点工程。2004年以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步伐,强力推进高标准的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绿化档次和品位不断提升。同时,平顶山市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又重点实施了生态园、鹰城广场扩建、河滨公园扩建、青年公园改造、新城区绿化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新增148处游园。截至2008年底,建成园林绿地总面积达2005.77hm2,绿地率达到32.5%,绿化覆盖率37.6%。其中,公园绿地面积645.44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m2。这些数据表明,平顶山市各项绿化主要指标均接近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并在2010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同时,在绿化设计方面,突出了地方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发挥出了较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绿化建设的发展,平顶山市在绿化养护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大。截止2011年10月,城市绿化养护人员2000余人。初步建立了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机制,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但是,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平顶山市在开展大规模城市绿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步凸显。问题存在与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思想理念、管理机制、管理人员技术不均衡和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几个方面。
1.1 思想认识问题
1.1.1 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整个社会轻视甚至忽视对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导致了养护管理难度增大,养护管理资金不足,城市绿地质量参差不齐,绿地保有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1.2 公共单位和部分市民参与意识不强,随意毁坏绿地、侵占绿地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一些毁绿损绿的行为已是司空见惯,公园广场绿地上随意践踏绿地行为时有发生;门店前的行道树上被铁钉扯上绳子晾晒衣物、拖把,私扯横幅宣传标语现象随此可见;花坛内、人行道上时常可见被折断的树枝;随意占用、毁坏绿地的行为时有发生等。
1.1.3 部分公共单位对绿地管养工作不重视。大多数人认为,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是附属工作,是专业园林部门的工作,绿地管理的好坏不会影响整体工作和效益;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是简单的体力工作,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是分配给老弱病残的人来做;对绿地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则是抱着越少越好最好没有的态度;在绿地养护管理中普遍存在歧视管理工作,以及养护管理人员待遇普遍较低的现象。
1.2 管理机制问题
市、区(县市)园林绿化部门是市、区(县市)政府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诸如相关绿化规范不完善;与其它相关部门职责不明,权责不清,职能分散;没有引入绿化养护的市场竞争机制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平顶山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1.2.1 绿化规范笼统,操作难度较大。虽然河南省政府于1998年3月20日了《河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平顶山市政府也在2009月27日了《平顶山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处罚和奖励规定较笼统,操作性不是很强。平顶山市园林管理主管部门在出现毁绿、占绿和其他违反绿化条例的事件时,执法标准很难界定,绿地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1.2.2 与城市相关部门的职责、权责不够明确。在城区园林树木变更用途方面,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够明晰,城市绿化树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管理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现象。如:城区树木在改变用途时,园林主管部门和林业部门都可以发放许可证。
1.2.3 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平顶山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产业化、市场化发育还有很大差距,大多数绿化区域仍由绿化建设单位负责管理,缺乏竞争力,制约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机制,开拓养护管理的多种形式势在必行。
1.3 园林绿地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或不健全
1.3.1 养护管理资金不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绿地属地和对绿地质量要求的差异,绿地的养护管理资金普遍缺乏,导致技术人员分布不平衡,例如:绿化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较强,其管理水平较高,而规模较小的物业管理公司、绿化养护公司或其它单位,由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极度缺乏,其养护管理水平就比较低,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
1.3.2 绿化管养配套设施不够健全。随着城区绿化面积的增多,对绿化养护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有大部分绿地配套的养护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水源供给设施方面严重缺乏。对于大面积绿地的养护来说,如单靠水车供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健全绿地内的配套管养设施,为做好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保证,迫在眉睫。
2 对平顶山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的建议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对城市系统和生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主要载体。我国城市绿地的破碎化程度很高,采取人工手段提前绿地信息的难度自然就变得非常大,运用信息系统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管理能够推进城市绿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绿地管理效率。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减轻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复杂程度的有效方式,同时能够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管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以便于统计部门进行规划,实现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城市绿化管理条理化。
一、城市绿化评价指标
城市绿化系统的概念仍在不断完善中,与此同时,关于城市绿化的指标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国际上关于城市绿化的评价指标有很多,例如,联合国在1996年提出市区公园绿地定额为60m2/人,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城市都超过了这一指标。其他国家也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我国基本建设委员会于1980年颁布了《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确定了城市绿地定额近期3-5m2/人,远期7-11m2/人,跟地区根据此指标也规定了本地区的绿地系统指标。
二、城市绿化信息管理技术
城市绿化信息涉及到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对城市绿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在技术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技术应用于城市绿化管理,较为明显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使用,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数据库技术和.net技术。
(一)gis技术
gis最早出现在60年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数据管理技术,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gis将传统分析方法中单一、静态的数据进化为多数据源、多时相以及时空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能够进行数据综合和模拟分析,并且能够得到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因此,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绿地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各城市进行规划的必要工具。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gis软件公司已经把开发组件式软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为组件式的gis技术成为现在各城市进行城市绿化管理主要应用的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国际上主要的组件式gis商用软件的分类包括mapobjects和arcobjects。mapobjects 技术能够实现人性化和清晰化的数据分析,并实现地图操作相关功能,arcobject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平台,也是目前功能最强、组件最全、结构最复杂的平台。gis在国内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都对这一软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发展gis组件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能够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和描述性特点进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而且数据的独立性非常高,具有易扩展性,能够为多种用户进行共享,非常适合我国城市绿地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在城市绿地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确保数据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数据的方便性和简单性,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能够通过数据库进行运行。数据库技术有很多,配合windows服务器版操作系统进行使用能够提高其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效率。
(三)系统开发平台(.net技术平台)
net开发平台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很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可以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数据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可再利用价值。.net开发平台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都有共同的标准和规格,存在较好的兼容性,能够解决过去城市绿化管理中使用的信息管理软件无法使信息产品彼此实现兼容的问题。这一开发平台在我国各城市的绿地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三、构建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的建议
建设城市绿化数据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管理,又包括数据的分析与维护。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建设,绿化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元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空间和非空间的数据能够通过信息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集成。第一,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绿化规划数据和绿化现状数据库;第二是属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植被规划目标、系统资源的属性数据和有关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的元数据。
建设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城市植被地理分别的信息管理,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效率,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很多管理内容和管理任务都是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在各项管理中存在大量杂乱的、分散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建立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如此庞大的数据,并为城市绿化管理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杨凤海.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8).
二、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议
1.要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者和执行者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全面考虑园林绿化的生态和美化效益,统筹规划,加强管护,增加投入。国家提倡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而进一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的社会地位及凝聚力,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对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并提高园林绿化资金上的投入,正确认识园林绿化与投资环境二者关系,把利益和效应挂钩,坚持不懈地牢固绿化思想,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水平,提升一个档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城市建设要有明确的整体规划,要考虑到一定的园林绿化面积,保证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越来越多的城市伴随着开发项目的增多,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要规划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以缓解因建设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3.城市中的公园、住宅区内的园林绿化要做到清新、自然,园林景观设计独具特色,突出城市的品味和精神风貌,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近年来各地城市都大力增加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城市也变漂亮了,但仔细看来,各园林景观、各城市小区无非就是相互间抄袭、模仿,没有自身特色,体现不出一个城市的品味和档次。因此城市建设要对城市的园林绿化作出整体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小区的园林绿化充分利用本地植物优势,独具匠心,建成一个合理化、多样化、优美化、独具化的园林城市。
4.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加大法制意识的宣传力度。随意破坏绿地、砍伐摘踩、盗窃花木等现象在各地都时有发生,人们的保护绿地意识不强,因此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大引导和宣传教育的力度,成立管护管理小组,长期不懈的深入下去,可以散发小册子、竖标语、户外集中宣传、校园普及青少年学习,让大家清楚意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活中、国民经济建设中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加强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公民应尽的责任的法制意识,是大家都来保护环境、爱护城市园林绿地。
5.注重城市周边小城镇和郊区的园林绿化建设。以小城镇和郊区的绿化来包围城市,重点保护城郊自然生态的城市湿地资源,打造国家级的城市湿地公园。